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幻作家陈楸帆教你如何脑洞大开









陈楸帆,出生于广东潮汕。北京大学文学、艺术双学士,港大 Space 学院 IMC 方向在职研究生。中国大陆科幻作家。



以现实主义和新浪潮风格而著称,被称为“中国的威廉?吉布森”。曾为 Google中国、百度服务近十年,目前为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副总裁,聚焦于惯性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领域。

从16岁开始发表科幻小说,发表作品近百万字,著有《荒潮》、《薄码》、《深瞳》等,曾获过国内外多项大奖,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瑞典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即将出版作品集《未来病史》。



关于陈楸帆新作《未来病史》的介绍请看本期第二条,内有赠书福利。


下面这篇文章是陈楸帆在开智讲座的发言。




陈楸帆|文


提到科幻,其实能说的东西太多太多,今天我们聚焦在三个角度:

  1. 定义;

  2. 创作;

  3. 工具。


希望能结合我自身的实践与思考,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科幻小说这一类型文学,它在创作过程中的特点,以及一些好用的工具。


关键词:科幻,文学创作,协作工具


定义
科幻是什么
幻史


一般别人介绍我的时候都会说:陈楸帆是科幻作家。对于开智群的朋友来说,科幻不是什么陌生的概念,但我确实经常遇到过以下尴尬的情景。

“哦,就是那个哈利波特吧!”
“我看过!就鬼吹灯那种嘛,你们很赚钱的哦!”

然后我只能以“呵呵”一笑而过。也经常会有媒体或者老师、同学要求我对科幻下一个定义,那么好,我们来看看究竟什么是科幻。




(这幅图的作者) Ward Shelley 是一名纽约布鲁克林典型的威廉斯堡型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包括一系列图表式的绘画作品以及绘画式的年表,表达的是一种关于艺术和文化与历史记录交织。此地图绘制了科幻小说文学类型从它的神话和奇幻小说起源到现在后星球大战空间歌剧史诗类型的转变。

(这幅图的放大版以及局部细节可以在以下链接看到: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4386712/?start=0)


相较于从数据中叙事性的涌现,此地图用叙事性的结构来驾驭和组织数据:跨越方格从左至右表示的是时间的流动,并被扭曲变化成为大眼怪兽,怪兽的触角可追踪到史前资源,其身体则是科幻小说文学集合。科幻小说可以看做是启蒙运动(提供科学)和浪漫主义(产生了哥特文学)碰撞的后代。它不仅是科幻小说的来源,更是犯罪小说、恐怖小说、西方文学和幻想文学的起源(这些都能在他们各自的图形中得到验证)。

那么作为一个时空连续体的科幻,它的边界与内涵随着时空流变而变,如果要用一个固定的、结论性的概念来定义科幻,臣妾实在做不到。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些科幻研究者的定义。


幻研究者的定义


Norman Spinrad:

Science fiction is anything published as science fiction.
科幻就是被出版成科幻的种种东西。

Damon Knight:

Science fiction is what we point to when we say it.
科幻就是我们提到这个字眼所指的东西。

Gary Westfahl:

科幻是一个二十世纪(!)的类型文学,所涵盖的作品明确显露下列三项特征中的任意两者:

  • 散文故事体(prose narrative);

  • 言词描述科学事实,或阐述、反映科学思维的变化(进展)过程;

  • 所描写的情势或新事物不存在于写作的时代(可以是未来、过去,或虚拟的时空)。


幻不是什么


另外一种思路,我们可以通过树立“他者”来确认“科幻不是什么”,比如说,主流文学。Edward James 便从科幻与主流文学的差异来进行分析。




无论哪一种定义,必然都有挂一漏万之处。“科幻”这种类型文学标签对于出版商、书店、读者或研究者都有意义,但对于写作者本身来说,这个标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我本身是持保留态度的。


诚然了解类型文学本身特质能够更好地指导创作过程,但过分强调类型却也会导致“模式化”,束缚本应该自由飞舞的想象力。我想这也许也是许多作家不愿意被打上标签的原因。


创作
谜の科幻男
什么写作
1
童年环境


(我)出生在广东经济特区(虽然是发展最差的一个),相对开放的文化氛围和通畅的信息渠道,以及父亲在当地一家大型科研机构从事技术相关工作,都给我营造了相对多接触科幻的机会,如书刊杂志(凡尔纳、《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画报》、《少年科学》等)、影视(我是在80年代就看过《Star War》正传三部曲及 Star Trek: The Animated Series,TAS,对我造成巨大影响)、周围同好影响(有交流和分享的渠道)。

2
教育宽松


我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是只上半天课(学校教室资源不足),因此我妈从一年级就带我去市图书馆办理借书证(正常门槛是三年级),基本上每天都会泡在图书馆,养成了大量阅读的习惯。广东省主要还是侧重素质教育,一直到高三基本很少有补习班,再加上家庭属于放羊式的教育模式,给我大量自由时间可以进行阅读并尝试写作。


