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骁将呼延赞生不逢时的人生——历史上真实的呼家将
userphoto

2023.04.05 湖南

关注

杨家将与呼家将的故事,以评书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呼延庆打擂》更是脍炙人口,精彩丝毫不逊色于杨六郎与杨七郎传奇。

然而,真实的北宋史上有呼家将吗?

答案是:真有!

呼家父子兵在北宋初期,名头还真的不小。但是,与演义评书中的呼家将,则是完全不同的。

下面,笔者来讲一讲正史上的呼家将故事。

连环画中的呼延赞人物图

北宋骁将呼延赞。

从姓氏上看,呼延赞的祖上应为内附匈奴呼衍氏后裔,又或者为鲜卑呼延氏之后。

经两汉南北朝,再加沙陀建后唐的民族大融合后,不论其祖上何如,呼延氏都早已成了汉家子。

呼延赞在少年时就从军了,那时候,正是五代十国时期,武人地位尊贵,骁勇善战者总是会引人注目。而呼延赞出身军官世家,武艺出众,更有胆勇,无疑就是军中善战悍卒中的佼佼者。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登上大位后,重新对禁卫军进行了洗牌,从诸军士卒中选拔骁勇,充任军官。新皇帝基本上都玩这一手,亲手提拔一大批新人充入军中,被提拔者就必定会感恩戴德,效忠于新主。这叫军队稳了,大位才会稳。

这时候,骁骑军中的骑士呼延赞以武艺娴熟,作战勇猛、为人忠厚的特点,脱颖而出,被宋太祖从众士兵中直接选拔了出来,调为御前近侍。

自此之后,呼延赞就从土兵正式升迁成为了大宋朝的御前禁卫军军官。

被皇帝亲手提拔、再加御前近侍的身份,实际就是意味着骑兵呼延赞的人生,即将开始平步青云了。

而呼延赞之前在骁骑军中时,素以敢战善斗而闻名的,但是有本事的人往往有脾气,其人性格很怪,一直不为上官所喜。所以,空负其勇,却一直未获升迁。

然而宋太祖一上位,立即就提拔了呼延赞,这就让呼延赞大起感恩之心。

由是,为报太祖的知遇之恩,“赤心誓死效忠朝廷”便成了这位北宋将军一生的座右铭。

呼延赞的赫赫战功。

宋太祖为“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收天下精兵改编为禁卫军,使得北宋的禁卫军就是朝廷最精锐的野战兵团。凡遇战事,禁军将士都是要轮番出征的。

所以,呼延赞虽然被调为御前近侍,但是仍多次参加了北宋早期的征伐战事。

宋军伐蜀时,呼延赞随征,率一部为大军充当先锋。每战皆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一路摧锋破阵,屡战屡捷。

由于他一遇战斗,就身冒矢石猛冲,经常单骑冲入敌阵中厮杀,故而伐蜀之役中,呼延赞身负多处创伤。平蜀之后,以军功再获升迁,由初级军官被提为了禁卫军中级军官。

宋太宗即位后,皇帝再次在军中营、校一级军官中选拔精锐。

这时候,武艺出众,又以勇猛闻名的呼延赞第二次脱颖而出,又获太宗赏识,被任命为禁卫军铁骑军指挥使。

一军指挥使的职务,也意味着由此后,呼延赞从中级军官正式跻身于将领行列之中了。

宋太宗亲征北汉,禁军中的骁将悍卒大部分都随天子出征,猛将呼延赞也当然不例外。

伐北汉之战,最艰苦的战役就是攻取北汉政权所在地的太原攻城战。

北朝起,太原就成为天下第一雄城,城墙坚固、高大、厚实。北汉城防完备,城中精兵充足,使得宋军在登城之战时打得尤其惨烈,实实在在的吃了不少苦头。

宋军开始攀城后,城头上矢石如暴雨倾盆,直打得登城宋兵们尸横遍地、苦不堪言。

于是,屡攻不克,伤亡惨重之下,诸军将士渐渐地就生出了怯意。

这时候,被太宗亲手提拔上来的将领们发挥作用了,为了振奋士气,他们纷纷亲自上阵、披甲登城。

铁骑军指挥使呼延赞再次身先土卒,率领军中先登甲士们攀城强攻。呼延赞带队伍突击时,他披着重铠,亲自冲在了第一个。

他四次快接近城头时,被敌人掀翻云梯,从高处落下,然后下一次发起攻击时,他又是第一个冲。

最后总攻时,呼延赞率队伍终于登上了坚固的太原城,并牢牢占据了城头阵地,后续部队源源不绝地涌上了敌城。

宋太宗在城下观阵,目睹了呼延赞的勇猛,大为感动。

史书似乎并没有记载呼延赞是否参加了宋太宗伐幽州之战。有可能是因伤重而没参加,毕章太原攻城战时,四次摔下城头,这内脏受震之伤,可不是开玩笑的。

猛将遭遇“冷藏”——呼延赞的郁闷。

呼延赞的郁闷是什么?

