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照艳烂若异宝:康熙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搜狐网

2016-09-15 12:00

我国玻璃制造工艺从西周开始,历经两千余年绵延不绝,至清代发展到顶峰。从康熙朝到宣统朝,清宫内官办作坊——玻璃厂,从未间断玻璃的制造与生产。其中,康熙朝是玻璃厂的初创时期,烧制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品种;雍正朝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产品精致工巧;乾隆朝玻璃制作进入鼎盛时代,品种最为丰富;嘉庆朝以后玻璃制作进入衰落期。本文旨在结合档案、史料与现存玻璃实物,对康熙时期玻璃厂建立初期的情况及官造玻璃的品种、工艺进行论述,使读者对康熙朝的玻璃制作有较全面的了解。

清宫玻璃厂的建立

清宫玻璃厂隶属于内务府造办处。内务府是清代管理皇宫禁室事务的机构,以七司三院为主干。造办处是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专门负责制造、修理和储存帝后及宫廷需用的各项器物。为了具体承办制造、修理各项器物,造办处内又分为不同的“作”“处”或“厂”。

玻璃厂是在康熙三十五年建立的:“三十五年奉旨设立玻璃厂,隶属于养心殿造办处,设兼管司一人……四十九年,设玻璃厂监造二人”(注1)。据杨伯达先生引证,康熙敕命建造的玻璃厂是在德国传教士纪里安(KilianStumpf)指导下建成的,康熙三十五年在传教士协助下开始筹建,康熙三十九年已建成(注2)。纪里安是玻璃厂创建的关键人物(注3)。美籍学者艾美丽女士(Emily B. Curtis)整理耙梳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档案,发表了多篇有关早期外籍传教士在玻璃厂活动的文章。艾氏在文中指出:“康熙三十四年,纪里安奉召赴京,留居法国神父居所,即西安门内蚕池口之天主堂。康熙三十五年,法国神父洪若翰致函法国,10月17日函:‘我们的居所正在制造玻璃。’10月31日函:‘由于纪里安神甫的缘故,皇上正于我们居所旁的一幅大地方上建造玻璃厂,乞请由我们法国玻璃厂中选派一位或两位熟练玻璃工匠来华,以便制造出如同我国的玻璃和水晶,以至镜面釉彩,亦请选派珐琅匠一名。’”(注4)上述较为详细的史料告诉我们,德国人纪里安主持了清宫玻璃厂的建造,由于人手不足,要求法国选派玻璃匠来华。清宫玻璃厂除了外国传教士以外,是否有中国工匠呢?据目前掌握的材料,只知有广东工匠程向贵和周俊二人曾在内廷供职(注5)。传教士主持下的玻璃厂,直接影响到康熙时期玻璃的制作与风格。清宫玻璃厂的建立是康熙皇帝重视玻璃制作的实际体现,也是清代玻璃制作走入正轨的重要契机。

康熙朝官造玻璃的品种与工艺

我们可以从文献记载和传世品两方面来了解康熙朝官造玻璃的品种与工艺。文献方面,《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下简称《清档》)是记录宫廷制作的最主要、最集中的资料。可惜的是,目前所知《清档》的记载始于雍正元年,并未发现康熙年间的系统记录,只能从雍正时期《清档》中的只言片语以及其它史料文献来推知康熙时期官造玻璃的制作情况。而传世品方面,我们主要依据两岸故宫的清宫旧藏以及世界各地博物馆的典藏品,并将可靠、公认无争议的私人藏品也纳入探讨范围。康熙朝官造玻璃器主要有以下几类:

单色玻璃

图1-1:无色透明玻璃水丞,清康熙,北京故宫藏

图1-2:无色透明玻璃水丞款识拓片

单色玻璃是指单一色彩的玻璃。单色玻璃有“涅玻璃”与“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雍正朝《清档》中的一段记载为我们提供了康熙朝单色玻璃品种的些许线索:

雍正三年,玉作。十一月初六日,首领太监程国用持来,雨过天晴刻花套杯一套,十二个。雨过天晴素套杯一套,十二个。说太监杜寿传旨,着查问,钦此。随查得雨过天晴刻花套杯系广东匠人程向贵做的,于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初八日丁皂宝呈进的。进的雨过天晴素套杯系家里学手匠人周俊做的。于雍正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丁皂宝呈进的。海望回过怡亲王谕,做杯匠人今在何处,随问丁皂宝处。丁皂宝来说,广东匠人程向贵、周俊二人于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交巡抚送去迄。于本日,首领太监程国用将雨过天晴杯二套仍持去,交太监杜寿迄。

