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盲点(解读版)
1.导读“我了解自己的内心。我能公正而准确地评价他人。”你可能会这么想。你真的能做到吗?美国心理学家马扎林·贝纳基和安东尼·格林沃尔德不但对此提出了质疑,而且开发了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法:内隐联想测试,帮助人们发现自己潜意识中的偏见。这种方法改变了他们自己,也改变了科学家了解人类思维的方式。在他们的网站上,有超过 1400 万人参与了这项测试。就像视网膜上有盲点,人们的思维也有盲点,那就是对特定社会群体的隐性偏见。我们浑然不觉,但它却在指导我们的行为。有意思的是,好人同样有隐性偏见,甚至隐性的歧视行为。这里的“好人”指的是出发点很好且能据此约束自己行为的人。说不定,你就是这样的“好人”。阅读这本解读版能让你快速掌握以下要点:·找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偏见;·正确认识偏见,不因此而沮丧;·削弱对他人或自己的刻板印象;·更好地做到行为与出发点保持一致。

 2.认知错误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两张形状不同、面积相同的桌面,你一眼看过去,会做出一张大、一张小的错误判断。这是视觉认知错误。给你 16 个有一定关联的词汇,认真看几遍后,你能准确复述出来吗?再让你在一组新的词汇中找出之前看过的 16 个词汇,你能一个不差地选中吗?恐怕都不容易。这是记忆认知错误。我们不但会忘记发生过的事,还会错误地“记得”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想想看,如果你是一起案件的目击证人,这种错误的记忆会多可怕。再来做个实验。给你两张陌生人的照片,让你判断一下“谁看起来更值得信任”。有意思的是,几乎没有人回答“我不知道”,哪怕手握极其有限的信息,人们都会努力在几秒钟内给出答案,而这些判断往往是错的。这是社会认知错误。这两张照片提供的信息,最多包括民族、年龄、性别、宗教、社会阶层、外表、职业、性格等。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真的决定于这些因素吗? 

3.你意识到自己在说谎了吗? 
你有偏见吗? 
没有,我当然没有。 
你可能会这样迅速回答。真的没有吗?别急,我们来做一道心理题。
 回答别人的问题时,你有多少次明明知道答案是错误的,却还是给出错误答案? 
从来没有过? 
你还不够了解自己。 
当然,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大多数人都这么看待自己,但有些谎言是自己无法认知的,是无意识的。 
比如,白色谎言,也就是善意的谎言,用来规避他人的感受。 
问题一:你好吗? 
——我很好,谢谢。(明明你有点难过。) 
问题二:我穿这条牛仔裤显胖吗? 
——不会啊,挺好的。(明明就是胖。) 
比如,灰色谎言,用来规避自己的感受。 
问题三:(恋人)你梦到谁了? 
——不记得了。(明明梦到了前任。) 
问题四:(来电)×女士在吗?
——她不在。(明明接电话的就是×女士本人。) 
比如,无色谎言,用来规避那些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典型的自欺行为。
 问题五:(医生)你一天抽几支烟? 
——半包。(明明是一包。也许你想的是,每天买一包,但每支烟只抽了一半,不是相当于只抽半包烟吗?) 
比如,红色谎言,为了谋取潜在生存、繁衍后代方面的利益所说的谎,这可能是人性的一部分。 
问题六:(恋人)你爱我吗? 
——我爱你。(好吧,不解释。) 
比如,蓝色谎言。这是显而易见的谎言,但说谎者觉得很正当,因为能留给别人自己希望建立的形象,即社会心理学所说的“印象修饰”。问题七:考试前的复习题都做了吗? 
——都做了。(明明没做完。) 
原来人类有这么多看上去无心又正当的谎言!
如果再问你一次:“你有偏见吗?”你是否还会迅速地回答“没有”? 

