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朴门永续农业工作坊学习笔记
一直对永续农业感兴趣的kokomi在上个月从有机会网(www.yogeev.com)打探到最新消息,生态村构建和朴门永续工作坊要在浙江建德举办了!不但离家近,还附带三个免费体验名额,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怎能不试试。经过激烈的竞争,从北京发来好消息,我入选三名体验着之一!负责体验第二期工作坊 Training of Trainer in Permaculture Design,简单来说就是朴门教师资格认证课程。
胥岭村

把好消息分享给朋友们以后,他们问我:朴门是什么门?大不大?在哪里?哭笑不得的kokomi看来有必要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朴门(永续农业)。
朴门教师资格认证

朴门(Permaculture)是永恒(permanent)、农业(agriculture)和文化(culture)这三个词合成,由澳洲生态实践家Bill Mollison与David Holmgren于1974年提出,是一套整合性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欲藉由观察与模仿自然运作的模式,学习以“顺天应人”的方式,设计出让人们在能源衰退的环境中可以获得充足食物与能量的系统。
朴门的伦理

它不仅是农艺方法,更能应用于建筑、园艺、生态、能源,甚至财务管理和小区规划等领域,充分展现大自然的“好生之德”以照顾地球、照顾人类并有效分配资源。
[img=55:C]胥岭村...mg]
教师认证对象是已获得朴门培训PDC(Permaculture Design Certificate)证书的学员,而且有两年朴门经验的实践者和希望未来从事朴门教学和推广的人。但是谁让kokomi是体验者呢,即使不符合条件,也可以上课,所以我就开着我的小白,从杭州出发100km到了建德市区,然后下高速转山路20多公里,在天完全黑了以后才心惊胆战地来到我们的培训基地胥岭村。
胥岭村

即便号称玩遍浙北的kokomi也不知道胥岭村是个什么鬼!网上搜索胥岭村,会显示它坐落于海拔400余米的山坳里,四周群山环抱,千层梯田从山脚直伸岭尖。春天来的时候,层层叠叠的梯田里铺满金黄的油菜花,在古朴的民居和几百年古樟的衬托下,景色耀眼迷人。
千年香樟

其实那是比较文艺的说法,实际情况是这里是个空心村,鸡比人多,空屋遍地,有能力打工的人都进城了,村里只剩老人。因为海拔高,坡度大,只能种梯田。梯田不易机械化,人力种植费时费力,所以荒地也很多。另外房子都盖在坡上,道路狭窄,环境堪忧。
胥岭村

那为什么要来这里举办如此重要的培训呢?这恰恰就是主办方“三生谷生态村”的良苦用心。三生谷作为全球生态村联盟GEN中国合作伙伴,是一个立志践行和推动中国生态村构建的社会企业。致力于传播生态村理念,推动中国一百个生态村建设,将人带回乡村,将自然带到城市。
废弃的小屋

所以,三生谷联合了云谷等几家组织,招募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义工,在我们培训开始前,已经驻扎在村里,准备活动。他们租下了村里的三幢小楼,一幢作为义工基地,办公吃饭住宿全在里面,另外两幢作为学员宿舍。
义工小楼

同时,村口还有一座饭堂,每天下课时都会给我们准备好三菜一汤(全素),有点儿寺庙生活的感觉。不过数量不限,吃饱为止。
全素柴火饭

早上八点半上课的钟声敲响,终于可以见到我们的老师,全球生态村联盟前任主席、世界知名朴门永续设计专家Albert Bates。听说他过去25年在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叫做the farm(www.thefarm.org/)的生态农场担任生态村培训中心主任,他用竹、玉米芯、草砖、土坯,圆杆,木材、石材、草皮建造了许多建筑,并在世界各地开设过超过50次的朴门永续设计课程。
THE FARM生态农场

我们上课的地址在村里的大礼堂,说是礼堂其实也是废弃的,现在作为教室使用复活了。教师认证课程只有20个学生,大家围坐在一圈,气氛轻松和谐。学员里有大学老师、建筑师、农场主、城市规划大学生、户外爱好者、华德福老师、上班族、景观设计师……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为了共同的理想来到这里,验证了那句话:“相似的人总会相遇”。
礼堂上课

