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所喜欢的一百五十首诗词(十)

 第六十名: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且不论好坏,这首诗铁定进入我的这份名单。何哉?因为常建描写的“破山寺”就在我的老家,我对其太熟悉了。更何况这首诗写得非常出色!

破山寺”在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始建于南齐时期,对于唐朝人来说,那也是相当古老的寺庙。自打我懂事起,我只知道它叫“兴福寺”,每年香火旺盛,我跟着老人去了好多回,每次都不敢正眼看那威武的四大金刚。后来知识丰富了,了解到这里最初的菩萨佛祖的像都是上等的木头,在那场发生在我出生前的十年浩劫中全被毁了,后来重塑金身,用的只能是泥了。

寺里有一石头,横看像“兴”字,竖看像“福”字。著名的绿毛龟就是从这个寺里最先发现的。一千多年前,在整理寺院时,人们挖出了兴福石,发现下面有一潭水,里面有一只乌龟,背上长满了青苔,故名“绿毛龟”,不知已经活了多少岁月,当年是怎么压到下面去的呢?

我去过这个寺庙好多次,在高考前,和一群同学还去那里烧过香,后来个个都高中了。当时许了三个愿,现在两个都已经实现了。还有一个因为后来自己的理想变了,也就随缘不去强求了。有一次机缘巧合,我得以参观了方丈室。里面大方青砖铺地,看起来颇为朴素,但几把椅子据说是上等木料,非常值钱——说钱就显得俗气了。

自划为文物保护单位后,里面香火就少了很多。在人少的时候走走,那条叫“曲径”的小路真是通往幽静深远之处——仿佛每个人的心灵的那一头总隐藏着些秘密。

 

第五十九名: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明明是伤感的离别,你为何要写得如此舒畅?

柳花满天飞,酒肆里的酒香仿佛变成了有形的东西,随着一团团白色的柳絮到处飞舞,轻轻地飘过离人的脸。

将“吴姬压酒”解释成吴地来的女子压糟制酒,还不如解释成风姿绰约的老板娘说着侬侬吴语,一手持酒壶,一手压着壶嘴,将刚刚饮空的杯子再次斟满。这些个少年啊,明明在城内已经喝过好几次送别的酒了,还得赶到城外再痛饮一番。真是不放过一切喝酒快活的机会。至于是否真心来送我,我现在喝得稀里糊涂,只能问问外面的河水了。

 

第五十八名: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近几年我发现每年都有好几次不由自主地吟诵此诗,原因是我常在春天去山里旅游。这首诗写得朗朗上口,描述气候准确形象,实在是诗中精品。

记得去年在山里徒步,我对着山坡上杜鹃花又将此诗背了一遍,旁边的年轻人赞不绝口,羡慕俺这等有文化之人。

描写气候错时的好诗中,由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当出色。开头四句为: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首诗要不是太长了,我背不出来,并且有几句不怎么精彩,估计也要被我收录进前一百五十名。

 

第五十七名: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个失恋的女子,独自守在空空的屋角,听着窗外雨水滴答,看着黄花落满地,此时此刻,读起此词,想必立刻会泪儿涟涟。

我不是女子,也不曾有过如此细腻的感触,不过这首词营造的一种气氛实在妙到毫巅。此后的许多作品在表现女子孤单和相思时,莫不是借用其手法。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迎合现代人的生活,往往让女人们喝得酩酊大醉,满嘴胡话,或者干脆瘫倒。这叫逃避现实,完全醉了连伤心都没有啦。

 

第五十六名: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真是富含人生哲理的一首好词!

少年究竟该不该识得愁滋味?不识吧,可能人生会走好多弯路;识得吧,早早勘破人生,想必会缺少闯劲。完美的情况是稍稍了解一些,但又不至于让人畏首畏脚。然而谁又能如此完美地掌控自己呢?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真正老了之后,如果还是看不破人生之坎坷,那么这辈子算是白活了。孔子曰: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不过按现代人的寿命和退休年龄,六十知天命,七十耳顺,似乎也挺好。

 

第五十五名: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读李太白的这首诗后,我就觉得送别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要带一点点的伤感,但是必须时刻保持潇洒。青山、城郭、白水、浮云,落日,这些就像舞台布景,友人如果是向西去的话,此刻只看到马背上的身影,逐渐淹没在夕阳的余辉中,西风中传来阵阵马嘶声。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反复读这两句,感觉这是老天在作诗,借李白道出耳。

不知道最早在网络上打出“神马都是浮云”者是打错字了,还是从这首诗汲取了灵感?

