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遇见泉港 |何必去远方,泉港藏着一处绝密风景!(下)


2017年11月23日

第[4]篇文章

五公山 ----“牛头山”



五公山位于位于南埔村东南方向

以山上有崖刻“五公山”三大字而名

因形如水牛伏卧,又俗称“牛头山”

但每次从远处望去

都觉得它像个巨型的滑滑梯



五公山的对面是太白峰

太白峰山原名莲花山

因四周群山环抱,层叠有序,如莲花瓣

而其山峰包裹其中,似莲花蕊而得名

你未见过的太白峰



沿五公山一路往下走便来到太白峰陵园

除了清明、冬至我们基本不会来此

但今天我却想带大家了解

山峦重叠下你不知道的太白峰



进入太白峰的山顶入口处

你便能看到一座高约16米的

石筑“滴水观音”塑像




榕树路口的后方是感恩寺

也是一座具有现代气派的骨灰存放堂

该寺是台胞投资兴建的

泉港火葬新风日盛

当地群众大多将先人骨灰存寄于此


慈善公园



滴水观音的右后方有个慈善公园

里面有观音堂和肖公墓



观音堂,是1998年新建的

仅100多平方米的单层石筑寺堂

主殿供奉观世音大士

门内还有两列十八罗汉



肖公墓与观音堂相近

是清代举人肖国华及其子嗣的墓园

乃其在台后裔肖如建先生所建

整个墓园皆由辉绿岩构筑,布局设计讲究

各类石雕造型精美

可以说是现代泉港民间石雕艺术之荟萃



其进深30米,面积约500多平方米

里面的石塔、石亭、翁仲以及

石板上各种花鸟虫鱼和人物浮雕

姿态万千,形神俱备

线条流畅清晰,显现出精深的工艺技巧



从肖公墓的左后方可以看到

太白峰主峰的峭壁上坚刻着

“佛光普照”四个大字

字迹遒劲奔放

乃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所书




墓园前二十米处有两座八角石亭

高有7米左右,亭阁上端有两层八角拱顶

每层仅以两块巨石磨制拱砌

这在泉港亭台建筑中极为罕见



时已黄昏

树下莲花座上那尊佛

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世外桃源”重光寺



顺着慈善公园沿路直走大约700米

便能看见浮现出隐匿在山峦重叠里的世外桃源

坐落于重光山山脚的重光寺



重光寺坐北朝南

正对着太白峰山麓低状的山脊处整

座寺院仅有两座殿宇

皆石筑柱梁穿斗混合结构

硬山屋顶,共进深四间,两边各有双层护厝



重光寺周围共有五处行楷碑石

“知足常乐”四字铭刻于寺院左边山坡的石壁上

字迹朴实沉稳,浑厚有力

乃清代寺中僧人自警之言



在“知足常乐”石刻的上方

有几块岩石傲然兀立石

与石之间相隔极窄

相接处齐若刀削

形似门扉,仿佛“一线天“



石旁松柏、榕树枝叶繁茂,每到春季

午后的阳光边透过密密层层的叶隙

穿过石缝,映射到寺前的放生池中

色彩斑斓,瑰丽夺目

古人谓此景为“松径岩扉”,并刻于石上



放生池与寺院围墙相连

是一个八条边的棱池,约有160平方米

据载:清年间,大学士曾国藩到此游览

见放生池清澈如镜,可以整容,亦可正心

忽来兴致,题刻“鉴影池”三字于池边石上



现石刻犹存,字迹端庄,筋骨苍劲

站在池沿,不但可以鉴影,亦可观景

里面不仅有鲤鱼还有数十只的乌龟

去的那天温度高,所有的乌龟都浮在水面呼吸

场面尤为壮观,不过切记要轻声轻语

否则它们都会一股脑的潜到碧绿的水底下



石阶右边有一块石碑记载着

1997年4月重光寺被列为

肖厝管委会(今泉港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石阶而上

就能到达重光寺前殿

虽然整条阶梯不长但两旁的绿植鲜花

却吸引着人不停的驻足观赏




石阶的左边有一棵龙眼树

仔细看才发现它已经枯萎

不知为何却巧妙的变成了底座

稳稳的撑起了顶上一大片百香果的藤蔓



已经到了百香果的结果期

还未成熟的青绿色果子与枝藤混为一体

不细看都难以发现已经硕果累累



硕大的朱瑾花、果实累累的木瓜树

亭亭玉立的红龙草、像绒球一般可爱的朱缨花等