4.一个测试帮你重新认识自己 
我真的没有偏见呀! 
你可能委屈,你可能不服,因为你认为你的自我认知很清晰:“我是个好人呀!” 
这种反应再正常不过了。这也提醒科研人员一件事情:用问答的方式来做研究,调查种族、性别等敏感话题时,得到的数据并不科学,与现实是有偏差的。谁能确保一个人百分百如实填写调查表呢?谁能确保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谎言呢?谁又能确保一个人对自己的答案完全不加修饰呢? 
从 1994 年开始,本书的两位作者联手开发了“内隐联想测试”,超过 1400 万人在他们的网站上做了在线测试。结果证明,它能有效地揭示人们的潜在偏见。 
先用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你也可以开始动手,如果你手边有一副扑克牌,以及用来计时的秒表的话。
 将扑克牌彻底洗几次后,牌面朝上放在桌上。你要完成两项任务,并分别计时。 
任务一:将扑克牌分成两组,一组是红桃和方块,一组是黑桃和梅花。
任务二:将扑克牌分成两组,一组是红桃和梅花,一组是方块和黑桃。 

猜猜看,哪项任务用时短? 
几乎可以确定第一项任务用时少,因为允许你用颜色分类,而第二项任务要复杂许多。 
下一个实验,我们更进一步来测试你的态度。 
有以下四组词: 
花卉名:兰花、水仙花、丁香花、玫瑰、雏菊 
昆虫名:跳蚤、蜈蚣、蟑螂、飞蛾、象鼻虫 
令人感到愉悦的词语:绅士、天堂、爱、快乐、朋友 
令人感到不快的词语:呕吐、毒药、邪恶、丑陋、阴暗 

任务一:把这四组词分成两类,花卉名和令人感到愉悦的词语、昆虫名和令人感到不快的词语。请计时。 
任务二:把这四组词分成两类,花卉名和令人感到不快的词语、昆虫名和令人感到愉悦的词语。请计时。比较你的用时。如果任务一完成得又快又好,说明你更喜欢花卉,反之则说明你对昆虫的喜爱胜过花卉。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任务一完成得更快,意味着花卉更讨人喜欢。为什么不同类别的事物更容易紧密联系并被归为一类?其中的心理黏合剂,是心理学中一个古老的概念:联想。红桃和方块更容易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颜色相同。同理,花卉和令人感到愉悦的词语联系更紧密,昆虫和令人感到不快的词语联系更紧密,它们之间有着共有的优点或缺点。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情感价值”。
 越来越有意思了。这种内隐联想测试之所以效果不错,是因为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运用他们长年积累的经验,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直觉来发掘潜意识。这也说明内隐联想测试能够有效衡量一个心理学概念——态度,它能反映人们的好恶。 
很快,新的实验开始了——美国人最上心的种族内隐联想测试。
实验很简单,把第二个实验中的花卉名及昆虫名换成非洲裔美国人和欧洲裔美国人的面孔,其他照旧。
结果,很多自认为没有任何偏见的实验者得出了意料之外的结果,他们对白人有“无意识的偏好”。这个测试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他们从前不曾承认的实情。 
近 10 年来,大量种族内隐联想测试研究确立了两大重要发现: 
第一,“无意识的白人偏好”在美国社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态度。在种族内隐联想测试的参与者中,75%的美国人都表现出了这种偏好,这一比例高得惊人。其中包括不少自诩为种族平等主义者。 
第二,“无意识的白人偏好”被认为是歧视行为的标志。也就是说,持该偏好者更可能有种族歧视的行为。当然,研究中探讨的种族歧视行为并不包括公开的种族敌意行为,比如公开诋毁、不尊重种族的言论及攻击或暴力行为。 

