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品鉴 画珐琅
梦台州2017-08-05

画珐琅又叫做铜胎画珐琅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欧洲传入中国的。画珐琅大多是用紫铜做铜胎,然后表面用白釉铺底色,然后用彩釉描绘珐琅图案,再经过焙烧、镀金而成,既体轻、明亮,又绚丽多彩。一般说到画珐琅一定要了解清朝康熙年间的画珐琅。

康熙年间制作画珐琅是由专门的宫廷珐琅作来制作的,具资料记载,画珐琅最晚也是在康熙三十年已经烧制成功了,和有明确记载的在康熙十五年烧制成功的珐琅彩(瓷胎画珐琅)相距不远。画珐琅技术进入成熟阶段是在康熙五十七年左右,当时武英殿珐琅作归属养心殿造办处时期。

早期的画珐琅作品因为生产画珐琅的技术不是很成熟,胎体与掐丝珐琅一样都是比较厚重重的,器物体积也大都很小,多以实用的碗、盘、壶、瓶、盒等日常用具为主。釉色也少,并且颜色不纯净,釉色灰暗无光,色彩互相浸染渗透,画面模糊。

作品多以灰白色珐琅为地(也兼有黄色地),并用红、黄、蓝、白、绿、赭、紫等几种颜色的珐琅釉作画,颜色品种不甚丰富。表面光泽度差,釉料施用浓厚,砂眼较多,反映出珐琅釉料质地尚不精细。

康熙晚期的画珐琅器,充分显示出了画珐琅器本身所具有的薄、平、光、艳、雅的特点。珐琅釉料质地细腻,涂施均匀,表面光洁平滑,基本无砂眼,色泽艳丽明快,颜色品种也日趋丰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康熙时期的铜胎画珐琅,真养眼!
明清景泰蓝的秘密,公布于众
投资珐琅料,几大误区需澄清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掐丝珐琅收藏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大美隐于蓝| 景泰蓝
景泰蓝色彩风格特征浅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