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曾放弃最“吃香”的行业,最后竟成为杭城一绝

1957年出生在浙江象山的黄避岙乡鸭屿村,是竹编非遗传承人、宁波工艺美术大师。几十年来有上百件平面竹编画问世,多件作品参加,省、市乃是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得金、银、铜奖,多幅作品被宁波天一阁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竹编《微信二维码》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竹编创意器具》获浙江省非遗办“铜”奖。几年来受上海、杭州、宁波、湖南长沙等多所高校学府邀请竹编技艺授课并带徒学艺100多人,其中博士生、大专生、社会青年和残疾人士。为传承竹编技艺代代相传作出贡献。

有时候手艺就是仁义

手艺附加了太多远大于本身技术的财富

很感动的是能看到

还有人愿意坚守着这门手艺

传承着手艺的文化

1

“ 启篾(miè)的技能是用血换来的 ”

15岁开始拜师学艺,45年来,张心荣先生几乎把人生都编进了竹编里。那个时候,农村里的器具很多都是竹编的,篾匠师傅不仅生意好而且包吃包住,是比较“吃香”的工作。

老一辈的手艺人,都有自己的骄傲,做的事情一定要精益求精。教徒弟自然也是了,那代表了师父的脸面,有多严厉可想而知。学篾匠最难的就是启篾这一关。一开始学的时候,由于刀法不对,张心荣先生的手指不知被划破多少次,流了多少血。毫不夸张的说,启篾的技能是用血换来的。

那时候做徒弟是很苦的,师傅家里做饭洗衣各种杂活都要抢着做。白天跟师傅学,每顿饭吃得飞快,趁师傅还在吃的空当拿偷偷备好的笔记本,把师傅教的宽窄、粗细、厚薄记下来,晚上自己爬起来再偷偷练。”

因为这份勤快好学和韧性,张心荣先生在4位师兄弟中第一个“出师”,自己带起了徒弟,开始了挑着担子走家串户做竹编谋生的日子,此后的10多年里,张心荣先生几乎把宁波象山80%的村子都走了个遍。

2

“ 不想做竹编了 ”

张心荣先生出师之后,“吃香”的好日子连10年也没过上。改革开放后,大量的手工制品被机器制品代替,竹编也越来越不吃香。为了吃饱饭,张心荣先生无奈转型,不做竹编了。

25岁到35岁,我开过照相馆、图书馆。直到40岁,想了很多,觉得自己还是喜欢竹编,想干回老本行。”

从小学的手艺,要说放下,张心荣先生自然是舍不得的。

3

“ 不做实用器,可以做一点工艺品 ”

2010年,一次旅游打开了他的思路,日常生活中竹编制品用得少了,但是中国人到底还是喜欢竹子的。不做实用器,可以做一点工艺品。于是他又重新开始尝试竹编画的制作。

竹编画自然比编席子要精细多了,光是选材就有讲究。比如这毛竹山必须是黄泥山,毛竹的重量要在15斤左右,还必须是靠近南边的。启篾就更难了,通常要反复地拉、刮上十几个来回,保证每根篾条的厚度不到1毫米,宽度在2毫米左右。这样编织出来的画才会软,才会平顺。

他租了一间房子,三年潜心研究名家名作。刮青、破节、剖片、起篾,再到人物的表情,书法的笔锋……“有时候,半夜睡不着,就起来研究原图,很枯燥寂寞,但不吃透它不甘心。”

这份坚韧,让他创作的竹编《兰亭序》被业内评为“独一无二”的精品。

4

“ 想来学的,我都愿意教。”

作为象山的竹编非遗传承人,2013年张心荣先生被省工艺美术馆请到了杭州手工艺活态馆,展示竹编技艺。张师傅说,他来这里,是想把竹编技艺传承下去。这是他的执念。所以,在活态馆里,张心荣先生每日做竹编,向到来的参观者介绍竹编,开课教人做竹编。有时候,美院的教授、学生、设计师,都会来跟他请教,有些还和他一起合作,把设计理念变成作品。

他说,希望有更多人来学。“想来学的,我都愿意教。”

5

“ 城市之光 ”

杭州嘉里中心门口,一个长8米、宽5米、高2.5米的巨型竹装置它是一座竹编的断桥,也是一个大写的包包,这个装置艺术有个很别致的名字,叫「城市之光」。

点击播放GIF/1K

“城市之光”的灵感出自张师傅竹编的一款手拿包,抱着“把一个东西做得很漂亮,让城市里的人看到我们竹编的魅力”这样的信念,篾匠张心荣先生接受了朋友的委托,一丝不苟的完成了这个庞大的创意装置。搭基座、处理竹材、定型、编织、装灯。每天晚上加班到10点半,早上5点就起床。从构思到成品,历时三个月时间,

“城市之光”去年七月份正式建成。这个装置的顶部用了500颗灯珠,营造出夜晚那种满天繁星的效果,路过的人无不赞叹。

除了“城市之光”的大胆尝试,他的竹编创新手艺涉及疆域之广,上至女性背的单肩包、钱包,头发上别的卡子,下至手机壳等等,张心荣先生还用竹编编织出了二维码,让竹编也科技了一把。他说:“很多年轻人对竹编不了解,他就绞尽脑汁,把竹子里做出点花,让年轻人也能了解喜欢。”

在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上,橙堡有幸请到张心荣先生至现场展示竹编工艺,张心荣先生今年刚满60岁,现场做起竹编来一丝不苟。先生很健谈,说起竹编时,更是津津乐道。

竹子最好了”,张心荣先生笑了笑,“我每天音乐听听、老酒喝喝、编编竹画,很开心”。

从一个乡间篾匠,到一名非遗传承人和竹编工美大师,张心荣先生说他一直觉得,传统工艺会不会没落,“只要你静下心来,肯动脑,多创新,花时间吃苦头,传统工艺肯定会再次发光发热。工匠精神,不就是这个吗?

这,就是工匠精神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篾匠:一个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指尖上的诗意
徽州第一担
山村老篾匠吴杨古的“竹编”人生
闽南竹编:薄薄篾片编就“古早味”
头条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