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歌德学怎样阅读经典 ——体验什么叫伟大

  1.来自伟大之物的启迪

  走进经典,也就是接触一种伟大。接触到伟大的事物所秉具的某种力量,我们内部世界的正能量就会觉醒。

  这就是所谓来自伟大之物的启迪。这就是经典阅读能力的主轴。诚然,古老的东西未必一定伟大。然而,相隔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空延续至今,有些东西的价值仍然得到世人的认同,则其必定有伟大之处。

  歌德,就是一位经博大精深的经典锻造锤炼、创造力被充分唤醒的人物。他最乐于畅谈这种亲身体验过的喜悦。

  爱克尔曼的《歌德对话录》是一部满载“经典劝学”内容的好书。

  歌德看到古代壁画的临摹品时,对爱克尔曼感叹道:“没想到古代人构思如此宏大”,“不仅在构思上,你看古人在表现上是多么淋漓尽致啊!而我们近代人怎么啦?构思再宏大,也还是没能够将它尽情如意地充分表达出来!”

  这种强劲、生动的表现力,在经典中随处可见,只要看看古希腊的雕塑就能实实在在感觉得到。歌德所说的经典形象,指的是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建筑和文学。以此为典范的文艺复兴,也是他所爱的经典。

  对歌德来说,他本人在世的那个时代,跟古代相比,显得病态不振、不健康,甚至狭隘。近代人虽然也崇尚个性和独创,但歌德本人根本不相信这些,因为他对这种心胸狭窄的个性究竟有多大价值持怀疑态度。对于坚信“个性张扬”的我们来说,歌德的质疑可谓咄咄逼人。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跟古代人相比,与近代人更加接近。我们已经习惯了“表现个性”和“注重独创”的思维方式。一说到文学形象,就总是会联想到作品中描写的那种内心焦虑、孤寂甚至病态的人物形象。

  歌德说过,“我把‘古典的’叫作‘健康的’,把‘浪漫的’叫作‘病态的’”,“近代的东西大多之所以是浪漫的,并不是因为新,而是因为病态、软弱;古代东西之所以是古典的,也并不是因为古老,而是因为强壮、新鲜、愉快、健康”。

  歌德这种认为古典更新鲜、更强壮的观点,对我们的经典阅读有所启迪。只要是经典,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共通的、轮廓清晰且强劲有力的精神。正因为这一点,经典阅读的方法便有了某种规范。

  歌德本人即使在他自己进行创作的时候,也非常在意朝着古典方向努力。他说,“我在运用古代精神来表现清晰的轮廓方面做出了努力,同时也在尽力排除那些适用浪漫手法的虚妄不实的东西”。

  歌德坚持认为,近代那些浪漫的东西,都是根据主观的手法炮制出来的。相比之下,古代的那些古典的东西,则是靠客观手法创造出来的。古希腊神话及雕塑,并不是根据某位特定的个人的主观意识而创作的,作者的个性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而古代作品的伟大,就连我们现代人也能明确地感受得到。

  生活在现代的人,未必就创造不出古典的作品。古代人的生存时空,对他们而言也都是活生生的“现世”。创造伟大的作品,客观比主观显得更重要。

  歌德曾经满怀敬畏之心谈及但丁的伟大。对但丁,歌德并未使用“才华”这个词,而是提到“自然”。将一个人称为“自然”,乍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伟大的东西是遵循某种命运的安排自然流淌进某一个人的心田而孕育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委实令人折服。

  例如巴赫的音乐,无论质量还是数量无不让人感到震撼,其博大精深让我们犹如身临音乐的宇宙。沉浸其中,我们会感觉到自我的消失。巴赫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人,他那伟岸的存在,已经大到令人渴望用“自然”来称呼他的地步。一位肉体凡胎的人,怎么可能成就那般伟业?

  我们在巴赫身上,丝毫感觉不到表现自我个性或内心世界的欲望。与此相反,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客观性。《平均律钢琴曲集》和《哥德堡变奏曲》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之美,跟毕达哥拉斯勾股定理的客观之美一脉相通。

  巴赫的音乐并非缺乏情感,其情感的本质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的存在。《马太受难曲》就表达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情感,这样的情感已经超越了个人,就像一条大河浩荡流淌,令听众融入其中。

  莎士比亚也同样让人感觉到超越个人的存在。他对人性入木三分的理解,对语言的绝妙运用,或者其悲剧和喜剧的情感振幅,都绝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仿佛一座金字塔傲岸地矗立在那里,莎士比亚的那些作品已经超越了个人。

