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家湾的美食与传奇

南京街头,七家湾饮食店招牌到处可见

超百年经营,七家湾地区的几十家清真店已经将这个普通地名打造成了清真食品的知名品牌。现最知名的应属七家湾牛肉锅贴,金黄金黄,底板脆香,一口咬下,肉卤直滴,那真是皮儿脆、肉嫩、汁香!

一些迁居香港、台湾的回民,只要到南京,定会来七家湾买锅贴、生煎包。

《金陵野史》这部记录了当时南京吃、喝、玩、乐场所的书里,曾经提到“金陵早点四绝”:李荣兴的牛肉锅贴、牛肉汤,清和园的干丝,包顺兴的小笼包饺,三泉楼的酥烧饼。其中李荣兴牛肉锅贴、牛肉汤,最早就发源于七家湾。


据清末《金陵物产风物志·动物品考》载:“牛向有严禁,回民每于下浮桥、七家湾一带窥卖之,皮则乘日未出时,在笪桥(大石桥)南皮市街交易。”“卖鸡鸭,宰牛羊,跑经纪,窜五洋。”这是民国时期描绘七家湾人工作生活的顺口溜。


南京著名的板鸭、琵琶鸭、盐水鸭、桂花鸭、油鸡、烧鸭等品牌,尤其是桂花鸭,最早都出自七家湾回民之手

新中国成立前,七家湾附近有许多清真牛肉店、清真饭店、扁食店、对开店。比较知名的有大辉复巷“李顺兴”,小辉复巷“协记仝顺兴”、“金宏记”,七家湾“沙祥兴”、“合记”,安品街“李洪兴”,牛首巷“顺兴协记”、“鲍永兴”,仓 巷“马 玉 鸿”、蒋有记牛肉锅贴、李荣兴熏牛肉、贾富春熏牛肉、金同记牛肉锅贴等。

七家湾还聚集过众多清真饭店如安乐园餐馆、伍必辅经营的“南京板鸭商号”、马钺经营的茶食店,有的经营至今。


七家湾曾是回族“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对中国回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王岱舆、刘智等回族先贤开创的回族文化运动已经被许多学者看做回族文化的“文艺复兴”,而这一文化运动则主要发端于南京七家湾。

据《白崇禧先生访问记录》所载,“白氏始祖伯笃鲁丁系元朝进士,祖籍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住水西门内”,明洪武年间(1368-1398)“落籍桂林”。据西安回族作者李健彪估计,西安城内有一半回族的祖籍都是南京水西门,即广义上的七家湾。直到今天,全国许多地方的回族还经常来南京水西门寻根问祖。


那你知道七家湾的由来吗?

来历考证1

位于南京朝天宫东南,西起仓巷,东至辉复巷。清工部《明代南京城图》即有此巷,传明初陶、马、丁、姚、哈、莫、白等七家回民以宰牛为业最早居此,后发展为巷,因巷形弯曲如环故称“湾”。自明代以来一直为回民聚居地。

来历考证2

另传朱元璋曾领导回汉民“八月十五杀鞑子”,将有功的7个回民安置在运渎河沿岸,以这七姓回民为主,建立了回回街----七家湾。这七姓回民是哈、麻(马)、达、沈、帅、金、沙(一说为:沙、火、沈、哈、米、李、金)。

来历考证3

再据明徐祯卿《翦胜野闻》云:“太祖当于上元夜,微行京师。时俗好为隐语,相猜以为戏,乃画一妇人,赤脚,怀西瓜,众哗然。帝就视,因喻其旨,甚衔之。明日,命军士大戮居民,空其室。盖马后祖贯淮西故云。”

清陈作霖《运渎桥道小志》记述:“相传明太祖于上元夜,微行至此,见有画不缠足妇女怀抱西瓜,以刺马皇后者。大怒,令屠其里门,有张灯者尽杀之,仅余七户。”故名。此事,在南京地区形成了民间谚语“眼泪流到了七家湾”。

这条街旧有通灵观、封崇寺、杨桂年故居等古迹,附近还有大牛首巷、小牛首巷、狗皮山、月牙巷、牙檀巷、酱棚营等古地名,今有的已不存在。


七家湾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七家湾地区的范围,它影响到了全国。



来源 | 《建邺街巷风情·老城往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能是南京最好吃的牛肉锅贴了—李记清真馆
你好,南京!你好,七家湾!
南京清真餐厅大全
【南京美食地图】之八:大家来说说你喜欢的牛肉锅贴店
拆得掉的评事街,拆不走的南京人情怀!
【长江穆斯林】南京(饮食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