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烧脑战国:残魏六十年(1)

本文针对剽窃一事的声明:

大家好,我是《残魏六十年》的原作者王靖海。

之前,有人在头条剽窃过我的这篇文章,并改名为《大秦帝国之残魏六十年》及《残魏六十年——魏国视角看战国》。有热心读者看到以后进行了举报,剽窃的文章也被删除了——当然,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很多头条的朋友因而没能看到后面的章节。

这一次在头条首发的是我在旧文的基础上认真修改过的传新版本,绝大部分内容重新写作,内容也有大幅度增加。原文标题为《战国之终:残魏六十年》,为了区分新旧版本,我特别修改了一些副标题,以作区分。

本文内容主要参考杨宽《战国史料编年缉证》及《战国史》,与一部分历史著作及文艺作品存在出,在此特别说明。另外使用地图为布哈林制作的战国示意图,特别鸣谢。

未来也十分期待头条的朋友共同交流。

·

序章

魏昭王前期,距离秦灭魏约80年。

·

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13年,魏昭王2年,楚顷襄王5年,齐闵王7年,赵惠文王5年,韩釐王2年。

是年,大梁。

一串暴烈的马蹄声闯进了宫阙禁地。为首的人跳下马车,向着魏昭王的宫室大踏步走去。

刹那间,魏宫的侍臣们屏住了呼吸,敬畏地低下了头。

魏昭王站在宫阙之上,俯视着这位傲慢的来访者:

呵...别来无恙。

田文,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公孙,薛公,孟尝君,23年前的魏相,4年前的秦相,不久以前的齐相......

这一刻起,新任的魏相。

魏相孟尝君向魏昭王俯首致意。

......

金秋已尽,寒冬将至。

又是一串急切的马蹄声闯入魏宫禁地,带来了来自于盟国的消息:

韩臣段乔筑城于伊阙以南,勒令15日内务必竣工。

魏昭王在高殿上哑然失笑:

郑人的政治嗅觉向来敏锐,可招架之术却从来无力更可笑。

年底,秦将向寿率军攻韩,杀向郑人新筑的城池。

风雨欲来。

·

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14年,魏昭王3年,楚顷襄王6年,齐闵王8年,赵惠文王6年,韩釐王3年。

秦廷忽然宣布以白起为将替代外戚向寿。这一刻,秦相魏冉扯去了最后的伪装,在暴风骤雨中纵声狂笑。秦军如滔天巨浪一般拍碎了新城,向着背后的伊阙挺进。

魏相孟尝君慢腾腾地把酒倒进玉觞:

齐、赵作壁上观,燕国暗藏祸心,楚国则似乎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他回头望了一眼东方的宋国,望着封地和故国的方向......

是年,魏将公孙喜救韩,携魏、韩、周之师与秦军激战于伊阙,联军大败。一座巨大的京观在伊阙拔地而起——秦廷旋即昭告天下,此役秦军斩首240,000级。

周室振恐,东周公星夜赶往大梁求救。

魏昭王与孟尝君相互打量着:

原来我们有24万人被砍了脑袋......魏冉这是要给多少人加官进爵哈?

就在这一年,魏臣公孙衍入秦求和。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半个世纪的三朝老臣如一条卑微的蛆虫一般匍匐在咸阳宫上,表示出要割地乞和的意思......只是在话里话外之间,无不充斥着能少割就少割、和不和无所谓的意思。