  歌德对莎士比亚的伟大深有体会。他曾经指出:“我们对莎士比亚简直谈不出什么来,谈得出的全都不恰当”“莎士比亚并不是一个适合在舞台上演的戏剧诗人,他从来不考虑舞台。对他的伟大心灵来说,舞台太狭窄了,甚至这整个肉眼看得见的世界也太狭窄了。”

  接触伟大的精神,这才是阅读欣赏经典的王道。伟大的精神并不特指单独的思想和观点。伟大的精神渗透在经典之作的每一个角落和字里行间。如同每一个细胞里面都有遗传基因一样,伟大精神的基因渗透到了经典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作品中遍布语言的基因。

  就像马丁·路德和歌德提高了德语的水准一样,莎士比亚充分拓展了英语作为语言的可能性并提高了英语的品质。通常而言,普通作品都是使用特定的语言创作而成的,然而伟大的经典作品会促成语言的进化和完善。

  2.沉迷于语言之美

  经典文学作品一般都凝聚着语言之美。我跟大学生们一起阅读莎士比亚作品的原文时,学生们无不为其精湛而感叹不绝:“英语原来这么美,这么酷啊!”我让学生们背诵《裘力斯·恺撒》中布鲁特斯演讲的一部分,学生们为获得背诵经典的机会而对我感激不尽。那段演说词里形容词与名词对应得出神入化,铿锵有力、朗朗上口的台词反过来提升了朗诵者的品位。

  就像埃及金字塔上的石头动一块必牵动全塔一样,莎士比亚的作品,哪怕一个单词也不能改动。知道世上有这样的语言金字塔和精神金字塔存在而不去享受它,到了辞世之时,也未免太寂寞、太悲凉了。我们只要背诵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就能够享受古汉语诗歌的精髓。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场景,是高中一年级的汉语古文课上,小仓勇三老师用汉语为我们朗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老师现身说法,让我们懂得了“押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身体力行去品味作品母国语言的优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种感觉既能滋养心灵,又能培育精神。而且,这种实践会让我们产生与他人交流品味外国语言之优美的愿望。英语呈压倒多数之势覆盖整个世界,这就是当今的现实,在这种现实的背后,许多小语种正在濒临灭绝,简直就像正在陆续灭绝的生物一样。我相信只要我们珍爱各种语言的经典,或许多少能够阻止这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如果觉得学会一门语言难度太大的话,可以阅读译本。经典中蕴含的精神照样能够传达给我们。例如有一本日本阿伊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它讲述了阿伊努民族的世界观和自然观。以“月光如水,月光泄银;阳光似水,阳光流金”这两句唱词闻名遐迩的《阿伊努神歌谣集》(知里幸惠著),述说了阿伊努民族世代口口相传的世界观。

  在歌德看来,一个人如果肩负着文化的传统,就能够成为优秀的人。

  “要想创造优秀的作品,首先自己要变得优秀。人们都认为但丁是一位伟大人物,那是因为他肩负着数百年的文化。”我曾经给大学生们出过这样一道思考题:谈谈你所肩负的文化传统。如果学生说想不起谈什么好的话,我不知有多寒心。说到文化传统,范围可以宽泛一点。日本棒球水平之所以比较高,是因为棒球文化在日本已经作为一种传统扎了根。棒球选手铃木一郎的天赋再高,如果是在一个没有棒球传统的国度,比如德国或者尼泊尔,恐怕不会像现在这样成为载入史册的棒球运动员。

  自己传承着怎样的文化传统?我们只有不断自我追问,才能确认自己到底有多大能量。走进经典,就是一条秉承文化传统的途径。

  3.“独创性”的陷阱

  我们不妨将文化传统比作江河。究竟是一条怎样的文化大河,带着多大的流量在我们的身心里洪波鼓涌、浩荡流淌?试想一下,一个用钢琴弹奏古典乐曲的孩子,身体里就有古典音乐的大河奔流。

  文化传统这种东西,应当被掌握而不是被认知。经典作品通过反反复复地练习之后方栖于我们的身心,并逐渐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歌德在青年时代曾背诵过大量优秀诗篇。他说:“凡是伟大的东西都是如此。只要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就必然有助于我们的人格成长。”

  人格形成的根本,在于与伟大的经典邂逅并受其磨砺刺激。“独创性”这个词乍看上去让人心旷神怡,但倘若我们沉醉于此,就会产生误解: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旦沉湎在“独创性”中,必定会丢失能够让你虚怀若谷成长为伟人的谦逊姿态和意识。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歌德的才华也堪称出类拔萃。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同样需要不时接近经典的伟大力量,并养成不断接受经典熏陶的习惯。也许应该说,正因为有着接受经典刺激的习惯,他毕生才未失去创造性。也正是这种生活习惯让歌德的内心世界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每年都要读几部莫里哀的作品,正如我经常要翻阅意大利画师的铜版画一样。因为我们这些渺小人物不能把这类作品的伟大之处铭刻于心,所以需要经常温习,以便使原来的印象在心中复活。”

