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象俗谚 民间奇葩

 


 


 

  上表来自新编《平阳县志》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不吃端午粽,

  破棉袄头不送”

  “秋霖隔牛背”

  “藕花谓之水花魁,开在夏至前主水”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燕飞低,出门带蓑衣”、

  “水缸出汗蛤蟆叫,

  不久将有大雨到”

  “狗吃水,会落雨”

  东鲎晴,西鲎雨

  河里有鱼跳,大雨就要到

  烟囟不冒烟,必定要晴天

  天光头乌云障,

  下半天晒死老和尚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春寒雨多,冬寒雨散

  雷打秋,冬半收

  夏季雷,烂破鞋

  风痴小,回南大

  蔡榆 /文

  (上接2011年3月9日本版)张勃、荣新著的《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立秋》中称,全国各地普遍以立秋日鸣雷为忌。在江苏武进、阳湖、太仓,有“秋孛鹿(意为打雷,以下“礴碌”、“霹雳”同),损万斛”或“秋礴碌,损万斛”的说法,认为立秋之日雷鸣必损晚稻。在河南淮阳,俗信立秋日如闻雷声,必将发生水灾。省内也有农谚云:“秋霹雳,损晚稻。秋后雷多,晚稻少收。”

  前文曾说到《上邪》一诗中“冬雷震震”之语,但在嘉庆《瑞安县志·风俗》一书却这样记载着旧志的说法:“腊月闻雷,自古记异。瑞安则以此卜丰年焉。”章昱《安固早雷诗》:“罗阳海角不同天,腊月闻雷讵偶然。三载于今曾两验,方知孛鹿是丰年”。这一段史料记载,给审视“自古记异”的冬雷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一个侧面也解释、印证了娄元礼对天气俗谚运用的观点。

  “月蔽中秋月,雨打元宵灯”。意为如果中秋之夜浓云蔽月,则来年元宵灯必为雨淋。类似的还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民间认为,冬至当天的天气,直接影响着年底几天的晴雨。如果冬至阳光灿烂,那当年的年底基本会下雨,即年底的晴雨天气,与冬至天气恰好相反。所谓“冬至红,年边滃(形容水盛)”是也。类似的还有“冬至红,年边湿;冬至乌,年边苏(或酥,意为天晴)”,“晴冬节,滥(“湿”意)过年,滥冬节,晴过年”。

  

  ——关于台风的谚语

  

  “风痴”是温州地区对台风的瓯语叫法。据嘉庆《瑞安县志·风俗》(王殿金 黄徵乂 总修·宋维远 点校·中华书局2010年5月第一版)中记载:“《瓯江逸志》:自夏徂秋,常观云以候。一日之间,风稍息则雨大倾,雨稍霁则风又起,谓之风痴。”在东南沿海一带,每天夏季(6~8月份),台风可谓是这一时节的不速之客,不可意料的摧毁之力,令人心惊肉跳。

  民间流传“风痴不回南,百姓不相安”。“回南”指的是以转向南风为标志,意味着台风离境或停止。但风痴回南之时,也并不一定是百姓相安之际,因为俗谚称“风痴小,回南大”——意思就是,台风在回南之时往往风力很大。民间也借此谚表达“投入小回报多”之意。

  在表明一个事情不会无缘无故而发生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无风不起浪”。其实,无风也会起浪的。在台风季节,如果海里未见大风而突起大浪,这就是被渔民所称的“发抬浪”,这是一种大风来临的征兆!于是,有了俗谚称“无风起浪,定有大风暴”。

  

  4、泰顺山区

  

  在天气预报技术落后的农耕社会里,地处山区的民众对天气的预测,则是根据世代流传的民间节气谚语,来实现对翌日或往后某一段时间里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作相应的判断。

  从新修《泰顺县志·气候》一节中,可见当地的气候特征:泰顺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高山云雾弥漫,低山丘陵湿润,但常有旱、风、涝、寒等自然灾害。

  在《温州市“非遗”成果汇编》里,收录一组有关泰顺仙稔乡的二十四节气知识的俗谚。

  泰顺的春季,一般始于3月26日,终于6月14日。其间冷暖气流交绥频繁,偶有“倒春寒”、晚霜、雪、冰雹出现。当地熟谚称“立春天气晴,百物好收成。立春一日晴,四季雨水匀”。

  每年6月15日至9月16日,泰顺进入夏季,初夏的梅雨期阴雨连绵,常有大雨、暴雨出现。7月初出梅进入盛夏后,泰顺显得晴热少雨,易出现伏旱。到了七八月,台风活动频繁,常伴有降水过程,虽说可以缓解旱情,但影响严重时就会造成风灾和洪涝灾害。“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夏至是晴天,有雨在秋天,夏至三朝雾,泥鳅要摸路”。

  对于地处山区的泰顺地区而言,山间起雾是常事,先人抓住了这个特征,经过长期的观察而形成了对天气的判断经验。这些民间节气谚语,对于当日或近期某一段时间里的天气可能出现的变化,有着极大的实践性,因此民众可以借此来安排劳作。

