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愿驿站联合会简介
一、联合会性质

广州志愿驿站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是在政府主管部门、国内外友好社会团体、商界、学界的支持下,联合市内有志于推动志愿驿站发展的志愿者个人及团体共同成立的地方性、非营利的社会团体。以“广州城市形象的推广中心、政府公共服务的便民窗口、市民奉献爱心的集散平台和青年社会参与的实践基地”为核心定位,借助社会各界资源优势,促进发展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同时推动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实施社会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推动广州公民社会蓬勃发展。

二、联合会使命
(一)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团队,细分志愿驿站服务领域,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的志愿驿站品牌项目;
(二)链接社会资源,打造公益平台,促进志愿驿站持续稳步发展;
(三)宣传政府政策,发挥驿站功效,整合市民需求,构建志愿之城。
三、联合会会徽
(一)选用红色作为主体图案基准颜色,代表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激情和志愿驿站时刻欢迎八方来客的热情;
(二)主体部分形似英文大写字母“G”,是广州的字母代名词,寓意驿站勇立潮头,打造广州志愿服务前沿阵地;
(三)融合满洲窗的元素,既是志愿驿站外观的真实写照,又蕴含浓重的岭南韵味;
(四)主体“G”的上部有零散的瓦片,寓意众人拾柴火焰高,你一砖我一瓦,书写着志愿驿站的传说,成就了志愿事业的又一创举。

四、工作理念

和融共进 服务社群

五、组织架构及管理办法

(一)三会合一。联合会采用现代公司管理模式,推行理事会、监事会、执委会三会合一,简化行政,三会责任分明,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共同管理。(具体架构如下)
(二)联合会功能。联合会主要提供政策建议、培训提升、项目开发、资源链接、会员管理、考核评估、孵化自组织等服务。
1、政策建议。联合会执行和宣传国家、省、市有关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根据服务一线的现状和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建言献策;
2、培训提升。联合会与广州市团校合作,定期对志愿者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志愿驿站日常管理、志愿服务礼仪规范、“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应用实操等;
3、项目开发。联合会根据每年特定节日时间节点制定全市统一活动项目,另外结合各驿站自身特点量身订做专属项目,力求“一站一特色”;
4、资源链接。联合会成立顾问团,通过邀请、招募、引荐等方式吸纳各行业知名人士或机构参与,负责为联合会募集资源及监管评估;
5、会员管理。(1)联合会通过“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管理会员(2)联合会维护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的合法权益(3)会员可享受联合会学习交流、培训拓展、机会;
6、考核评估。(1)以月度为单位,根据当月志愿时统计结果对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授予月度激励徽章和升级激励徽章;(2)自5月1日始,以2个月为周期评选一次,根据综合评分评选领袖站、模范站、特色站,并给予现金奖励;(3)以年度为单位定期召开表彰大会,考核、评选优秀志愿驿站志愿者;(4)对违反联合会章程的会员,视其严重程度,经理事会审议通过,予以警告、严重警告、除名处理;
7、孵化自组织。联合会以“孵化+培育”的方式,为进驻志愿驿站的自组织在成为社会组织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进程中提供平台。

六、联合会目标

不断充实、完善联合会的服务和制度,树立与弘扬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初步确定以下三个发展目标:
(一)短期目标:持续性常态化运行,以活动项目为载体,加强会员独立组织与策划能力,形成组织凝聚力和行业归属感;
(二)中期目标:以项目购买为依托,打造“一站一特色”,联动各战线部门,鼓励跨界合作,形成良性的资源服务链条;
(三)长期目标:在全省乃至全国扩大联合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构建多领域服务覆盖,多行业合作推进,多渠道经费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七、会员条件

(一)个人会员
1、本会会员自愿加入联合会,愿意参与联合会活动,支持联合会发展;
2、个人会员须在志愿时注册且在志愿驿站体验服务满24小时;
符合以上两项条件者均可以申请为联合会个人会员。
(二)团体会员
1、凡与社会公益有关,愿意参加联合会活动,支持联合会的交流、管理、研究、运作等社会公益性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福利机构;
2、团体会员可以是已经在民政注册的也可以是未注册的;
3、单位会员须进驻志愿驿站且在志愿驿站服务满24小时,其成员需全部在志愿时注册;
4、组织内部已有3名或以上的专职社工或非受薪专事人员。
符合以上四项条件者均可以申请为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八、功能导向

