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执一柄折扇,握一缕清风


 


一柄折扇,两个画面:

一面历史,一面现实;一面书画,一面留白。

(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扇子最早是一种仪仗或纳凉工具,纨扇、羽扇是结合了手工艺的工艺品,那么当扇子与书画、雕刻,特别是名人书画结合在一起之后,则是从工艺品到文化的演变,也是从这之后才有“文人扇“的称谓。而这种结合,更多是体现在折扇上。




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第一次出现于三国。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



《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百文”。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 



明清时期,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近现代的恽寿平、郑板桥、金农、石涛、任伯年以及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都是题扇画扇的艺术大师。眼下,这些名家的翰墨丹青扇子,每柄价值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元。



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扇面书画务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艺术意蕴。




唐朝诗人罗隐曾作有 《 扇上画牡丹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结合扇面画读来,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一把扇骨,半轮秋月:

 精雕细琢,玉质风骨; 百般玲珑,千年传承。




如果说扇面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好去处,那么扇骨修饰与造型则是制扇艺人一展技艺的舞台。将雕刻、镶嵌、髹漆、镂空、合骨、烫花、手绘等多种工艺融合于小小的扇骨上,使得扇骨也成为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



扇骨常见材质有竹子、檀香、象 牙、玳瑁、紫檀、红木等,以竹子最为多见。“竹子韧性很好,收缩性适中,意象清静、素雅,与中国文人贴合最为紧密,所以成为文人扇的最多选材。竹子适合把玩,时间久了,人与扇之间的交流会逐渐浸入扇骨,形成包浆,呈现温润之感。




折扇看是专门用来秀才情、说风雅的“袖怀雅物”,然而这样雅致之物,制作起来,却是个苦差事。





梅雨时节将近,多雨晦暗的天气竹子容易发霉,一把好的折扇,扇骨是最重要的,如果竹子发霉了,竹人再心灵手巧也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因此做扇师傅间有流传着“一寸斑竹四两金”的感叹




晚清时候的赵子谦,是一位金石大家,他曾经在扇骨上刻过一段话:'扇之骨,可刻铭,无此骨,扇不成,是一定法,难变更'、'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慎取,知轻重',作为扇铭,以扇骨喻人之风骨,可谓意义深远,暗喻了文人内敛的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 | 扇子,袖中风骨
【酒家*散文】手把扇子轻扇风
中国精品宫扇欣赏
折扇中的名利场(图)
我是雕刻师,手工折扇与机制折扇的区别等专业折扇知识
诸渊以腰扇障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