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瞻七万雄兵,为何会败于邓艾两千残兵?这个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吗?

如果诸葛瞻有七万人,蜀汉就不会灭亡了。

魏灭蜀汉之战,双方兵力很清晰。

魏军总计约十八万人,兵分三路:

西线由邓艾率领,约三万人。攻击目标是驻扎在甘松、沓中的汉军姜维部。

中线由诸葛绪率领,也是约三万人。负责切断姜维的退路,配合邓艾行动。

东路军由钟会率领,约十二万余人,又兵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向汉中碾压式进攻。

当时汉军的兵力,根据司马昭推测,大约有九万多人。

其中固守北大门汉中、武都的兵力,在五万人左右。固守建平(防东吴)的兵力,在一万人上下。镇守南中(防南蛮)的兵力,也大约有一万人。

也就是说,除掉边防部队外。蜀汉能用来守卫成都的兵力,可能也就两万多人。

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傥骆道),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晋书帝纪第二·文帝》

当然,这只是司马昭的估计。

根据后来刘禅投降时的降表来看,汉军的兵力比司马昭的推测的兵力要略多一点,十万零两千人。

禅又遣太常张峻、益州别驾汝超受节度,遣太仆蒋显有命敕姜维。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馀物称此。——《蜀记》

考虑到在战争中有损失,汉军的实际兵力可能接近十一万人。

不过十万多和九万多,也差不太多。汉军的兵力也就是在十万人上下

所以蜀汉灭亡前夕,刘禅在蜀中能调动的所有兵力也就两三万人。

这些兵力,部署了一部分在各个郡县,还有一部分被派到剑阁,协同姜维作战。最后留给诸葛瞻的机动兵力有多少?

可能撑死也就几千人,不可能再多了。

至于说诸葛瞻领七万雄兵迎战邓艾。这只是《三国演义》的虚构数字。

演义小说一贯喜欢夸大其词,看看就行了,不必当真。

如果当时诸葛瞻手里要真有七万人,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邓艾淹死。蜀汉也不至于只抵抗三个月就被魏国所灭。

下面再说说诸葛瞻为什么打不赢邓艾。

当时诸葛瞻是主场作战,而且以逸待劳。邓艾是劳师远征,精疲力尽,诸葛瞻怎么就打不过呢?

个人觉得,导致诸葛瞻战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汉军虽然以逸待劳,但士气低落。魏军虽然劳师远征,但士气高涨。

汉中沦陷后,汉军大约损失三万人,这本来是晴天霹雳,国将不国的预兆。但由于姜维从邓艾和诸葛绪的包围圈中跳了出来,与增援而来的廖化、张翼、董厥等部会合,守住了剑阁。

魏军方面由于未能歼灭姜维主力,原定的计划流产。又加之钟会率领的魏军主力在汉中面临断粮风险,不敢再向南进军,有撤兵之意。蜀汉朝廷便以为大势无碍,这次保卫战赢定了。

这里插一句。按照司马昭的计划,邓艾负责死死钳制住姜维,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钟会负责进攻没有蜀军主力的战略要地汉中。这样是一石二鸟,既可以围困姜维,使姜维无法救汉中;同时由于汉中空虚,魏军用优势兵力趁虚占据汉中,可以避免了消耗巨大的攻关战。即使邓艾和诸葛绪一时吃不掉姜维主力,只要钟会如期拿下汉中,那么姜维就面临被彻底合围的危险。这一招可以说是“既狠又准”。只要计划能成功,汉军的主力就会被消灭在北部。剩下来的仗,魏军都不用打了。刘禅自然会投降。

只不过,司马昭没想到姜维能从包围中跳出去。

再说回来。由于暂时无亡国之忧。因此,刘禅便没有调驻守南中和建平的两万精锐汉军回成都协防。

这导致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邓艾偷渡阴平,突然来到江油,汉军本想伏击魏军。但不想反被魏军击溃(伏击都能被击溃,这就可想而知当时汉军是有多稀烂了)。江油守将见事不妙,开门投降,魏军轻松在蜀地边缘立住了脚跟。

老话说的好,下梁歪不歪,关键要看上梁正不正。

在生死存亡关头,蜀汉朝廷昏招迭出。面对几千魏军,刘禅连机动兵力都派不出,只能让诸葛瞻率成都的卫戍部队迎战邓艾。汉军的士气之低,是可想而知的。

说句不好听的。可能当时连刘禅都做好了亡国准备。不然,刘禅后来怎么可能那么爽快的就纳表投降?

皇帝尚且如此尿性,士兵怎么可能拼命?

至于魏军。球都已经踢到禁区了,就差临门一脚。赢了,光宗耀祖,银子、土地、女人都有了。因此自然是士气高涨,拿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昂士气与汉军玩命。

其二,双方统帅的能力和士兵战斗力不在一个档次。

前面说了。邓艾的兵力约几千人,诸葛瞻的兵力稍微多一点。但士气低落。双方的综合战力其实相当。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决定胜局的关键,就得看双方指挥人员的水平。

诸葛瞻领命出征后,他的决策是率军进驻涪城附近。一个叫黄崇(黄权的儿子)的人向诸葛瞻建议,说你如果不赶紧去江油堵住邓艾,让魏军进了平原,我们就挡不住了。

但诸葛瞻没听他的,在涪城盘桓不进。于是就导致了后来江油沦陷,邓艾长驱直入,杀进了成都平原。(一般认为诸葛瞻未能及时增援江油,是因为他想立大功。想等邓艾与江油汉军拼个你死我活,消磨锐气,师老兵疲的时候再出手,一举将其歼灭。结果他玩大了)