让人目不暇接



秋风渐起,墙头瀑布般的藤蔓随风招摇



踏进寺院围墙,就能看到满院的绿植盆栽

球兰、小橘树、铁树等等比比皆是

看起来生趣盎然




据寺中清代石碑记载

重光寺始建于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

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建

如今的规模乃1982年至1995年十年间

区佛教协会会长、寺中住持释文福

多次奔波于海外集资,再次重修拓建的



站在院中抬头仰望

整座寺院仿佛悬浮于空中

不由得让人心生敬畏

只有置身于此才能感受到那股震撼



前殿宽约8米,长约10米

殿中央供奉着三世如来

侧壁分别是两列别具一格的长方形玻璃佛龛

里面立着翠绿的假山

假山之上亭台楼阁穿插有序,花草树木参差错落

两座假山各有九尊高约40厘米的罗汉



后殿以前殿的后墙作照墙

上贴有“八仙过海图”彩瓷



沿着重光寺左边的石阶而上

在山坡上,还有一奇特景观

一株参天榕树的根部将灶口般大小的树洞



洞内有一苍根,形状、颜色和花纹

皆酷似一条正向洞的深处爬进的

蜥蜴(俗称“四脚蛇”)

要是在洞口窄见,准会吓出一身汗

这一景,僧人美名其曰:灵蛇归洞




“问渠”二字刻于寺后的一块

横卧于天然绿潭之上的岩石上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一秀才来此读书

见此潭无山泉引入而潭水终日满溢

大为惊奇,便刻二字于潭边



在绿潭的上方的山岩上

有古人留下的“石屏古寺”四字楷书

据说重光寺的前身是石屏古寺,建设年代在明代泰昌之前


探索重光山



在寺右后方的平地上发现了野炊的痕迹

但亦尘还是希望大家尽量不要在此生火

寺后是一大片的松柏林

满地都是干枯的松针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对于重光寺的遇见之路本已让我心满意足

但为了不留遗憾

我最终还是选择试一试攀登重光山

亦尘在这提醒大家:

寺后的松柏林至山顶路还未开发

山路崎岖,如果有小伙伴想攀爬

最好带好装备,组团前去好互相有个照应



沿路隐约能看到一些石块铺就的小路

但厚厚的松针还是严严实实的

覆盖了大地原本的面貌

让你每次下脚都有些惶惶不安



时不时的你会在脚边发现

许多掉落在地上的松塔和白皮松

小巧可爱,体如鱼鳞一般



顺沿树木夹道的山间小径一路往上爬

最后终于到达山顶,没有想象中的辽阔视野

也没有一览无余的山下风景

只有望不到头的松柏林



重光山海拔约100多米

在山巅最高处耸立着一丛形如“五瓣莲花”的巨岩

中间是一块平坦的岩石,状若花蕊

旁边五块巨石凌空而立,

外形流畅,浑如花瓣

传说中吕洞宾就是凭这朵莲花脱身,方避大难



本想为了一览众山小的视野

尝试攀登巨岩,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巨岩圆滑难攀,地处陡峭

亦尘也是建议大家不要贪婪景色而去攀爬

毕竟生命安全第一



阳光从松针缝隙里洒到林间

点点金光闪烁

满山苍翠里,只听见松涛在风中起伏

依稀之间还能看到远处高耸的房屋

虽然不舍但因天色渐晚

逗留了一会儿我便下山去了



关于重光寺的精致还有特别多

像“师徒坐禅椅”、“吕仙石床”

“天狗叼鱼”等一系列石景

等待着大家一一来探索发现




傍晚,暮色苍茫

秋风吹得山间树林“沙沙”作响

使得山里的黄昏显得更加荒凉了些

一切都朦胧了起来



夕阳映红了半边天

也给湖水抹上了一层玫瑰色

整趟遇见南埔村之旅也随着暮色的降临

告一段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越中佛国香炉峰
腊戌一李姓男子从观音山寺院跳楼自杀
太白赋(入选 《陕西百县赋》)
十一精选 香港十大人气最旺宗教文化景点
愿你越过万重山,眼里仍有千重光
新沂山隐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