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学必备 | 知识与能力训练·语文·九年级·上册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语文·九年级·上册答案

第1课 沁园春·雪

一、

(一)

1. fèn   zhē   guǒ  zhāo   mǎng   hán

2. 娆  骄  逊  骚

(二)

1. 词典义:指妇女的艳妆。

文章义: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2. 词典义: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来用来泛称文学。也指妇女举止轻佻。

文章义:词中概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三)

1. 长短句  词牌名  题目 

2. 诗人  《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

3.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略  (五)略

二、

(一)

1. 作者通过描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2. 作者对雪景的具体描述,是由“望”字领起的。

它统领了以下的“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些句子。

3. 作者望见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

作者选取这些景观是因为这些景观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 万里”相照应,写出了地域的辽阔。

4. 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了。

作者这样写是因为:(1)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

5. 这是虚景。一个“须”字表明了这些雪后初晴之景是出自作者的想象。

这三句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例: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6. 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

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

1. gě  xiáng  liáo xié  zhēng  róng chóu  qiú  è

2. 上阕中的“看”字,领起的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下阕中的“忆”字,领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几句。

3. 词的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4. 作者写景时,由远及近,自上而下,既有空间顺序,又有逻辑顺序,绘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立体图。

诗人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勾勒出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等的轮廓,丰富了画面。通过恰当的调色板,用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把画面装扮得五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

选用“红遍”“尽染”“鹰击”“鱼翔”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使画面富有动感。

采用几个特写镜头如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等让画面更细致、逼真。

5. 这里作者运用了设问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了当年他们的矫健奋发,立志主宰国家命运的豪迈气概。

(三)

1. 蒋海澄 《大堰河》

2. 相持  觉醒

三、

1. 展(望)未来豪情盈心底。

2. 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 

第2课 我爱这土地

一、(一)

1. sī  yǒng  lí  fǔ

2. 哑   汹   烂

(二)

艾青   蒋海澄   忧郁、悲愤、深沉(或类似的答案)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三)略  (四)略

二、(一) 

1. 作者运用假设的手法,以“鸟”为意象,写得生动形象,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具有感染力,而且能够让人产生联想:鸟都能够如此,更何况人呢?这样写,大大地拓展了诗的意境。

2. 不能去掉;因为用“嘶哑的”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对“土地”的深爱程度,去掉后影响了这样强烈的表达效果。

3. 暴风雨打击着土地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4. 这两句写得朴实平易,却有着惊天动地的撼人力量。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因为这“常含”的“泪水”里,含着多么丰富的情感啊!

5. 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象征祖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在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二) 

1. 写“中国的土地”是“神奇”的。

2.“中国的土地”的“神奇”表现在:山川壮丽、文化悠久、沃土广阔、物产富饶;中国人美丽敦厚、勇敢顽强、思想解放;中华民族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一步步迈向繁荣昌盛。

3. 为了写祖国土地之美。诗人精心选取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代表中国版图东南西北的具体意象来表现,有极高的概括性,又避免了空泛。同时,这些富有地域特征的意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4. 第二节诗写这块土地上人民的“美丽”。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成熟之美,这样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井然有序,将思想一步步深化,把感情逐渐推向高潮。

5.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中国人温柔敦厚而又顽强勇敢的性格,有柔有刚,具体地表达出民族性格的突出特征。

6. 不同点:两首诗背景不同,前者是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后者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写法不同:前者借用鸟的歌唱比作抒情言绪,后者是直抒胸臆。

相同点:主题相近,前者抒发诗人面对遭受苦难的大地,要为此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后者是面对这块神奇的土地,表达永远思恋的感情。两首诗都注重意象创造。

(三)

1. 人  煤  煤  人  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奋斗

2. 1937年开始,中国开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开始遭受蹂躏与践踏,这个时期,一向默默无语的中国人民开始发出救国的呼喊,燎原之火点燃,人民开始为国家奋战。这正如煤,一点即燃,释放自己的热与光。

3. 主旨:通过树木被埋到地层深处变成煤后,渴望在烈火中再生的诉说,歌颂了被压迫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精神。

煤的特点:深藏在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煤和被压迫民族有相似点,因此诗人借煤的形象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

1. 例:(1)茂叔独爱池中莲(2)渊明独采篱下菊

2. 深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每天给你带来新的希望!欢迎你来深圳!

 

第3课 乡愁

一、(一)余光中  台湾  家国之思

(二)略  (三)略

二、

(一)

1. 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2. 诗里所写“乡愁”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的母子分离,表现的是母子离愁;长大后的夫妻分离,表现的是夫妻离愁以及家愁;后来的母子死别,表现的是丧母哀愁;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表现的是思归浓愁以及国愁。

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他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

3. 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是层层推进的。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更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4. 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邮票的“小”、船票的“窄”、坟墓的“矮”、海峡的“浅”,跟母子分别、夫妻分离、生死相隔、同胞相去的凝重的愁思恰好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更突显出“愁”之深之重。运用这样的叠词,也更反衬乡愁之浓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5. 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生活提炼出四个意象来比喻“乡愁”,具体可感。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细腻生动,如泣如诉,哀怨动人。

(二)

1. 月夜的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

2. 月亮的阴晴圆缺,总能使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月明之夜也会引起人们的思乡愁绪,人们也往往会以明月寄情传意。所以很多诗人都把乡愁和月亮联系在一起。

3. 诗中描绘了三幅画面。①儿时回忆:月光笼罩笛声悠扬;②少年离家:雾里送别渐行渐远;③永远的牵挂:乡愁化作树扎根在心里。

4. 这些数量词都是为了起到深化情感色彩并有衔接对比的作用。因为写的都是故乡,所以用“一”,又因为寄于眷恋故乡的情愫不同而用“支”“种”“棵”三个字。

5. 相同之处:两位诗人均出生大陆,后来赴台。都选择几个形象或画面来表达同样的主题,都通过比喻来书写心中的愁,都是抒情诗。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言之成理即可)。

(三) 

1. 1  6  奔腾不息的海浪无情地不断的扑打礁石。

7  8  礁石巍然不动,仍以从容不迫包容天地的大气面对着大海。

2.“扑”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浪的汹涌、猛烈、势不可挡。

3. 这几句诗塑造的礁石是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形象。也是笑对生命的苦难,是个硬汉子、大丈夫的形象。由礁石的坚强傲立、笑对苦难可以想到像礁石一样的大丈夫形象,如文天祥、林则徐、邓世昌和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进而可以想到这象征一种精神,一种坚强不屈,傲视苦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4. 可以从笑对人生的磨难,穿越人生的种种险阻,以乐观的态度生活等方面谈。