5.脑子里那两个截然不同的小人 
内隐联想测试的结果往往让人大吃一惊。这种揭示人类阴暗面的测试,除了徒增烦恼,还有什么价值吗? 
当然有。 
心理学家将人的思维分为两个系统:反省思维和自发思维。这两方面往往是截然相反、互相矛盾且彼此独立的。内隐联想测试的最重要用途在于发现两种思维之间的差异,更好地认知自我,扭转思维,去实现有意识选定的目标和价值。 
我们更了解的是反省思维,也就是经过反省后的偏好。比如,你可能会说“同性恋很合理啊,这没什么”。你也确实是这么认为的。这些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也会促成你的行动,但自发思维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那是我们隐约的认知或感觉,这也同样会反映到行动中。然而,我们通常无法解释这些行为,它们跟我们的意识倾向往往相反。 
比如,一位教授去买汽车,最初打算买沃尔沃家用轿车,这样能坐得下孩子们,装得下宠物以及各种杂物。几个小时后,他却付款开走了一辆红色保时捷跑车。 
冲动是魔鬼。哪怕他理智判断过自己要什么,但在需要做出选择时,自发的偏好往往会战胜理智,而且他自始至终都没有预料到自己最终会做那个选择。 
同样,如果有人误会你是同性恋,你可能会极力澄清:“我才不是呢。当然,同性恋也没什么错。”这说明,在你有意识的观念中,对同性恋是友好的,但真被当成同性恋,你就不乐意了。你内心深处还是不认同同性恋的。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分离”。如果当事人完全意识不到这种分离,就被称为“失调”,意思是,像同时按下钢琴上两个相邻的琴键,其中一个发出的声响很难被察觉。 
发现自己内心隐藏的偏见时,“毛骨悚然”“沮丧万分”“濒临崩溃”是很多人的真实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呢?天才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认为,意识到认知失调,“违背了人类追求内心和谐(或调和)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造成的心理不适和旋律中不和谐的音符一样扰人心绪”。 
也就是说,认知失调之所以会引发苦恼甚至伤感,是因为它破坏了我们公平待人的自我评价。原来我是这样的人! 

6.你在给不同的人贴标签吗? 
没错,你是这样的人!
你甚至对老年人持有隐性偏见。很难想象吧? 
怎么可能?老年人多么和蔼可亲啊,我们从小就跟祖父母如此亲近,他们对我们好得不行。不仅如此,我们从来没有对老年人表达过强烈的不友好啊。 
可是,研究表明,我们对老年人的态度并没有那么亲切友好。大量年龄内隐联想测试表明,80%的美国人都有强烈的“年轻人等同于好”“老年人等同于不好”的联想。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同样成立,包括亚洲国家。是的,对老年人的歧视是我们最强烈的隐性偏见之一。有意思的是,老年人跟年轻人一样,也有“无意识的年轻人偏好”。如何解释这种年龄歧视呢?这跟文化有关。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与老人有关的偏见。比如,通过书、电视、电影或广告中耳濡目染的,都是老年人的弱点:孤独、病痛、衰老的外表、逐渐丧失的感官功能、大小便失禁、阳痿……不管接受与否,社会文化的态度都会渗入人心。对于老年人,人们脑海中有固化印象——如上所述,往往不是什么正面的特性。当我们遇到老年人,这种固化印象就会自动跳出来。这就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最初是指印刷工人整版印刷用的金属模板。记者及政治新闻评论家李普曼赋予了它现在的含义,即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固化印象。比如“外科医生都是男的”“老年人都很健忘”。如果用“=”来速记的话,这种刻板印象可以表述为:“外科医生=男的”“老年人= 健忘”。这显然是很容易反驳的等式。让等式变得成立同样很容易,只要稍微做点改变:“有些外科医生=男的”“有些老人=健忘”。随着社会、文化等大环境的变化,刻板印象也会变化。1933 年,对非洲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里,并没有“擅长运动”这一项。而现在,这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特征。同样,1930 年代,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也不包括“科学”和“技术”这两项,但在现代测试结果中肯定会出现。这些例子所示的变化都是好的变化。的确有极少数的刻板印象是正面的,但绝大多数都是负面的,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7.刻板印象伤害了谁?每个人都在运用刻板印象,要完全避免,几乎不可能。有秩序的生活离不开分类,对人群的分类也是一样。购物时,你会放心地把自己的信用卡交给一个被你归类为收银员的陌生人;手术时,你会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被你归类为医生或护士的陌生人,你会无条件服从,哪怕一丝不挂也心甘情愿。然而,人们具备分类这种强大能力的同时,不幸衍生了副产品,那就是刻板印象。分类给大家提供便利,但也会造成预先判断。比如一听到“女司机”就容易预先判断“她开车技术烂死了”。当然,刻板印象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优点在于,能使我们迅速将陌生人认定为独一无二的个体。想想看,用 N 个标签就可以准确定位一个陌生人:性别、年龄、体重、衣着、职业、种族……每个标签都有刻板印象,但这些刻板印象加在一起,能帮助我们勾勒出一个陌生人的形象。此外,它也能导致特定人群的自我实现。比如,被认为“有节奏感”的非洲裔美国人可能会努力成为更好的爵士乐手。但更多时候,后果是毁灭性的。先来看一个种族刻板印象的例子。1999 年,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文和被起诉并被关押 9 个月,罪名是在美国国家实验室任职期间,向中国泄露美国核武器机密。不久,案情大反转。联邦调查局特工承认自己提供虚假证词,法官也对误判表示歉意。2006 年,美国联邦政府给予李文和 160 万美元赔偿金。这是由一群“好人”的盲点衍生出错误决定的典型案例,中间没有任何私人恩怨,曝光泄密事件的记者只是为了高效完成本职工作,做伪证的特工主要动机是保护国家安全。所谓的“罪魁祸首”,就是对李文和华裔身份的刻板印象。不经任何合理程序,大脑的法庭就能直接对一个陌生人进行判决。形成这种刻板印象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要克服却相当难。随后,一项关于亚裔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试的结果出来了,白人及亚裔美国人都更倾向于“亚裔人=外国人”。亚裔美国人也有这个倾向,虽然不及白人那么明显。再来看一个性别刻板印象的例子。罗格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劳里·拉德曼为女性设计了一套内隐联想测试,结果发现越是倾向于将伴侣和白马王子联系在一起的女性,在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方面的欲望越小。对爱情和婚姻抱有童话般的幻想,让女性相信,只要成功寻找到理想中的另一半,就能找到通往权力和成就的途径。这种刻板印象导致的结果是破坏性的,她们无意识地将自己归为社会地位低的群体,认为自己不适合高收入的工作,因此不会提出加薪的申请,在薪资谈判中也会更加谨慎。 