清宫的玻璃制作除了主要在玻璃厂完成,内务府造办处的杂活作、玉作、珐琅作也参与制作。从这段雍正三年玉作的记录中可知,至迟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造办处已经可以生产“雨过天晴”色玻璃套杯(注6)。除了以上《清档》记载,《苏州府志》也记录了康熙帝以玻璃器赏赐臣工的事件。康熙四十四年(1705)玄烨巡幸江南时,至苏州接见江苏巡抚宋荦,并赏赐了玻璃鱼缸一个、洒金蓝玻璃瓶两个、蓝玻璃盘一面、黄玻璃小盘十面、蓝玻璃瓶两个、蓝玻璃花笔筒一个、蓝玻璃座蓝玻璃水丞一个,共18件玻璃器。说明这时的单色玻璃至少有蓝、黄等颜色,并能大量制作小盘,甚至是烧制难度较大的瓶、鱼缸等陈设器以及笔筒、水丞等文房用品。

图2-1:西瓜水色玻璃水丞,清康熙,香港李氏藏

图2-2:西瓜水色玻璃水丞款识拓片

从以上零星的文献记载可知,在康熙朝玻璃厂刚刚建成的十年间,清宫已至少生产出蓝、黄、“雨过天晴”等颜色的单色玻璃器,而实际的颜色种类应当更多。在公私收藏中,尚可见透明无色、豆绿色、大红色、西瓜水色等诸色带款玻璃器,皆为康熙朝精品。如北京故宫珍藏的一件无色透明玻璃水丞(图1),质地匀净,有仿水晶的效果。水丞带盖,削肩、阔腹、平底,盖上磨成六角形龟背纹,腹部饰下垂的尖状花瓣,器底正中阴刻“康熙御制”双行篆书款。这件水丞是北京故宫藏康熙款玻璃器的孤品,它既是一件单色玻璃,也是一件磨制玻璃。又如香港收藏家李氏珍藏的“西瓜水色”玻璃水丞(图2)(注7),圆口,斜肩鼓腹,呈鱼篓状,平底,器底正中阴刻“康熙御制”双行篆书款。

图3-1:豆绿色玻璃水丞,清康熙,英国布里斯托尔市立博物馆和美术馆藏

图3-2:豆绿色玻璃水丞器底款识

水丞的颜色宛如熟透的西瓜瓤,红润明亮,晶莹剔透,故称“西瓜水色”。此水丞色彩鲜艳纯正,造型别致,手感沉重,款识与上述北京故宫藏无色透明玻璃水丞字体完全相同,且均用砣玉方法碾成文字。又英国布里斯托尔市立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的一件豆绿色玻璃水丞(图3)(注8),通体呈圆球状,顶部开一圆形小口,小平底,器底阴刻“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这种造型的水丞制作一直延续到雍正时期,如北京故宫收藏的“雍正年制”款黄色玻璃圆球形水丞,造型与本品一脉相承。又如笔者在一位私人藏家处曾见一件“康熙御制”款透明红色玻璃鼻烟壶(图4),小口,束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底足。壶身一面刻花卉蝴蝶纹,另一面刻梅花纹,精巧别致。

图4-1:“康熙御制”款透明红色玻璃鼻烟壶,私人收藏

图4-2:“康熙御制”款透明红色玻璃鼻烟壶,私人收藏,(另一面)

除了上述带款器物外,北京故宫收藏一件无色透明玻璃十二棱大罐(图5),直口,丰肩,敛腹,罐身饰12道凸起的棱线,外底心内凹,有明显脐痕。此罐的颜色、质感与上述北京故宫收藏的无色透明玻璃水丞相同,都有“反碱”现象,且二者的装饰风格都带有强烈的西方色彩,应与康熙时期任职于玻璃厂的西方传教士有关。据此推测,该罐亦应为康熙朝单色玻璃的代表作。

图5:无色透明玻璃十二棱大罐,清康熙,北京故宫藏

珐琅彩玻璃

图6-1:玻璃胎画珐琅黄地花卉纹圆盒,清康熙,荷兰海牙博物馆藏

图6-2:玻璃胎画珐琅黄地花卉纹圆盒器底款识

珐琅是原产于欧洲的釉料,烧绘于金属器、陶瓷器、玻璃器上。珐琅彩玻璃(亦称玻璃胎画珐琅)是清代首创的以玻璃为胎体造型、以珐琅釉料绘图进行装饰的复合工艺。玻璃胎画珐琅器具体始于何时,未见详细史料记载。有的研究者只是笼统地讲,康熙时已有玻璃胎珐琅彩。翻阅《清档》,可见“雍正元年,正月初九日,怡亲王交红玻璃烧珐琅油娄式鼻烟壶一件”的记载。这件“红玻璃烧珐琅油娄式鼻烟壶”应该是康熙时制造的玻璃胎画珐琅器。因为康熙帝逝世于前一年11月13日,距雍正元年正月初九日不过50多天,且国丧期间宫内很多活动都要停止,更不可能制作红色的鼻烟壶。因此可以肯定,康熙朝已有玻璃胎画珐琅器物的制作。