联合会的功能导向归纳为八字:沟通、团结、服务、共融。
(一)沟通
1、搭建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桥梁,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
2、发挥联合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并根据各个领域的行业特点进行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经验推广;
3、增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缓解社会矛盾;
4、反映社会工作发展情况,提供政策建议。
(二)团结
1、团结志愿驿站志愿者,为其专业提升提供培训服务;
2、创建志愿驿站人才库和项目库,形成社会工作行业共识及职业理念;
3、团结社工机构和其他NGO,协助社会服务项目的合作与开发;
4、表彰先进志愿者个人和团体,达成群体激励机制。
(三)服务
1、承接政府部分职能,弥补服务缺失;
2、开发服务项目,向有需要的机构提供专业指导;
3、开展理论与实务研究,进行学术交流;
4、开展与内陆、港澳台地区NGO的培训和项目合作;
5、以资金筹集的形式,建立品牌项目基金;
6、研究服务行业政策,制定行业行为规范。
(四)共融
1、提供多领域专业服务,实现公众与社会共融;
2、培育社团,孵化NGO组织,实现机构与社会共融;
3、打造平台,为志愿者提供前线实践、提升机会,实现个人与机构共融。

九、联合会重点推介项目

(一)娃娃兵团——义演爱心行

志愿驿站联合会联同附近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招募3—12岁的小朋友,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安排舞蹈、合唱、模特走秀等专业培训,培训后组成小小志愿者义演队伍,定期到越秀、天河、海珠、白云、黄埔、番禺、荔湾等七区社区、敬老院和工疗站义演,让社区的独居长者、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得到文化精神的慰藉,同时培养小朋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社区家庭亲子关系更融洽,促进社区共融。


(二)妈妈私房菜——社区独居长者关爱行动

社区家庭主妇组成志愿服务队伍,由驿站联合会社工和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带领,以“社工+志愿者”模式,在全市选出30家志愿驿站,在周末和重要节假日到80岁以上长者家里,帮助他们打扫家居卫生,给他们做一顿爱心餐,陪老人聊天看电视,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等,对特别需要帮助的长者以个案跟进的手法,一对一服务。


(三)康园宝宝快乐营——工疗站志愿服务行动

通过“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联合社区社工和驿站志愿者等多方资源探访广州各社区工疗站的残障人士及其家属,提供持续性探访行动,通过互动游戏、下棋、画画、变魔术、做手工、戏剧表演和必要的社工心理咨询(个案辅导)等形式开展常规探访活动。让残障人士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将志愿驿站服务延伸至社区工疗站,与“志愿在康园”项目相得益彰,拓展受益对象;同时通过“社工+志愿者+残障人士”的一帮一形式到驿站参与志愿服务,提升残障人士技能及融入社会的能力,加强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注。项目持续至少两年,主要在全市80家驿站施行。


(四)360°志愿公益导赏团——弱势群体免费游览新广州

以志愿驿站为据点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企业等志愿者成立公益导赏团,联合志愿驿站联合会和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进行一对一带领社区中的新广州人子女、社区单亲家庭子女、工疗站残障人士游览新广州,让弱势群体加深对新广州的认识,开拓其视野的同时更好融入广州生活;通过导赏行动增加市民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减轻歧视,加深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同时发挥广州旅游导赏功能,让广州旅游的推广更具温情。


(五)写字楼外的公益——精英服务日

依托志愿驿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白领志愿服务体验行动,各行业的白领团队利用自身休息时间承接驿站服务,根据各团队在音乐、美术、语言、计算机、医疗等方面的特长对新广州人子女、本地家庭贫困小朋友进行义教、义诊等服务,通过志愿服务提升白领精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让新广州人家庭及本地贫困家庭感受城市的温暖及社会的关爱,促使他们的子女融入广州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益行·钦州】学习之旅,用心分享系列二
“生态系统理论”下残障人士社区融入之路 | 社工案例计划
【益快讯】志愿、关爱、脚步不停歇 ——“情暖夕阳”项目2017推进会
【22-161】志愿者坚持服务在公园,联合会检查工作到驿站zjkzxd
福建晋江:依托白兰花家庭驿站筑牢疫情防控家庭防线
官山社区 “党员 社工 志愿者” 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暖人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