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第二百八十篇《执竞》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执竞


    [经·周颂·清庙之什]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作品介绍]

周颂·执竞》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诗经·周颂》的第九篇。这是周昭王时代祭祀周武王(或说周武王等三王)的乐歌,叙述了前王的功业,赞颂其开国拓疆的丰功伟绩,同时通过描写四件典型的乐器声音,渲染祭祀场所的环境氛围。全诗一章,共十四句。此诗在文学技巧上运用了赋的艺术手法,在用韵方面,音调抑扬铿锵,尤其是“喤喤”“将将”“穰穰”“简简”“反反”五组双音词的使用,整齐又有变换,节奏感强,语气舒缓深长,庄严肃穆,体现出庙堂文化深厚的底蕴。

[注释]

⑴执:借为“鸷”,猛。竞:借为“勍(qíng)”,强。

⑵竞:争。维:是。烈:功绩。

⑶不(pī):通“丕”,大。成:周成王,周武王子。康:周康王,周成王子。

⑷上帝:指上天,与西方所言的上帝不同。皇:美好。

⑸奄:覆盖。

⑹斤斤:明察。

⑺喤(huáng)喤:声音洪亮和谐。

⑻磬(qìng):一种石制打击乐器。筦(guǎn):同“管”,管乐器。将(qiāng)将:声音盛多。

⑼穰(ráng)穰:众多。

⑽简简:大的意思。

⑾威仪:祭祀时的礼节仪式。反反:谨重。

⑿反:同“返”,回归,报答。

[译文]

勇猛强悍数武王,无人武功比他强。明君成王和康王,上天对其也赞扬。从那成康时代起,周邦统一占四方,英明善察好眼光。敲钟打鼓声宏亮,击磬吹管乐悠扬。天降多福帝所赐,帝赐大福从天降。仪态慎重又大方,神灵喝醉又吃饱,福禄不断赐周邦。

赏析

此诗作于西周昭王时期。关于此诗的旨义,前人有两种解释,《毛诗序》和三家诗都以为是祭祀周武王的诗,而宋人欧阳修朱熹则以为是合祭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诗。考察诗的内容,在赞颂周武王的同时,也涉及到了周成王、周康王,因此此诗的创作目的是称颂武王和成康功德之盛。

此诗前七句叙述了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功业,赞颂了他们开国拓疆的丰功伟绩,祈求他们保佑后代子孙福寿安康,永远昌盛。在祖先的神主面前,祭者不由追忆起武王创业开国的艰难,眼前浮现出几代祖先英武睿智的形象:击灭商纣,开邦立国的武王,东征西讨,开拓疆土的成王、康王。既有对祖先的缅怀、崇敬、赞美,也是吹捧祖先、炫耀门庭、沾沾自喜的一种心理反映。

接着此诗又以四件典型的乐器,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渲染、烘托了祭祀场所的环境氛围:钟声当当,鼓响咚咚,磬音嘹亮,管乐悠扬,一派其乐融融的升平景象。通过这四种乐器奏出的音乐,触发了人们丰富的联想:在平坦广阔的大地上,矗立着巍峨的祖庙群(天子九庙),像天上诸神的圣殿,高屋深墙,宫阙衔连;在祭祀的内堂,分列着各个祖先的神主,前面的供台上陈列着各种精心准备的祭品,或牛或羊或豕或粢盛或秬鬯,令人不禁肃然起敬。两旁直立着许多随祭的臣仆,屏神静气,主祭者周王一丝不苟地行着祭祀大礼。钟鼓齐鸣,乐声和谐,吟诵的祭辞,虽然平直简约,但是在祭祖这一特定的场所,抚今忆昔,浮想联翩,仍可体味出理性的文字后面掩藏的那一缕幽思。

此诗在文学技巧上运用了赋的艺术手法,“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语),叙说简明,直道其事,以简古的语言为祖先歌功颂德,祈求福庇。诗意虽然略显浅易,但因是与古乐相合而诵,又在“穆清”“肃雍”的庙堂使用,有着超出单纯文字所表达的功能,即特定的环境氛围、特定的心理感受会产生特殊的欣赏效果。远古诗歌,研究者多以为是诗、乐、舞三者合一的,颂诗也是如此,不单是具有文学性一个方面,因此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内涵、风神,就不能只局限于文字上的表面理解,而应以文字为契机,从庙堂文化这个大范围的角度进行整体的品味、把握,结合对音乐、舞蹈、建筑艺术特点的联想,作全方位的审美观照,才能领会包括此诗在内的颂诗那种庄严、高贵、古穆、雍容的艺术内涵。因为颂诗的功用在于“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毛诗序》),这一目的决定了它的形式、内容、语言风格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仅仅是王公贵族,也就是说颂诗的审美趣味与它的使用价值是相互统一,互为因果的。