图7:“康熙御制”款玻璃胎画珐琅开光花卉纹小杯,香港李氏藏

但康熙朝玻璃胎画珐琅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公私收藏中确有传世品,虽属凤毛麟角,却完美展示了康熙时官造玻璃器的雍容面貌。荷兰海牙博物馆收藏一件玻璃胎画珐琅黄地花卉纹圆盒(图6),圆盒以白玻璃作胎,盒盖中心绘红色正视牡丹花,周围装饰一圈蓝色缠枝西番花,盒身亦描绘缠枝西番花,地子涂黄色珐琅料,富丽堂皇,盒底双方框内书“康熙御制”蓝料款。香港李氏收藏家收藏的一件玻璃胎画珐琅开光花卉纹小杯(图7)(注9),直口,弧腹,底略内凹。杯身由白色不透明玻璃制成,装饰四个圆形开光,内绘四季花卉,依次为月季、牡丹、荷花及菊花,开光外深红色珐琅地上绘有团花,口沿处绘有环带菊花纹。杯底署有蓝料“康熙御制”楷书款,款外有内细外粗的双栏框。这件小杯大小不过盈握,笔者有幸将其捧在手中反复观察,其造型与纹饰均属于典型的宫廷风格,从其成型工艺和珐琅色彩看,已属较成熟的作品。台北故宫典藏的一件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图8)(注10),口沿微侈,长颈,圆鼓腹,圈足。颈部及腹部皆描绘三朵紫褐色缠枝牡丹,近底处点缀三朵团花,衬以蓝色地子,华贵典雅。此瓶为清宫旧藏,原储于乾清宫端凝殿。这件胆瓶虽无款识,但所附乾隆帝令配之木匣上有阴刻填蓝楷书“康熙年制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一件”字样。此名称为乾隆时的订名,表明当时已明确认为其制作于康熙年间(注11)。以上3件玻璃胎画珐琅器物是目前确知的康熙朝官造作品,数量虽少,但皆为极精之作,反映了康熙时期玻璃胎画珐琅的高超技艺。

图8: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清康熙,台北故宫藏

套玻璃

康熙时期玻璃制作工艺的另一创新是成功烧制“套玻璃”。套玻璃是指由两种以上颜色玻璃制成的器物。其制作方法有两种,都是以单色玻璃为胎体,其一是在表面满套其它颜色的玻璃,之后运用琢玉的方法在外层玻璃上雕琢花纹;其二是用经加热半熔的色玻璃棒直接在胎体上粘贴出花纹,之后稍加打磨即可。这两种方法制作出的器物均见凸雕效果,既有玻璃的质色美,又有纹饰凹凸的立体之美。套玻璃是玻璃成型工艺与雕刻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是玻璃制作工艺史上的重要发明。

清代学者赵之谦在《勇庐闲诘》中写道:“时(康乾之时)天下大定,万物殷富,工执艺事,咸求修尚,于是列素点绚,以成文章,更创新制,谓之曰套。套者,白受彩也,先为之质曰地,则玻璃砗磲珍珠,其后尚明玻璃,微白,色若凝脂,或若霏雪,曰藕粉。套之色有红有蓝,更有兼套曰二彩、三彩、四彩、五彩或重叠套,雕镂精绝。康熙中所制浑朴简古,光照艳烂若异宝。乾隆以后,巧匠刻画,远过詹成,矩凿所至,细入毫发,扪之有棱。”文中详细记载了套玻璃工艺的制作时间和康熙、乾隆时期的不同风格以及套玻璃的不同种类。实际上,套玻璃有套一色与套多色之分。“白受彩”分为白地套红、套蓝、套绿、套黄等,这是主流的套色玻璃产品。此外,还有“兼套”,即在同一色玻璃胎上套二色以上的玻璃器。这段文献记载清楚地表明,康熙时期已有此工艺,并指出康熙时期套玻璃的特点是“浑朴简古,光照艳烂若异宝”。遗憾的是,迄今尚未发现康熙时期的套玻璃器实物。雍正朝造办处档案中记载了雍正时期已制作套玻璃器(注12),英国布里斯托尔市立博物馆和美术馆亦有“雍正年制”款白套红玻璃圈足罐传世(注13)。目前传世最多、最精美的套玻璃器是乾隆时期的作品,我们期待像发现康熙玻璃胎画珐琅一样,有朝一日世人也能亲眼见到康熙时期的套玻璃器。