太原之役后,再没上过战场,就是猛将呼延赞最大的郁闷!

从太原回汴梁后,呼延赞在禁卫军中历任马军副都军头、内员察直都虞候、马步军副都军头等职。

然而,与同等资历的将领比,呼延赞的职工是明显偏低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与呼延赞的性格是有关的,因为他无意中触犯了大宋的禁忌。

那么,究竟什么禁忌呢?

一心想报效朝廷的呼延赞,生平只有两件事。当值时在禁军军中带兵,回家后就研究兵法与武艺。

由此,他曾制作行军阵图、写过很多治军练兵交战的兵法要领,以及设关隘、筑要塞,野外建营扎寨等等军事方面的策论战略。并著成书册向太宗皇帝进献,并主动要求,愿意出京到边关去镇守。

注意了,赤心报国的呼延赞不知道的是,这时候的大宋,已经在开始抑武,不再需要自己制作阵图,著作兵法方略的将领了!

因为军中方略这些大事,应该由皇帝与文官来干,而将军的职责,就是在文官指挥下,带队伍听令冲锋就是了。

所以,呼延赞向太宗皇帝进献阵图、军略与兵法这些东西,显然是越界了。

其次,呼延赞主动要求外出领兵,实际也是犯忌的。当时大宋正在形成以文御武的风气,武将只管听令、而千万不要有思想,这已经是潜规则了。使得所有禁卫军将领中,几乎没有一个会主动请求出外领兵的。

而呼延赞两耳不闻窗外事,偏偏逆风而行,就样样皆犯了。

所幸的是,宋太宗知道呼延赞的为人,平素从不与人私交结,这几乎就是一个连朋友也没有的纯军人。

对呼延赞的忠诚,太宗还是很放心的。

而朝廷抑武也得循序渐进,总不能直接了当的挑明“将军不能研究兵法军略”吧?

于是,为了安抚呼延赞,太宗在接到了呼延赞进献的军略策论后,便召见了他,并命令他当廷演示武艺。

呼延赞满怀豪情,一身戎装披挂,骑上他精心喂养训练装的战马,并在马上披甲,驰马挥舞铁鞭、长槊,绕着殿庭回旋着做着纵马执槊刺击和挥鞭抽打的动作。

呼延赞自己演武完毕后,又将他的四个儿子:呼延必兴、必改、必求、必显引上殿来,并让他们一一为皇帝献上舞剑、舞刀矛鞭锏的格战技艺。

呼延家一门习武,父子皆技艺出众,骁勇异常,这就是“呼家将”称呼的由来。

然而悲哀的是,大宋虽然北有强敌,幽云未复,西陲不宁,朝廷抑武国策已经内定,再也不需要“呼家将”等等将门了。

把将门边缘化,直至消失,这才是大事。

所以,呼延父子当廷献艺后,宋太宗便给他们父子赐银数百两,以示嘉奖。至于外出领兵打仗等等事,就没有了下文,皇帝就好像忘了这事,没有再表示什么。

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呼延赞的武艺是惊人的。而且从他制阵图,作兵法战策等事看,他也不是一个无文的武夫,可惜的是,只是看不清形势,不识时务罢了。

而宋太宗不放呼延赞出外领兵,说白了,就是要暗地里抑制这种一身晚唐五代遗风的“旧将”。大宋朝今后需要的,是唯唯诺诺的“全新的将军”,而不是呼延赞这种个性强烈而独特的将领。

被人视为怪物的呼家将。

呼延赞勇气超人,立功疆场的心愿极为强烈的性格,在宋朝禁卫军将领中显得特立独行,与同僚也格格不入。

史书称呼延赞“有胆勇,莺悍轻率,常言愿死于敌。”

注意了,这些用语评述不无揶揄的成分,颇有些明褒暗贬之意,这又是为什么?