后来我了解到一些走上类似创作道路的朋友,他们的家庭教育氛围也都是偏于宽松和自由的。


什么是科幻


为什么是科幻,而不是武侠、言情、童话或者推理?因为这些作品在童年阅读中也绝不少见。除了可见的原因之外,我只能归结于某种审美认知结构上的共鸣,阅读或者写作科幻所给我带来的神经快感最为强烈。我还记得把《神秘岛》三部曲翻烂了全部散页了,再让妈妈用缝衣针重新加固再翻的事情。我还记得初中时读到 A.C.Clarke 的《与拉玛相会》时久久无法平息的震撼心情。


这种模式可能来自于以下几点,同时也是我在创作中追求的:
  • 讨论现实世界的重大议题;(如环境危机、世界末日、奇点临近……)

  • 人类全体的命运重于个人、团体的命运;

  • 以思想实验 (thought experiment) 或 (what if) 的形式呈现;

  • “疏离感”构造一个迥异于作者经验主义环境的幻想框架,藉由提供读者某种突兀、特异而与其日常经验无法相合的事物,激起读者的兴趣;

  • “认知”则是获得知识和推论的过程,经常成为科幻的主题;认知的(大部分情况下可视为科学的)元素成为衡量阅读科幻所能获得特有乐趣的标准。

何坚持


一年级那年在三百格稿纸上写下的太空歌剧(足足有5页!),那是对《星球大战》的拙劣模仿,有机器人、有飞船、有激光枪以及被射中后在地板上化为一滩血水的外星生物。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我整个写作生涯的起点。得到家人鼓励之后便开始抽屉文学的创作。而1997年初次投稿《科幻世界》得到发表并获奖的《诱饵》,便是一个更大的激励。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卡夫卡这种完全自我激励型的天才,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创作的快感一部分来自于创作本身,更无法忽视的是来自外界的认可与反馈。因为被退稿而放弃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因此我的建议是先别急着投稿,而是从身边人(家人、朋友、同好)处寻求反馈,不断打磨提升作品,以免挫伤创作热情。

尤其是我看到有一些年轻的创作者在遭受退稿打击后走上另一个极端。过分揣摩杂志媒介的喜好,努力向其靠拢,却放弃了对自我创作的坚持。这点非常非常的不可取。

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对于作者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创作者的热情都是因为缺乏反馈而被浇熄。所以有时候,天赋、勤奋和运气,你很难说哪一个更重要或者更不重要。

放出一张好图(故事的生命周期),请对号入座,在这个周期里,你走到了哪一步?




感哪里来


那么,灵感从哪里来,如何转化,下面这两张图可以作为参考



对于我来说,灵感意味着保持对信息的某种敏感性,它可能来自于外界,也可能来自于潜意识,而作者需要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火花,判断它发展成为作品的可能性。这一过程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复制性和偶然性,相比起来,我更愿意分享一下如何从灵感通过一定的步骤计划转化为完整的作品。

乔治.R.R.马丁:

有两种作家,
一种像建筑师,蓝图明确、一砖一瓦、按部就班;
一种像园丁,把灵感种进地里,浇水施肥,等待人物与故事自由生长。
世界上很少有纯粹的建筑师或园丁,大部分是两者的混合,只不过比例不同。

对于我来说,短篇小说更倾向于园丁,而长篇小说则偏向于建筑师,我直觉认为充分调动潜意识的写作模式比理性写作更为高级,比如做梦就是一种最高级的创作。但无论哪种,我都需要通过回答一系列的问题来完成作品。

1. 这个故事的核心是什么?

可以是一个词、一个意象、一种情感或者某种价值观。

2. 故事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或者什么样的环境)?

可以从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进行构建。切记:世界设定要能最大限度地表达故事核心。

3.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篇幅?视角?风格?节奏?

风格往往被忽视,但往往决定了一个故事是否成功。如果你想的是写一个刘慈欣风格的小说,但其实更适合以韩松的方式叙述,就会有问题。小心前后风格不一致。

4. 故事主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生物)?外观、喜好、习惯性动作或口头禅、信念、梦想、特殊才能、弱点、秘密与谎言?人物在故事进行过程中是否产生变化?他的伙伴、导师、敌人都是谁?

人物小传是非常好的 checklist。

5. 开头与结尾?

有趣的是一般在写作之处我就确定了结尾的句子,而且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创作就是寻找从开头到结尾中间经历的过程。

6. 什么样的力量驱使人物从开头走向结尾?外在危机或内在动机?

所有的情节都是由不同场景中的事件序列组成,而在每一个事件中都需要人物去作出体现其价值观的选择,因此小心设置每一个场景,让它与你的故事主题紧密相关,同时在整个世界观设定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可参考《千面英雄》中“英雄之旅”的12个环节(但小心陷入模式化)。



7. 人物在情节中的对话及动作是否符合设置本身?每一个转变的推动力是否明晰及足够有力?相应角色是否产生合理的互动和反馈?

可以参考一种名为LARP的方法,也就是Live-Action,Role Playing,将自己及同伴套入角色进行扮演,朗读对白,看是否感觉别扭。因为人类大脑对于语音、表情、姿态展现出来的丰富信息,要远远敏感于对文字信息的识别。

8. 这个故事是否存在被更好讲述的方式?