三、

1. 乡愁是深秋的枫叶,飞旋于天地之间的精灵,超脱成寻根的红色感叹号。

乡愁是一轮明月,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乡愁是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吹响的是绿色的乡音。

乡愁是串串驼铃,声声叩响游子的心扉。

乡愁是一杯月色,斟满的是醉人的思念。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第4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一、

(一)

líng  pīng  yán  miǎn  nán

(二)

1. 林徽因  诗人  作家

2.《你是人间四月天》  《莲灯》  《九十九度中》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三)略  (四)略

二、

(一) 

1. 第一节:爱如四月天里的光艳轻灵。第二节:爱如四月天里的柔和恬静。第三节:爱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第四节:爱充满这生命的活力和希冀。第五节:总括爱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2. 这首诗描绘了:春光风舞图、风烟星雨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花开燕语图。

3. 全诗选取了能展现四月特点的意象来表现四月的美好,如风、云烟、星子、细雨点、百花、月圆、嫩芽、白莲、燕子等。这些代表春天温柔、和暖、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意象,营造了美好的意境,将无形的爱化作有形可感的美好景物,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传神。

4.“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表现了“你”的光艳多变、轻灵、温暖。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表现了“你”的轻盈自在,无拘无束,充满生活的气息。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两种明亮颜色,表现了“你”充满生机和希望。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表现了“你”的温柔、和暖。温柔,天真、庄严、和暖、充满生机和希望。

5.“笑响” “点亮”“风”用了通感的手法,表现了春风的和煦浩荡;“春的光艳”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景中来挥洒,有点像绘画中的晕染,漫出纯粹色彩的边界,写出了春光的明媚多彩。

6. 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

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意象之美: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被诗人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

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

情感之美:本诗所写情感,是母爱也好,爱情也好,抑或其他,都不失为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动人情感。

7. 这首诗以“四月天”为喻, 选取了代表春天温柔、和暖、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意象,营造了美好的意境,突出了“你”的温柔、和暖、充满生机和希望。抒写对爱的赞歌,表达了对爱和生命以及新生事物的希望和新事物出现的依恋、热爱和喜悦之情。

(二) 

1.(1)一把剪刀  一匹锦绮  一堆破布付之一炬

(2)铁鞭  一树繁花  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2. 人生本来是美好的,可惜时间太残酷无情,随着时间的消逝,生命惨遭摧折,但这也是必然。 

3. 当时艰难处境  苦闷

4. 时间是一架钢琴,生命是一曲乐谱,一段一段地弹奏,等到熟练的时候,把喜怒哀乐弹进完美人生。

时间是一支画笔,生命是一张白纸,一笔一笔地描绘,等到完成的时候,把优美画卷变成绚烂人生。

(三) 

1. 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北国人民的悲哀”),大意是围绕手推车的“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呼应;第二部分(从“在冰雪凝冻的日子”至结尾),大意是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迹”进行铺陈,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2. 诗中的手推车农民的日常工具,在诗中是一种象征的意象,首先,它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其次,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了“北国人民的悲哀”,同时也蕴含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

三、

1. 如:山路崎岖,奇峰高耸,彰显着心中的豪迈。游鱼欢跃,金沙闪烁,倾诉着万物的美好。红梅傲雪,百杏吐蕊,绽放着生活的芬芳。晨光熹微,萤火交错,编织着梦境的绮丽。

2. 请伸出您的双手,为失学儿童创造一片新天地,放飞希望的翅膀。

第5课 我看

一、

(一) 

1. rùn  zuì  qī bó 

2. 逸  漫  盼  曳

(二)

1. 穆旦  查良铮  诗人

2. 九叶诗派

(三)略  (四)略

二、

(一)

1. 似乎(好像)  融(溶)(相近即可)

2. 诗中所写的意象有:春风、青草、飞鸟、流云、大地,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春天万物的勃勃生机。

3. 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看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看到“流云”“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 它的大地”,作者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4. 第③节主要写在孕育了万物、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面前,“我”的“欢乐和忧戚”是微之甚微, 以此突出大自然的博大。第④节主要写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 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随着自然生生不息。第⑤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抒写出希望将生命融人自然,让“我”的爱回归大自然之中去,真正获得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5.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有:(1)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2)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物人和谐,天人合一。(3)韵律节奏和谐,语言清新。

6.《我看》中诗人通过自然风景表达出了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融合“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早已有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情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逍遥自在恰恰与穆旦的生命与自然的合流遇合。

(二) 

1. 第一节描写黄鹂飞来,写出了黄鹂的色彩和动感;一动一静,生动地刻画出黄鹂疾飞而来,默立于树的神采。

2. 第二段使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的行动和它突然飞走的行动对比展现,更突出了失望之情。

3. 语义上并不重复,“飞了”写离去,“不见了”写它渐行渐远,直到隐没了身形,而“没了”展现的是结果。这样写层层加深,更好地突出了盼望者的失望之情。

4. 这首诗写的是黄鹂,匆匆飞来又飞走的黄鹂是诗人眼前所见,而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情怀却是诗人胸中所藏之情。诗所表现的就是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寻找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

(三)

1. 瓷器的细腻,宝石的洁白坚硬,鹅蛋的椭圆滑润。

2. 这几句诗,概括力很强。把诗人多少年的痛苦经历,以及后来重新回到自由阳光下的喜悦,全概括进去了。诗人是在写虎斑贝的命运也是在写自己的命运。特别是“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句,极为形象、又极为准确地描绘出虎斑贝,也描绘出诗人的经历。

三、

1. 如: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一如纤尘不染的玉盘,独悬于藏蓝的夜空中,温柔的月辉倾泻而下,揉碎在了梦一般的池塘里,好一个美丽的夜晚。

2. 春天,杨柳吐翠,山花烂漫,小草翻起层层微浪;夏天,繁花似锦,绿荫如海,轻风拂来阵阵清凉;秋天,枫林尽染,金风送爽,硕果送来阵阵欢笑;冬天,蜡梅绽放,白雪纷飞,梨花开遍棵棵银树。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

1. C【解析】A的“曳”应为yè;B的“醉”应为zuì;D的“娉”应为pīng。

2. C【解析】A.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词义符合句意。B.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词义符合句意。C.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词义不符合句意。D.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词义符合句意。

3. C【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广泛地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B少一个动词“有“字;D项一面对两面。

4. D【解析】分析句子间的逻辑关系。②解释上句“食蚕”。①原来居住地。④大多是的居住地。③那小鞘就是他的活动房子,接下文“这活动房子算得上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

5. B【解析】不是“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而是对当代建功立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赞扬!

