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寺”,什么是“庙”?虽是一字之差,但却截然不同

“少林寺”、“关帝庙”,都是古人供奉神仙的宗教场所。但为什么有的叫“寺”,有的却叫“庙”呢?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呢?

寺庙给人的印象就是佛教的宗教场所,佛堂之内有让人虔诚参拜的佛像。佛教是我国信徒最多的一个宗教,因此佛教的寺庙也遍布全国各地。一些旅游景区更加是以寺庙为中心的,比如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宝鸡法门寺等。而说到道教的宗教场所,大家也首先想到的则是“观”。道教场所除了“观”还有很多的称呼,比如“老君殿”“楼观台”“重阳宫”等等。道教的名称划分的这么详细,为何佛教的基本上都是“寺”呢?

大雄宝殿

那首先来就来说说“寺”。

“寺”最早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比如“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等等。大理寺掌管刑狱,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鸿胪寺则是负责各项礼仪的、太常寺负责负责祭祀,各司其职。“寺”字的构成是“寸”和“土”,代表寸土之地、位置精确。因此也可以引申为负责专门工作,故多见与朝廷的职能部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始了本土化的发展,于是“寺”这一个概念被用到了佛教的庙宇之中,这便有了如今大大小小的佛寺名称。

大理寺

古人认为,皇帝是上天的儿子,因在人间统治所有人而被称为“天子”。中西方的封建时代,有一个共同点,都认为“君权神授”。但二者也有天壤之别:中国的皇权凌驾于神权之上,西方的神权却能决定皇权的合法性。所以在中国,佛教的僧侣传教也必须要服从于天子。所以,讲“寺”这个名称用在佛教上,也能够展现佛教服从天子。因为“寺”本就是服务于天子的职能部门,所以佛教的宗教场所渐渐的都称“寺”。

少林寺

那么,“庙”又是什么呢?

中国最早的庙也并不是寺庙,而是宗法制建立后的“家庙”《左传》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不是西方的神,而是我们自己的祖先。在奴隶时代,一个国就是国君的家。不仅是国君,但凡是有地位的贵族都会有各自的家庙来祭祀和供奉自己的祖先。一旦这个贵族“升级”成了君王,“家庙”也会成为“国庙”,古代一般称为“太庙”。古代皇帝一般都有“七庙”,《过秦论》中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便是指“天子七庙”。

北京太庙

七庙包括四亲庙:也就是父亲、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的庙二祧庙:也就是高祖父的父和祖父庙;除此之外再加一个始祖庙《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所以,“庙”是中国本土“家天下”观念下的产物。“庙”字又通“妙”,意思是“得到妙法之地”。后世子孙可以在宗庙里瞻仰先人,学习他们的妙法。《三国演义》里不就有汉献帝在太庙中传董承“衣带诏”的情节么?因为“庙”有向先贤学习的意思,所以佛教也将其学了过去

孔庙大成殿

古代的佛寺除了从事宗教活动,往往还会举办一些其他活动,特别是在都城内的大寺院往往会被当作科举考场。不仅如此,无论佛寺大小,都会有藏经阁用来收藏包括佛经在内的多种书籍,就像一座图书馆一样。因此许多书生也会在大型的寺庙中读书,比如范仲淹就是这样的。因此,“寺”主要是普及佛法、供百姓学习修行的场所“庙”则是供奉一些古代先贤以让后人祭拜、像他们学习的场所。比如“孔庙”和“关帝庙”。

关帝庙

混淆概念的大部分是我们这些老百姓,佛教自己不会讲“寺”和“庙”一起用,只是我们习惯上用“寺庙”来概括所有佛教场所。但不管怎么说,“寺”和“庙”都是来源于中华本土文化的概念,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即便是分不清“寺”和“庙”,也并不影响它们承载着的优秀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是什么庙?
搜狐网
寺与庙的区别
都说“寺庙寺庙”,但其实二者并无联系,那什么是寺什么是庙
原来“寺”和“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看完涨知识了
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