大部分同学都是接着之前的PDC课程直接上教师认证课程,而且PDC是基础,所以我把PDC的课程表一起发上来。
PDC课程表

礼堂的墙壁上贴满了之前PDC上课时的课堂笔记,因为我没上过基础课,所以全部拍下来了,对朴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学习。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主席台上还有某位同学搭的帐篷,想必可以节省不少住宿费。
在礼堂里搭帐篷

杨老师既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舍友。她以前是英语老师,生活在广西南宁。现在则放弃了城市生活,用心经营南宁郊区的百亩香草园。她和她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女儿一起,运用朴门理论建造自己的花园和农场,还开设各种体验课程。
螺旋香草花园

她的农场叫做善食农园,运用朴门原理建造了螺旋花园。花园虽然只有1.5x1.5米,但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范围内,同时栽种十几种种植条件各异的植物。具体来说就是按水向低流的自然定律,把喜旱的植物种植于花园较高处,喜湿的植物则种植于花园较低处。再按各种植物的日照需求,编排种植位置。
螺旋香草花园

在香草收割以后,放在百平米的温室内自然晒干,用手一撮就是最佳的香草粉,可以广泛用于中餐西餐中。例如西红柿、罗勒和茄子不但可以种在一起,还可以煮在一起。我也收到她送的香草粉,回家后打算试一下。
自制香草

礼堂的墙边放了很多大塑料桶,杨老师告诉我那些都是环保酵素。酵素的配方是糖、厨余、水比例为1:3:10,并预留10%的排气空间。放置四个月后,就可以使用,既可以洗碗,也可以拖地,还可以净化空气。不但可以减少家庭垃圾,还可以减少洗洁精的使用。连酵素的残渣都可以用来堆肥、种菜,真正做到再生环保。
环保酵素

看似和《京都山居生活》一般美好的田园生活也有瓶颈,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力。仅凭家人的力量打理百亩农园速度较慢,所以她也会从wwoof或helpx等打工换宿网站招募义工。她在做花园小道时这样记录:从割草到整地再到铺砖,去垃圾场里淘砖,顶着大太阳搭配形状和色彩,掏沙、搬砖、拌泥、贴砖…喜欢美丽,但是只有自己亲自做了,才知道制造美丽其实很不容易!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两周造一条彩砖小道,从场地设计到摸黑完工,有过争执、有过出错、有过返工…但看到完工的效果,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造路&铺砖技能 get。Fighting,女汉子~
自己铺路

农场地址:南宁市经济开发区那洪大道苏盆村渌塘田善食农园

根据课程安排,每天的最后90分钟要有两组成员展示教学成果,课题来自于第一天的抽签,毕竟这个是教师认证课程嘛。每组使用30分钟讲解本来需要60-90分钟的一堂课,老师再用15分钟点评。第一组抽到的题目是(朴门)伦理和原则。
朴门的12原则

两位“老师”分别在讲解了伦理和原则的含义后,把大家分成4-5人/组,每组抽取朴门12原则的一个,用10分钟准备时间,使用合适的呈现形式,向大家表达抽到的那个原则。我们组抽到的是第11原则“边缘效应”。边缘是有着不同生态特征的地方,两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界上的生产力很高,因为可以利用两个系统的资源。比如陆地与水体,森林与草原,河口和海洋,农田与果园。

所以我们组利用一盆碳为基座,铺了沙子,倒了水和石子,插了草花,放了羽毛,做成了一个兼具森林、陆地、海洋的微型盆景。老师评价我们的作品“充满禅意”,非常好的表达了边缘效应外,也表达了生物多样性等其他原则。和神一样的队友合作,超有成就感。
边缘效应展示

这些是同学搜集的教材,因为大部分教材没有引进大陆,多半为台版和英文版,所以不容易买到。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参考kokomi的豆列:自给自足的生活
朴门教材

在村里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我珍视每次下课后的时间,不舍得浪费时间睡觉,就去梯田里走走,这样我有充足的机会观察自然和村民们的普通生活。
晒玉米

