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稼轩词运用比兴寄托的有一个特点就是借古喻今

稼轩词运用比兴寄托的有一个特点就是借古喻今。虽说这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但是稼轩用得尤其出色,不仅量大而且质高。稼轩常拿古人古事做比体,比托今人今事。他那大量的咏怀吊古之作,都是从历史与现实的相似处探寻事理,褒贬古今,寄托国仇家恨以及兴亡之感和身世之感这种比喻与前述各种所不同的是:一般不伴随形象,不是从客观事物的具象联系中反映思想,而是把现实生活的环境、事件同历史生活的环境、事件以及人物的思想、行为、身世、境遇等因素相联系,寄托和发挥自己的感情。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立,三国时期的三足鼎立,和当时宋金对立在我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有其相似的地方。因此,这些历史的分裂现象便成为辛弃疾笔下最常见的凭吊之资。当他登上建康赏心亭的时候,他高唱“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念奴娇》)

虎踞龙盘

金陵自古帝王州,在这里有多少英雄建树了赫赫的绩业,可是而今呢?虎踞龙盘的帝王气象没有了,只见柳外日色惨淡,昏昏欲坠;水边的归鸟在暮色中哀鸣着寻找自己的窝巢;田埂上的老枝被冷风吹得呜呜悲鸣;水中的小帆船象枯叶一样飘摇远去;偶然传来一声悲凉的羌笛,更增寂寥冷落的气氛。真是“剩水残山无态度”,难怪作者为此长歌当哭,有泪如倾!这是登临怀古,感慨今昔之情感宣泄。南宋的黯弱比之南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东晋南渡之后,君臣相与为乐,不思恢复,这和南宋君臣的情形大体相同。所以作者以“新亭风景”为喻谴责之。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云:“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这是个非常恰当的比喻。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借卉饮宴。周侯(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止作楚囚相对?”

暮色

辛词所谓“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当是借东晋事指斥南宋君臣不顾国耻、相邀宴饮的生活。实际上,南宋君臣的生活本质是“暖风薰得人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穷奢极欲,醉生梦死。他们在相与为乐方面是大大的有过于东晋渡江诸人;而在国难当头作“楚因相对”的情感表现上,比东晋周侯诸人更等而下之所以陆游在《追感往事》诗中非常愤慨地指出:“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在《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诗中愤怒地斥责“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辛弃疾和陆游处在同样的时代,自然有相同的感受。当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的时候,他又低吟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悲壮之音这“多少事”应包括三国争战之事。联想到三国曹操、刘备、孙权三雄并立之时,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又是何等的英雄豪迈;

辛弃疾

曹操临江横槊赋《短歌行》,吟唱“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时,又是何等博大壮阔的勃勃雄心!孙仲谋坐断东南,面对南下咄咄逼人的曹军数十万人马的汹汹气势,临危不惧,大破曹军,终使“强虏灰飞烟灭”,这又是何等的可敬可叹!又联想到刘裕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旄头所指,所向披靡,是何等的英雄壮举!这些古代人物,无论成败如何,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都是最值得敬佩的。而对比现实,神州陆沉,却无英雄拯救危亡,投降派甚嚣尘上,朝廷苟且偷生抗战志士壮志难伸等令人痛心的状况,顿生今不如昔的感慨、屈辱偷生的恼恨,于是,愤怒已极,大声疾呼:“生子当如孙仲谋!”意谓主持国家大事的皇帝,应当养一个象孙权那样的儿子来继承王业,才能称霸天下,扬眉吐气;

气吞万里如虎

而不是像刘景升儿子刘琮那样只知把江山拱手让于别人,跟着这种连猪狗都不如的窝囊废,只能使人屈辱丧气。作者在引用“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时,有意隐去了下半句“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虽于字面不显,但内蓄气力弥漫,早已把这层意思囊括其中了。显然,作者在这里是用隐喻手法,比附影射现实中的皇帝黯弱无能,就犹如当年刘景升儿子一样黯弱可欺,致使国势如累卵,危在旦夕。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恼恨自己生不逢时,空怀壮志,“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等等。他虽然“终是爱君”,口中没有骂出“如今皇帝就像猪狗不如的刘琮”之类的话,但长久的积愤早已包含了这层意思。历史的教训是永远值得记取的。韩侂胄北伐之举,被辛弃疾比喻为“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羸得仓皇北顾。”韩侂胄力主北伐,虽然辛弃疾开始是支持的,那是在没有看明白韩侂胄的真实用心的情况下。

