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
userphoto

2022.06.12 湖南

关注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之一,自此战役后决定了国共双方的战争走向。正如毛主席所述“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

淮海战役总前委

然看到很多有关的文章充满争论和话题热度最高的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有的说是粟裕,因为淮海战役是其提出并指挥的,有的说是邓小平指挥的等等

那么通过淮海战役从决策到实施电文大家可以得出自己的理解,现给以简析供您参考:

淮海战役在解放战争史首次出现是粟裕大将于1948年9月24日7时,致电中央军委并告华东局、中原局,建议在济南战役结束后,随即进行淮海战役。(1)

粟裕大将此份文电明确指出来其战役目标:“孤立津浦线,使敌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与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及以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援,”

战役范围:两淮、海州连云港一带,战役参与部队仅仅局限于华野西兵团和东兵团,由此可见粟裕大将提出的淮海战役无论是战役目标和范围等与实际淮海战役呈天然而别,党史称为“小淮海”。

1948年9月25日 午时(11-13时) 刘伯承、陈毅李达电告军委并粟:“一、我们同意乘胜举行淮海战役,以第一方案攻打两淮吸打援敌为最好,如能配合孙良诚各伪部反正,则收效更大。对控制与鲁西南之四八两纵,异能进出于丰、沛、萧、砀,蹑邱兵团之后为最好,且可于南下是相机夹击援敌于淮北路东地区,同时亦可保持向西的机动,打击陇海线、鲁西南分散之敌。”……(2)

刘陈李的电报内容,在粟裕基础上扩展了作战范围一方面向军委表态同时华野举行淮海战役,一方面也扩展了一部分最初的淮海战役计划内容。

19489月25日19时,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致电饶漱石、粟裕并告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刘伯承、陈毅李达,“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但对于粟裕原作战计划进行了原则性的调整,明确指出来第一个目标消灭黄百韬兵团……(3)

此电的战役计划,后两个阶段基本还是粟裕小淮海战役计划的内容,但第一个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的目标,则是一个重大改变。关键之处是,毛泽东提出歼灭黄百韬兵团的目标,表明了战役构思与原计划的重大不同,且此时的作战部队仍仅仅局限于华野东西兵团。

1947年9月28日亥时(21-23时)毛泽东代表军委致电饶粟谭并刘陈、华东局“中央军委关于应做好战役准备工作 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李两兵团,歼灭黄兵团。并就战役规模扩大和作战时间进行了明示”(4)

此电仍主要是围绕歼灭黄百韬兵团,进占海州再进占两淮,并将作战时间延后10天而已,仍仅仅局限于华野东西兵团。

1948年10月11日西时(17-19时),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发给饶、粟、谭并告华东局、中原局即《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5)

此电对战役的第一阶段即歼灭黄百韬兵团提出了详细的部署意见,并明确战役部署要按照攻济打援的原则,以一半以上的兵力,阻击牵制将从徐州东援黄百韬的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并首次提出了 刘陈邓 部署中野攻击郑徐线,牵制陇海线上的孙兵团,配合淮海战役。战役目的仍预计是将开辟苏北苏中战场,山东与苏北连成一片,敌军徐州主力(邱李兵团等)将被迫收缩徐蚌线固守,作战仍采用东西兵团制度,东兵团继续在苏北苏中作战,西兵团出豫皖两省,49年三至七月协同刘邓中野作战,将敌军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举行渡江战役。

此时毛主席对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仍参考济南战役模式,华野在淮海战役主战场,中野扫清周围援敌,确保主战场完成战略目标。

1948年10月12日酉时(17-19时),饶粟谭联名给军委并报华东局电文“华野前委一致认为执行第三方案为好 ,并根据第三方案做出了战役部署。(6)

此电问自我否定了原定“小淮海”的第一方案,战役构思完全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制定,另外,此作战仍仅仅限于华野内部,仍还不是两大野战军联合进行同一战役的计划。

1948年10月12日未时(13-15时),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邓子恢、李达致电中央军委:敌孙元良兵团已于十一日由郑州东运,以陈锡联指挥中野一三九纵攻歼郑州之敌预定18时开始战斗,陈赓率陈谢兵团十八日到襄城并继续艺考攻郑部队,……(7)

1948年10月13日午时(11-13时)饶粟谭再发给军委的电报,表示赞同军委的战役部署并提出战役第二阶段,仍认为还是先打两淮为好,并表示将视第一阶段作战的具体情况再做决定。(8)

1948年10月13日十四时毛泽东代表军委致电刘陈邓并告饶粟谭,“(一)权利按照你们所规定之时间攻击郑州,并部署阻援及打援。只要攻克郑州,你们在北面就取得了主动,就可迫使孙元良兵团回顾开封,或留在开封、徐州线而不能再东进。(二)……”(9)

1948年10月13日酉时(17-19时),刘陈邓致电军委,分析中野攻击郑州后敌军动态局势,做出更改攻击郑州时间,因为攻郑开始后三四日孙兵团即可赶到增援,杜兵团亦可能前来,如此势必迫使中野退出战斗,而敌兵团又可及时东返,对华野的淮海战役计划不利。“因此我们考虑拟将攻郑时间推迟在淮海战役开始前五日开始行动,同时建议华野务准与二十五、二十六日开始作战,我们则推迟两日于二十日开始攻郑。”(10)