同年,魏昭王向东周公许诺派兵3万为周室设防,并赠予其大梁城外温囿的税收。

在伊阙的风风雨雨之外,仿佛有更大的风暴在酝酿。

·

公元前292年,秦昭襄王15年,魏昭王4年,楚顷襄王7年,齐闵王9年,赵惠文王7年,韩釐王4年。

白起北渡黄河以攻魏国的晋南阳地区。秦国的大军轻蔑地攻破了魏国的垣邑,61座魏国城邑在秦军的威逼下战栗不已。

另一个方向,司马错率兵攻楚,取宛城,之后向着魏国南方的邓邑逼近。

图为伊阙之战期间秦军攻势

入图所示,上箭头为白起部大致攻击路线,其目的应为切断魏国东西、韩国南北之间的联系;下箭头为司马错部攻击路线,其目的应为防止楚国干涉。

同年,秦相魏冉因“病”而辞去了相位,改以客卿寿烛为相。直到楚顷襄王向秦国迎妇求和以后,魏冉再重新坐回了相位。

天下智士端坐在咸阳的相府,天下的一切似乎尽在掌控之中。

·

公元前291年,秦昭襄王16年,魏昭王5年,楚顷襄王8年,齐闵王10年,赵惠文王8年,韩釐王5年。

司马错攻取了魏国的邓邑,秦军对魏国已呈包抄之势。

同年,秦廷借韩春之口表示,秦王有意向从齐国迎娶被魏国驱逐的齐夫人,还计划与齐国共同拥立其子魏公子负刍以驱逐魏昭王及孟尝君。

大致在这一年或上年,秦廷把垣邑归还给了魏国,也可能在这一年又重新夺回。

这一刻,秦相魏冉仿佛已将魏国君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

公元前290年,秦昭襄王17年,魏昭王6年,楚顷襄王9年,齐闵王11年,赵惠文王9年,韩釐王6年。

韩臣成阳君与东周公朝秦,魏遣芒卯入秦求和。

咸阳宫上,芒卯向秦王毕恭毕敬地献上河东四百里之地。他站在宫宇之下,仿佛无声地嘲弄着智士魏冉:

四百里晋地的表里山河,五百载卿族的盘踞之地——都割给你,你吞得下去吗?

穰侯不语,向着他远在大梁的对手点头致意。

战事依旧在继续。

秦使起贾入魏,要求魏王以芒卯为司徒。

魏王说:寡人就算用一个混蛋当司徒也不用芒卯。

芒卯说:大王就算派一头牛背着地区去秦国献地,秦人免不了都会对牛有好感——难道臣还不如一头牛吗?

魏王说:可寡人的地已经割给秦国好几个月了,问题是秦军停战了吗?

芒卯说:如果大王能赦免臣的罪,臣愿再度入秦游说秦王以履行约定。

魏昭王与孟尝君又一次打量着彼此。

魏宫之上,雷霆大作,预示着最终的风暴来袭。

芒卯再度入秦。

芒卯说:

魏国已经把长羊、王屋、洛林献给大王了。

秦王不屑地吹歪了眼前的玉旒:

说好的四百里河东之地,最后就拿三座小小的山城打发寡人?

芒卯说:

魏国之所以会把这三座城邑献给大王,是因为魏国想要和秦国一起攻打齐国。现如今,秦国的军队并不履行停战约定,臣在魏国就必死无疑,等臣死了以后又有谁在东方为大王效力呢?

芒卯笑了笑:

现在,你知道东方到底在酝酿什么了吧?

秦宫之内,秦国君臣彼此交换着眼神。

秦王说:

这一阵事情比较多,没来得及下令退兵,今天秦魏两国就重新和好。

魏冉、白起、司马错起身而去。

·

公元前289年,秦昭襄王18年,魏昭王7年,楚顷襄王10年,齐闵王12年,赵惠文王10年,韩釐王7年。

秦廷再度与魏国开战。

秦将白起攻河东,司马错攻河内,六十一座魏国城邑在穰侯的滔天怒火中齐声悲鸣。

魏廷再一次宣布把四百里河东之地割给秦国,仿佛要腾出肚子迎接未来的盛宴。

是年,周最、苏厉、李兑、苏秦在齐、魏、燕、赵之间频繁活动。

魏宫之上,孟尝君摆弄着手中的玉觞:

宾客快要到齐了,大王啊,等他入座我们就正式开宴。

·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19年,魏昭王8年,楚顷襄王11年,齐闵王13年,赵惠文王11年,韩釐王8年。

天下大势,已蓄势待发。

图为五国伐齐前列国联盟关系

图中所示,红箭头为当时表面上的联盟关系,即齐、燕、赵联盟与秦、宋联盟;白箭头则为苏秦、李兑、田文等人暗中构建的燕、赵、魏隐形联盟。补充一点,图中河东郡虽已划为秦地,但秦魏两国在此地的纠缠远未结束。

是年,魏昭王朝赵,献出阴城、葛孽,并割河阳、姑密给赵相李兑之子作封地。

同年,魏相孟尝君入秦游说魏冉。

孟尝君说:

我听说秦王想要拉拢齐相吕礼来促成齐、秦联盟。你猜,这件事是对吕礼有利,还是对你有利?