二、

6.(1)看红装素裹

(2)细雨点晒在花前

(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怀旧空吟闻笛赋

(5)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6)只识弯弓射大雕

(7)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8)乡愁是一枚窄窄的船票

(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三、

(一)

7.(1)指天气放晴  (2)指国都

(3)轻视,看轻  (4)每年,年年

8.(1)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不敢废止松懈。

9.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以天下为己任,用具体行动来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难能可贵的。

【乙文译文】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二)

10. 不重复。笑是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还强调“只要你们笑“。诗人所说的“笑”,不仅是面部表情的笑,而且是诗人鼓励孩子们要乐观向上的生活,以及表达了对孩子们美好的祝福。

11. 这句诗中的“苹果”具有双关意义:一是指真正的苹果;一是指作者带给少年儿童的自由、快乐、幸福的生活就像甜美的“苹果”一样。

12. 抒发作者对勇敢、乐观和自信的赞美。“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寄予了希望儿童要要勇敢面对生活,乐观对待人生。

(三)

13. 以离开康桥时感情的起伏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

14. 招手、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节展示的画面动起来,有立体感。

15. 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等。

16.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奠定基调,结尾与开头呼应,“悄悄的”告别康桥。开头与结尾两节诗的形式基本相同,首尾呼应,更好地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深情。

(四)

17. 十年动乱中自由被践踏、个性被压制、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象。

18. 诗人在《盆景》中,对盆景不幸遭遇的抒写,塑造了盆景痛苦的形象,为的是塑造那个畸形年代所造成的痛苦形象,揭露和批判了封建遗风、专制和独裁。

四、

19. 按照中考标准评分。

20.

 

 

第6课 敬业与乐业

一、

(一)

1. wù  ɡōu  pián  sēnɡ  tiáo  huì  chán  pōu

2. 顾  渎  贼  蛀  聒  诀  懒  掠

(二)

1. 词典义:为了研究人体或动植物体各器官的组织构造,用特制的刀、剪把人体或动植物剖开。

文章义:比喻分析;剖析。

2. 词典义:蛀米之虫,指咬谷物的小虫。

文章义:比喻不为社会创造财富却享用、吞噬社会财富的人。

(三)略  (四)略

(五)

1. 复句  2. 单句  3. 复句  4. 单句

二、(一)

1. 为什么要“敬业”。

2.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 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地位、才力的职业,对所做之事认真对待并有敬意,最终实实在在做好它。

4. 可质疑处有二:其一,为什么人必须为劳动而生活?为什么“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因为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只有“劳作”,为精神享受而进行的“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还在不断增加;其二:人既然是社会动物,其职业地位、从业心理就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在特定时代,拉黄包车的,即使再敬业,也要饱受欺凌、困苦卑贱,与大总统的生活判若天壤。这时候,要求拉黄包车的要安心拉车、乐于拉车,可能吗?合理吗?(除列出的两处,若学生能就其他地方进行质疑,且能合理陈述,也可)

(二)

1. 对比论证(将保持“这些特征”的人与失掉“这些特征”的人进行对比。)

2. AB对调(正常的逻辑顺序应是先“请人指教”,再“受人指教”。

3. ②、①、③(结合第②段内容,“是真理的追求者”,可推知第③段应是“是博爱的实践者”。根据下文“绝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可知第二个空应填“大公无私”。据“人溺己溺的怀抱”一语,也可推知第三个空应填“人饥己饥”。)

4. ①一条河流  ②一只雄鹰  ③一轮明月(注意后文内容的提示,前后要衔接)

三、

话题应是“读书是快乐的”,用设问引出“读书是快乐的”的原因,并按主次分述四条。

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

(一)

1. qiè  jǐ  huǎng  fà  hài  piē  jié  zhī

2. 赃  缭  裁  曦  瓷  皇  琉  费

(二)

B(“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儿没有留下,此处用来形容钱包的“空”不合语境。)

(三)略  (四)略

(五)

1. 并列关系  2. 转折关系  3. 递进关系

4. 选择关系  5. 因果关系  6. 承接关系

(六)

1. 称呼  写信人姓名、日期

2. 法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九三年》

3. 巴特农神庙  金字塔  斗兽场  圣母院  圆明园 

二、

(一)

1. 圆明园  法兰西  英吉利  英法联军洗劫烧毁圆明园  反语 

2.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和谴责,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3. 统治者所犯下的罪行决不能归咎于人民,真正的强盗是统治者,而人民是无罪的。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4. 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紧密;内容上,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5.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二)

1.《大堰河——我的保姆》  抒发了作者对乳母的爱和对旧社会的恨(怀念、感激、赞美之情)

2. C (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

三、

示例:有了正确的目标,生命就像有了一盏明亮的指示灯,前途一片辉煌;反之,生命就如同陷入黑暗的深渊,充满了绝望。(符合话题,且运用了比喻手法进行对比,句子通顺合乎情理即可。)

第8课 论教养

一、

(一)

1. kè  hán  jiǎo  niē  zhēn  chǔ  léi  tíng

2. 汲  遵  彬彬  孤

(二)

1. 附庸风雅  2. 随心所欲  3. 随机应变

(三)

1. 运用“处方”的比喻义,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2.“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别人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四)D 

(五)略  (六)略

二、

(一)答案示例:

1. 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2.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3. 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的风度是教养的主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时时处处有优雅。

4. 示例:你又不是故意的,没什么。杜甫不是说“读书破万卷”嘛。

(二)答案示例:

1. ①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增添情趣,也可以增长才识。

②读书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③读书使人充实……并能塑造人的性格。

④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读书来改善

2. 示例一、“……使人……”是分述,后面的'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是结论。'这种论证方法,通常叫做归纳论证。

示例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增强了论述的气势,使人强烈地感受到知识对于人的作用,从而有力地论证了“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的观点。

3. 这一段以'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以对于野花草的'修剪移栽'比喻人的'求知学习',两个比喻句配合得恰当而巧妙。'野生的花草'经过'修剪移栽'能花繁叶茂,'人的天性'通过'求知学习'能改进完善。这两句比喻是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这个论点。用比喻的写法,就把比较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易于人们感知、理解。

4.

三、

1. 从“锲而不舍……钻进石缝,汲取……源泉”中,写出了生命的坚毅和顽强;

从“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与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的对比中,写出了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2. 示例(一)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一股奔腾的活水呵!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示例(二)假如生命只是一根枯枝。那就不必做绿色的美梦了,变成一支火炬吧,在黑夜中劈里啪啦从头燃到脚……

第9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

一、

(一)

1. yòu  líng  mào  zhuì  rú  yì  jìn  zǎn  è  huī

2. 囔  矗  鸠  僵  坍  觑  戈  销

(二)

1. 自惭形秽  2. 间不容发  3. 抽丝剥茧  4. 相得益彰  5. 可望而不可及

(三)B

(四)略

二、

(一)

1. 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使我们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而没有思想和思考的人,便是丧失了“自我”的人。

2. 关键词:健康、庄严、努力、真诚。用这些词既表明我们建立精神栖息地的态度,又表达出了我们人生的愿望和追求。

3.