  伟人歌德居然称自己是“渺小人物”,这让我不禁为之震撼。歌德不是那种故作谦虚的矫情之人,他有着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的眼光和百分之百的自信(而且这种自信有根有据)。

  针对他自己的作品《浮士德》,歌德断言:“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无论自己怎样以悟性为武器试图接近它,最终都是徒劳!”

  形式上的谦虚低调多属于明哲保身的行为。只有真正懂得什么叫伟大的人,才会修成真正的谦虚。经典阅读能力会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谦虚,帮助我们减少那种对同时代人的恐惧和妄自菲薄的心理,让我们保持不断进取的意识。

  此外,那种害怕自己在“独创性”方面江郎才尽的恐惧心理,也会随之消失。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为“独创性”而自我陶醉,或者忘乎所以,或者胆战心惊。歌德的名言,让这样的我们犹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

  人们总是在谈独创性,什么才是独创性?我们一生下来,世界就开始对我们产生影响,而这个影响一直要持续产生下去,直至我们走完一生。除了精力、气力和意志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称作我们自己的东西?如果算一算我应该归功于一切伟大的前辈和同时代人的东西,除此之外,也就所剩无几了!

  4.“创造”的魔术与人的洞察力

  我们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亲自去体验一下感受经典名作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时的那种感动和震撼。不过,千万不要被经典所吞噬淹没。如果那样,我们只会迷失自我。歌德是一个深谋远虑之士,他并没忘记在这一点上给我们留下箴言:“莎士比亚太丰富、太雄阔了。一个人若想创造,又不想被莎士比亚压垮,那么他每年只需读一部莎士比亚的作品就足够了。”

  经典这东西,不啻是一剂猛药。对创造愿望强烈的人来说,经典阅读的量只需少许就能发挥巨大效应。与伟大作品保持一种距离感非常重要。犹大要是没遇到伟大得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耶稣,想必也不会蜕变为变节之罪人。就像日本作家太宰治在《越级申诉》中所描写的那样,犹大要是再晚出生一代的话,也不至于在高处不胜寒的顶峰被逼到爱憎交加的复杂心态边缘上。

  歌德指出,不知道有多少优秀的德国人因为莎士比亚而毁了一生。

  话虽这样说,其实大可不必因此而噤若寒蝉。因为对读者来说,经典基本上都不是“当代”的东西。也就是说,经典跟它的阅读者们永远保持着某种距离。

  就经典研究而论,我个人比较喜欢下面这句歌德式的幽默:“莎士比亚递给我们装着金苹果的银盘子。我们通过学习研究他的作品,银盘子虽然拿到手了,但只能够往盘子里放土豆。这也未免太尴尬了。”

  未必每一个人都要从事创作,不过,我倒觉得不妨有个目标,通过经典的研读姑且将“银盘子”拿到手。一个人的创作能力跟他的才能有很大关系,然而,如果是追求洞察力,通过研读经典就能够掌握。

  即便是歌德自己,也有过一度放弃的经历。他曾经多年醉心于造型美术,后来自知才华不济而断然抽身,急流勇退了。那么,歌德那些年投入的精力不是全都白费了吗?如果仅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投入没有价值。然而,正如歌德所说,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获得对事物的洞察能力”。歌德还说:“一个人没有什么音乐天赋,却在音乐方面孜孜以求,尽管他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大师,但会获得了解和正确评价音乐大师的能力。”至于他自己,歌德说:“尽管我费过大力气,也没有能成为艺术家;可是既然尝试过每门艺术,我也学会了懂得每一个色调,会区别好坏。这就是不小的收获。”

  洞察能力,值得我们更加积极地去发现其价值。未必每一个人都适合搞创作,可是,有洞察能力的人多了,好的东西就能够得到正确评价,不仅文化市场会因此而变得丰富,文化品质本身也会获得提升。要知道,培育文化的,毕竟是观众的审美眼光。所以说通过经典阅读培养审美眼光,这是我们肩负的一种使命。

  现代社会中,正在发生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有人基本上没读过世界文学的经典,却想当小说家,写出一些似小说非小说的东西,有时竟然还能够出版,运气好了说不定还能上畅销书榜。

