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

演莲法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经文是儒家圣典《论语》中的第一篇第一章。本人不揣愚昧,试述自己的一点浅见。

当时孔子温和地开导他的弟子们说:“为人不可以不学,你等既立志成为圣贤,当以古今圣贤为楷模,时时温习圣贤们充满睿智的言教,事事效法圣贤们高尚的心行,如是不断熏陶浸育,便可发现自己逐渐变得和从前判若两人,虽未能即臻至圣贤境界,亦能自然流露出一种高贵的光明气象,因而内心充满无比的喜悦。当人们一旦观察到自己身上原有的俗气尽消,德学日隆时,便有远近他方的朋友前来谈心论道,互相切磋,彼此默契,这不也是一件很值得引以为乐的事呢!即使有人不知道我的造诣如何,或毁或抑,然而成德在己,自有一番受用,心里没有丝毫不快的念头,这不正是一个谦谦君子应有的道德风范吗?”

以儒家的观点,读书志在圣贤。其实,一部《论语》,每一段经文都是圣贤的言教,学每一段都可以成就圣贤。而孔子又以他本身的经验告诉人们:“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正应着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他老人家终成为一代圣人,成为万世师表。由此可知,我们能不能将自己铸造为圣贤,完全着重在一个“志”字,换句话说,就是看自己愿不愿意跟圣贤学,愿不愿意效法圣贤的存心、圣贤的行事?只要你愿意,决没有不能成就的道理。亚圣孟子曾引用颜渊的话:“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意思是说:“舜是什么?他是人;我是什么?同样是人。有作为者,也应该做个像舜那样具有仁德的圣人呀。”既然往圣前贤都是由人修学成的,只要我们肯努力向上,没理由不能成为圣贤吧?

又古人说:“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见识,使我们能够明辨善恶、是非、真伪、邪正,使我们知道怎样做本分人、任本分事。而口读圣贤书,便是将圣贤的言教作为一面镜子,用来对照自己,随时检点自己内心是否还存有龌龊的念头尚未清除净尽,身上还有哪些污点尚未洗濯洁白?亦可以将圣贤的言教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随时对比自己,哪些话应如何讲得更加得体在理,可以深入人心;哪些事应怎样做得更加妥善恰当,可以福利人群?如是不断检省自己,改造自己,升华自己,一身气质于不知不觉中自然为之大变。倘若读圣贤书,不能造就自己成为圣贤,抑或不能藉读书而改变自己的气质,那岂不是枉读圣贤书了。

我们身为佛门弟子,同样也可以套用孔子这段精辟的话来启迪自己。学佛的人,志在上成佛道,下化众生,自然当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为楷模,时时诵习佛经祖语,聆听善知识的言教;事事效法诸佛菩萨的悲智愿行,努力消磨自己的烦恼习气,使自己的心行一一皆与道法相应,如是不断熏修静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便会感觉自己确实宛若脱胎换骨一般,烦恼业障明显减少了,内心越来越静如潭水,见理越来越圆融,身心越来越轻安自在了,这正好证明修学佛法确实可以给自己带来切身的利益。如是更加精进依法修持,他日自然有望从三界六道中脱缚而出,跻身登于圣贤之域,这岂不是一件值得万分庆幸喜悦的事吗?

而且,自从你学佛以来,你也会发觉到你周遭许多人都开始以敬重的眼光看着你。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发现你完全变了,性格不像以前那样粗暴容易发脾气,而是变得越来越平静温和,即使有人有意无意冒犯了你,你都会即时给予宽恕原谅,不跟人家计较了。心地不像以前那样刻薄寡情,而是变得越来越慈悲善良,每当你看到有人遇到困难麻烦时,你都会尽心尽力给予解危释难,即使对方以前曾是你的怨家仇人,你也会不计前嫌,尽力伸出援助之手。态度不像以前那样心高气傲,而是越来越谦卑礼让,无论别人怎样称扬赞叹,你都只是念一声阿弥陀佛,笑笑而已;无论别人怎样冷嘲热讽,你也仍是念一声阿弥陀佛,笑笑而已。举止不像以前那样轻浮随便,而是越来越中规中矩,谨小慎微;视个己的名利不像以前那么热衷了,而是将时间和精力转移用在修己化他方面上。待人越来越坦率真诚,说话越来越契机合理,处事越来越干练得当,生活越来越简单,而日子过得越来越充实。总之,几乎许多优秀的美德都集中在你的身上体现出来,令人们不能不肃然起敬。在家里,因为有你的慈爱感化,使全家人过得更加和睦,其乐融融;在团体中,因为有你的品格感召,使团体更加众志成城,共创福利事业;在社会上,因为有你的美德感格,使民风得于改善,人心得于净化。这一切一切,都是源自于你的学佛有成,这岂不是很值得引以为乐的事呢。即使有些与佛教暂无缘份的人,恶意攻击你,毁谤你,给你制造难堪,给你制造干扰;给你带来屈辱,给你带来伤害,你也绝不会因此而动摇自己的心志,绝不会因此而心中略感不快,你挺多只是慨叹而已,内心仍是怜悯他们,同情他们,为他们多念些佛号,为他们早日种下善根,这不也正是一个佛弟子应有的气度和涵养呢。

倘若学佛多年,毫无成效,恶习仍在,故我依然,他日不仅出尘无期,或恐堕入黑狱。试想此时心情还能“悦”得起来吗?偶然与人相处,人们总是以鄙夷的眼光视我,甚至不屑与我为伍,试想此时心情还能“乐”得起来吗?稍微受点委屈,便气急败坏,哪有一点像正人君子的涵养工夫?这都是“学而”不“时习”的缘故呀。入宝山不仅空手而回,反而丢了本钱,那岂不是枉为佛门弟子一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邝其立 | 论一种涉佛的儒学——以皇侃《论语义疏》为中心
论语:弟子孰为好学(6-3)
仁学
宁静姿态
凝心聚力兴圣贤
王阳明家训:勤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