孟尝君笑了笑:

当年若不是你们要他的人头,他又何至于流落到齐国?

接下来,孟尝君向魏冉正式摊牌:

现如今,天下列国正暗中计划联合攻齐。如果你执意联合齐国,只会得到列国的怨恨;可如果你站在列国这一边,我起码能给你安排一块封地。

孟尝君又笑了笑:

秦国想要河东,想要上党,当然需要有个盟国在背后牵制魏国。可你觉得是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盟国可靠,还是在魏国背后搞出一个你自己的封国更可靠?

孟尝君接着说:

等齐国被攻破了以后,魏国就会复强。到了那一天,秦王自然会仰仗你来收拾魏国,魏王也免不了会巴结你来讨好秦国。

孟尝君最后笑了笑:

我记得你在秦国有不少政敌——就算你不想办,可你猜有没有人想帮我办?

魏冉起身送客。

同年,魏冉遣使入齐,尊齐闵王为东帝,欲构建齐、秦联盟。

武安君苏秦站在齐闵王面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诡辩注定成为千古绝唱:

如果秦国和齐国并立称帝,列国会尊崇秦国还是齐国?

如果齐国主动取消帝号,天下会爱戴齐国还是秦国?

如果在伐赵和伐宋之间做出选择,吞并哪一个国家获利更多?

取消帝号,得到列国的拥护;组织合纵,让秦国无力保护宋国;一举灭宋,让魏、赵、楚、卫永远成为齐国的仆从。号令天下,谁还敢不听?

每一步都正确到不可辩驳,但环环相扣却将齐闵王引向了灭国的万丈深渊。

齐闵王取消帝号,宣告合纵攻秦。

·

公元前287年,秦昭襄王20年,魏昭王9年,楚顷襄王12年,齐闵王14年,赵惠文王12年,韩釐王9年。

五国攻秦,秦国向赵、魏割地求和。

同年,齐廷允许秦取安邑,秦廷允许齐吞桀宋。

·

公元前286年,秦昭襄王21年,魏昭王10年,楚顷襄王13年,齐闵王15年,赵惠文王13年,韩釐王10年。

秦取河内,魏献安邑。

齐灭劲宋,宋康王奔魏。

魏昭王仰天大笑:

寡人倒要看看是秦王吃得下四百里河东,还是燕王吃得下七十二齐邑。

孟尝君举觞一饮而尽:

届时,魏军只要以宋王的名义进入睢阳,宋国的锦绣河山就将尽收于大王囊中。

·

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22年,魏昭王11年,楚顷襄王14年,齐闵王16年,赵惠文王14年,韩釐王11年。

秦昭襄王先后与楚顷襄王相会于宛,与赵惠文王相会于中阳,与魏昭王相会于宜阳,与韩釐王相会于新城,后秦国以“破宋之罪”为名宣布合纵攻齐。

·

公元前284年,秦昭襄王23年,魏昭王12年,楚顷襄王15年,齐闵王17年,赵惠文王15年,韩釐王12年。

五国之师大破齐军于济西。

燕国间谍苏秦被车裂。齐闵王仓皇出逃。

图为五国伐齐列国攻势及齐王出逃路线

如图所示,红箭头为燕、赵、秦、魏、楚、鲁对齐地的攻略,紫箭头是齐闵王的大致出逃路线。

秦相魏冉趁机火速占领宋国的陶邑,而魏国则一举吞下了宋国的大片江山。

在魏国的温邑,避难的宋康王已经无所谓喜也无所谓忧。

过往的繁华在一夜间散尽——好像握不住的沙,你越想抓紧,它流走得越快——就如定陶从前的熙熙,就如临淄曾经的攘攘。

殷商一脉由此断绝,临终带走了他的宿敌姜吕的乱臣贼子。

也许正是这一天,在魏宫内,魏昭王和魏相孟尝君正谈论着东方的消息:

你说,为什么苏秦的间谍身份会不偏不倚地在最后一刻暴露?

孟尝君摇了摇头。

你说,等齐国真灭了,你这个齐公孙是什么感受?

孟尝君摇了摇头。

你说,等齐国复国了,你这个薛公又该何去何从?

