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亦禅,坐亦禅

禅宗美学



禅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探索生命意义的极高智慧。作为东亚文化圈中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标志,禅宗美学“悟”、“空”以及“境”等思想对于服装设计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思想体系包括本体论、心性论、道德论、体悟论、修持论和境界论等思想要素。'慧能曾作一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诗句之中,可以看出禅宗中天性至臻与心性自然的信念与追求。



“审美的本质,简而言之,是为人们提供感性的足以提升人格的高级精神享受”禅宗不仅作为伟大的文化智慧与哲学思想启迪众生,更是具有美学意蕴上的特殊内涵。



“悟”


悟,《说文解字》有言:“悟,觉也,从心,吴声。”禅宗中的“悟”是指通过自我修持达到内心的觉醒与升华。在佛教本土化的过程之中,传统佛教中鼓励弟子“一心礼佛”的思想,被禅宗“即心即佛”的思想所取代。禅宗各门派将佛性从高高神坛之上拉下,隐于芸芸众生的本性之中。因此,当众生通过禅修成佛成为了一种可能,开悟便成为了跨越人性与佛性临界点上的关键一步。



“空”


佛教又称“空门”,可见“空”在佛教思想中的重要作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正是事物的多变性与复杂性促使佛教以“空”之思想体察万物。“空“并不是对于事物的否定或是简单的将其等同于虚无,而是以一种更为宏观、更具包容性的永恒眼光与般若智慧来审视世界、探索自我。



“境”


在佛教之中,开悟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二法门。《阿含经》中“此有故彼有“的语句揭示了不二法门的中心思想。简而言之,不二法门就是指不能从两元对立的角度来理解事物,而是要将事物的两面平等且无差别的看待。这种对于和谐共生的追求,不仅贯穿于同一事物的内部,更体现在生命与外物、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中。



从禅宗之中衍生出的极简之美,恰恰体现了禅宗中”无即是有,多即是一,一即是多“的简素精神。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中的”简约“不同,禅宗美学意义上的”极简“是源于宗教意识,致力于通过减少事物的外在形制而追逐精神上的极致,而非以最低廉的成本获得制造上的便利。



同时,极简主义并非一味的追求外在的无意义的简略而不进行艺术加工,而是尽量让人们看不到”设计“的印记,通过最少的干预使事物呈现出本质的状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服装设计之中,细节的装饰往往更为精细且更加注重手工。一条边线,一粒扣子甚至于一个绳结都可以成为点到即止的装饰要素。



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也给予身体以社会的规定,身体必须要合于“礼”的尺度。正是“礼”规定了身体哪些是可做的,哪些是不可做的。三宅一生曾说:“我们的身体被各种框框束缚,不自由,同样的束缚也来自于服装。


“禅宗美学主张打破外在形制,不断超越自我而获得真正的自由,而这一点恰好与后现代主义审美过程中追求多元、打破形而上学思想的理念相一致。



后现代服装设计师常常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以非常规的形式,如”堆砌“”挪用“等艺术形式阐释自由精神。褶皱不再只是一种装饰,服饰也不再只是一种包装,人体舒适与美的兼具才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的终极追求——让服装成为身体的第二道肌肤。



禅宗美学认为,大自然对人类有着养育之德,因此对大自然应抱有感恩之心,反对无度的占有、浪费,并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墨问素简之家运用手工编织与自然环保的植物渲染来回归不修边幅的质朴感觉。将服饰的静态之美化作了流动的生命之韵。



此时,人与服饰无主无次,彼此的共生共化都是为了展现动态的美感,凸显和谐的意境,以“静”、“寂”的设计理念,传达出“安然随性”的禅宗式审美哲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侘寂》| 刘玄解读
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文人审美观念的影响
禅境意韵:禅宗与中国水墨画
浅析灵岩寺宋塑罗汉像的文化底蕴
宋瓷的端庄高雅,离不开禅宗
禅宗促使中国古典美学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