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柠经方病案之六:桂枝厚朴杏子汤(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了这一次的咳嗽,然而余痰却总是去不掉

雨柠经方病案之六:桂枝厚朴杏子汤(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了这一次的咳嗽,然而余痰却总是去不掉

(2011-11-10 17:05:11)

     9月27日小孩开始喝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中午1点,晚7点喝了两次。当天大便两次,下午晚上各1次,后1次稀,黄色。刚睡着时盗汗多。但有了明显好转的迹象,昨晚咳嗽干咳不出痰,今晚咳嗽明显能咳出痰,有点小喘,呼吸频率比昨晚频率低,昨晚1秒1次,今晚2秒1次。

    9月28日复诊,桂枝厚朴杏仁汤加前胡,牡蛎。咳嗽的次数减少了,饭量回升,咳嗽痰音明显,尤其刚睡下咳嗽车程度剧烈,有微喘。

    9月29日,依然是桂枝汤加减。今晚咳嗽次数很少,痰多,已经不喘。今天大便3次,后2次稀,褐色。孩子痰多和大便次数多,都是在排湿邪,是好事。

 

    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一次的咳嗽,小青龙、真武汤都不起作用了,反而是桂枝汤有效了呢?是不是小孩体内有不同层面的寒湿,以前用的药分别排出了体内不同层面的寒湿。象一个桶,原先的短板补上了,下一次生病可能从另外的短板处发生的,所以原先生效的药下一次就不一定适用。《伤寒论》中本来就是把人体分成里中外三层,桂枝汤证属于最外一层的表虚证,麻黄汤以及类方(含小青龙)属于表实证。到了真武汤就是里证了。表虚就是自汗出,表实是无汗或少汗。这一次孩子开始就是37-38度之间的低烧,皮肤一直都是有汗的,所以就对应上了桂枝汤症的“表虚自汗”。

 

    9月30日,10月1日,本地门诊,医生根据“汗出而喘,不可更进桂枝汤”改用麻杏石甘汤。2服麻杏石甘汤。夜间已经基本不咳嗽,白天偶尔咳嗽,有痰,呼吸声仍粗。大便正常。但是盗汗多,手脚凉。

    10月2日-10月5日,4服麻杏石甘汤。只早上起床时咳嗽,流清涕。痰多,咳嗽是在咳痰。盗汗好很多,手脚凉。但是麻杏汤吃多了,胃口不太好。麻杏汤开始效果还不错,吃了6服,始终维持现状。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应该警惕了,因为麻杏石甘汤用了之后,手脚变凉,应该是伤了肺气的表现。而这时小孩只是有些余痰老是去不掉,现在回想,应该是脾虚不能化湿的表现。然而本地的这个中医大夫连续给开了6天的麻杏汤,我是每天带孩子去面诊的,每次只拿一付药。而且依我对中药虽然不多的体会,也知道如果同一种中药方剂,用了三天还没有效果,肯定是中药的方向性上出了问题,应该换药才对,因为真正对症的中药,应该是一剂知疗效的。

    10月6日、7日,2服止嗽散加焦三仙。胃口稍恢复,但晨起时的咳嗽和痰依然多,总得来说,止嗽散无效。

    10月8日复诊,还是2服麻杏石甘汤。我和网上的朋友林大夫交流,他也觉得本地的中医有问题,建议考虑用苓桂术甘汤。

    10月10日复诊,本地大夫说说舌头红,有热,不能用桂枝,因此也不能用苓桂术甘汤,还是开的麻杏石甘汤。但是晚上小孩大便前干后稀,在马桶上坐了半天,忽然说房子转,是不是头晕?我心里否定了本地的中医。因为孩子吃了这么久的中药,却没有进一步的好转,而且胃口不好,觉得孩子更瘦了。我决定停药。

    10月11日,林大夫劝我应该坚持中医调理一段时间。在网上给开了一个方子,让孩子试三天,如果没有变化就算了,如果有好转就坚持下去。(炮附子3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生白术6克、茯苓10克、泽泻3克、桂枝1克、党参6克、白芍6克、陈皮1克、五味子2克、淮山药6克)。吃完此药后,孩子的喝水和出汗明显增多,但精神好了。因为期间又受凉一次,于是前后共吃了5天。

    10月17日,生麻黄3克,炮附子6克,炙甘草6克,党参6克。

    整个十月就是在中药中度过的,为了这残余的早晨咳痰,吃了这么多药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麻杏石甘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麻黄药对配伍
孩子发烧妈妈怎么办?(三)
中药剂量标准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儿子的感冒咳嗽,兼谈小青龙汤等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儿子的感冒咳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