  9月17日至11月21日,算是泰顺的秋季。这段时间里,气温缓慢下降,昼夜温差大。中秋节过后,秋高气爽,易旱少涝。“立秋无雨对天求,田中万物尽欠收”;“秋分无雨春分补,秋分有雨来年丰”。

  进入冬季的泰顺,降水量少,天气干冷。如遇寒潮来袭,降雪、冷冻等灾害性天气就会出现。“立冬白一白,晴到割大麦,立冬若遇西北风,来年定是五谷丰”;“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大雪要下雪,来年雨不缺,大雪不冻,惊蜇不开”。

  

  5、岛际潮候

  

  位于浙南沿海、瓯江口外的洞头县,全境由百余个岛屿和250余个礁组成。相对于山民的“开门见山”,岛民则可谓“开门见洋”,而且他们世世代代在洋面讨生。因此对洋面天气的探索、海潮洋流规律的掌握,与渔民的生活生产乃至生存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他们利用特定地域的气象特征,对照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形成相关的俗语。正确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免遭或减轻自然灾难带来的损失,也可以实现对渔业生产的有序安排。比如在靠张挂风帆为船动力的时代,风太小了,就要使劲地摇橹划桨,风太大了,有可能出现巨浪掀船,正如洞头谚语所谓:“无风摇死,有风惊死”。

  据《温州港史》一书称,温州地区为中国沿海主要的强潮流区之一,潮差较大。由于迳流的作用,此地潮流总的趋势是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而因为地形的原因,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

  温州港潮汐属于半日潮类型,为潮水在每12个小时完成一个涨退周期。

  在沿海一带,民众一般都把海潮分为大小水,农历每月初三、十八日,为大潮水(指涨潮能涨到最高位、退潮则退到最低位的潮水)。因此,有学者认为,钱塘江只在农历八月十五才出现大潮,是有认识上的误区,是没有理由可资证明的;初八、廿三日为小潮水(指涨潮未能涨到最高位、退潮则未能退到最低位的潮水)。这个规律的掌握,对他们驾船出行、海面作业,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当年从温州驶向瓯江上游青田、丽水等地的货船,就曾一定程度上利用潮涨的推力。同时,“潮平两岸阔”,也有利于吨位较大的船舶随潮进出港区。

  左下图是洞头、平阳、苍南等地有关潮水俗谚。

  据资料称,龙湾区的灵昆岛居于温州湾口中部,系瓯江迳流和海流动力共同塑造的产物。数百年来,灵昆岛民以农耕与滩涂作业为生。于是,岛民们也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一些俗谚,比如他们对海岛潮候归结为三句话——初一、十五日,中午平潮(潮水最高位置);廿七、十二两头平(是指上午6点和下午6点潮位达到最高);初八、廿三涨一日潮(上午开始涨,下午落潮,早晚残潮)。

  而同为海岛的鹿城区七都,生活在此的岛民则掌握瓯江潮的掐算方法。据《温州市“非遗”成果汇编》一书中的资料显示,当地岛民则运用数学公式来计算,农历日期减3乘8等于瓯江潮平时间。初一至初四加15,涨潮历时约5小时,落潮历时约7小时。比如算初一潮平时间,则为“(1+15-3)×8=10.4(小时)”。据称,此法对昔时岛民乘船过江极为有用。

  

  

  

  结语:

  

  之所以以温州的气象俗谚为主题整理此篇文字,是因为这些曾经为先人自如运用、如今则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需要保护、传承的范畴。借此辑录些许,以飨诸位。限于学识,我们仅能做一些肤浅的介绍。

  这些俗谚,对于如今有着高科技手段支持的天气预报而言,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甚至有捉襟见肘之嫌,但在昔日的农耕时代,它是前人有关节气与农业的经验总结,是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民间的生活、生产等层面上,有着莫大的作用。

  包括我们温州民间天气俗谚在内的气象谚语,在预测某一区域短期、中长期的天气情况、研究某一区域的历史地理气象等方面,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参考资料。但因为在近些年全球气候产生异变的大背景下,局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或多或少遇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气象谚语的可靠性,与昔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从辩证的角度来认识流传中的俗谚。

  

  参考资料: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印

  《金乡风土》 金乡镇文化站 金乡镇非遗办 编纂

  《田家五行·选释》 江苏省建湖县《田家五行·选释》小组 中华书局

  《大自然的语言》 刘秀珍 于系民 编著

  洞头 平、苍

  

  初一十五,潮平日午    初一十五,饭饱水落涂

  

  

  初三十八日昼平(日昼:中午) 初三、十八九,潮平到(方言,意为中午)

  

  初八廿三,潮平五更    初八廿三四,潮涨日昼边

  

  

  廿七十二两头平     廿六起水两头平(早晚平)

  

  

  月上山,潮涨滩;月光正,潮涨平 月上山,潮涨滩;月中天,水下滩

  洞头、平阳、苍南等地的潮水俗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钱江潮与气象
深秋雨夜,思念如潮
气象俗谚民间奇葩(续)
温州瓯江江心寺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云溪山人诗记】诗岛江心屿
东瓯诗谭半月刊(8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