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首明一理”:【率性之谓道】


《中庸》“首明一理”:
【率性之谓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现在大家都比较忙,要想静下心来读完《中庸》完整的文本比较困难,我个人认为选取《中庸》一些重要的段落中的重要语句来读,只要您认真去理解也会有所收获。《中庸》第一章里面前三句话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对于古代文献来说首章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论语的第一句话,《学而》篇的首章,“学而时习乎,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相当地关键,概括出了《论语》里边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个人德性的成长,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为学,另一个是交友。成长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君子。
  大家熟悉的《道德经》第一篇当然非常重要,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孟子亦如此,首章也非常地重要,《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向他提了一个问题,“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回答,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讲出了孟子政治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利”与“义”的区分。
 《中庸》的道理讲得十分精微,它几乎是把儒家所有的精华部分都总结出来了,从它开篇前三句话我们可以基本看出来,前三句话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儒家最重要的一些核心的观念都在《中庸》前三句话里面出现了,比如“天”、“命”、“性”、“道”、“教”,这样一些观念都已经出现了。而且《中庸》非常难读,有些人看到修道,立刻躲到一个角落里面去静坐。“修道之谓教”讲的完全不是这样一回事情。
   今天,与大家聊聊《中庸》前三句话里第二句:率性之谓道。
  率性之谓道。“率”这个字,按照朱子的讲法,“率者循也”,我们遵循的本性所由此走出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道路就被称为叫“道”,儒家所理解的“道”到底是什么?因为各家各派对于“道”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儒家对于“道”的理解就是遵循我们的本性所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这就是“道”。儒家讲的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样态,人为什么要这样活着,它的道理到底如何,那到底有没有一种完美的生活方式,可能并没有,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限的你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那另一种生活方式你可能就没有办法体会。同一时间,我们看到了西边的风景,那我们就会错过东边的风景。在不同的生活方式里边,有些生活方式是更合道理的,更符合人的本性的,儒家讲的是更符合人的本质的生活方式。
  从率性之谓道,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什么是“道”?道一定是人人都可以走,并且人人都走得通的,这才叫“道”,这也符合“道”最原初的含义,“道”最原初的含义是“路”,人人都必须走的这条路就是“道”,只有少数人才能走的,那不叫“道”,那叫钢丝,那是杂技。所以,儒家的道路一定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不管你走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面都可以走得通的,这才叫“道”。
  另一个方面是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儒家认为人性就是善,儒家对于人的理解,我们应该放到整个儒家发展的历史的长河中来看,儒家在历史发展中,在不停地跟各种各样错误的学说进行辩论和斗争。儒家最早遇到的对手是孟子遇到的对手,孟子讲它那个时代在思想上主要有两个对手,一个是“杨”(即杨朱),另一个是墨子,杨朱的主要学说是杨氏为我,是极端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就好像我们今天经济学讲经济人的假设一样,什么叫经济人?它有这样一个假设,每个人都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个体,每个人都希望通过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经济人。人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每个人真的就是这样一个个体,那这个世界倒简单了,我们生活不用这么累。儒家不这么理解,儒家认为人一出生下来就扭结在与他人的最本质的关联中,我们一出生下来就不是一个个体人,我们一出生下来就需要父母的喂养,我们不能离开父母单独地存在,我们不像鳄鱼一样,从蛋里孵化出来,自己就可以游向水里独立地生活,人不是这样的。而且人在成长的过程之中也不断地要与周围的人发生联系,这是儒家对于人的第一个重要的理解。人一定是与他者处在最本质的关联中。所以,一个人如果真的要能自私自利地活着也挺难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可以完全为着自己的利益而活,你没有办法做到,这是儒家在历史上面临的第一个对手。
  第二个对手是墨子,墨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是兼爱,所谓兼爱是爱无差等,这一讲法是儒家非常反对的,这一讲法首先从道理上就不通,因为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具体的时空中,都处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那你处在一定的时空之中,它意味着有时间的话就有先后的关系,空间意味着远近的关系,所以儒家认为,你不可能做到爱无差等,你的爱一定是有先后,有远近的,所以不可能做到爱无差等,这是儒家反对墨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兼爱,儒家认为爱有差等的,有等级的。
