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茶圣”吴觉农的武夷情!




吴觉农先生终其一生的茶事业


  吴觉农先生是浙江上虞人,上虞是古老的茶乡,浓厚的茶气息使他自小就与茶结下一生的缘分。吴觉农先生原名“荣堂”,为了表明他要献身茶事业的决心,遂把名字改成了“觉农”。吴觉农先生一生都在为弘扬中华茶文化而努力,为创办和发扬当代茶学而努力,是名副其实的当代“茶圣”。




“茶圣”称号源起何处?

  中国有两位跨越时空的“茶圣”,一位是唐代著有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一书的“茶圣”陆羽;另一位则是被陆定一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

  陆定一是这么形容吴觉农先生的:“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当今研究陆羽《茶经》最权威的著作)就是20世纪的新《茶经》,觉农先生毕业从事茶学,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态度严谨,目光远大,刚直不阿。如果说陆羽是‘茶神’,那么说吴觉农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茶圣’,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

  “茶圣”者,必定有超凡之处,吴觉农先生为当代的茶学做了哪些大事呢?



吴觉农先生的“十大”丰功伟绩

  吴觉农先生的伟绩大致可总结为“十大”:首次全面论证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学术观点;最早提出中国茶业改革方案;倡导制定中国首部《出口茶叶检验标准》;在内迁重庆的复旦大学创建中国首个茶叶科系;最早推行茶农合作社;主编并翻译了世界茶叶巨著《茶叶全书》;组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专业公司“中国茶叶公司”;主编290世纪新茶经《茶经综述》;倡导建立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武夷山创立第一所国家级茶叶研究所。这些丰功伟绩在当代中国茶业的世界地位、出口、科研、教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武夷山麓下吴觉农先生的奋斗史


  “科技兴国为大事,中茶所建在崇安。吴公尽集精英士,生化栽制细细研。”这四句诗,即是吴觉农先生在武夷山的奋斗史。




武夷山的“中国第一”茶叶研究所

  抗日战争中后期,时局动荡,吴觉农先生预见到待抗战胜利后,届时百废待兴,茶叶也不例外,为了防患于未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创立一所茶叶研究所。在经过多次选址未果之后,当时适逢位于武夷山的福建示范茶厂改组,吴觉农先生终于选定在武夷山麓创立中国第一所茶叶研究所。武夷山是历史悠久的茶区,有张天福等人创办的示范茶厂,茶叶品种十分丰富,设备齐全,是个完美的茶研究所场地。于是从1941年起,吴觉农先生在武夷山麓下的研究所待了三四年的时光,在此期间,他不仅为中国茶叶科研得出了许多的学术成果,还让武夷岩茶可以享受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惠待遇。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武夷岩茶

  茶叶研究所的研发人员在吴觉农所长的带领下,对武夷岩茶的栽培、采摘、制作、化验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按照土壤、环境、生态、特性、管理等诸多项目,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让武夷岩茶的生产、制作和品质都得到了发展。吴觉农先生在做茶学科技术推广方面的研究时,还对崇安、武夷山、八角亭等茶区的自然概况,以及武夷山历年的茶叶输出和销售产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出版了《武夷通讯》、《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等关于武夷茶的珍贵文献资料,吴觉农先生为武夷岩茶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武夷回忆录里的深情


  吴觉农先生在《我在崇安茶叶研究所的一些回忆和感想》中详细述说了他与茶叶研究所,与武夷山情缘的来龙去脉。在武夷山麓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有一群和他一样愿意为茶科研事业奉献的朋友,有他钟爱的茶,条件再苦也是甜的。在吴觉农先生离开武夷山几十年后,其子吴甲曾对别人提起他的父亲对武夷山的深情:吴觉农先生晚年时常惦记武夷山和武夷茶,嘱咐吴甲收集他在武夷山的轶文。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虽然离开了世界,但是他的丰功伟绩在当代茶业发展上无可取代的,他对武夷岩茶的发展做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他对武夷山的情,我们更加不能忘。只有好好发展武夷岩茶、发展武夷茶,方不负那些曾经为此奉献一生的先辈们。


交流|新茶农微信号:1304599099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第一个茶叶科学研究所
这些岩茶“功臣”,你不可不知!
说茶嚼字 | 武夷茶≠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小知识
想了解岩茶,花五分钟读完这些!
【壹日壹茶】非茶之茶,晚甘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