(1)非常,意思是非同寻常。这个世界非同寻常之处在于它有精神的栖息地。

(2)钥匙:指的就思维、思想和发现。有了这些我们便有了自我。

4. ⑤、⑥两段总结全文,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二)

1. 它既是过渡句(段),又是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下文便围绕它展开。

2. 造心先得有材料,造心要有手艺,造心需要时间。

3. 从蜜蜂造巢、蚂蚁造穴写起,先言他物,接着引出人类要“造心”的话题。通过类比方式突出人类造心的重要性。

4. 示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在上面书写涂抹,也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孟母断机杼教育孟子勤学造就了一代亚圣,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塑造一代民族英雄。

第二单元自测题

一、

1. D  2. A  3. B 4.B

5.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最苦与最乐》

法国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利哈乔夫

当代女作家

二、

(一)

1.(1)节日内涵要靠节俗形式来承载,要有过节的“规定动作”,得遵照一定的“打分标准”。

(2)通过继承与创新,来换变年俗形式。(或:挖掘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

2.(3分,内容概括2分,作用1分)参考答案:

作者列举了年味变得寡淡、过年氛围的失去、过年方式庸俗化等现象,(1分)表现出对待文化传统(文化精神)败落的忧虑和担心,(1分)从而论述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的必要性。(1分)

3.(3分,意思相近即可)

文中(第5段)说“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因此“文化传统”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精神家园,(2分)“回家”就是回归“文化传统”,就是回到我们的精神家园。(1分)

4.(3分 排比 1分,突出节日特点各1分)答案示例:

(1)仪式感是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仪式感是中秋月圆的千里相思。

(2)仪式感是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仪式感是端午祭奠的高节缅怀。

5.(2分)A (A 是元宵节,B、C、D为重阳节)

(二)

1.(3分)(1)日常生活中,学会照顾自己;

(2)成长的路上,独自面对坎坷;

(3)远离冲突,一定保护好生命;

(4)必须守护好自己的心灵;

(5)在想家时,让书带你回家(或劝儿子多读书)

(答出一点给1分,三点得满分,多答不扣分)

2.(3分)两个答题角度及答案,供参考。

(1)联系下文的句子: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把读书比喻成回家(1分),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读书能使人心灵宁静,读书就是回归精神家园,读书能安顿漂泊的灵魂,读书还能够提升并完善自我。(2分)

(2)从“回家”的感受,来谈读书的作用。读书就像回家一样,是内心安宁且充实的期盼;(1分)读书就像回家一样,是身体自在和放松的祈求;(1分)读书就像回家一样,是寻找温暖和力量的向往。(1分)

(除此之外,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3.(3分)“真正失败”指的是:

(1)不能直面人生的坎坷和挫折。

(2)生活上不能自立(或:生存能力很低)。

(3)缺少人生的经验、感受等等(或:人生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

4.(2分)示例:让书铸你的魂;让书长你的才干。

5.(4分)示例:在学校,我班有一名有残疾的同学,他走路不便,每天下课我都替他打水……在助人为乐时我亦快乐,也让自己内心多一份善良,以此来守护自己的心灵。

(三)

(甲)——C  (乙)——B  (丙)——A

三、略

第10课 岳阳楼记

一、

(一)

1. zhé  háo  zhǔ  shānɡ  tīnɡ  xié

2. 淫  霏霏  曜  谗  骚  皓

(二)

1. 古时官员降职或远调  2. 及、到

3. 通“嘱”  4. 离开

5. 退隐江湖  6. 在……之后

7. 没有  8. 归依

(三)

可以说明、议论、描写、叙述的文体  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

1.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2.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进亦忧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略

二、

(一)

1.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 引起下文。

4. 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5. 翻译: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言外之意: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6.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

1.(1)左右,表示大约的数量。

(2)烤,指热的程度。

(3)下棋。

(4)此,这里。

2. 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或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3. 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答“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也可)

三、

1. 如: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或:悲景色阴晦,喜天光晴明。

2. 把许多意思装在长定语中说,长句读起来挺憋气。不如把长定语抽出来变成短句,如:梁越啥时候都欢蹦乱跳的,只要不是在上课,大老远就知道她在哪儿。她从什 么时候起开始变了呢?

3. B(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第11课 醉翁亭记

一、

(一)

1. chú  chán  mínɡ  yǔ  lǚ

2. 觥  颓  酣  蔌

(二)

1. 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2. 情趣

3. 清澈  4. 钓鱼

5.下棋  6. 以……为乐

(三)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 日出而林霏开。

3.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四)略

二、

(一)

1. 如:双喜临门、身临其境、临渊羡鱼、兵临城下、如临大敌、居高临下、临阵磨枪、临危不乱、临变不惊

2.

(1)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2)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喝酒上。

3. 心情:旷达乐观、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思是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4.(1)滁人游。(2)太守宴。

(3)众宾欢。(4)太守醉。

5. 美丽的山间景色和人民安定富足的生活

6.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二)

1. 写丰乐亭周围美景及丰乐亭建造情况(或建亭之由)。

2.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3. 相同。因为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4.(1)(秋冬的)风霜冰雪,使山显露出峭峻、清秀的姿容。

(2)又恰好那里的百姓为一年的收成丰收而快乐,喜欢和我一起游乐。

(三)

1. 凡尔纳(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神秘岛

2. 阿龙纳斯  尼摩  诺第留斯(或鹦鹉螺)

三、

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1)①组织全组同学上街去收集各种招牌上的错别字。②让同学分头到街上的广告张贴处去查找广告中的错别字。

(2)①同音误用  ②形似误用  ③生造简化字(乱用简化字)

(3)略

3. (1)“前面骑自行车的女生停停!”罗晓快步追上去说,“这个包是从你车上掉下来的,还给你。”

(2)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了 “当代青年人的理想是什么”这个问题。

第12课 湖心亭看雪

一、(一)

1. ɡēnɡ  cuì  sōnɡ  hànɡ  dànɡ  dī  zhān

2. 都  白气弥漫的样子  酒杯  客居  船夫  还

(二)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三)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四) 略

二、1. D

2. 这并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同往,但作者却视之为不存在,反映出他的孤傲。

3. 作者  两位金陵客  极度迷恋  醉心于自然美景,感慨知己相逢。

4. 作者的身体虽在舟中,思绪与感官却仿佛早已跃出,站在高远处欣赏这冰雪皓白的世界,因而觉得舟中人如“粒”状(包括自己、船夫),极其微小。这种天人合一的情怀,给人一种依稀恍惚之感。

