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届高三作文训练(四)
userphoto

2023.01.19 湖南

关注

(202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限制性

1.真实情景的限制。题目的材料部分是人们对得失问题的三种看法: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这是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是考生联想思考的基点。考生需要“对此”展开思考联想,并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不可抛开“此”大谈看淡得失。

2.典型任务的限制。“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此”“此”指代了人们把“得与失”看成或“终点”或“起点”或“过程”等,这一典型任务要求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针对材料中人们对“得与失”的不同理解,写出自己对“得与失”的看法。

3.价值判断的限制。“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这三句是理解材料的重点,也明确了题目的价值取向。材料内容有意识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发挥思辨能力。如何看待考生自己生活中的得与失,展示了考生的人生态度,考查了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材料中人们对“得与失”的三种不同的看法,暗示了作文的立意。“得与失”是“终点”,是“起点”,是“过程”,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看法进行立意,或者是三者综合在一起进行立意,或者对三者进行比较权衡,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可以的。

2.联想和思想是开放的。扣住材料中“得与失”“终点”“起点”“过程”等几个关键词,考生在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可以联想更多的有关“得与失”的素材,思考自己对“得与失”的理解,然后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终点”“起点”“过程”等概念之间既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组合,这就给了考生更大的联想思考的空间。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抓住“体验”,记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写成记叙文;可以抓住“思考”,抒写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成散文;还可以抓住“看法”,谈谈自己对“得与失”的理解,写成议论文。

解题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材料的主体是两段话,先是罗列了人们对“得与失”的三种不同看法,然后要考生结合自身的体验与思考发表自己对“得与失”的看法。关键词为“得与失”“终点”“起点”“过程”等,考生可以针对“得与失”选取“终点”“起点”“过程”中的一种进行立意也可以综合进行立意,然后扣住这些关键词进行思考和作文,写出自己独到的看法,体现自己的思辨能力。

偏离题意警示

1.我看得与失。(范围太大。)

2.得与失是一对矛盾关系。(忽视把得与失看成或终点或起点或过程的理解。)

3.有失才有得。(同上。

●优作展示

在俯仰中叩问

生命的流动性决定了得与失在不同人生状态下的呈现是不尽相同的,而这也意味着关于得与失为终点、起点还是过程的看法并非是一个定论,而是在不同阶段的人生中根据客观需要做出的主观选择。

以得失为终点,往往是失意者以过往阶段的失败为终,用非凡的勇气将自己拉出忧郁的地狱,是得志者以过去的成就为终,用理性的克制浇灭骄逸的欲火;以得失为起点,往往是失败者的重整旗鼓再度搏击,是成功者的乘胜追击再创佳绩;以得失为过程,则是以一种更为释然的态度跳脱出某一个得失的圈套去追求更多的人生可能。

由此观之,关于得失在人生中地位的不同解答是主观视角的切换。终点、起点与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相互转化的关系,而这种转化的动机在本质上都是“利己”的行为。失败者要合理扬弃再次起航,成功者要戒骄戒躁稳步向前,其都需要借助面对得失时视角的转化调整心态获取进步,都是在得失中挖掘更多“得”的过程。

无论是得失本身还是关于其在我们人生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的探究,实际上都是一种对自我的审查与和解,如同在孤独的羁旅中对于“行走”的诘问。值得玩味的是无论我们关于得失的答题是什么都不会影响“前进”这一主观动机与愿景。的确,没有什么能阻挡人们在叩问中探索与前行的脚步,这也是人们不断历经得失的固定指向,但关于人们如何面对得失这一探究的直接指向却是人自身的幸福,其实质上与人自身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是在象征理想的伊甸园中对于得失的反复打碎与重构对于悲喜状态乐此不疲的探问和追求,它并非是要求我们物我两忘,不悲不喜,而是追求一种平衡的幸福与自由,同时也是一个渡己的过程。

我们常说:“人间有味是清欢。”依我之见,这种清欢大抵可以看作探问得失中我们所追寻的幸福,而若要“觅清欢”,便要“寻至味”,而面对得失时游刃于起点、终点、过程之中,灵活转换视角,不因小失大,平衡心态,大约就可寻到这一味了,而清欢也就在不远处。

所谓“白鹭立雪,愚人见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而在恢宏的生命景致中,我们于俯仰中叩问得失,而“见白者”若亦能循身抚鹭,伸手探雪,亦不失为一种更大的人生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题01 深刻篇(一)-近五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分类分析及仿写训练课件
高考作文:于思辨中观照人生得失
审题“三级跳”——以2021年浙江省高考试题为例
​材料作文要有准度深度与高度
【作文展台】李志恩:得失之间尽显人生智慧
深度解读2021高考作文浙江卷作文审题构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