刻花玻璃

刻花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阴刻花纹。据前述雍正三年《清档》中“随查得雨过天晴刻花套杯系广东匠人程向贵做的,于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初八日丁皂宝呈进的”的记载,可知康熙时已经制作刻花玻璃器。

康熙时期刻花玻璃器亦见有实物传世,如前述私人藏“康熙御制”款透明红色玻璃鼻烟壶,壶身一面刻蝴蝶翩跹起舞于花丛中,另一面刻一树梅花。花纹图案以细线阴刻而成,刻画简洁,但又不失中国画传统风格。

洒金玻璃

洒金玻璃是康熙时期新创的另一个玻璃品种。前文述及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圣祖赐予江苏巡抚宋荦的18件玻璃器中即有“洒金蓝玻璃瓶两个”。这批玻璃器很可能是皇家玻璃厂遵照圣祖旨意烧造,专供御用或赏用。其中,洒金蓝玻璃是仿照阿富汗所产的青金石烧造而成,需要很高的技术。康熙帝的颁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玻璃厂在建成仅仅几年的时间里就已掌握了洒金玻璃工艺(注14)。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明确的康熙朝洒金玻璃实物。

以上结合史料、档案和实物,介绍了康熙朝清宫玻璃厂建立初期的情况,以及当时官造玻璃的品种与工艺。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可知,康熙时期是清代玻璃制作工艺的开端和奠定基础的时期,康熙朝已有单色玻璃、珐琅彩玻璃(玻璃胎画珐琅)、套玻璃、刻花玻璃、洒金玻璃等品种。单色玻璃是康熙时期对清以前玻璃制作工艺的继承,套玻璃、珐琅彩玻璃、刻花玻璃、洒金玻璃是康熙时期的发明与创造。这些新的玻璃品种与工艺的出现,以清宫玻璃厂的建立为前提条件,是皇家对玻璃制品重视与需求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与西方传教士的直接参与并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密切相关。康熙时期涌现的创新玻璃制品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玻璃制作工艺基础上,大胆吸收和采纳欧洲科技的产物,使得晶莹璀璨的玻璃成为清代艺术品中的新宠。

张荣为北京故宫研究员

注 释

注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千一百七十三,“养心殿造办处”条

注2:《中国文物报》,1998.7.5,第三版

注3:纪里(理)安,字云风,德国人。1655年9月14日生于巴伐利亚国之维尔坎堡城的赫尔比波利特斯,1691年出发赴华,1694年抵达澳门,1695年在北京。康熙帝颇器其才能,每次巡幸辄命之扈从。1710年至1720年间授钦天监正职,1720年7月24日殁于京师,是年即康熙五十九年。许建勋、林业强:《虹影瑶辉:李景勋藏清代玻璃》,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页18(转引自林业强:《清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杂考》)

注4:许建勋、林业强:《虹影瑶辉:李景勋藏清代玻璃》,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页16(转引自林业强:《清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杂考》)

注5:《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2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注6:虽然这段档案中并未指明这两套雨过天晴杯具体为何种质地,但“雨过天晴”色在《清档》中专指某种玻璃的颜色,与其它材质无涉,并且从档案提供的相关信息看,也绝无可能是玉器或瓷器

注7:许建勋、林业强:《虹影瑶辉:李景勋藏清代玻璃》,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页84-85,图版2

注8:笔者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市立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考察时,承蒙馆方惠允,曾将此件豆绿色玻璃水丞上手细细观察,并拍摄照片,特致谢忱

注9:许建勋、林业强:《虹影瑶辉:李景勋藏清代玻璃》,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页364-365,图版144

注10:嵇若昕:《康熙朝玻璃工艺与珐琅工艺结合的极致——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故宫文物月刊》总344期,2011(11),页32-38,图1

注11:嵇若昕:《康熙朝玻璃工艺与珐琅工艺结合的极致——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故宫文物月刊》总344期,2011(11),页37

注12:张荣:《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1),页76

注13:[英]凯特??纽纳姆(著)、李绍毅(译):《凯特·纽纳姆对布里斯托尔博物馆藏中国玻璃器的新认识》,《紫禁城》,2012(2),页83,图14

注14:张荣:《康熙朝御制玻璃赏析》,《收藏家》,2001(9),页35-37

典藏鉴藏 | 北欧王国的东方品味:20世纪上半叶瑞典中国文物收藏概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康熙朝御制玻璃赏析
三朵姐妹花:珐琅彩洋彩 粉彩
故宫鼻烟壶收藏与鉴赏
紫砂珐琅彩花棱壶
故宫里到底是哪个宫殿最先装上玻璃窗,又是谁最早玩玻璃的呢
珐琅彩如此迷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