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澧县方言词汇 |手工


手工


20166月,中山大学教授宋长栋编著的《澧县方言研究》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对澧县方言进行了规范的、系统的学术性研究。正文部分分为历史文化、方言分析、方言词汇、语法。另附录本书所用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方案对照表、澧县方言语汇增编。

澧县方言词汇之手工


木匠:专门制作家具、房屋的木工。

打嘎(gā)私:木匠制作家具。

榨木匠:专门制作榨油设施的木工。

大木匠:专门制作棺材的木工。

做(zòu)木头:大木匠制作棺材。澧县人称“一口棺材”为“一副木头”。

圆木匠:专门制作圆柱形、球形等木制品的工匠。

车楟子:圆木匠制作一种纺棉花用的工具。

瓦匠:建房的泥水工匠。

铁匠:专门制作铁制器具的匠人。

打菜刀:铁匠制作菜刀。

箍桶匠:专门制作木制盆、桶的工匠。

箍脚盆:箍桶匠制作洗澡盆。

椅匠:专门制作椅子的工匠。

煜(yú)椅子:椅匠用小松树、柳树制作椅子,制作时要先用火熏烤然后压弯(称为煜)。

铜匠:制造铜制用具的匠人。

絅(jiōng)匠:弹被絮的工匠。又称弹(tán)匠。

弹棉花:弹匠加工棉花、制作棉絮。

篾匠:用竹篾编制家具的工匠。

打筲箕:篾匠制作筲箕。

棕匠:加工棕垫、编织蓑衣的人。

杭蓑衣:棕匠制作蓑衣。

代招:理发手艺人、剃头匠。

荡荡(dàng dà)片:剃头匠用作荡刀的厚油布片。常用来比衣服脏。

打尖子:理发只修边幅。

六斤头:一种发型,陆军头。

剃和尚:光头。

留达大儿:一种发型,又称瓦片盖。

补锅佬:旧时修补生铁锅的匠人。


机匠:织布的工匠。

馐(xiú)匠:乡间的厨师。

花儿匠:制作祭祀鬼神的纸屋等用品的匠人。

扎灵屋儿:花儿匠制作祭祀用的纸屋。

鼓匠:专门打丧鼓的艺人。

打丧(sāng)鼓:老人去世后请鼓匠送亡人。

画匠:画菩萨的匠人。

补锅佬:专门补锅的人。

杀猪佬:专门宰猪的人。

荒货佬:专门捡拾和收购旧物品的人。

钻花儿:手绳钻。

篾刀:破篾砍竹子的专用刀。


砧板:切菜的垫板。

絅锤、絅线:弹匠工具的构件。

岁子:棉纱团(穗)子。

攂(lěi)子:将稻谷脱壳成糙米的工具,类似磨子。

纱扒子:一种工具,竹杆弯成的8字形,扒纱用。

梭子:织布机上穿引纬纱的工具。

机头:织布机的主件。

礌礌(lēi  là):能滚动的轮子。

柱头、扯前、串方、前子儿眼:均为房屋屋架构件。

发木:修建房屋开始安排木料。

上梁:把屋梁安装在屋架上。旧时上梁要选择吉时,举行仪式。


进册:搬进新屋。

牵纱:放制织布的轻纱。

预纱、浆纱:将待纺织的纱用米汤浸湿、晒干。

开剪:给新娘子作嫁衣。

纳鞋(hái)底:做鞋底。

上鞋:将鞋底和鞋帮缝制在一起。

滚扣摸儿:用布编织开襟衣扣。

官布:机织白布。

竹布:细布。

士林竹布:天蓝色细布。

线布、线迪、卡布机、纺绸、呢子、窝绒、棉绸:各种各样的布料。

打壳(kuò)牙:用浆糊把旧布片粘起来做作鞋的材料。

鞋样儿:用纸剪成的鞋底、鞋帮式样。

趟底:鞋垫。

嘎(gā)椅儿:婴儿坐的一种可以转动的椅子。

慰凳儿、丫丫(ā à)板凳:小板凳。

烟塔儿:烟袋,指铜制的水烟袋。

吹火筒、拨火棍:灶前烧火的用具。


拖罐耙:在土灶里炜罐或拖出陶罐的木制两齿耙。

沙撮:篾制的小撮箕。

堕篮:小孩摇窝上用的篾盘。

泡筛:用来将粮食与渣草分离的篾器。

舆篓:装鱼虾用的篾器。

渣耙:耙渣草用的竹制工具。

掌作:作坊内的主持人。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艺人,别误读了“工匠精神”
秋山利辉:“差生”也能逆袭,只要有爱好
这就是木工和木匠的区别,纯手工不插电,这才叫工匠精神!
《手造中国》第1集水土,制瓷匠人将水土幻化成精美雅致的杯盏
【澧县方言】变了味的同学情
剑川木雕:满街是匠人随处有大师,这里的木匠不一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