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粟裕和刘伯承军事分析

也许是近期将华东战场进行的战役进行一一描述分析,许多朋友私信问粟裕大将和刘伯承元帅军事能力对比如何?

是的,许多大V写了许多此类粟裕大将和元帅对比?或者五虎上将排名顺序?或者哪个野战军歼敌最多代表首长军事厉害? 愚见认为这类问题的本质都是为了制造矛盾,引导流量而已。

对于此类我的问题是 作为后来人我们无法去评价,因为没有共同的标准,每个开国元勋作战区域不同、对手不同、自己率领的部队不同。 这就难以运用军事辩证法去分析,勉强去分析只是属于唯心主义--个人偏好会对结果判断占有很大的因素。

至于粟裕大将和刘伯承元帅,他们的作战指挥风格迥异,都是我们的开国功勋,引用陈毅元帅所述“我们二十多年来创造的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前进。”

但可以从共同参加的战役进行探讨分析一二;粟裕同志和刘伯承同志共同参加的战役由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但无法单独对比,只能说刘陈邓团队和粟陈张团队对战役的探讨。

对于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的全局性刘陈邓团队较粟陈张团队应该来说是占优的。

豫东战役期间,刘陈邓从全局考虑先后两次提出建议,第一次认为豫东战役太大,中野加西兵团难以达到战役的目的;第二次粟陈张团队计划歼灭黄兵团时刘陈邓致电中央粟陈张兵力已满,且已呈疲惫之态,又无预备兵团。

从豫东战役结果来看刘陈邓全局性认知的确稍优,粟陈张兵团不得不紧急撤出战斗,且部队损失非常严重(济南战役期间粟陈张才电告真实情况, 即1948年8月27日,粟裕电告中央《粟裕关于攻占济南分两阶段进行至中央军委电》(此电粟裕军事文集或者粟裕文选或者粟裕传都未收录)

1948年8月 27日 粟裕关于攻占济南分两阶段进行至中央军委电

至于粟陈张给出的撤出睢杞战役的原因有3点,但真实情况是除邱兵团已突破防线和黄兵团殊死斗争外,其它的两个都不是问题---74师尚远,南线的胡琏兵团到7月8日都未到达要求的太康之地。

淮海战役阶段,主要表现在第二阶段选择,粟陈张要求打黄邱李,南线黄李有刘陈邓负责,而刘陈邓要求先解决黄,而且再次提出了和豫东战役时观点及粟陈张部队相当疲惫,刀锋似已略行钝挫,同时提出了假如按粟陈张建议,南线有被突破的风险,且北线易存在风险,如此会可能造成极大危险,和豫东不同的是刘陈邓没有屈服军委和毛主席而是坚持打黄维,最终军委毛主席同意打黄维,结局就是打黄维是淮海战役承上启下关键一环。

粟陈张的观点没有错,没有从全局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即使华野能完成任务,但未考量中野是否能单独完成对抗黄李兵团。

淮海战役也许是粟裕、谭震林虽然是前委成员,领导华野作战,仅仅考量了华野单独战役目标,刘陈邓作为前委常委,需要从全局着力,不仅要考量中野,同时需要考量华野持续作战等等。

豫东战役粟陈张兵团属于刘陈邓中原局,刘陈邓需要考量中野和西兵团。

讨论的范围仅仅是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单独的战役而已,并不能代表超出此两个战役范围的比较,比较的是刘陈邓团队和粟陈张团队对此两个战役全局性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看刘伯承粟裕的作战谋略
毛主席不顾粟裕挽留,坚持调陈毅到中野履职,其中究竟有何考量?
淮海战役中的刘陈邓粟谭,谁不可或缺?为何还要加上许世友?
淮海战役过程简述兼谈淮海战役策略
睢杞战役打不打抉择那么难?粟裕压力来自哪?仅陈士榘张震支持?
淮海战役一阶段指挥权及决策背景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