8.只帮助自己人,也是一种隐性歧视我们都知道,法官必须公允判决每一起案件。试想,一名女法官在考虑一个经历婚姻危机的职场女性(与她自己类似),和一个经历类似的职场男性(与她自己不同)时,对于不同性别的认同感,会对她的判决产生影响吗?很有可能,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她自己意识不到这种区别对待。一边是具有熟悉感的“我们”——女法官和职场女性有某一类相同属性(性别),另一边是被归为异类的“他们”——女法官和职场男性有天然的性别差异,真的能完全无区别对待吗?很难。帮助团体内成员,也是一种隐性偏见,或者叫隐性歧视,虽然这是最善意的歧视。“我们”和“他们”的区别是怎么产生的呢?从出生开始,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就在时刻准备着偏向熟悉的事物。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印迹”现象: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鸭、小鹅、小鸡,会本能地模仿自己遇见的第一个活物,一般是自己的生母。如果它们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活物”是人类脚上的一双雨靴,它们就会一直跟着这双雨靴。“印迹”包含着可贵的求生价值,但它也是盲目和愚蠢的。人类婴儿身上也会形成类似“印迹”的依恋,但相比其他生物,灵活性大有不同。9 个月的婴儿更容易区分与自己同一种族的人的面孔,但在他们看来,其他种族的人的长相都差不多。但是,只要稍加一点点介入行为,让他们接触 3 个其他种族的人的面孔,他们的辨识能力就能得到拓展。熟悉感是婴儿表达偏好的基础,这甚至决定了对于同类的依恋、吸引和爱情,也决定了对于异类的冷漠。事实上,相比对“他们”公开的攻击性行为,帮助“我们”的日常行为更为常见。一个现实中的例子。一天,耶鲁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室送来一位 30 岁左右的女性卡拉,她的手被玻璃碎片划伤。送她过来的男朋友告诉医生,缝纫对卡拉来说很重要,希望手术不会影响她将来继续缝纫。医生点点头,表示马上做缝合手术。手术准备过程中,一位实习生突然认出了卡拉:“教授,你怎么在这里?”医生大吃一惊:“你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得到肯定回复后,医生马上召集全州最好的外科医生会诊。经过昂贵而复杂的手术,卡拉的手完全康复了。这种例子是不是很常见?造成医生前后态度的差别,在于他之前误以为卡拉是裁缝,是普通患者,是“他们”,之后却发现她是爱好缝纫的教授,还是同事,变成“我们”了。因此,卡拉突然“配得上”精英待遇了。这是典型的隐性歧视。急诊室的医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抱有偏见,他的行为也没有伤害到任何人,甚至可以说,他是一名有责任感、有同情心的专业人员,但是,他确实存在歧视行为。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例子说明,盲点不仅能庇护偏见,还能庇护特权。然而,特权的施与者和接受者完全意识不到歧视行为的存在。 