 

第五十四名: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评此诗为七律第一。我虽然不太同意,但无疑这首诗是写得极好的,只是滚滚长江的气势也掩盖不住一股岁月蹉跎年华老去的悲哀。

这里的“杯”在古汉语里得读成“白”音,不然整首诗就不压韵了。貌似当年教我的语文老师没讲这一点,或者是因为我从小不喜欢语文课,根本没听到,还好高考没考到。我猜在古时这就是一个多音字,不然的话,请按这个读音试着读这句:李白举杯邀明月。

 

第五十三名:

《水调歌头》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后人在解释该词中“山色有无中”一句时,都认为是欧阳修说的。的确欧阳修有词曰:“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并且醉翁一词似乎被现代人公认为是代指欧阳修。

但实际上王维的《汉江临眺》写道: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的这首诗是极好的。不仅诗本身格调很高,而且他通过该诗对中国山水画进行了高度概况,就是这一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玄妙之处在于该诗结尾处也道出了“醉”“翁”两字。苏东坡学识渊博,对王摩诘诗定然烂熟于心,我猜他在这里是一语双关:既恭维了欧阳修这位当时的文坛前辈,又表示了对前朝王摩诘的崇敬,因为他本人也是画画高手,当然知道王摩诘的这句话对后世影响力有多大。

关于这段引用的考证,我从未在任何其他地方看到过,因此是我自己小小的发现,心中颇为得意。

词的下阙对风的描写太精彩了。“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这一句读起来很带劲,并且里面包含了一个有趣的典故。风有没有雌雄之分?我们常说“一展雄风”,似乎从来没有说过“一展雌风”。但是在兰台公子嘴中,这风就有雌雄之分,并且将歪理说的振振有词,将他的大王哄得一楞一楞。这兰台公子又是谁?原来就是写《登徒子好色赋》的宋玉。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句话简直是在描写神仙。

年轻时,我喜欢在运动出汗时敞开胸襟,在风中猛烈地吹着,感觉浑身毛孔通透,无比舒服。此时心中常会涌起这句词。现在人未老,却娇嫩了许多,吹不得大风了,人生的趣味真是越来越少了。

 

第五十二名: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儒、释、道三家我都喜欢,而用佛教名字“摩诘”的王右丞却说他“好道”,想必也是对各家都有所爱。这首诗太潇洒了!我也想去大山面对着蓝天白云碧水发呆悟道。

记得在十多年以前,有一次去南方一个大山里面,上午沿着一条山涧往山里走,看着白云从山背后飘起,清澈的溪水汩汩而下,心里默念着自己的MSN签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个劲地走啊走,不知不觉地过了中午,又不知不觉天色开始变暗,而那水却似乎永远没有穷尽之时。心有不甘,不得不往回走,回程的后半部分天黑的有点看不清路,山路狭窄崎岖湿滑,颇有些危险。

这件事情给我的教育是:有些令人神往的东西想想就可以了,不必当真去做。“兴来每独往”,至少独自去野外旅行是很危险的。

 

第五十一名:

《龟虽寿》

三国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国时期,如果从政治、军事、文学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些主要人员,大概如下:

人物                  政治        军事        文学

曹操                  优秀        优秀        优秀

刘备                  良好                   

孙权                  优秀                   

诸葛亮              良好        优秀        中(一篇《出师表》)

司马懿              优秀        优秀        

曹丕                  优秀                   良(和曹植差不多)

 

 

这首诗中竟然直接写出了几个成语,曹丞相实在是太有才了!若是我生长在三国年代,估计也是要投奔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悲落日 ——李白小诗一瞥
李白《送友人》,浮云和孤蓬象征游子飘忽不定,落日和班马亦有情
李白很经典的一首诗,写出了送别的绝高境界,堪称鬼斧神工的手笔
最是那些送别诗(词)<下>
每日一诗|李白《灞陵行送别》
唐诗百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