此诗是昭王时代的祭歌,比起早一些的颂诗,在用韵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祭祀仪式隆重尤其是乐器齐奏进行了形象生动斩描述。“喤喤”“将将”“穰穰”“简简”“反反”等叠字词的连续使用,语气舒缓深长,庄严肃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体现出庙堂文化深厚的底蕴。

颂诗的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现代研究者对它的文学价值多有贬斥。固然颂诗是仅供统治阶级玩赏的庙堂文学,缺乏文学意味;但它那种古穆肃雍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仪式化的官方文学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佚名

赏析

朱熹解曰:“赋也。言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岂不显哉?成王康王之德,亦上帝之所君也。“

“言成康之德,明著如此也。“

“言受福之多,而愈益谨重,是以既醉既饱,而福禄之来,反覆而不厌也。“

“此昭王以后之诗,国语说见前篇。”

这是一首称颂武王和成康功德之盛的乐诗。

武王有一颗自强不息的雄心壮志,所以世上没有谁的功绩能超越他。成王康王也非常伟大,上天也格外眷顾他们。自成王康王以来,国家一统,政治清明。在此时此刻,我们隆重地追怀先祖功业,乐队钟鼓齐奏,磬管齐鸣,烘托出一派和谐庄严的气氛,上天降临万千福禄祯祥。降福愈多,我们越是祭仪谨重。天神尽情享用后,又为我们降下更深厚的福禄来。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祭祀仪式隆重尤其是乐器齐奏进行了形象生动斩描述。五组双音词的使用,整齐也有变换,节奏感很强。

佚名

赏析

    

《毛序》说:“《执竞》,祀武王也。”今从毛说。

这是一首祭祀周武王的诗。周武王是在中国历史上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人。商王朝在盘庚迁殷后,政治上日益腐朽堕落,统治者只知道酗酒行乐淫乱好色。用周公在《酒诰篇》中的话来说:商王朝整个统治阶层都沉湎于酒色之中,腥秽之气直冲霄汉,熏得上天都发怒了;处于社会下层的民众怨声载道,反抗怒火的蕴积已经饱和,阶级矛盾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顺应潮流起兵伐纣,与殷纣决战于牧野。当时纣王有兵十七万,但纷纷倒戈引导周兵杀纣,得道多助的周武王终于以少胜多,灭殷商而建立周朝。武王伐纣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本诗在祭祀武王时,对他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表现出了由衷的崇敬之情。

执祭者怀着赞美与崇敬的心情,开笔就直书武王制服强暴夺取胜利的功业。武王倚仗着自强不息的力量,战胜了殷纣王而平定了天下,建立了无与伦比的强盛国家,上帝赐他以“天子”的美称是当之无愧的。武王建立了强盛安定的国家之后,就能怀柔远人,赢得了天下四方的信赖,形成了大一统的繁荣局面。举国上下群情欢畅,时和世泰歌舞升平。“钟鼓喤喤”和“磬筦将将”之声激荡着人们的心扉,“降福穰穰”之景象鼓舞着人们的心灵。虽说这些诗句是为武王歌功颂德,我们亦能从中窥见当时万民振奋的社会面貌。上天降下的福气是非常大的,祭祀行礼的人就更加谨慎持重。在人们虔诚的祭祀之中,武王的神灵“既醉且饱”,进而又保佑子孙后代“福禄来反”。这最后两句,归结出来的是祭祀的目的,正是有了这个鲜明的目的,才会使人们产生无比幸福的憧憬。

假如你想得到这种幸福的憧憬,那就请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怀着一颗虔诚恭敬的心。假如你“心不在焉”,那么你无论怎样兴师动众,也一定不会有那种美好的感觉。

佚名

赏析

        

故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使有功,撞钟击鼓而和。《诗》曰:“钟鼓喤喤,管馨玱玱,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此之谓也。

陆注: 所以儒家的学说如果真的能够实行,那么天下就会平安而且富足,民众就能被役使而且有成效,敲钟打鼓而和睦相处。《诗》云:“钟鼓敲得冬冬响,管磬相和声锵锵,幸福纷纷从天降。天赐幸福宽又广,威严仪容多端庄。酒醉饭饱德无量,福禄来归万年长。”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1、使有功

陆注:民众就能被役使而且有成效。

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功:德。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政令仁德。