说白了,宋朝之后,文武分成了两道,文人大多数以文为贵,越来越瞧不起武人。所以,有一身武艺与兵略的呼延赞,由于缺了领兵打仗的机会,那么慢慢地,当然就会成为后世著史文官们口中的笑话了。

空有报效之志,一身武艺不得施展,使得呼延赞的脾气也越来越极端了。在汴梁城的文武诸官眼中,呼延赞已经是一个“人间怪物”般地存在了。

宋朝有刺绣纹身的风气。呼延赞便在自己身上刺遍了“赤心杀贼”的字样。而他的妻子和奴仆们身上,也都被他一个个纹上了这一类报国效忠的纹身刺字。

他还在儿子们的背后另刺了两行字:“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

朝廷一直没有准许呼延赞外出领兵,而他却一直在为外出而作准备。

由此,呼延赞从不与同僚或上官们交往,下值时的所有空闲时间,都在研练武艺,打制兵器,时刻准备为国出征,上阵杀敌。

当时,北宋之大敌、辽国军队兵将们的铁铠越来越坚厚,呼延赞根据自己早年的战阵经验,专门打制了一把专破铁甲的战刀,取名为——破阵刀。

他还根据宋军常用鞭锏的不足,改制做出了一件铁鞭与铁骨朵的合体兵器,专用于破敌军重铠甲士,又取名为——降魔杵。

除此之外,呼延赞还特制了一个专门上阵的铁巾帽,帽两边耸起如利剑朝天,据称帽重达十几斤。

平日出门,呼延赞都是戴着红巾、乘坐着青白杂色的战马、穿着与众不同衣服。他在汴梁城中,显得格外的出奇。

呼延赞无法得偿所愿的外出边关领兵,就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注到了家人身上,他日夜督促着自己的儿子们磨炼筋骨,锻炼武艺。冬天,他用冷水给家中的幼子们擦洗身体,希望他们长大能耐寒而强健,能为国上阵;夏季,其子们都要披挂整齐,在酷暑烈日下手执重械练习战阵厮杀的技艺。

由此,呼延家子弟在呼延赞督促下,个个武艺娴熟,这是民间有“呼家将”传说的原因之一。

呼延赞在家中教子极严,但他对儿子们的父爱之深,也是情真意切的。某次,其一个子得病,呼延赞听信偏方所言,毫不犹豫就挥刀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烹作羹给孩子喝下,用以疗疾。

大宋武人的无奈——哷延赞的仕途。

宋太宗一朝,始终没有放呼延赞出去领兵守边,所以他一直就在禁卫军中不高不低的任着职。

到了宋真宗时,呼延赞的资历已为元勋宿将,但职务仍不算高,实际与他资历是不符合的。然而呼延赞毫不挂怀,一切恬淡处之。

一次,宋真宗要为禁卫军中的将领们晋级,在议功会上,一干勋臣宿将们争相陈述着自己昔日在疆场上征战的功劳,以至于弄得会场上一片喧哗声。

唯独呼延赞毫不显摆自己早年曾多次摧锋陷阵、身上负创几十次的战功。当轮到他陈述时,他便谦逊地禀奏真宗皇帝:“臣每月的俸禄有数百上千钱,生活用度却花费不到一半,得到这么多已感荣幸和惭愧。自己深知无以报国,不敢再求升迁,将来恐怕福分太多而生灾。”

一说完,呼延赞拜了两拜,便退下了。

这种堪称赤诚无私的胸怀,当场镇住了在场的所有将领们。但是又不得不说,这又是大煞风景的。因为用财帛让武将安于现状,是大宋“治将之道”。而“武将不贪财”真是违背了大宋已经成为默契的价值观的。

由此,皇帝与在座诸将嘴上叹服,而心里是什么滋味,那就很微妙了。

呼延赞一生是幸运的!

因为他虽然性格不合群,却也得以安渡了晚年。北宋咸平三年,呼延赞被派到元德皇太后的陵园,负责那里的守陵护卫任务。完成这段任职后,这位一生都在想着要为国守边的老将便溘然长逝了。

但呼延赞又是“不幸”的!

因为他生不逢时,呼家将一门忠良,武艺超群,然而始终没有机会去实践他领兵出征、杀敌报国的理想。实际上,这也正是北宋武人们的宿命。

据此有人说,这是呼延赞在军中统御士卒和在地方管理民众的能力低下所致,所以朝廷才不重用他。这样说,那就有些不公正了。

像呼延赞这样的人,武艺好,生性勇猛,又痴迷于钻研兵法战阵,如果生在汉唐,那肯定会被放出去任边将建功立业的。

而大宋却丝毫不给这样的人机会,让其一生所学无从施展,然后脾气变得越来越怪。你不给他施展机会,又怎能说他的能力是行还是不行?

呼延赞画像

本文为风去了无痕D论史谈兵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晋最后的努力,刘渊两次进攻洛阳是怎样被晋军打退的?
武松武艺惊人,宋江为何只将他排在梁山第14位?说起来也很简单
细读水浒109将之高情商的呼延灼
皇帝随口问了一个人,此人听到消息后,当天晚上就赶紧自杀了
家丁制成风对明朝军队战斗力的伤害
唐朝千牛卫大将军的名称由来与职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