晒玉米

蜂箱

在秋天的某个夜晚,桂花突然开了。散步的时候闻到花香,心情就会特别的好。虽然有点儿冷,但心情好也能提高免疫力的感觉。
桂花飘香

连医疗站都废弃的村里,剩的人真的不多了。到处都很安静,白天在外面也见不到几个人。只有狗狗和鸡鸭成群结队在散步,仿佛宣告这里是他们的王国。
废弃的医疗站

村民与狗

我有时候会走的比较远,靠近山顶方向的梯田里还有一些没有收割完的稻谷,我爬上田埂,去和大叔聊天,问问他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大叔说,这里的梯田又小又陡,没法使用收割机,一亩地一个人要打三四天的谷。
梯田打谷

梯田打谷

大叔也在田里种茶叶,明年春天又可以喝到新茶。一年四季的变化在农村特别明显。
茶园

路边常看到我爱的柿子树、板栗树,还有不认识的香榧树、山茶树。
山茶树

香榧果

和村名借一根竹竿,哼着小调儿就可以去打果子吃了。大颗大颗的毛栗子掉到地上,表面都是刺,想用手捡起来,却又怕疼。只见大叔一脚踩住毛栗子,一手抓住小树枝,往裂开的口子里桶,轻轻松松就把板栗取出来了。
打板栗

我如获至宝,把珍贵的板栗收集起来,回家煮了板栗饭,很香糯很好吃。
打板栗

沿着山坡往下走,经过文章开头那株千年樟树,就会来到几幢废弃的小屋。小屋旁的柿子树长势良好,金晃晃的看的我满心欢喜。
废弃的小屋和柿子树

路过的村民告诉我要把竹竿顶端劈开,插住柿子枝头,一下就可以把柿子拉下来。我用这个办法打了两三粒就收手,够吃即可。
柿子树

继续下山还会有溶洞和瀑布,这里的山泉水很甜,和城里的味道不一样。其中一位有经验的同学已经打算留下来当新农人,实践所学的朴门永续农法。他说不要贪心,靠自己的双手,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不太遥远。
山泉

胥岭村地址: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邵家村

相关内容:新西兰打工换宿之有机农场

(我的公众号:kokomi的私旅行)
一直对永续农业感兴趣的kokomi在上个月从有机会网(www.yogeev.com)打探到最新消息,生态村构建和朴门永续工作坊要在浙江建德举办了!不但离家近,还附带三个免费体验名额,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怎能不试试。经过激烈的竞争,从北京发来好消息,我入选三名体验着之一!负责体验第二期工作坊 Training of Trainer in Permaculture Design,简单来说就是朴门教师资格认证课程。
胥岭村

把好消息分享给朋友们以后,他们问我:朴门是什么门?大不大?在哪里?哭笑不得的kokomi看来有必要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朴门(永续农业)。
朴门教师资格认证

朴门(Permaculture)是永恒(permanent)、农业(agriculture)和文化(culture)这三个词合成,由澳洲生态实践家Bill Mollison与David Holmgren于1974年提出,是一套整合性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欲藉由观察与模仿自然运作的模式,学习以“顺天应人”的方式,设计出让人们在能源衰退的环境中可以获得充足食物与能量的系统。
朴门的伦理

它不仅是农艺方法,更能应用于建筑、园艺、生态、能源,甚至财务管理和小区规划等领域,充分展现大自然的“好生之德”以照顾地球、照顾人类并有效分配资源。
胥岭村

教师认证对象是已获得朴门培训PDC(Permaculture Design Certificate)证书的学员,而且有两年朴门经验的实践者和希望未来从事朴门教学和推广的人。但是谁让kokomi是体验者呢,即使不符合条件,也可以上课,所以我就开着我的小白,从杭州出发100km到了建德市区,然后下高速转山路20多公里,在天完全黑了以后才心惊胆战地来到我们的培训基地胥岭村。
胥岭村

即便号称玩遍浙北的kokomi也不知道胥岭村是个什么鬼!网上搜索胥岭村,会显示它坐落于海拔400余米的山坳里,四周群山环抱,千层梯田从山脚直伸岭尖。春天来的时候,层层叠叠的梯田里铺满金黄的油菜花,在古朴的民居和几百年古樟的衬托下,景色耀眼迷人。
千年香樟

其实那是比较文艺的说法,实际情况是这里是个空心村,鸡比人多,空屋遍地,有能力打工的人都进城了,村里只剩老人。因为海拔高,坡度大,只能种梯田。梯田不易机械化,人力种植费时费力,所以荒地也很多。另外房子都盖在坡上,道路狭窄,环境堪忧。
胥岭村