没能第一时间挡住邓艾,又有人向诸葛瞻提出建议,不要与魏军死磕。汉军应死守。邓艾是孤军深入,坚持不了太久。

但诸葛瞻考虑到汉军士气低落,要想守,必须要有一场胜仗,起码是一场不胜不败的战斗来稳定军队的士气,然后才能固守。

于是他就放弃了死守计划,主动出击。

结果,汉军惨败。涪城也守不住了。诸葛瞻只得主动向南撤退,一直退到了成都的北部门户绵竹。

退到绵竹后,诸葛瞻无路可退,因为他的身后就是成都。

为了鼓舞已经近乎于零的士气,诸葛瞻亲自出马,拿出要跟邓艾玩命的态势,与魏军干了一仗。还别说,他还真的重挫了魏军。击败了邓艾的儿子邓忠。

但是,诸葛瞻面对的是身经百战,而且已无路可退的邓艾。论经验,邓艾是从军四十余年的老将。论玩命,邓艾从来就没怂过。

最终,没有悬念。经过一番战斗后,绵竹汉军被邓艾打的全军覆没。诸葛瞻战死。

总的来说。诸葛瞻被邓艾击败。

一方面在于蜀汉朝廷的部署有问题。刘禅没能及早调动精锐回援,以致在危机关头,手上既无野战军可用,兵力也不足。只能让诸葛瞻带卫戍部队赶鸭子上架。

另一方面,汉军战斗力不行。邓艾率领的是精锐野战军,诸葛瞻率领的是卫戍部队。卫戍部队打野战,能打赢野战军?

再一方面,汉军的士气普遍低落,邓艾军所到之处,汉军无不是士气消沉。诸葛瞻其实也是没办法。战争拖下去,固然对邓艾不利。但对诸葛瞻也谈不上有多有利。

又一方面,诸葛瞻的能力不足。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清醒认知,对自己统帅军队的战斗力没有认知,对邓艾没有认知。除了一腔忠勇,诸葛瞻可谓一无是处。

当然,这也不能怪诸葛瞻。诸葛亮在他八岁的时候就病死了。诸葛瞻其实没能继承父亲的本事。

诸葛瞻的情况,刘禅是知道的,蜀汉的高层也都知道。蜀汉覆灭的这口锅,其实还得由整个蜀汉统治集团来背。


邓艾到达江油后进行了休整并补充了兵员,再加上后续源源不断有部队进行了增员,所以最后邓艾的军队应该不止只是几千人

邓艾的后续部队,已经跟上了,唯一的弱点就是粮草。结果诸葛瞻放弃优势,直接跟人速战速决,[抠鼻]

诸葛瞻要是堵在江油立寨司马昭这十二万人就全折在汉中了,退都退不走。而且汉中并不算陷落,汉中防御支点的汉乐二城还在。说不定司马氏就先行化解了。

七万太夸张了,蜀国总共就十万两千,汉中至少有2万兵力吧,姜维手上有5万,成都和其他地方守军共计3万,刘蝉派给诸葛赡的兵马也就万余人,可诸葛赡根本没作战经验,又是成都的警卫部队,肯定打不过邓艾的野战部队,邓艾到江油后,遂接阴平小路诸军,收降守将马邈的部队,外加涪城守将又不战而降,因此邓艾至少有万余人(连同投降的部队),当然诸葛赡指挥失误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最后刘蝉在成都投降时,可能也就只剩万余人了,而且部队和百姓都已经吓破胆了,因此不战而降…

姜维手上只有2万,最后到了剑阁汇合增援部队也不超过5万,面对钟会12万大军,但是挡住了,如果不是刘婵过早投降,蜀汉不会亡

当时蜀汉急需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诸葛瞻迫不得已带兵出城迎战,而且当时他们以为魏军攻破了摩天岭,并不知是偷渡过来的奇兵,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必败,到底有没有7万不知道,但绝对比邓艾的多多了

如果真有七万。魏国还能进汉中?早给挡住了阳平关外了。成都顶多还有点老弱病残或者一些皇帝的近卫士兵。也都是久疏战阵的。打仗估计不行,弄个仪仗队还行。姜维和成都已经断了联系。刘禅估计也是怀疑剑阁失手了。所以没有抵抗信心了

姜维还是很厉害,两万人能从6万人的包围中突围出来,而且还把钟会的12万大军挡在了剑阁

邓艾总兵力三万,二千兵是小股偷袭。

永安的蜀汉军队有3000这是有记载的,当时罗宪率3000人在白帝城抵御东吴的军队6个月

所以知道孔明的操作厉害了吧!那么点兵硬是让对方四处布防,不敢对阵,只能耗死他。孔明一死,指挥官的差距就立马体现出来了,虽然姜维费依也算个人才。[呲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蜀汉前期和蜀汉末期的兵力估算及部署缺陷
历史真相:从兵力对比看蜀汉灭亡的责任到底在谁
诸葛瞻兵败绵竹,除了能力不如邓艾之外,更主要的是实力不如对方
诸葛瞻7万雄兵以逸待劳,为何敌不过邓艾长途跋涉的2000残兵?
诸葛瞻以逸待劳,为何不敌邓艾的疲惫之师,双方各有多少军队参战
邓艾兵临城下,如果刘禅不出城投降,那么蜀国会灭亡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