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面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

  作者:李鹏飞、丁继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之战略重器,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自身发展的“小逻辑”全面转向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打破“路径依赖”和“组织惯性”,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一、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要以一流人才队伍为核心

  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研究型大学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模式,锻造一支高质量的创新人才队伍。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全面总结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育人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培养更多杰出创新型人才。二是打造一流的创新团队。要努力改进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不同环节中的问题,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广纳海内外优秀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让这些“千里马”竞相奔腾。三是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要尊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坚持兴趣与需求相结合,依托重大项目、高水平科研平台,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进行集成攻关。四是积极培育创新氛围。科技创新往往承担比一般工作更高的风险、更多的失败,研究型大学要率先“破五唯”,大力营造“鼓励创新、虽败犹荣”的创新氛围,出台“允许试错、不行再来”的鼓励措施,让广大教师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敢啃“硬骨头”、勇闯“无人区”。

  二、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

  研究型大学服务于国家需求,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一是构建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学科是大学发展的基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研究型大学要从系统创新的角度优化自身学科的布局,在保持优势特色学科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围绕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进行战略布局。二是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好多学科汇聚的优势,依托大平台、依靠大团队,以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重大科技计划、科学工程为抓手,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三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呼唤研究型大学更好地发挥服务能力。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型大学要主动研究需求,找准服务切入点,建立精准对接,通过共建共享协同创新平台、转移转化平台、产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形式,为区域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四是建立新型特色智库。研究型大学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智库的发展定位、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研究模式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打造学术性、集成化、能担当、影响大的新型智库,以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思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三、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要以协同创新驱动为支撑

  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型大学要注重与上述研究力量和优质资源的高效协同。一是跨学科协同创新。研究型大学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汇聚作用,着力打造交叉研究中心平台,打破院系、学科和研究队伍之间各自为政的状态,找寻创新基点,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形成长效机制。二是产学研相结合。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突破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大力推进大学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深度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三是强化军民协同。打通军民深度融合的通道,促进科技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协调、平衡、兼容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四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实质性合作,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

  四、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研究型大学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动力。一是建立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内在要求。要加快教育治理方式变革,把学生、学者、学科、学院和学校一切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督体系,推进治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二是加快校院两级办学体制改革。学院是学校的办学主体,要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扩大学院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合作办学等方面自主权,切实提高二级学院管理专业化水平。三是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改革。要构建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相应的人才评价激励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形成激励创新正确导向。四是深化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落实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培育和发展专业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创新创业,促进科研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变为生产力,把纸变成钱。

  站在新起点,整装再出发。“变”是新时代最鲜明的特征,研究型大学要努力在变中寻机、转变为机,把握和用好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责任,集中精力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使学校更加适应国家发展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生活期盼,更好体现自身使命愿景!

[ 责编:李澍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双一流”高校 耕好基础研究“责任田”
整合科研力量提高创新能力--江西日报
'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校报评论】陕西师范大学一论蓄势追赶 建设高水平大学:蓄强校之势 谋发展之实作者:校报评论员    发布时间:2016-09-14   新学期第一周,学校先后召开了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高校:怎样提高教育质量?
张来斌:教学科研不是矛盾对立,而应比翼齐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