9.偏见无法消除,但可以削弱和避免那么,造成偏见的认知错误能被彻底消除吗?很不幸,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有效方式。但研究表明,干预行为,尤其是重复的适度干预,能削弱认知错误的产生。关于年龄偏见的实验中,如果事先给实验对象展示 10 位受人尊重的老年人的照片,像特蕾莎修女、爱因斯坦等,他们在接下来的内隐联想测试中,会表现出较弱的“年轻=好”的自动联想。关于性别偏见的实验同样如此。如果事先邀请实验对象花几分钟想象一个强大的女人是什么形象、她擅长做什么、她爱好什么。这个简单的心理练习同样能有效减弱“男人=强大”的刻板印象。因此,下面几种方法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隐性偏见,不管对于他人的偏见还是对于自身的偏见,都是有效的:第一,接触行为榜样,建立与刻板印象相抗衡的自动联想,并不断强化。大众传媒能提供大量的行为榜样。比如,奥普拉数十年在美国媒体的曝光,以及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在媒体的高出镜率,都能改变人们关于“美国人=美国白人”的刻板印象。此外,个人也能有意识地对抗刻板印象。比如,把电脑的屏保画面改为反刻板印象的图片,去展示世界的多元化,而不是将眼光局限在日常打交道的少数人身上。比如,有一期《纽约客》的封面,就是一个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正在给婴儿喂母乳。遗憾的是,目前还缺乏证据说明这种改变是持久的。更多证据推测,这是一种弹性变化,就像拉伸橡皮筋。它能抑制认知错误,但不意味着能消除。第二,无须用脑,而是形成基于证据的指导原则,以消除带有刻板印象的判断,避免造成隐性偏见的认知错误。比如,一名医生在给一位中年女性做例行检查时,建议她不用做血液胆固醇测试,理由是女性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低于男性。也就是说,在这名医生的刻板印象中,心血管疾病在男性中更加普遍。这名女性还是做了测试,并发现她的胆固醇水平偏高,需要服药治疗。这个案例发生在 25 年前。现在人们有了共识,即使患病概率低于男性,女性还是要定期检测血液胆固醇水平。美国有关部门公布指导原则,建议超过 20 周岁的人每 5 年至少需要检测一次血液胆固醇水平。也就是说,阶段性检查的建议变成一种无须动脑的事情,由此来消除刻板印象可能造成的恶果。最后,对于那些“不安的平等主义者”——即上文提到只愿意帮助自己人的那些持隐性偏见的“好人”,如何才能避免歧视行为呢?有一个例子或能解答。一个美国白人向自己的母校捐款,这所学校大多数学生为白人。虽然她没有违反任何民权法案,她的母校也没有歧视传统,但她的行为确实提升了美国白人的相对优势,也就相应加剧了其他群体的相对劣势。最终,她决定向母校捐款的同时,还向联合黑人大学基金捐赠相同数量的善款。也就是说,她没有超越和消除隐性偏见,而是将其中和。 

10.总结本书核心观点:很多人潜意识里存在偏见却不自知。作者认为,这种思维的盲点不仅存在,而且可以通过内隐联想测试发现和证明。整个社会文化态度在影响我们,使我们产生隐性偏见,对特定的人群抱有刻板印象,甚至不需要对别人有明显的歧视态度,而只是更照顾“自己人”,也是一种隐性歧视。这种隐性偏见目前还无法消除,但重复的适度干预行为是可以削弱或避免隐性偏见的。
 
原书信息书名:《盲点:好人的潜意识偏见》 
作者:[美]马扎林·贝纳基 安东尼·格林沃尔德 
译者:葛樱楠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年 9 月
ISBN:9787508646039 
解读版作者:彭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果TA是入殓师,你还会和TA约会吗?
摘下你那“有色眼镜”,重新认知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
你信不信,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偏见看世界?
科研“玫瑰”如何绽放?或许该从排除“隐性偏见”开始
张泉灵怼两性偏见上热搜:性别束缚如何操纵你的人生?
认知力,消除社会认知盲点,建立正确联系,打破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