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暑记住四个字:养阴长阳!常揉这三穴,清热解毒泻肝火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的一个节气,也正值中伏,维持我们身体的阴阳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大暑时节入体气血趋向体表,从而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所以此时不仅要保护好阳气,滋养阴气也不能忽视。
《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此时阳气旺盛,顺应阳气的生发,我们可以通过按摩这几个穴位来祛除邪气,养阴长阳。

01

肾俞穴

肾俞的“肾”字指肾脏,“俞”为传输之意。肾俞穴位于腰部,是膀胱经上的主要穴位,肾俞穴是肾之精气聚集之处。
这个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肾气从背部输注、转输之处,具有补肾纳气、强筋健骨、益髓充耳、固精敛涩、调经止带之功效。
此处可培补肾元、扶助正气,以助肾脏气化,促进津液代谢,升清降浊。
《针灸大成》记载“肾俞主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心腹膜满胀急,两胁满引少腹急痛”。
定位:
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按摩:
取舒适卧位,操作者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肾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穴位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
然后用两手掌贴在肾俞穴,稍用力下压并来回摩擦,使局部有热感向内部渗透,以皮肤微红为度,再轻拍放松。
以上操作,重复5-10分钟,每日一次。

02

太冲穴

太在古文中的意思为大,冲即要冲,这个穴位在肝经大通道,是元气所居之处,所以得名“太冲”,别名“大冲”。
《老子》一文中指出:“道冲而用之。”其中“太冲莫胜”乃是极度清净和谐,阴阳调和的境界。
太冲穴有平肝泻热、疏肝养血、清利下焦、泄除肝火、调理气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定位:
位于足背侧,第一、第二趾骨的骨缝间,向后两指宽的凹陷处。
按摩:
最好先用温水泡脚10分钟,舒活足部气血,用手带些压力,持续点按穴位,每次点按30秒,稍停片刻,以有酸胀感为佳。重复动作3分钟即可。
夏季有烦躁、失眠等症状的人按摩此穴位可能会有痛感,切忌用力过大,否则会导致皮下瘀血。注意,孕妇不要按此穴位。

03

涌泉穴

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涌泉穴也被称为“人体之泉”
肾经经脉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
《黄帝内经》:“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按摩涌泉穴可以清热解毒、滋养心脏与肾脏,具有非常好的养阴作用。
定位:
足部五趾内卷,足前部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
按摩:
仍需先泡脚疏通气血,将拇指放在涌泉穴上,以适度的力道持续按压和旋转穴位,每次按摩约5-10分钟。

除了以上三个穴位,帮助我们维持身体阴阳平衡,我们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养生。
俗话说“入伏两道汤,四季豆安康”,具体是指哪两道汤呢?

01

羊肉汤

都说“大暑喝暑羊”,适量的食用羊汤可以缓解夏季高温带来的不适感,暖胃生津、温阳驱寒。而且吃羊肉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

02

红豆薏米汤

红豆和薏米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湿气和毒素,舒缓夏季容易出现的口渴、口干舌燥等不适感。
在这个大暑季,愿我们能够保持心身健康,度过一个充实、欢乐的晚夏!
[1]太冲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余豹.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12):2260-226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的极简艾灸疗法
上火“套路”,各个击破
降血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在家刮痧就有效
小寒艾灸什么穴位补肾阳
穴位-z-足少阴肾经(专栏)
三伏天最全养生法!简单一套动作,强肾气、补阳气、通百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