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门冬汤为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而治疗颇为棘手的多发病,它与胃癌发生有一定的关系。1998~2003年,笔者对该病病例采用辨证分型,运用《金匮》麦门冬汤为基本方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  中有关标准,共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30~60岁,平均47.5岁,脑力劳动者36例,体力劳动者12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平均5.5年。48例均经胃镜及病理确诊者,其中病变部位在胃窦者27例,在胃体者15例,胃体并胃窦者6例。伴有肠化生者6例。

    1.2 治疗方法 以麦门冬汤加丹参为主结合辨证分型用药。麦门冬汤组成: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笔者每以太子参、怀山药代人参、粳米。水煎服,日1剂,煎2次,早晚分服。疗程2~6个月。

    1.2.1 肝胃气滞型 症见胃脘痞胀疼痛或攻窜胁背,中脘嘈杂似饥,嗳气频作,透酸苦水,苔薄白或微黄,脉弦。以麦门冬汤加丹参15g,佛手香附白芍素馨花郁金各10g。

  1.2.2 胃阴亏虚型 症见胃痛隐作或胀痛,灼热不适,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以麦门冬汤加丹参15g,沙参石斛木瓜乌梅花粉各10g [2]  。

    1.2.3 脾胃虚弱型 症见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大便多溏,舌质淡,脉沉细。以麦门冬汤减少麦冬用量,加丹参15g,黄芪茯苓党参各30g,白术陈皮各10g [3]  。

    1.2.4 瘀阻胃络型 症见胃脘痛如锥刺,痛有定处,拒按或大便干黑,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脉涩。以麦门冬汤加丹参30g,三七赤芍泽兰、丹皮、莪术各10g [4]  。

    如同时出现两型以上症状时,可将相应证型的方药加减治疗。伴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加白花蛇舌草、苡仁各30g,内金15g。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 [5]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增加。胃镜复查粘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胃粘膜活检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两级以上(含两级)。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改善,体重增加,胃镜检查病变有所减轻。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急性、慢性炎症减轻一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体重无增加。胃镜检查和胃粘膜病理检查结果达不到有效标准或病情有所加重。

  2.2 结果

    2.2.1 临床疗效 经2~6个月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无一例恶化。

    2.2.2 胃镜病理疗效 本组病例有28例患者随机接受胃镜及病理复查,结果:显效10例,有效9例,显效与有效率为67.85%。其中6例“肠化”者有3例显效,3例有效,无一例恶化者。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下称本病)是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祖国医学中“胃脘痛”范畴,其病理复杂,往往寒热虚实互见,寒热相兼,病情顽固,迁延难愈。

    胃为阳腑,喜润恶燥,或因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加胃伤阴或因过服温燥之品,克伐胃中阴液,导致胃阴不足,胃阴久亏,无阴则阳无以生,故本病病延日久,阴伤及阳,不仅胃阳受抑,脾阳亦无所奉养,因此,对本病不管它属哪一类型,都应考虑到胃阴不足的一面,尤其脾胃虚弱型,往往其表面现象可能掩盖胃阴不足的本质,为此,笔者选用麦门冬汤为主治疗。本方功专生津滋液而清虚火,以麦冬为主药《本草正义》指出:“麦冬,其味大甘,膏脂浓郁,故专补胃阴,滋津液,本品是甘药补益之上品”。胃得其养而津自充,则虚火自敛;佐以参、甘、米、枣大补中气而生津液,并于上述益气生津药中,配伍一味半夏以开胃行津,下气和胃,本方体现了益胃生津,降逆下气的法则。

    笔者在临床中还观察到无论何种证型,多兼夹有或轻或重的血瘀证候,故在临床施治中,根据“痛久入络”必致气血运动不畅而出现瘀滞这一病理特点 [6]  ,对本病见有瘀血体征或瘀血体征尚未明显表现出来者,在分型用药的基础上都予以适当的活血化瘀药,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临床疗效,达到“瘀去新生”的目的。实验证明活血化瘀药有改善微循环、调节代谢失调和神经血管营养等作用,能消除胃粘膜病损处的代谢障碍而使组织获得新生,并有促进增生性病变的转化及吸收作用,对本病因局限组织的再生过程占优势而发生息肉或转化为癌者,有积极的防治意义。

    总的来说,本病胃阴不足、胃热证和瘀血证贯穿疾病全 过程,其治则应以健脾益气滋阴养液和活血化瘀为主,尤以养阴顾津,生津护膜为要,用药须注意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而不壅,攻而不峻。

    另外,精神调节对本病的治疗以及防止复发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胃脘痛与肝脏关系密切,只有心情舒畅,才能保持肝脏的疏泄功能,而使脾胃健运,以促进病情向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文献自拟清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加减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案
黄芪建中汤:千古奇方,健脾养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最佳方详解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解说 - 中医资源 - 医生圈论坛—医学社区 医学健康网站|寻医...
调肝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4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