5. 作者借舟子之口来点出“痴”字,又以“相公痴”与“痴似相公者”来比较,相浸染,相映衬,把“痴”字写透;同时,喃喃,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此情此景此状,作者的得意和感慨溢于言表,也使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三、略

第13课 诗词三首

一、

(一)

1. 著名  停杯投箸  2. 暂时  崭新

3. 宫阙  上阕  4. 绮丽  倚靠

(二)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

苏洵  苏轼  苏辙  李白  杜甫

(四)略

二、

(一)

1. 因为作者的自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

2. 上句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文中指作者吟诗作赋,但是老友已逝,人事全非,很感伤。下句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文中指作者谪居外地二十三年,回到家乡,人事已经完全改变了。

3. 作者把明月当成美好的象征。月的阴晴圆缺比作人生的悲欢离合。作者对于美好生活和有情人不离不弃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人生不能总如人愿的达观都赋予在明月的意象中。

(二)

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的亲弟弟。点明了诗歌写作的时间和背景。烘托了一种战乱多事,悲凉和肃杀的氛围。

2. 作者对于被贬的现实,没有忏悔,没有屈服,而是将满怀的幽怨诉诸笔端。表达了作者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为国之心弥坚的心志和宽阔博大的胸怀。

3. 作者以早行远离故乡的路上所见之景,月色皎洁,晨鸡报晓,作者离开途中寄宿的旅馆,走过布满白霜的小桥,一片凄清冷肃的景象。故乡渐行渐远,作者对故乡的留恋和不舍之情都蕴含在这景物的字里行间中。

 三、略
第三单元自测题

一、

(一)

1. 直挂云帆济沧海

2. 醉翁之意不在酒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 先天下之忧而忧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

7. 规模  8. 这  9. 摆开

(三)

10.(1)日光 (2)景象 (3)季节

11.(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12. [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13. 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2分)

(四)

14.(1)高  (2)超出  (3)都

(4)忽然  (5)割  (6)此

15. 风花雪月

16. 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惟大理得之  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  谓之乐土,谁曰不然  惟醉心于是(或加上“欲作菟裘”)

17. 河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焉……古未荒旱,人不识桔槔。……雨以插禾,晴以刈麦……其入城者,人家门扃院落,捍之即为塘,甃之即为井。

二、

18.(1)长江三胜,只剩岳阳楼了。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使岳阳楼名闻天下。

(3)岳阳楼建筑风格独特。

(4)岳阳楼所占地势优越。

19. 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

20. 说明  结构精巧,端庄浑厚(或气魄宏大)

21. ①对岳阳楼起对比衬托作用,衬托了岳阳楼和湖浑然一体,占据了好的地势。

②照应开头。

22. D  B  C  A

三、略

第14课 故乡

一 、

(一)

1. huì  chī  è suī  zhà  shé

2. 祀  惘  伶  隔

(二)B

(三)略  (四)略

二、

(一)

1. B

2. 提示:可从外貌、语言、动作的变化入手,也可从闰土对待“我”的态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的变化中入手。

例如:①见面叫“我”“老爷”让“我”感到少年时代亲密美好的友情已不复存在,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和冷漠,令人感到悲哀和压抑;

②中年闰土变成一个“木偶人”让我们深深感到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农民带来多么深重的苦难,而广大农民在一切困苦和不幸面前变得麻木,消极忍耐,表达作者深深的悲哀和同情等。

3. 提示:可从“我”与“闰土”关系的变化上思考。

4.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 例如老舍《骆驼祥子》 中的祥子

(二)

1. 满园的鲜花,是异乡人为来城里的女儿精心准备的”见面礼”。表达了温暖的父爱。

2. 把“滚滚”换为“浓浓”,表达效果有所变化。“浓浓”写出了花香之重,“滚滚”则写出了花香之连续不断,呈现了一种动态美。

3. 异乡人的“独具慧心”不仅体现在他种花的举动,更体现在他巧手匠心,把花园布置得“像荷兰名贵的花园”,“简直是园艺大师的杰作”。随着情节的发展,还表达了他温暖的父爱。

4. 我认为“异乡人的花园”真正在他心灵深处。这座心灵花园永远盛开着鲜花,无论何时何地。

三、

1. 略  2. 转折

第15课 我的叔叔于勒

一、

(一)

1. jié  jū  zhàn  mǔ  lì  shù  lán  lǔ

2. 堪  名  俱

(二)B

(三)略  (四)略

二、

(一)

1. 共同点:惟利是图,爱慕虚荣,自私冷酷,势利贪婪;但又不免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不同点:妻子有主见、精明泼辣、反应敏捷;丈夫遇事慌张,没主见。

2. 连世间最圣洁的爱情也沾染上铜臭味儿,更说明这个社会的可悲。我父母对这场婚姻的表现是“赶忙答应”,从这些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哪怕是一家人的关系也冷漠无情,同时也突出其辛酸与无奈,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3. 让“我”充当故事的叙述者,使行文显得真切自然,同时“我”又是故事中的角色,“我”的善良、纯真正好反衬了父母亲的自私冷酷,使文章更具讽刺意味;另一方面在“我”的身上寄托着作者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

4. (言之成理即可)

(二)

1. 从“我”在医院里的一桩遭遇即对待穷寒交迫的老张这件事情上,我发现了人对于弱者的态度和行动不尽相同。有的冷漠有的赋予同情,有的能付诸关爱行动,存在着距离。

2.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为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3. 人对于弱者的态度和行动不zhe尽相同。有的冷漠,有的赋予同情,有的能付诸关爱行动。

4. 一个“裹”字,表明老人虽然穿着棉衣,但还是觉得寒冷,再加上一个“蜷”字,说明老人此时既觉得寒冷,身体又非常虚弱,无法支撑了。

5. 略(言之成理即可)

三、

1. 例句: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2. A. 假设  B. 并列  C. 因果

第16课 孤独之旅

一、

(一)

1. chān  kuànɡ  āo  tiào  juē  liáo  dòu

2. 置  粹  乖  皇

(二)D

(三)略  (四)略

二、

(一)

1. 歇斯底里这个词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提供了背景。

2. 前三是实指,最后一个是虚指。连用四个“黑”突出表现了当时天气之恶劣。

3. 让杜小康得到一次严峻的考验和磨难,使他在艰难困苦中成长起来。

4. 他为鸭群的失而复得,为自己能在艰难困苦的打击和磨练中挺过来而感到庆幸,这是一种幸福的流泪。

5. 略

(二)