修改!反复修改!从整体立意、结构、逻辑顺序、角色设置、具体段落编排、字词选择,乃至于标点,都需要一再拷问自己:这个故事是否存在被更好讲述的方式?一般来说,我都是主动要求编辑再给我宽限时间进行修改,哪怕已经交稿,只要有更好的想法,只要没有下印厂,都要改!改!改!

9. 非常、非常小心地选择你的第一读者

从他的反馈中得到进一步修改的有益建议。再选择适合此作品的媒介进行投稿。有鉴于当今出版业江河日下,文学编辑水平难堪,建议众群友从阅读量、审美品位、写作实践出发,寻找值得信赖的 writing peer 作为第一读者。比如建立类似开智群的写作互助小组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要你 follow 这九个问题,加以意志力,完成一篇作品应该是没有问题。


工具
用作品说话

阳志平:当你仔细审视超一流作家生平,你会发现,他们普遍动用了一些工具,有内在的心智工具,也有外在的实体工具。前者是光,后者是影,光影交舞,协奏出伟大的作品。

记录灵感:随身笔记本,Evernote,微信收藏,Pocket。(目前没有发现能够线上线下一统江湖的工具。)

写作软件:Markdown 或类似在线工具(我用的是 draftin ),Scrivener(类似纳博科夫的卡片功能)。
(编注:离线杂志第二期《离线·黑客》有多篇关于 scrivener 软件的介绍,包括 KK 和阳志平老师对卡片式写作的理解;同期还刊登有陈楸帆老师的小说《开光》以及访谈。)

硬件:Cherry机械键盘,一把好的椅子。

安替:机械键盘的声音可以帮助作者进入心流状态

BGM:根据需要的写作风格决定背景音乐。

辅助品:我本质上抗拒一切成瘾物质,无论是烟酒咖啡或者含糖饮料,但发现有些时候葡萄酒可以帮助降低思维发散的活跃度,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或许也是许多作家酗酒的原因)

规律生活:写作本质上是体力活动,保证充足睡眠,规律的有氧运动,以及对意志力的锻炼(比如长跑)。找到最有利于创作的时间段与节奏,通过训练,缩短进入“心流”的缓冲时间。

结语:用作品说话, 一篇完成的渣文胜过一万个烂在脑中的天才想法。通过作品的迭代进化来实现个人成长,好作品就像基因和 meme,会通过读者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它将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最终帮助你实现不朽。

一篇完成的渣文胜过一万个烂在脑中的天才想法。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写作书系(水平参差不齐,但可以挑着看):http://book.douban.com/series/6917

  • 《千面英雄》

  • 《创造力手册》

  • 《Wonderbook》(本次讲座部分图片出处)


Q&A
答疑解惑


你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作家,从《丽江的鱼儿》到《鼠年》到《荒潮》,都有很强的现实讽喻,另一方面,像《G代表女神》这样的作品,又性感私密到极致。你都是从哪些地方获得写作出发点?有没有什么主题,是特别容易触动你神经和创意的?

我关注那些日常里司空见惯,但是细思极恐的主题。比如鼠标手,比如银行柜台交易员是最接近机器人的人类。

好的科幻小说,首先应该是好的小说还是好的科幻呢?

我是站在小说这边的。因为好小说可能相比起好科幻来,更容易找到共识。当然,更正确的回答可能是两者密不可分。

文科生不具备无力天文基础,要怎么开始写科幻小说?

文科生其实不要妄自菲薄,我相信在智力上文理生没有显著差异,差异在于逻辑。逻辑学原理可以自修,然后借助外部存储,比如网络、书籍、公开课、理科好友等等,完全可以补拙。

《科幻之路》六卷本,James Gunn 主编,基本上就是将科幻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作家流派作品拉出来溜一遍,我大概是在13-14岁看了这套书,完全突破了我对于科幻的狭隘认识。他是一整个世界科幻的概念。

新技术给人带来的刺激越来越频繁,也就越让 人感到审美疲劳。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度刺激的时代。在这种状态下,科幻还能给人带来那种强烈的世界观上的刺激吗?

好问题,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人类对于 Sense of Wonder 的渴求是不会变的,变化的是表现形式,我个人认为虚拟现实可能是科幻的下一个新载体。从文字到图像再到虚拟现实,科幻其实是特别适合这种媒介的一种类型。

写作时卡壳怎么办?

我写作分几种状态:正常状态(每日2000-3000),一泄如注(每日5000+),卡壳状态(500-)。卡壳其实大部分原因是自己没有想清楚,我倾向于放下,但是不是真的放下,而是将思考酝酿过程放到后台。等到某天你会突然想起来,那个时候就是后台运算完毕,可以开始动笔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幻文学不会消失,未来一定还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当记忆被科技“篡改”,文学如何发挥作用?
校园新星(162期)|缪林翔:没有充沛的想象力,就没有好科幻的诞生
科幻作家陈楸帆 :技术可以升级人类,也会“降级”人类
文学与“算法” □南 帆
与科幻同行——科幻作家重大沙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