那为什么要来这里举办如此重要的培训呢?这恰恰就是主办方“三生谷生态村”的良苦用心。三生谷作为全球生态村联盟GEN中国合作伙伴,是一个立志践行和推动中国生态村构建的社会企业。致力于传播生态村理念,推动中国一百个生态村建设,将人带回乡村,将自然带到城市。
废弃的小屋

所以,三生谷联合了云谷等几家组织,招募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义工,在我们培训开始前,已经驻扎在村里,准备活动。他们租下了村里的三幢小楼,一幢作为义工基地,办公吃饭住宿全在里面,另外两幢作为学员宿舍。
义工小楼

同时,村口还有一座饭堂,每天下课时都会给我们准备好三菜一汤(全素),有点儿寺庙生活的感觉。不过数量不限,吃饱为止。
全素柴火饭

早上八点半上课的钟声敲响,终于可以见到我们的老师,全球生态村联盟前任主席、世界知名朴门永续设计专家Albert Bates。听说他过去25年在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叫做the farm(www.thefarm.org/)的生态农场担任生态村培训中心主任,他用竹、玉米芯、草砖、土坯,圆杆,木材、石材、草皮建造了许多建筑,并在世界各地开设过超过50次的朴门永续设计课程。
THE FARM生态农场

我们上课的地址在村里的大礼堂,说是礼堂其实也是废弃的,现在作为教室使用复活了。教师认证课程只有20个学生,大家围坐在一圈,气氛轻松和谐。学员里有大学老师、建筑师、农场主、城市规划大学生、户外爱好者、华德福老师、上班族、景观设计师……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为了共同的理想来到这里,验证了那句话:“相似的人总会相遇”。
礼堂上课

大部分同学都是接着之前的PDC课程直接上教师认证课程,而且PDC是基础,所以我把PDC的课程表一起发上来。
PDC课程表

礼堂的墙壁上贴满了之前PDC上课时的课堂笔记,因为我没上过基础课,所以全部拍下来了,对朴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学习。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主席台上还有某位同学搭的帐篷,想必可以节省不少住宿费。
在礼堂里搭帐篷

杨老师既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舍友。她以前是英语老师,生活在广西南宁。现在则放弃了城市生活,用心经营南宁郊区的百亩香草园。她和她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女儿一起,运用朴门理论建造自己的花园和农场,还开设各种体验课程。
螺旋香草花园

她的农场叫做善食农园,运用朴门原理建造了螺旋花园。花园虽然只有1.5x1.5米,但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范围内,同时栽种十几种种植条件各异的植物。具体来说就是按水向低流的自然定律,把喜旱的植物种植于花园较高处,喜湿的植物则种植于花园较低处。再按各种植物的日照需求,编排种植位置。
螺旋香草花园

在香草收割以后,放在百平米的温室内自然晒干,用手一撮就是最佳的香草粉,可以广泛用于中餐西餐中。例如西红柿、罗勒和茄子不但可以种在一起,还可以煮在一起。我也收到她送的香草粉,回家后打算试一下。
自制香草

礼堂的墙边放了很多大塑料桶,杨老师告诉我那些都是环保酵素。酵素的配方是糖、厨余、水比例为1:3:10,并预留10%的排气空间。放置四个月后,就可以使用,既可以洗碗,也可以拖地,还可以净化空气。不但可以减少家庭垃圾,还可以减少洗洁精的使用。连酵素的残渣都可以用来堆肥、种菜,真正做到再生环保。
环保酵素

看似和《京都山居生活》一般美好的田园生活也有瓶颈,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力。仅凭家人的力量打理百亩农园速度较慢,所以她也会从wwoof或helpx等打工换宿网站招募义工。她在做花园小道时这样记录:从割草到整地再到铺砖,去垃圾场里淘砖,顶着大太阳搭配形状和色彩,掏沙、搬砖、拌泥、贴砖…喜欢美丽,但是只有自己亲自做了,才知道制造美丽其实很不容易!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两周造一条彩砖小道,从场地设计到摸黑完工,有过争执、有过出错、有过返工…但看到完工的效果,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造路&铺砖技能 get。Fighting,女汉子~
自己铺路