1. 细米是小说的主人公,红藕是细米的朋友。

2. 略

三、

(一)然而障蔽不一定要用假山

(二)1. 并列  2. 因果

第四单元自测题

一、

1. D  2. D  3. D 4. D  5. D  6. C 7. A

8. ①从主题上看,两文都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现实社会中的世态人情。《故乡》中,在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下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隔膜;《我的叔叔于勒》中,在拜金主义思潮的腐蚀下人与人之间变得冷酷自私。

②从写法上看,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二、

(一)

1. 恰当。因为这里老师是用水在写字,在这个特定的时候非常确切。

2. 略

3.(1)他们经过生活的磨难,能够准确地去感受生活,去体验人类的不同情感。

(2)女教师的教育生涯充满艰辛与苦楚,她为山区贫穷落后的教育现状而悲哀。所以她手上流出的水如泪水。

4.(1)“哭”:她从孔乙己失魄落难、穷困潦倒中看到了自己的现实处境和山区教育的困窘。

(2)“笑”:能用自己的手指蘸水上课,丰富孩子们的心灵,毕竟是崇高的事,值得高兴。

5.(言之成理即可)

6. 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小说前半部分运用的是写实手法,从这里开始展开了浪漫的想象,既是对女教师焦虑之情的安抚,也是对心绪难平的读者的报答。

(二)

1. 笑一笑;仍然一笑;潸然泪下。

2. 具有含蓄和诗意的美。

3. 这实际是作者的一种梦境,作者用梦境来暗示对土地的眷恋。

4. 大海浩瀚,然而它没有土地的沉厚;甲板坚硬,然而它没有土地的温情。

5. 对土地的眷恋和热爱是生命中生生不息的一种情感。

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

(一)

1. kăi  miăo  xĭng  jĭ  miè  zhī  kuāng   tăng

2. 依赖  敕令  栋梁  高粱  摧毁  催促  根据  盘踞  抹杀  泡沫  污蔑  竹篾

(二)

1. 怀古伤今: 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

2. 为民请命: 替老百姓向掌权的人请求解除他们的痛苦,保全他们的性命。

3. 舍身求法: 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寻求佛法。后来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4. 不足为据: 不值得当做根据。

(三)

词典义:人和脊椎动物的中轴骨骼。

文章义:民族的精神、气概。

(四)

《呐喊》  《彷徨》  《朝花夕》  《且介亭杂文》

(五)略  (六)略

二、

(一)

1. “埋头苦干的人”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如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农民领袖,如陈胜、吴广。

“为民请命的人”指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的人,如鲁迅小说《非攻》中的墨子。

“舍身求法的人”指为追求公平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如不少革命先驱。

这些志士仁人的崇高品格和伟大气节,为后代所景仰,在历史上影响巨大而深远,使封建“正史”也无法忽视它,不得不有所记载。

2. 是指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大众、革命的文艺战士和同情革命的进步分子。他们都遭到反动派残酷迫害。鲁迅先生对他们的战斗精神和业绩充满了敬意,在许多文章中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

1. “大人老爷们”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

“葬送土地”指“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奉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大片国土陷入日寇的铁蹄下。

2. 说明所谓“友邦人士”对中国人民的苦难毫无友邦之谊,而是彻头彻尾地企图征服中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所以哪怕是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的游行请愿都要“惊诧”。

3. 加上双引号的国家含有强烈的否定、讽刺之意,意思是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只能使中国永远沦为丧失主权的殖民地国家。

三、略

第18课 怀疑与学问

一、

(一)

1. yí  jié  zhuān kù

2. 晶莹  萤火  盲目  膏肓  折断  拆掉  分辨  辩论

(二)

词典义:买卖货物时,按照原价的若干成计价,如按九成,叫打九折。

文章义:折扣前加“不打”二字,表示对于别人的话全盘接受。

(三)

《孟子·尽心下》  《礼记·月令》

(四)略  (五)略

二、

(一)

1. 不要随便相信,需要经过一番思考。平时听到传说的话是轻信、半信半疑还是调查验证可课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谈谈。

2. 举例论证,即例证法,作为具体的论据,有助于切实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避免空洞无物空发议论。

3. 要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书,就要真正读进去,读懂读透书中内容,充分汲取书中的精华和营养,并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发现,只有这样才把作者之书转化成为“自己的书”。

(二)

1. 赞扬韧性的战斗和“不耻最后”的精神。

2.

(1)引用《韩非子》“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话,引出话题。

(2)举运动会赛跑的事例,从反面列举“耻于最后”的种种表现,衬托“不耻最后”者的可贵。

(3)列举无论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还是战具没有我们精利的匈奴人蒙古人满洲人,因为遇不到“韧性的反抗”,全都如入无人之境的历史事实,进一步从反面论述“韧性的战斗”和“不耻最后”的精神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可贵价值。

3.“脊梁”象征着民族的精神和气概。“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正体现出“韧性的战斗”和“不耻最后”的精神,只有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才能够使民族的精神气概发扬起来,让国家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略

 

 

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

一、

(一)

1. jí  zhà  dì  qiè

2. 汲取  趿拉  锲而不舍  楔子  孜孜不倦  颁发  比喻  忠贞不渝

(二)

词典义:原意指植物的跟扎得很深,蒂长得很牢固。

文章义:比喻根基稳固,不容易动摇。文中意为人们的观念很顽固,不容易改变。

(三)略  (四)略

二、

(一)

1. 如课文中所说,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有知识不运用或不善运用,知识始终是死的,只有把死知识用活了,才能发挥出创造力。如谷登堡灵活运用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机的知识,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我们平时学习时也应该活学活用所学知识,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单纯地死记硬背一些死知识。

2. 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事实胜于雄辩,在论述过程中列举富有说服力的事例,对于论证自己的观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

1. 作者认为判断一个历史人物的忠与奸,其标准应该是看他对当时人民所起的作用是好还是坏,对时代的进步是推动还是阻碍,而不是只看他是不是孝忠皇帝。这一认识是从时代发展和人民立场出发的,比封建文人狭隘的忠君思想要进步得多。

2. 过去九百多年都骂他作奸臣,是由于过去的封建体制,封建道德所起的作用。今天,评价曹操,应该从他对当时人民所起的作用来算帐,是推动时代进步呢?还是相反。

3.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对曹操的评价都一直局限于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作者在文中突破了这一局限性,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和历史发展的高度,看到了曹操为结束战乱,谋求统一,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等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公正地肯定了曹操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如果说他奸,那也只是对封建皇帝的奸,对历史对人民却表现了他的忠。

三、略

第20课 创造宣言

一、

(一)

1. shė  dā  zhòng dùn  dùn  nuò huàn  gài

2. 崇高  作祟  迟钝  浑沌  豢养  证券  繁殖  植物

(二)