2、撞钟击鼓而和

陆注:撞钟击鼓而和。

不查出据,和 也应是 附和、赞美、歌颂。

3、你这个引用还有点怪也,七句?咋回事啊。

咔咔,原来是这种结构,《诗·周颂·执竞》: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喤,筦磬将将。降福穰禳,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有史以来通行的大意:

勇猛强悍数武王,功业无人可比上。成康二王真显赫,上天赞赏命为长。从那成康时代起,拥有天下占四方,英明善察好眼光。敲钟打鼓声宏亮,击磬吹管乐悠扬。天降多福帝所赐,帝赐大福从天降。仪态慎重又大方,酒足量呀饭饱肠,福禄回馈来双双。

A、执竞武王,无竞维烈。

《毛诗正义》:执,持也。《韩诗》云:“执,服也。” 无竞,竞也。烈,业也。显,光也。皇,美也。笺云:竞,强也。

《爾雅·釋詁》競,彊也。彊,《玉篇》堅也。

执竞武王:武王披坚执锐(武力打江山)。

无,就是有,或无实义助词。

维:由于。维子之故。——《诗·郑风·狡童》

烈:厉。《詩·大雅》烈假不瑕

厉:危险。有厉告自邑。——《易·夬·卦辞》

无竞维烈:穿上马甲(发动战争)是由于有危险。

千古达人,你们汉语如何?

B、不显成康,上帝是皇。

成:平。《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皇,《說文》大也。《風俗通》天也。

《湯誥》惟皇上帝。《傳》皇,大。上帝,天也。

译文:(使)光明平安,皇(天)恩浩荡。

C、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奄,《說文》覆也

自彼成康,奄有四方:由于他(创造了)平安,(所以他)冠盖天下,

《集韻》斤斤,仁也。

斤斤其明:仁光四射。

D、钟鼓喤喤,筦磬将将。降福穰禳,降福简简。

这儿的标点应该是,钟鼓喤喤,筦磬将将:降福穰禳,降福简简。

大意就是钟鼓齐鸣、管磬声声,表达着我们对您的祈求:降福穰禳,降福简简。

穰:禾實豐也。《詩·商頌》豐年穰穰。

简简:大大,意译就是健康。

降福穰禳,降福简简:保佑我们丰收、保佑我们健康。

E、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你这个突然来这么一句,把我还看难了呢,历来对此也是众说纷纭。

它这儿应该是个倒装:既醉既饱,威仪反反,福禄来反。

祭礼,包括歌舞、饭局,也是盛事和喜事,那么这儿就是收场了,吃饱喝足了:偶饱了、偶醉了,风度没了(反反:一偏一倒),可是幸福感上来了呀(来反:来回、回来。)

咔咔,这才叫汉语,啊。

佚名

赏析

文王之庙为清庙,不知武王之庙名号是何?读诗经至此,感觉周武王是一个尊祖敬贤,孝顺母亲,谦虚无竞之人。实与那个伐纣灭殷,威风凛凛的武王相差很大。也许这正是武王的两面性,历史上最真实的武王。有武功,但更多的是文治,有厮杀疆场的威武,更多的是忠孝仁义的谦谦君子。这样一位武王,在诗经中却没有多少体现,连歌颂他的颂雅之歌都很少,不知是何原因?是武王太谦,把所有颂歌都留给了父亲文王?是大臣们对其亲近多于尊敬?还是其是斯大林式的人物,毁誉参半?不知道。只是有这种感觉。比如这里,从来无人提起武王之庙的名号,以至于后人对此一无所知。而文王的庙号人们不但知道‘清庙’,甚至还记得文王陪祭的‘明堂’。是何原因?是历史对其不公,还是武王忽视了宣传的巨大作用?总之,我们在诗经里看到了一个完美无缺的文王,却没有体会到一个同样伟大的武王。使我颇感意外。

