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本之本——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根基(上)


图片来源:Pixabay

本文摘选自“生命关怀之道——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流派互联探索大会”上郑磊老师的讲稿,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根基,使我们更清晰的了解这一充满人文关怀的流派与其他治疗流派的不同,以及它的科学与严谨。


作为国际存在-人本心理学院两年系统培训的中方教员,郑磊老师负责第一讲“导论——核心原则与本土思想”。在课程中,郑老师的博学思辩给学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编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其他流派心理学的显著差别在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其被称为一个学派,不如被视为一个由众多思想主旨接近的专家学者们组成的学术联盟。因此,它在学习、研究和实践上的难点也在于此,即哲学关联度高、理论观点众多、研究范围广泛等。


所以,虽然我以“人本之本”为题,却并非要向大家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人本主义心理学,而是打算将我个人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在咨询和生活中的实际体验,与大家做简要的分享。希望借此抛砖引玉,收获大家更多的见解。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术语之一可能要数“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首先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戈尔德斯坦提出。他在著作《机体论》中阐述到:个体的动机是由一个最高驱力而不是多种驱力所提供的,这个最高驱力就是自我实现。戈尔德斯坦认为,正常机体的目的不是维持现状,而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发展。


之后,马斯洛承袭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为一套系统的“自我实现”理论,包括自我实现的内涵、类型、动力、途径,以及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等等。马斯洛认为,任何有机体都有一种维持和增强机体活动,并发展自身潜能的内在倾向。个体发展潜能的最终方向是自我实现


于此同时,罗杰斯也把“自我实现”倾向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核心动力。他写道,“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取向,依赖于每个生物有机体中存在的那种实现倾向——朝向成长、发展、实现其全部潜能的倾向。”


由此可见,“自我实现”思想其实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力论。


在“自我实现”思想的影响下,人本主义治疗师在临床方面会特别关注来访者个人的潜能,以及如何协助来访者发展这些潜能。他们首先相信,来访者自身具有充分的潜能和资源,可以使其跨越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和生活困境。他们经常使用霍妮“橡树种子”的比喻来揭示自我实现的力量。霍妮在她的著作《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的开头写道:

你无需——事实上也不能教会一粒橡树种子长成橡树,但是,如果给橡树种子一个机会,它内在的潜能就会使它成长为一棵高挺的橡树。同样,只要给予人类个体一个机会,他就能发挥出其特殊的人类潜能,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


因此,人本主义治疗师在咨询中不会以治疗者、指导者或教育者的身份自居,同时也不把来访者视为患者、指导对象或受教者,而是作为生命旅程的参与者和同行者与来访者工作和同在。


 “自我实现”对我个人而言,与其说是理论,倒不如称为信仰。在与之相关的经验中,最震撼我的是作为心理志工在南宁市“安琪之家康复教育活动中心”服务的经历。


“安琪之家”是专门帮助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非盈利机构。当我随着团队步入“安琪之家”的那一刻:我看见里面几十位脑瘫孩子——他们古怪的表情、扭曲的四肢、奇异的身体动作、含糊难懂的“语言”,以及房间里充斥的腥臊味……霎时间,一股沉重地绝望感从我的肩头一直压到我的心底。我真的很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待在这里,除了经受沉重的无助感之外,我究竟还能做什么呢?


不过,我还是得服从团队的安排——我们在“安琪之家”待了七天,作为仅有的心理咨询师,我被安排为工作人员、患儿父母,以及个别有交流能力的患儿提供心理咨询。那时,我平均每天接待5位个案,最多的一天接待了7位。


通过与他们交流和自己平时的观察,我了解到:虽然每位患儿都是因为脑瘫来接受康复训练,但是他们的病程发展没有一对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一人一病症。即使再权威的专家也无法预测,他们什么时候能站立,什么时候能说话,什么时候能借助器具行走,或者哪个孩子能康复得更快一些,功能恢复得更健全一点……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现在想来,这样巨大的不确定性才是造成这里所有人消极体验的根源。在此重压之下,许多个人和家庭都最终选择了放弃!


然而即便如此,不论是工作人员、患儿父母,还是患儿自己,他们每天都在为了能比昨天更健康一点点,而日以继夜的努力着。正是在这种形同炼狱般的处境中,任何一位孩子的些微改善,都如同彻骨冰寒中一枝被划燃的火柴,为周围每个人带去一丝光明和温暖的希望,而“自我实现”也就在这些星星之火中不断地发生。这里的每个人——不仅是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和训练者们——的潜能都在这些星星点点的希望推动下,缓慢而持续地转化为现实。


这段经历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们的身影也不止一次地伴我渡过生命中大小的困境。正如尼采的名言,“那些没有杀死我的,反使我强壮!”也使我更成为我自己。


在此,也许敏锐的朋友们已经发现,“自我实现”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或终点,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英文中,它以进行时的时态来表现。


今天,我们大家能够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关心的议题,也正是我们各自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和过程。


由于“自我实现”的思想和对潜能发展的重视,在临床实践中,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师逐渐发展出“资源导向”和“未来导向”的治疗态度和方法,以及对个人需要和创造力的关注。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特别对决定论——不论是以经典精神分析为代表的早年决定论,还是以行为主义疗法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坚决的反对……


-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揭秘心理咨询师十大疗法之人本主义疗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要概念及理论介绍
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及主要理论
心理流派及方法解析(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