孟尝君摇了摇头。

你说,张仪和苏秦,这两个人后世会怎么看?

孟尝君抬起了眼:

苏秦为纵,张仪为横。但真正的纵横家绝不会死守在纵或横的天平一端。

战国史上最伟大的纵横家站在魏昭王面前。薛地虽小,却足够将战国者七戏耍于指间。

魏昭王盯着他的国相,以及曾经的齐相、秦相和薛公:

当年的齐国是何等的强盛啊……强齐的结局尚且如此,寡人的魏国真能独存吗?

孟尝君粲然一笑:

齐国固然强,但江山永固靠得是不逞强。

齐国之强,是坐拥鱼盐之地,列国垂涎却无从下口;

齐国之强,是威加泗上,收而不灭,纵然有失却转瞬复得;

齐国之强,是能够把魏、赵、楚、燕的国势控制在不强不弱之间,合则足以御敌,战则足以击破;

所以,齐国能够虎踞于东海之滨,煮开水征税于天下,天下无一人敢不从。

但一旦逞强,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大王啊,如果你想问魏国的命运,我来告诉你——

如果秦国恃强攻梁,纵有陶邑在背,魏国依旧屹立不倒。

如果秦国悍然伐楚,纵然攻破郢都以断魏国左臂,魏赵联合依旧足以钳制强秦北进。

如果秦国贸然伐赵,纵然全歼赵军以断魏国右臂,魏楚联合依旧足以让强秦铩羽而归。

但如果有一天……强秦不在恃强凌弱……它选择放下身段助赵攻燕、助魏攻楚……魏国的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

魏昭王拂袖而去。

宫宇之上,五方云动,正像弥漫在空气中的窃窃私语。

他站在天下的最中央,等待着下一场的风暴来袭。

·

(序章,完)

·

下节预告:

第一节:起死回生,魏昭王后期

·

笔者按:

相信很多朋友会注意到,在本文里历史人物的有些对话是正常字体,有些对话是斜体。

在这里,特别说明一点:

正常字体的人物对话为文献原文的现代白话翻译,为了叙述流畅,部分内容会有所精简;

下划线段落的人物对话是笔者对相关历史事件及政治语言含义的个人解读——由于本文文体选择的是记叙文,不便于直接论述,因此把这些分析和解读的内容放在了相关历史人物的模拟对话之中,有些地方也有一些模拟场景。

另外,为了表现叙事的流畅,笔者在对话中会给历史人物赋予一定的性格。注意该上述性格单纯是修辞需要,与历史人物的实际形象无任何关系,各位朋友切勿混淆。

对战国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如果想要看比较严肃的内容,可以阅读我另外两篇文章——已完结的《奋六世之余烈:秦国的公元前362-前230年》以及正在连载的《东周礼崩乐坏下的“雇佣兵团”》。这两篇文章未来也会搬到头条里。


魏国地处中原,水路发达,商业繁荣,是有兵甲财货之利。巅峰时北破邯郸,南取召陵,西跨河西,东顾泗上,强横一时。

三家分晋,魏国至少分得百八十座大小城邑。齐威王时期齐国一百二十城,齐宣王时期匡章灭燕抢占大量城池,齐闵王时期又以放楚顷襄王回国要挟楚国割了淮北之地。又吞并宋国,加上齐国零星的攻魏攻韩,齐国在齐闵王时期城池两百余座。

乐毅虽然攻下齐国72城,齐国也只剩即墨莒邑两座城,但不代表齐国一共只有74城!齐威王时期齐国有120城,齐闵王时期齐国200多城,也就是说燕国一家吞了齐国三分之一城池,楚国又收复淮北数十城,魏国吞了齐国宋地大部分,秦国得到了陶邑飞地,赵国得到了济西之地,韩国一无所获!

问题是魏国到底有多少城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三十九)灭亡齐国的惊天阴谋
战国 188 猪一样的队友——苏秦能把齐赵魏韩“三个臭皮匠”组装成诸葛亮骂?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四)
养士三千鸡鸣狗盗,他究竟是为国为民真君子,还是沽名钓誉假小人
一篇文章让你看懂,五国伐齐的真相!深度了解齐国雪崩的全过程!
战国,谁主沉浮?昭襄王霸业,奠定一统基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