空怀壮志之景

当他看透了韩的真实用心之后就由支持转而反对,指出韩氏并不是真正要北伐:“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瑞鹧鸪?乙丑奉祠归,舟次余干赋》)辛弃疾一生为北伐而奔走呼号,梦寐以求,他怎么会反对北伐呢?他不是反对北伐,而是反对韩氏抱着“欲以自固”的个人目的、将国家的生死存亡作为赌注的假北伐;不是反对北伐,是反对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草率出兵、导致丧师辱国、甚至丧师灭国的北伐。但是,韩氏并未听取辛弃疾的劝告,执意北伐结果一败涂地,真的是应了“赢得仓皇北顾”的预言。后来程珌在《洛水集丙子轮对札子》中沉痛地指出:“方是时朝廷有其意(北伐准备)而未有其事也。明年乙丑,弃疾免归。又明年丙寅始出师,一出涂地不可收拾: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葺治之器一日而散,百年公私之蓋藏一日而空,百年中原之人心一日而失。邓友龙败,朝廷以邱崈代之,臣从邱崈至于淮甸,目击横溃,为之推寻其由,无一而非弃疾预言于二年之先者。”

辛弃疾

​可惜辛弃疾先死,没有看到这惨败的一幕,如若看到,也会痛不欲生。韩侂胄的刚愎自用,所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他本人的首级被宁宗割下送与金人请降尚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使南宋国力丧尽,一蹶不振,加速其灭亡的进程。辛词借古喻今更多的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尤以正反对比为多。一般来说都是通过今昔对比,在回想当年中突出揭示现实的孱弱不争、麻木不仁。在江西,他的同行张仲固要到兴元去赴任,他写《木兰花慢》为之送别:“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兴元即汉中,由此他回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开国时,“剑指三秦,战东归”,进而与项羽争霸天下的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是何等令人神往!而现在小朝廷怯懦昏庸,无所作为,公卿死守和约,塞马死于槽枥,当年刘邦统一天下的英雄气概荡然无存!

汉高祖刘邦影视剧照

又回想当年萧何月下追回逃亡的韩信,刘邦登台拜将,韩信统军大展才华,一麾定齐,垓下灭楚,一统霸业遂成,何其辉煌!而现在小朝廷却嫉贤妒能,近小人而远君子,“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志士仁人,诛锄殆尽!这样对比,除了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意义,也最能引起作者心灵的振颤:吊古伤今,哀怨顿生,再看看眼前了无生气的剩水残山,不由引出无可奈何的感伤。他的《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所表现的是整顿乾坤的宏图大志,所用表现方法也是对比,词云: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依然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红日又西沉

缅怀大禹当年舍家治水、整顿乾坤、造福人类的历史功绩:洪水猛兽,各归其薮,大患既除,人居平土。其功可谓悠悠万世,永垂不朽!而今,白浪依然东去,红日依然西沉,可景物依旧,人事全非,强虏蹂躏,生灵涂炭,到处是战乱流离,其灾殃祸患,比起大禹时代的洪水猛兽为害更烈,他期望“大禹”这样的治世英雄再现,遗憾没有大禹这样的英雄出来清洗胡沙,整顿乾坤,真是可悲可叹!悲叹之余,还包含有对现实、对小朝廷乞求苟安、不思恢复的愤怒谴责,同时也以大禹自期,暗含自己空怀统一天下的雄心抱负,却无奈空老山林的悲愤和苦闷。

大禹雕像

辛词多用对比,旨在凸显古今反差之强烈。颂古,以显当今之可叹;刺今,以显古事之堪羡。在运用过程中,作者善于把吊古和伤今两层意思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借以达到以今托古,以古衬今,相互生发,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合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吊古和伤今是有机联系、不可分离的,如无吊古一层,伤今便觉呆板乏味,吊古正是为伤今开拓了纵深幽远的意境如无伤今一层,吊古就会失去现实的意义而变得没有生气,伤今正是给吊古赋予了丰富的现实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在阴柔的南宋,有位男神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宋代词人列传之辛弃疾 zt
经典宋词-辛弃疾
陆游与辛弃疾
金戈铁马辛弃疾8词坛飞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