农场地址:南宁市经济开发区那洪大道苏盆村渌塘田善食农园

根据课程安排,每天的最后90分钟要有两组成员展示教学成果,课题来自于第一天的抽签,毕竟这个是教师认证课程嘛。每组使用30分钟讲解本来需要60-90分钟的一堂课,老师再用15分钟点评。第一组抽到的题目是(朴门)伦理和原则。
朴门的12原则

两位“老师”分别在讲解了伦理和原则的含义后,把大家分成4-5人/组,每组抽取朴门12原则的一个,用10分钟准备时间,使用合适的呈现形式,向大家表达抽到的那个原则。我们组抽到的是第11原则“边缘效应”。边缘是有着不同生态特征的地方,两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界上的生产力很高,因为可以利用两个系统的资源。比如陆地与水体,森林与草原,河口和海洋,农田与果园。

所以我们组利用一盆碳为基座,铺了沙子,倒了水和石子,插了草花,放了羽毛,做成了一个兼具森林、陆地、海洋的微型盆景。老师评价我们的作品“充满禅意”,非常好的表达了边缘效应外,也表达了生物多样性等其他原则。和神一样的队友合作,超有成就感。
边缘效应展示

这些是同学搜集的教材,因为大部分教材没有引进大陆,多半为台版和英文版,所以不容易买到。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参考kokomi的豆列:自给自足的生活
朴门教材

在村里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我珍视每次下课后的时间,不舍得浪费时间睡觉,就去梯田里走走,这样我有充足的机会观察自然和村民们的普通生活。
晒玉米

晒玉米

蜂箱

在秋天的某个夜晚,桂花突然开了。散步的时候闻到花香,心情就会特别的好。虽然有点儿冷,但心情好也能提高免疫力的感觉。
桂花飘香

连医疗站都废弃的村里,剩的人真的不多了。到处都很安静,白天在外面也见不到几个人。只有狗狗和鸡鸭成群结队在散步,仿佛宣告这里是他们的王国。
废弃的医疗站

村民与狗

我有时候会走的比较远,靠近山顶方向的梯田里还有一些没有收割完的稻谷,我爬上田埂,去和大叔聊天,问问他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大叔说,这里的梯田又小又陡,没法使用收割机,一亩地一个人要打三四天的谷。
梯田打谷

梯田打谷

大叔也在田里种茶叶,明年春天又可以喝到新茶。一年四季的变化在农村特别明显。
茶园

路边常看到我爱的柿子树、板栗树,还有不认识的香榧树、山茶树。
山茶树

香榧果

和村名借一根竹竿,哼着小调儿就可以去打果子吃了。大颗大颗的毛栗子掉到地上,表面都是刺,想用手捡起来,却又怕疼。只见大叔一脚踩住毛栗子,一手抓住小树枝,往裂开的口子里桶,轻轻松松就把板栗取出来了。
打板栗

我如获至宝,把珍贵的板栗收集起来,回家煮了板栗饭,很香糯很好吃。
打板栗

沿着山坡往下走,经过文章开头那株千年樟树,就会来到几幢废弃的小屋。小屋旁的柿子树长势良好,金晃晃的看的我满心欢喜。
废弃的小屋和柿子树

路过的村民告诉我要把竹竿顶端劈开,插住柿子枝头,一下就可以把柿子拉下来。我用这个办法打了两三粒就收手,够吃即可。
柿子树

继续下山还会有溶洞和瀑布,这里的山泉水很甜,和城里的味道不一样。其中一位有经验的同学已经打算留下来当新农人,实践所学的朴门永续农法。他说不要贪心,靠自己的双手,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不太遥远。
山泉

胥岭村地址: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邵家村

相关内容:新西兰打工换宿之有机农场

(我的公众号:kokomi的私旅行)
显示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尔·莫里森朴门永续PDC课程第一讲
现场丨食物森林工作坊学习
不压榨人类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朴门中国计划之二|酵素微生物种植 火箭炕 黄泥抹面 旱厕工作坊2020年10月13日至20日
FAQ|NextGENOA 5月生态村构建工作坊,关注可持续生活之道
学员招募丨朴门永续设计专业基础课程(PD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