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深切感触)


文|程予东


 先看几则案例:


A、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B、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C、男生:他被誉为“天才少年”,2014317,作为“最强大脑”国际挑战赛中国队参赛队员挑战意大利队,首战以31大胜对手。


问: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个简况,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要一些存在的问题。


第一位是马加爵,用斧头将四名大学校友砍死,将之藏匿在柜子里,自己潜逃,被抓,判处死刑。


第二位是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的事情。这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做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他们的教育很失败。


第三位是李云龙,参加“新郎新娘配”项目的12岁“天才少年”他,在比赛中以为自己要输了时,竟然当众大哭,一度瘫在座位上站不起来,任谁劝都没用。“我摆错了,可是我记对了呀!”哭泣的李云龙一遍遍重复这句话。



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01..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02. 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03. 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


“天才少年”李云龙的父亲李勇说:我会坚持我的教育方式,因为这是对李云龙真的好。等李云龙长大,我不能给他提供任何社会背景、地位优势,我只能让他从小变得更强大,这样他以后的路才会平坦很多。儿子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这就是我的梦想了。


虎妈蔡美儿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她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教育方式,培养两个女儿进入美国一流名校,她的教育被称为“虎妈教育”。虎妈认为孩子就是父母的一切。这或许是源于孔夫子的孝道和中国父母自我牺牲的精神。作为妈妈就应该亲自参与教学,投入大量的时间,充当家庭教师、教练的角色,监督和教导孩子的一言一行——应成为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真实画面。而孩子听从父母的管教,努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成为令父母骄傲的后代,就是对父母最好的理解和报答。


网友尤细九说:要想成为人上人,平凡人只能通过学习这一条路,就意味着要失去很多东西,比如童年的乐趣。


让孩子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让孩子成为令父母骄傲的后代,底层人改变社会阶层的的最佳通道就是学习。残酷的客观现实发酵着天下父母育儿的观念,更优秀的父母要求孩子超越自己的现状,成为自己眼中的骄傲也无形中强化了其他父母的育儿情结。被这些客观存在推动的父母们怎么可能不把这种情结寄寓在孩子的身上?于是课堂之外,孩子们如过江之鲫忙于参加各类辅导班,小小的年纪背负着不堪承受之重。失去童年的快乐,可能会赢得未来的实力,赢得和失去之间难以调和。没有共振,只有挤兑会导致悲剧。


瑞士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的维达斯是一个智商高达180的天才少年,他具有世上一切望子成龙的父母期待自己儿女所应有的异能:学钢琴,一听即会;下象棋,遇神杀神;炒股票,一夜暴富;开飞机,无师自通……这样的一个像变形金刚的万能小孩,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快乐无愁地生活。相反,他因为自己不能被别人当成普通小孩,过正常的童年生活而抑郁痛苦。某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他背着沉重的翅膀从楼上跳下,摔伤腰腿,并从此假装异能全失,去争取一个寻常孩子的平凡生活……


不堪覆压的生命最后毁灭自己。毁灭的惨烈触痛的是父母之心,却难以阻止更多的脚步日夜兼程前去加盟。苛酷一点的话是这样殒命的几个人在中国实在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父母来说那就是大厦倾倒,精神支柱被抽取。失去不可复归的生命让我们明白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都是没有多少分量的,身心健康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没有健全的人格,害己害人,没有健全人格聚集的群体是互害的群体。


马加爵的案例最能说明这一点,因为贫穷,不善交际,他受到周围同学的奚落、排挤,甚至有人把小便撒在他的被子上。人在兼收并蓄时面对风雨会不屈不挠,但是面对人格受辱的窘境会扭曲自己的心态,于是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他成了杀人犯,他选择了逃匿,A级通缉,被抓,枪毙。他的案例留给我们的更多的应该是反思,反思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我们如何看待教育之功。


很多时候,我们评价教育之功不在教育者的想当然,而在于受教育者的精神面孔,以及未来的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有的人,起点的功绩是光芒四射的,可是转眼就会绿意寒凉,褪色成秋。起点没有说服力,终点才是。我们被起点蛊惑,以为这样的起点一定会赚得可以期许的结果,却料想不到未来的模样。未来,是不少施教者眼光不及的地方。雨果说,脚步达到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


施教者需要培智,更需要育心。以智培智,以心育心。教育之功何处评?看受教育者精神面孔及未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智慧提升、人格缺失是教育之痛,智慧提升、人格健全是教育愿景。 而人格健全才是教育的核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功宣言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
家庭教育的20条金科玉律
发现自己的兴趣—克里希那穆提
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