关于诗歌中‘成康’的解释,有人认为是指成王和康王。宋人欧阳修、朱熹就以为是合祭武王、成王、康王的诗。然而他们忘记,这时的《周颂》是在成王期周公为制周礼而作。还没有康王一说哪。如果是指成王和康王,那么,诗歌就不应出现在这里,至少要推后到康王期。我想,诗经的编纂者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吧?另外读诗歌的内容也可体会到‘成康’正是武王一生的总结,成,成武功灭殷商。康,定国策国家康定。所以,不论时间上说还是诗歌内容上说,我都认为是歌颂武王。更何况,毛传也明确说‘《执竞》,祀武王也。’我以为这诗歌就是周公定为在武王庙里祭祀武王时的礼乐。另外制定一个武王、成王、康王的合祭礼乐,似乎也没有十分的必要,还是各人用各人的礼乐为宜。当时的周朝还不曾没落的一条裤子三人穿,连祭祀礼乐都要合用的地步。可见这种说法的不合乎逻辑。《诗集传》:‘此昭王以后之诗’恐怕更不可信。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执掌着竞争力的武王,却以不争成就其烈烈功勋。丕显的武功成就和康定的文治功劳,上帝也觉是辉煌伟大。早就听人说有‘文帝不文,武帝不武’的说法,不知是不是指周朝的文王和武王。与这里的‘无竞维烈’的说法很像。毛传:皇,美也。笼统的解释。这是我的理解。执竞:笺云:竞,强也。能持彊道者,维有武王耳。我意,执有强势竞争力。无竞:1.不争,没有竞争。《诗·大雅·桑柔》:“君子实维,秉心无竞。” 高亨注:“无竞,不争。”《大雅 抑》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周颂 烈文》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2.不可争衡;无比。《诗·周颂·执竞》:“执竞武王,无竞维烈。” 朱熹集传:“言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 我意还是不争之意。

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自他功成康定,便拥有四方,明察秋毫。奄有:全部占有。多用于疆土。《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斤斤:斤斤计较。斤斤其明,这句子我不喜欢。

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钟鼓咣咣,磬石笙箫锵锵,降福多多。降福盛大简明,威仪反反。神灵既醉既饱,用福禄来反还与我们。毛传:喤喤,和也。将将,集也。穰穰,众也。简简,大也。反反,难也。反,复也。笺云:反反,顺习之貌。既醉既饱,福禄来反:笺云:……谓如嘏辞也。群臣醉饱,礼无违者,以重得福禄也。我意,神灵醉饱,以福禄返还于人。也许这些词都来自嘏辞。

诗歌给我的感觉是对武王没有什么话可讲,没的说了,就用‘钟鼓喤喤、磬筦将将,威仪反反,降福穰穰。降福简简’这样的无实际意义的嘏辞来凑数。连起码的用词都懒得讲究,一个‘反’字重复了又单用,无味的紧。感觉极差。真不像周公的风格。连《毛传》的评论也那么简单‘《执竞》,祀武王也’。 整个一个‘降福简简,威仪反反’,人们给武王降的福是那样地简简单单,武王的威仪是那样地反反而无度或泛泛而似无。这是咋回事?

不知别个咋解的?我就是感觉不爽,有些为武王不平。

佚名

《执竞》   [经·周颂·清庙之什]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译文:

勇猛强悍数武王,无人武功比他强。明君成王和康王,上天对其也赞扬。从那成康时代起,周邦统一占四方,英明善察好眼光。敲钟打鼓声宏亮,击磬吹管乐悠扬。天降多福帝所赐,帝赐大福从天降。仪态慎重又大方,神灵喝醉又吃饱,福禄不断赐周邦。

关于《执竞》的诗旨,历代有争议。

一曰“祭祀武王说“。《毛诗序》曰:“《执竞》,祀武王也。“。孔《疏》也曰:“《执竞》诗者,祀武王之乐歌也。”

二曰:“祭祀武王、成王、康王之诗说。“。如宋代朱熹《诗集传》解曰:“此祭武王、成王、康王之诗。”“言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岂不显哉?成王康王之德,亦上帝之所君也。言成康之德,明著如此也。言受福之多,而愈益谨重,是以既醉既饱,而福禄之来,反覆而不厌也。此昭王以后之诗,国语说见前篇。”

争议何在?

主要在于对诗中“不显成康”、“自彼成康”句中“成康”二字的不同理解。《毛诗序》以为“成康”意思是“成大功而安之也”。《郑笺》以为是“成安祖考之道”。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也曰“‘成’,武成也。‘康’,康定也。”而朱熹等人则认为“成康”是指周初的君王成王诵和康王钊。

泊客肯定是认同朱熹关于本诗是“祭祀三王说”的。但泊客搞不清什么“成”、“康”的含义,只是直白地认为,尤其是“自彼成康,奄有四方。”的“成”和“康”肯定是指周成王和周康王。泊客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观点:此诗成诗于周昭王时期,这纳入《周颂》的《执竞》,谁敢颂出“成康”不是指周昭王之先祖?

故此,《执竞》就是一首称颂武王和成康功德之盛的乐诗。

◆  ◆  ◆  ◆  ◆  

诗经280

心 · 养性 · 品生活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古风泊客 ┃ 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执竞
《荀子》卷10富国篇诗解6圣王美富赏行罚威
周颂·清庙之什·执竞
12、利用物质刺激以满足人的需要
诗经注解(274)执竞
溥儒 降福穰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