此电首先提到了中野和华野具体战役时间上的配合,计划了淮海战役中两大野战军以具体战役行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初步方案。

1948年10月14日丑时(1-3时),毛泽东代表军委致电饶粟谭并告中原局,答复了饶粟谭12至13日共发文子、文亥、元午三电。该电报中指出,华野的前两电阻援部署有缺陷,元午电《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则改正此项缺点;(四)我刘邓主力一、三、四、九纵,不日开始攻击郑州,得手后以一部向东,威逼开封,吸引刘汝明全部、孙元良一部西顾。(五)以上各部署是钳制徐州之敌……(10)

此电的关键点是中央军委 此时已经从歼灭黄百韬兵团这一点上,转移到如何牵制徐州敌军主力保证顺利歼黄这个方面上来了,重点关注徐蚌线这个区域。

1948年10月14日21时,毛泽东代表军委致电刘陈邓并告饶粟谭,根据相关战争局势做出战略预测假如邱孙两兵团真如此行动,对我淮海郑州两地作战极为有利,因此决定(一):同意刘陈邓主力攻郑作战应推迟时间;(二):粟谭华野主力本月不动,加紧完成淮海战役一切准备工作;(三)粟谭令韦吉部队(即韦国清、吉洛-姬鹏飞)先期集结部队稍后纳入华野建制(原华东局)。(11)

此电表明毛泽东及中央军委毛泽东和都已经将淮海战役与中野的行动密切结合起来,整个战役的构思,开始向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的方向转移。

此后截止1948年10月22日13时,中央军委电告饶粟谭并告陈邓、中原局 同意华野淮海战役部署,华野多次对作战计划进行调整,但都仅仅涉及到华野东西兵团战役部署;……关键之关键此电(四)目前极好的形势是白部黄张两兵团被我二六十纵(刘伯承)吸引向桐柏山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回头进到黄泛区威胁东北面我军之行动,有利于我陈邓在攻郑胜利后一部或大部或全部相当行动,协同三、广两纵不但牵制孙元良、刘汝明全部,而且可能牵制邱清泉、李弥一部。……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县,坚决彻底干净全部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 举行徐蚌作战……对于保证淮海战役取得大胜将有极大作用……请陈邓与攻郑胜利后,做全般考虑电复”(12)

徐蚌作战提出,使得原有的淮海战役计划,产生了质的升级,从而使作战范围扩展至徐蚌地区,在作战区域上演变为最终实现了的“大淮海”战役作战区域。

1948年10月25日酉时(17-19)陈邓致军委并告刘邓李,否决军委要求中野出淮南而改为永城、亳州、涡阳、无论出宿蚌线或打孙元良更方面。……中央军委26发电同意此方案(13)

此电的关键是占据有利战场,为后续在战役部署上起到推动作用,攻取宿县,推动了战役向大淮海决战走势。

1948年11月16日凌晨,中野攻占宿县,切断了徐蚌线,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有力的保障了华野对黄百韬兵团的围歼,并为下一步分批歼灭徐蚌来敌和黄维兵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48年11月16日十八时中央军委电告刘陈邓,并粟陈张等华东局、中原局、华北局等,成立总前委,刘陈邓粟谭组成,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点问题,经常有刘陈邓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为总前委书记。(14)

总前委的成立,使淮海前线有了统筹一切的总指挥部,这对贯彻党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和作战方针,歼敌于徐州附近的决心,有了巨大的保障。

1948年11月19日十七时,刘陈邓电告中央军委及粟陈张,关于决心先打黄维兵团,否决中央军委及华野前委集中华野力量攻打邱李孙兵团更改为先打黄维兵团和南边刘汝明和李延年兵团,同时钳制北边邱李孙兵团(华野部分进行轮换休息),并最终得到中央军委批准。(15)

此电关键在于决定消灭黄维兵团,在战役层面全部转入淮海战役,承前启后。

1948年12月2日七时,中央军委电告粟陈张谭王,并告刘陈邓:杜聿明向西逃跑,你们应以两个纵队,侧翼兼程西进,赶之敌人先头堵住,方能围击,不要单靠尾追。(16)后华野将杜聿明部队包围。

黄百韬兵团于11月22日灭亡,12月15日黄维兵团全部被歼灭,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集团全军覆灭,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有上述可知:

无论是战略决策更迭还是作战战场的转换扩张都是在 毛泽东为主的中央军委领导下进行的,淮海战役的指挥不是某一个人指挥的,而是集体决策的。

淮海战役作战图

(1)~(16) 参阅

《毛主席军事文集》第五卷、《毛主席军事文选》内部本 关于淮海战役电报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三卷

《刘伯承军事文选》第二卷 《刘伯承军事文选》内部本 单行版

《邓小平军事文集》第二卷

《粟裕军事文选》第二卷 下 《张震军事文选》上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南战役是谁指挥的(一)
评《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
主席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二)
淮海战役中的刘陈邓粟谭,谁不可或缺?为何还要加上许世友?
1948年粟裕为何拒不执行毛泽东的渡江战略(三)
从淮海战役敢吃“一锅夹生饭”中体悟指挥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