  另外,儒家反对墨子,甚至反对法家,是因为墨家跟法家都是典型的功利主义,他们认为凡是没有实际的生产过程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都没有存在的意义。儒家不这样认为,人始终是有情绪的,所以这个情绪应得到安置,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有一些装饰性的东西,我们这个生活需要艺术。儒家认为人始终是有情感,有情绪的,艺术可以引导人的情绪,可以安置人的情感。
  到了北宋的时候,儒家面临的另外两个思想上的对手,一个是道教,另外一个是佛教。儒家为什么反对道教?在这里要注意道教跟道家是不一样的,道家是以老庄为基础的哲学思想,而道教是杂糅了一些民间宗教因素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种宗教,另外一点,道教是典型的技术主义的,极端迷信技术的,而老子和庄子都是反技术的,老子跟庄子认为技术就是一条不归路,如果技术无限地发展,人是没有办法获得一种朴素的生活的,这是老子跟庄子的一个基本观点,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回到一种原初的状态,人的生活才能朴素,我们才能获得一种朴素的、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是反技术,他们认为技术就是一条不归路,我们看我们今天的技术发展到这样一个发达程度,它到底为我们人生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它好像都没有解决,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全无安静、优雅的意思。
  但道教不这么认为,因为道教有一个核心的观念,我命由我不由天,道教是追求长生的,而决定长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的因素。如果我的技术好,如果我能炼出金丹来,我服下了之后,那我就可以长生不老,我之所以不能长生,活不了很大的岁数,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的技术不够高明,所以道教是极端地推崇技术,有些学者也讲,民族的四大发明,其中火药的发明最早来自于道教道士的炼丹术,炼丹的时候通过一个配比,突然有一天发现火药这样一个东西,所以道教是我们国家技术的一个渊薮,我们国家很多技术层面的进步都来自于道教。
  但儒家不这么认为,儒家认为人是终有一死,人是一个有限的个体,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寿命都是一定的,所以每个人都是向死地存在,正是因为我们是向死地存在,所以我们才会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的,如果我们每天都散着花地去作,都不带死的,那我们人选择的是完全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在这一方面,儒家是反对道教的,它认为人是终有一死。
  儒家面临最重要的一个对手是佛教,佛教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两个字“解脱”,为什么佛教要求解脱?因为它认为人生就是一团苦海,所以我们要解脱到彼岸去,我们要到达那个彼岸的世界,从这苦海中解脱出来。佛教讲了我们人生各种各样的苦,比如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取蕴,这是佛教讲到的“八苦”,所以它把我们的人生就看作一团苦的集合,人生之所以苦,就在于人是有牵挂,有执着的,所以我们要去掉这些东西。但儒家不这么认为,孔子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有苦才能有乐,有悲才能有喜,如果人生一点苦痛都没有,那哪来的快乐,所以儒家承认这个苦,并且我们要在这个苦难之中获得对于人生的一个升华。
  明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叫王阳明,王阳明这个人特别了不起,天才,玩什么都精,早年的时候,他曾经投入过禅宗,他去练禅宗,他希望能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各种各样的牵挂都放下,他练着练着,基本上什么东西也可以放下,功名利禄这样的东西都可以放得下,但他练来练去唯独两个东西没有办法放下,一个是生死,另外一个是对于亲人的牵挂他没有办法放弃,这与阳明早期的经历有关,从小他是跟他的奶奶一起长大,他练来练去都无法放弃对于奶奶的牵挂,他后来终于想到,这个东西你就没有办法放弃,如果这个东西你都放弃的话,那我们人还是人吗?所以后来他去杭州游玩的时候,他非常喜欢,就到各个寺庙跟人来讲解,心学家的口才都是非常好的,有一天他就到了一个寺庙,结果他一去坏了一个和尚三年的修行,这个和尚三年没有睁开过眼,三年没有开口说过话,王阳明到那儿就大喝一声,然后这个和尚就被惊吓,王阳明就与他促膝谈心,就问他家里尚有人在否,家里还有没有亲人,惦记吗?结果给那个和尚说得痛哭流涕,关键是说到最后这个和尚还还俗了,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故事。从这儿可以看出,在儒家看来,人始终是一个有牵挂的存在,所以儒家在历史上,在面对这些思想对手的时候,采取了一个批评的态度。
总结
  儒家所认为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儒家所认为的人是一个始终扭结在与他人的关联之中,有限的、有情感的、终有一死的有牵挂的存在,这是儒家对于人的本质的一个理解。而且儒家认为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应该建立在这样一个对儒家本质的理解的基础之上。正因为人是始终扭结在与他人的关联之中,所以我们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自私自利的存在,我们必须去关心他人,而且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体现了他人对于我的爱。每个人的身上都包含着他人对于我们的宽容和爱,否则你根本没有办法成长起来。另外,人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做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太难了。所以儒家讲,我们最多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另一面,人是有情感的,人是终有一死的,人是有牵挂的,所以我们才选择今天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儒家对于生活方式的安排,对于人生的安排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要率性之谓道。


















《中庸》“首明一理”:【天命之谓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學點哲學】論中國傳統人生哲學的精華
著作《中庸》的作者到底是谁?
儒、佛、道三教与茶的渊源
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及其影响
论《中庸》之“诚”
略谈李翱《复性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