1. 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弃:抛弃,鄙弃。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2. 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3.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三)

词典义:原形容两代画家作画的神妙。

文章义:在关键处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鲜活。

(四)

1. 法  《青铜时代》  《思想者》

2. 清初  画  “八大山人”

3. 文艺复兴  画  雕塑家

4. 德  《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

5. 《周易》  《诗经》  《礼记》

(五)略  (六)略

 二、

(一)

1. 文中所说的“活人”应该是具备真审美的品质,富有生活力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

2. 文中批驳了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年纪太小不能创造、太无能不能创造和陷入绝境不能创造等错误观点。主要运用了事实论据,在论证方法中属于事实论证。

3. 这一段要批驳的观点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运用的论据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论据经典,很有说服力。作者又举慧能的话:“下下人有上上智”和“蚕吃桑叶,尚能吐丝”的事实,进一步加强了论证的力量,把这一段要讲的观点讲得非常简练、充分、有力。作者紧扣论点选材论证,做到了观点与材料有机统一。

4. 在列举许多富有创造性的事例后,作者叙写了目光狭隘、因循守旧的东山樵夫的事例,从反面论证创造的可贵,和让创造之神住在心里的重要性。东山樵夫眼里只有茅草,既看不到泰山的雄奇,也看不到树苗的价值,让本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树苗,随随便便化成了一缕炊烟,实在可惜又可悲!东山樵夫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加强了对文章主旨的说服力。

5. 如课文第15自然段,运用了呼告地修辞手法,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表达了渴望创造的强烈感情,很有感染力。又把树苗比喻为创造的希望,坚信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就能长成参天大树,非常形象贴切。

又如第16自然段,“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兼用了排比和比喻,语言很美,充满激情,很能给人鼓舞。可见写议论文也应讲究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做到既以理服人,也以情动人。

(二)

1. 指被各种落后观念层层束缚的头脑。仿“三寸金莲”而造出“三寸金头”,这在修辞上叫“仿拟”,此处有讽刺嘲弄之意。

2. 朋友太太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很有代表性,因为不懂孩子富有好奇心的心理,误认为是孩子顽皮,又心疼被弄坏的东西,气愤之下顺理成章地就会拿孩子出气。却不知自己倒是气顺了,可是孩子的好奇心也被打跑了,未来的研究家也被毁掉了。爱迪生的母亲伟大在她深知儿童心理,懂得儿子好奇心的可贵,因此全力保护儿子的好奇心,支持儿子去发展其好奇心,最终造就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大王。假如爱迪生的母亲也像那位朋友的太太,爱迪生也必定是平庸之辈。

3. 运用的是喻证法,把儿童的空间比喻为鸟笼,非常形象贴切,富有说服力。

4. 作者猛烈抨击学校里各种频繁的考试,迫使学生不断地赶考,也因此赶走了他们的快乐,赶走了他们的健康,也赶走了他们的创造力。剥夺了儿童的时间,就使他们没时间玩耍,没时间读书,没时间思考,最后只能成为考试机器,这样的教育无疑是根本失败的教育,是与创造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三、略

第五单元自测题

一、

1. 因为这样说与事实不符。诚如作者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并没有失掉自信力。因此如果说所有中国人都失掉了自信力,那确实是对那些“中国的脊梁”们的否定和侮辱!

2. 赞成。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读书不轻信,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正是做学问最起码的态度。有了疑问,为了解疑,就要去深入探究思考,获得了正确答案,就有了新的知识和见解,也就向前更进了一步。至于怀疑的对象,无论是无名之辈,还是学者权威,无论是今人著述,还是古代典籍,都应该用怀疑的眼光去阅读、思考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

3. 有些事物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如数学上的有些答案,但并不是所有事物的正确答案都只有一个,如果被“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样的思维束缚住,头脑就会僵化,就会习惯于这种固化思维,不再怀疑,不愿思考,不敢探索,使创造性思维失去动力和活力。

4. 作者的这一结论是承接上文而来的:周文王、文天祥、尼赫鲁等坐牢时仍在创造,玄奘、哥白尼等深陷绝境仍在创造,幼年的爱迪生、不识字的慧能等都可以创造,可见只要有创造的精神,处处、时时、人人都能够创造。

二、

1. 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事务和思虑,它们像绳索、泥潭一样把人的思想和行动困住,让人无法分出精力去展望和谋划未来,发展高级的思想和能力。

2. 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这种论证方法通俗易懂,可以深入浅出地阐明问题。

3. 对于创造的儿童教育来说,民主意味着让儿童按照自己的天性、兴趣、能力去自由地发展自己,就像让一棵树苗在阳光、雨露和养料中自由地生长一样。如果违反民主教育的原则,剥夺儿童自由的权利,违反儿童的天性和意愿,强迫儿童按照成人不合理的意愿去发展,必定会摧毁儿童的天性,扭曲儿童的心灵,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这是我们应该努力避免的。

三、略

第21课 智取生辰纲

一、

(一)

1. chēn  pō  xǐng  chěng

2. 聒  沤  尬  觑

(二)

1. 词典义:处境窘困,不易处理。

文章义:容易出麻烦。

2. 词典义:自夸,说大话。

文章义:嘴里嘘气。

3. 词典义:计算比较;争论;算计。

文章义:计策。

4. 词典义:任意;马虎、随便。

文章义:索性,干脆。

5. 词典义:理睬。

文章义:懂,知道。

(三)

明代  《水浒传》  《忠义水浒传》  施耐庵  杨志押送金银担

(四)略  (五)略

二、

(一)

1. 杨志精明谨慎、急功近利、粗暴蛮横。

2.“取”突出智慧,轻松取走生辰纲。吴用利用酷热天气,扮做商客,引诱对手,欲擒故纵,迷惑对手,动摇对手、瓦解对手,最后让对手进入圈套,达到智取的目的。

3. 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这里写“智取”成功的核心一招——下药,用了一系列动词:“舀”“抢”“劈”“夺”“盖”“倾”“持”“丢”。吴用拿瓢舀酒,白胜夺瓢倾酒,瞒天过海下药于酒中。动作连贯紧凑,瞒过了杨志眼睛,也瞒过了读者眼睛。

(二)

1.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2. 鲁智深性格粗犷,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身为禁军教头出身的林冲性情儒雅,逆来顺受,对官府还抱有幻想。

3.“ 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鲁智深不但疾恶如仇、见义勇为,还有勇有谋、粗中有细。

4. 比如林冲,原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超群,本来安身立命,过着体面的生活。只因高衙内贪图其夫人美色,设计陷害林冲。最后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雪夜上梁山。

(三)

