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老中医陈可冀临床经验:中风

中风,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转归。古代有风癔、风痱、风痹、偏枯之名。病因有风、火、痰、瘀、虚之不同。病位又有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之异。陈氏综合多年研究及结合古今学说,明心直指,提出主要病机在于中血脉。在病机及证候上有由博返约、执简驭繁之效。因为,无论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焉有不中血脉之理。辨证用药也多为疏通血脉。

《内经》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指的都是临床风中血脉、气血逆乱之证。无论风、火、痰、虚,终而血瘀横窜经络,逼血上冲脑部,而成中风之证。治当以疏通血脉,辨证施用。中风以风气甚者,选活血化瘀方合大秦艽汤;痰涎壅盛者,可用通窍活血汤合温胆汤的胆星、竹沥等;大热动风,则选羚羊钩藤汤,加重活血药的份量。老年虚证,也当先通后补,不可见虚即补,壅塞血脉,反成不治。临床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古训,多倡辨病辨证相结合,重视辨病,鉴于中风病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多、发展快、中血脉的难治病证,改进剂型,研究出有效、安全、吸收快、起效快的方剂,适用于中风急症。陈氏研究的活血Ⅱ号注射液(即冠心Ⅱ号注射液:川芎、赤芍、丹参、红花、降香)治疗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141例,总有效率796%。目前,选用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缺血性中风初期,也十分普及,且疗效甚佳。该药首先由陈氏在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协助下用于临床,现已在城乡广泛推广。对于缺血性中风,多用活血化瘀之法,可用活血Ⅱ号注射液,也可静脉滴注川芎嗪,或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味(麝香、桃仁、红花、连须葱白、大枣、川芎、赤芍、黄酒)。第一阶段,加入一些虫类药,如水蛭、地龙、蛇肉、蜈蚣、全蝎等,辨证酌加化痰、祛风、清热之品;第二阶段,虫类药也常用,可少量加入一些补益药,但黄芪尚不必用;第三阶段可用补阳还五汤(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地龙、桃仁、红花)加味,仍酌加化痰通络之品。黄芪用量可由小到大,不可一上就200克以上;若血压高者,大量黄芪升提太过,延其病势,仍为临床所忌,宜当深思。

对于出血性中风,仍用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之法,可谓治疗学上的创新。临床观察表明,活血化瘀既可治疗缺血性中风,也可治疗出血性中风。破血逐瘀类的虫类药有助于血肿的吸收。

陈氏临床喜用活血化瘀方药如桃仁四物汤加水蛭、蜈蚣;也常单用水蛭粉剂或水剂,每次约生药量3克,每日9克左右。出血性中风病情危重,早期阳闭较为多见,痰热互结,灼伤津液,腑气不通,血脉闭阻,意识障碍。临证可用化瘀通腑之法,药用大黄、桃仁、芒硝、水蛭、胆星,对抢救中风急症常起到积极作用。

想免费系统的学习中医,微信关注:国医研习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仁柱从血瘀论治糖尿病的经验
急性脑血管病的辨证择药
活血化瘀经方研究
刘仕昌讲中风
抵当汤出血性中风
清脑通络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 组成:丹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