  创作和批评确实是两回事。也许不具备正确批评的眼光也能够从事创作。然而,从总体上讲,经典的修养决定了审美眼光,而审美的眼光又是文化水准和创造的基石。

  评价事物的眼光即洞察力,决定了文化水准的高低。如果读者大多具有经典修养,那么文学作品的“标准”就会比较高,而且会持续保持那种高标准。

  5.自我发现的契机

  经典具有励志的作用。当一个人具有强烈的愿望和向往时,精神的吸收能力会变得很强。我们接触经典,如果做到身心并用去深入体验,那么必将事半功倍。

  歌德曾经为了从某些经典中获得刺激,为了寻求南方生机勃勃的自然能量,而十分渴望意大利之行,并最终付诸实现了。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旅行,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古典主义诗歌巨匠”歌德的诞生。

  《意大利游记》记录了这次旅行,其中充满了歌德对古代经典的憧憬和感动。《少年维特的烦恼》的问世要早于这次意大利之旅,里面描写的就是另一种昏暗的激情和苦闷,这本书一时间风靡整个欧洲,甚至导致模仿主人公维特自杀的社会风潮。要知道,《少年维特的烦恼》问世之后,歌德的创作停滞了将近十年。他也意识到自己在精神上行将崩溃,而唯一能够疗伤的就是迁居罗马。

  歌德的意大利之旅是从1786年到1788年,为期20个月。说是旅行,还不如说暂居或访学更加贴切。《意大利游记》记载了他关注的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研究以及他的所见所闻。这次向往古代经典之旅,让近四十岁的歌德在精神上获得了重生,并成了他毕生的精神养分。

  在那些城市里,歌德呼吸的是古人的气息和精神。“我将罗马看成一座永恒的城市。如果是每隔十年一变,我才不想了解它呢。我要是有闲暇,就想有效地利用它。特别是在这里阅读历史,感觉比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读起来都要有意思。在其他地方,历史是由外向里阅读,而在这里,我感觉是由里向外的阅读。一切都聚集在我们身边,一切都从我们出发。”不仅仅局限于罗马的历史,整个世界史也都是由内向外扩散的感觉。这种感觉说明歌德是亲临其境,用身体在感受历史。

  事先接触过实物,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相关文字的时候印象必然会加深,这是文字与鲜活的印象相结合的缘故。亲自接触到古老而优秀的东西,那种体验必然会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歌德说,这种与古典书籍的邂逅,“为的就是去发现自己”。然而,人审视内在的自我往往找不到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接触实物本身,并由此“发现自己”。

  像歌德那样,用一座伟大的城市去弥补精神方面的缺陷,并拓展自己的极限,哪怕城市规模再小,这种学习也需要大量的时间。这种学习的实感与预感,都能够起到拓展自我的作用。

  歌德说:“我已经有所觉悟,知道自己未知的东西究竟有多少,而且我还知道,那条认识一切和理解一切的道路已经开辟出来了。”

  世上有许许多多极富魅力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那种让人激动不已的感觉,就是充满无限喜悦的生命源泉。

  歌德在意大利之行中经常接触经典艺术,并通过这种日常性的接触来积累经典体验,当这种体验快要积累到20个月的时候,集中学习与吸收的时间临近结束。歌德此时对自己应该做什么可谓胸有成竹。

  “我现在已经悟到自己接下来将要做什么。上帝啊,给我足以成就它们的好运和毅力吧!”

  对歌德来说,这一个星期是非常充实的一个星期。他回首反顾,仿佛过了一个月那么久。

  首先,《浮士德》的写作计划有了,“我在心里祈祷这次写作的成功”。

  经典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让人呼吸到伟大精神的空气。这种新鲜的气息未见得是要启示人模仿经典。歌德通过研究美术最终得到的答案,是自己最好在文学这条路上走到底。歌德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从中获得了力量。明确自己的人生道路,需要不断接触博大精深的经典,并由此得到磨炼。以经典为鉴,扪心自问:“我到底能够做些什么?”眼前才会浮现自己的道路。

  自我发现的过程,就是伴随提高经典阅读能力而来的最大享受。


摘自经典的魅力

[日] 斋藤孝 著  武继平 译


经典阅读,

在喧嚣浮躁中得见最伟大的心灵

重释中外经典的价值

传授走近经典的妙法


书评 ∣ 书单 ∣ 书摘 ∣ 书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灿然:歌德的智慧及其他-微信精选-燕南园爱思想
那些沁人心脾的经典语录!
27部名著浓缩成27句话,句句受益匪浅
【148】《经典的魅力》
三十五部世界名著浓缩成三十五句话,句句经典,受益无穷!
关于机遇的经典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