1. 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黑旋风李逵、母夜叉孙二娘、托塔大王晁盖、立地太岁阮小二、豹子头林冲

2. 林冲(或林教头);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等与林冲有关的情节。

三、

1. 在农业中,你付出汗水,你会发现丰收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2. 心动不如行动。

第22课 范进中举

一、

(一)

1. sù 宿营  xiǔ 一宿  xiù 星宿  hún 混蛋  hùn 混乱  tiē 妥帖  tiě 请贴  tiè 字帖  mó 模式  mú 模样

2. lài 信赖  lǎn 懒散  yī 作揖  jí 编辑  chuǎn喘息  chuài 踹开 diàn 淀粉  zhàn 破绽

3. 规矩  指教  行业  旅费  故乡  一会儿  功夫  很少

4. (1)作揖  (2)不省人事

(3)狗血喷头  (4)万贯家私

(二)

儒林外史  讽刺  知识分子  吴敬梓  安徽  科举

(三)略  (四)略

二、

(一)

1. 一是不能在我们跟前装大,作出了不起的样子;二是不能给平头百姓拱手作揖。

2. 第一段末是中举之前胡屠户自带一副大肠和一瓶酒来贺范进中了相公,并自称是他“带挈”的结果,还指教了范进,所以写“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是“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最后一段末是中举之后范进给了胡屠户六两多银子,所以写胡屠户“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这里是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胡屠户前倨后恭的变化,表现了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本性。

3. 前面称“你这现世宝”,后面称“姑老爷”,这前后不同的称呼说明随着范进的中举,胡屠户对女婿的态度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这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可以看出胡屠户是一个典型的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

4. 这两处表面上是动作描写,实际上是心理描写。胡屠户很想要这六两多银子,所以“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但又要作出推辞的样子,所以要“把拳头舒过来”,并且还要说客气话;后听范进说我这里还有,便“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生怕范进又反悔了。这里四个动词的描写,使胡屠户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小人丑态跃然纸上,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他惟利是图的市侩心理,增强了讽刺效果。

(二)略

三、

1.“心”与“必”: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

“诚”与“成”:只有真诚,才能事成。

2. ①B  ②C

第23课 三顾茅庐

一、

(一)

yè  jiǎo  bó  dān  zhòu  yí  chǎng  zhuō  guān  nǎn  sè  dài

(二)

1. 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2. 明白,知道。

3. 因羞惭而脸红。

4. 靠近。

5. 篡夺国家权力。

6. 爱惜,体恤。

7. 广为延揽。

8. 考虑。

(三)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本  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

(四)略  (五)略 

二、

(一)

1. 兴复汉室,建立功业。 

2. 求贤若渴,对诸葛亮态度谦恭,非常有诚意。

3. 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鲁莽、直爽。

4. 曹操占有天时,不能与之争锋;孙权占有地利,可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占有人和,大业可成:成三足鼎立之势。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二)

1. 关羽、张飞不在,许褚、张辽引数十人,而刘备孤身一人,渲染了一种紧张气氛。

2. 第一处推动情节发展;第二处为刘备的掩饰失态作铺垫。

3. 表现了他阴险狡诈、得意洋洋、有雄心壮志的性格特点。

4.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他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善于掩饰的特点。

5. 想试探刘备的虚实,看他是否有包藏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志。

三、

1. C(A.“光阴荏苒”指时间渐渐过去,是主谓短语,无法与介词“对”搭配构成介宾短语。B.“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很大。D.“箪食壶浆”: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2. 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借东风、空城计

第24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

(一)

liǎo  xù  zhǔ  nǎng  pī  qiàng  yán  zhèng  hǔ  pò

(二)

1. 旧时称在豪富人家帮闲凑趣儿的人。

2. 照料,安排。

3. 摆布,戏弄。

4. 不合手,不听使唤。

5. 方言,吃的意思。攮,刺、扎。

6. 刁钻、爱捉弄人的人。

(三)

霑  梦阮  雪芹  小说  贾宝玉  林黛玉  贾  史  王  薛

(四)略  (五)略

二、

(一)

1. 语言描写。

2. 哄骗刘姥姥为使其出尽洋相,逗大家发笑,让贾母高兴。

3. 既表明了刘姥姥作为下层穷人的节俭,也映射出封建统治阶级豪奢淫逸的腐朽生活。 

4. 典型的村妇,用语粗俗,喜说笑,老于世故,会讨好贾母与贾府中的人,又朴实,有小农思想。

(二)

1.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2.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黛玉和贾氏三姐妹。

3. 善于察言观色、权变逢迎的性格特点,阿谀、奉迎、讨好贾母的心理状态。

4. 通过对林黛玉的关心来讨好贾母,也在无形中暗示、警告林黛玉。

5. 并非对黛玉有真情,其目的是讨好贾母。

三、

1. 金钱可以买来美味的佳肴,但买不来好的胃口;金钱可以买来名贵的补品,但买不来健康的身体。

2.

第六单元自测题

一、

1. D  2. C  3. D 4. C  5. A

二、

6.(1)先前  (2)给  (3)必然  (4)容易

7. 太监曾私自问你要过蜜吗?

8. 孙亮是根据破开的老鼠屎外面湿润而里面干燥,证明老鼠屎是黄门刚刚放进蜜里的。

9. 黄门曾经私下向藏吏索要蜜而藏吏没有给,所以他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企图陷害。

三、

(一)

10.(1)厨师  (2)出征的军队回朝

(3)回答  (4)指挥

11. 写出曹操进退维谷的矛盾心理。

12. 杨修认为“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联系当前形势,判定曹操的心理是进退两难,“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提前收拾行装。表现了杨修聪明过人,能猜透曹操心思。

13. 曹操“佯怒”是为了遮人耳目,表示自己能公平处事。表现了曹操虚伪、奸诈的性格。

14. 下令厚葬杨修,表示他有悔悟之意,且可借以收买人心。

15. 杨修才智过人、恃才放旷。曹操刚愎自由、阴险奸诈。

(二)

16. 出场的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出王熙凤在贾府地位之特殊,性格之泼辣。

17. 不仅表现了王熙凤的外在特征——年轻、美貌,而且表现了她的内在性格——刁钻、狡诈。

18. 第一问:既赞美了林黛玉的标志,又暗扬了其他姐妹的地位,显示了她的良苦用心和八面玲珑。第二问:神态的转变,显示了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惟老祖宗是从,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19. 不希望。用意一是表现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二是炫耀身份,显示自己的地位。

20. 不仅表现了王熙凤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也表现了精明能干的特点。

四、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3课 乡  愁获奖教案
初一语文下学期复习资料整理一
《唐诗鉴赏辞典》第一百首《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
论语·君子不器[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三十六首《画石》(刘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