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溪山琴况》臆读之“静”

一曰:

抚琴卜静处亦何难?独难于运指之静。然指动而求声,恶乎得静?余则曰,在声中求静耳。

政,正。“声中求静”为辩证问题,正如器与道,无器不能显道之妙要,无道不能成器之妙用。无声不能得虚静之态,静寄于有声,所谓“有无相生”,所谓“同出而异名”。

声厲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声希则知指静,此审音之道也。“大音希声”之“希”,少。音声不协则躁;抗指则浊。音声协和,有声如无声,听着恬静闲适,便是希。

盖静由中出,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指物挠,以之抚琴,安能得静?

“中出”之谓中和,音声协和。

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

翳,遮蔽;闲,静;心迹清明,则下指娴静。

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而游神于羲皇之上者也。

“出有入无”则有无相生之谓。静之极致在于有声之谐和,花开无迹,月落有声。

约其下指工夫,一在调气,一在练指。调气则神自静,练指则音自静。

可外求者“调气”与“练指”。如中医脉诊,气息调和,方能知脉息迟速。抚琴调息,则在摒除杂念,安静意志,脉理曲调;指法娴熟,则音节自然能谐和,谐和则自然不躁不浊,故曰静。所谓“调气则神自静,练指则音自静”,是器之静,非道之静。

如热妙香者,含其烟而吐雾;涤界茗者,荡其浊而泻清。取静音者亦然,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渊深在中,清光发外,有道之士当自得之。

此是涵养性情工夫,由器物之静而至“释其竞心”、“扫尽炎嚣”之道之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杳渺,方是抚琴陶养之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微雅集|石湖操缦记
逐字逐句学琴论《溪山琴况》之“静”
古琴 | 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养心伴侣。
徐上瀛【溪山琴况】
焚香抚琴,心有余闲
?琴坛·视点丨MV《心游太玄》文:道家古琴与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