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我不想去学校”注意!这可能是孩子的求救信号

阿兰的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某天清晨做完早操返回教室时,不知道怎么回事裤子突然掉了下来,当时班上很多同学都看到了,就有调皮的男生给他取了个不太善意的外号,叫了两天后居然有其他女同学也跟着叫了起来,阿兰的儿子面子上挂不住,今早起来后就向妈妈郑重表示,自己不会再去上学了。

得知此事后,我告诉兰兰,她可以和班主任及起外号同学的家长私下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过成年人的干预控制住这场小小的语言暴力。但我心里仍有些担忧,毕竟家长没办法将一切伤害从孩子身边隔离,孩子们有自己的社交圈,其中的喜怒哀乐我们又能掌控多少呢?


其实阿兰已经算非常关心自己孩子了,想起我小时候,如果有同学因为这种原因拒绝去学校,多半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纠结这点小事。甚至可能还会质问孩子:他们骂你你为什么不骂回去,怎么这么好欺负啊。

殊不知,家长眼中的小麻烦在孩子那儿可能是个非常深的伤口。这些年,校园霸凌被大家日益重视,不失为一种教育进步。但还有一种身体伤害较小的情况,其心理影响有时不亚于霸凌,这就是校园排挤现象。

排挤可以是孤立、可以是针对,当一个人遭到了两人以上的群体在言语或行动上的敌意或有意忽视时,他就会有被排挤的感受。如果他足够玻璃心,可能还会把别人无意的玩笑也当作排挤。


事实上,如果以主观感受来定义排挤的话,大部分人都遭遇过,但被排挤所造成的心理伤害却不会因为普遍而有所减少。

我一辈子不会生小孩


《奇葩说》选手黄执中小时候因为性格孤僻也遭受过周围同学的排挤欺负,那时候同学们会趁他不在朝他的便当盒里灌水,等到午休吃饭时,他充满期待地打开自己的便当盒,看到的却只是一坨浆糊一样的饭菜。如今42岁的黄执中谈起当年的经历仍然如鲠在喉,数度哽咽。

我一辈子不会生小孩”,黄执中近乎咬牙切齿地说出了这几个字。哪怕曾经排挤他的孩子早已远离他的人生,说不定世俗成就也不如他,但也没能减少他一丝对小朋友的厌恶之情。

除了黄执中外,童年时被排挤过的名人还有很多,比如性感美貌的水原希子,小时候因为是美韩混血而遭到同学孤立。看起来忠厚老实的濮存昕童年时还被人叫过“濮瘸子”。

图为水原希子


但他们都不算最悲剧的被排挤者,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普通人根本没能从被排挤的遭遇中走出来,他们选择用最糟糕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切。

在日本,9月1日是学生的自杀高峰期,在开学日这天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躲避校园霸凌。而校园霸凌除了虐待殴打这类极端行为外,也包含同学关系不和、被孤立排挤这种常见情况。

被排挤是怎样摧毁我们的?


被排挤令一个孩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会充满委屈或愤怒、自我怀疑、没有安全感。每个人都渴望从他人那里获得爱与尊重,为了不被继续排挤,他只好牺牲部分自由意志服从别人,但有些服从实在无法实现,比如因为外貌或家庭环境造成的排挤。但还有些孩子向来习惯坚持自我,不会因为别人的排挤而做出改变。

愿意妥协服从的孩子需要压抑住部分自我,这些被压抑的部分在成年后会以怎样的方式反弹就不得而知了。至于不愿妥协的孩子们,他们多半需要面对内心安全感及自我认同的破坏,其影响有时会伴随人的一生。

《芳华》中的何小萍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被排斥者,其实她心地善良、天真、努力,但在电影中很少被人善待过。

电影《芳华》中何小萍被撕扯衣服


在那个时代里,她的出身不够好,父亲受到政治压迫,母亲也不够关心她,导致她的性格中总有些自卑胆怯的影子,所以在文工团里与舍友相处时总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她又是插班生、体味较重,便更加不讨人喜欢了。

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她得到的只有孤独和恶意,等到后来她在战争前线做护理人员,拯救了无数士兵变成英雄人物后反而倒疯了。她的战友不理解,给她看病的医生做了个比喻:就像冬天屋外的大白菜,冻得久了,突然拿进屋里后就烂了。而这颗大白菜就是何小萍的心,被冷落排挤得太久,忽然得到点光和热,反而崩溃了。


有意思的是,何小萍的扮演者苗苗本人也是个自卑孤僻的女孩子,在舞蹈学校里被人排挤过,有人偷偷往她水壶里灌过酸奶,朝她被子上泼过洗洁精。何小萍一角多少有些本色出演。

被排挤会慢慢摧毁一个人的心,更糟糕的是,很多家长根本没注意到这件事。你的孩子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外表毫无波澜,内心却在深渊边缘挣扎。如果他们愿意倾诉自己的困境,那完全是出于对家长的信任,此时家长最不能做的就是将孩子推远。

请不要将你的孩子推远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一些人喜欢用谴责受害人的观点来判断事物,其中不乏一些家长。当他们得知孩子在学校里被排挤时,可能会做出两种判断:第一,是不是你做错了?不然为什么不排挤别人就排挤你呢?第二,是不是你太好欺负了?为什么不反抗呢?

这种谴责受害者的心态实则是在把孩子推远,令他们更加孤立无援。此时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而不是无视或扩大事态,下面有几点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聆听是一种美德

有时候孩子在学校里遭受的委屈是暂时的,家长真正需要做的其实是倾听,顺便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遭受排挤的人最需要的往往是共鸣,所以即使真的是孩子的错也不要一味谴责,而是能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理解他的选择,分析错误的根源。

不要让他一个人战斗

很多家长在孩子遭受欺负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心疼,而是责备他太软弱。这么做等于在暗示孩子,你所受的苦都是活该。

电影《垫底辣妹》里,女主角工藤沙耶加小时候也经常被同学欺负,母亲和校方协商解决多次未果后,将女儿转入了另一所学校。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个家庭遇到事情就转学,但我们仍可以学习这位母亲的态度,不要让孩子一个人默默承受痛苦,要让他们知道爸妈永远陪伴在他的身边支持他。

包容不同

被排挤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大都与个体不同相关,可能是道德品行的不同、也可能是性格思维的不同、甚至可能是出身肤色的不同。家长们只有在平时就表现出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包容,才能让孩子懂得包容他人,在遭到他人排挤时也更能坦然面对。

不知道你最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不妨分享到评论区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万别让“散养”当借口,最终会害了孩子
孩子害怕老师,也和家长的教育有关,对症分析让娃不恐惧
孩子叛逆与妈妈炒菜不放盐的关系,家长不能比孩子叛逆。
融合教育的理想与挑战 ——学龄ASD孩子辅导实务 (上篇)
【随笔】刘新娅:班主任的一天
【广东】孟凡启《特别的夜宵——“教育,其实很简单”》(3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