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汤加减治过敏性紫癜医案
编辑:Holiday   来源:养生之家   发表时间:2021-06-29 14:32:26
养生之家导读: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紫癜又名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紫癜又名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以皮肤和黏膜紫癜。伴有腹痛、便血、关节肿痛及肾脏改变为临床特点。中医古称“发斑”之类,属血证范畴。常由感受外邪、寄生虫、食物或药毒等因素,复加患者禀性不耐,导致脉络疏松,血溢肌肤而成。临床上对本病以责之火热居多,分型甚杂,治方亦详,但无贯穿其中的基本病机之说。桂枝汤性温散,辛温之品似有动血之虞,桂枝汤似不可妄投。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阴内守,卫阳固密,则营卫调和,脉道流利,血循常道。若因邪扰,复加性不耐,以致营卫失调,营卫不和,肌腠不固,血溢肌肤而发的紫癜,可用桂枝汤,、

加减调和营卫,活血化瘀,疏调脉络。现化药理研究证实桂枝汤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对瘀斑的吸收更有利,收效良好。

【临床应用】

1.金超用桂枝汤加味,治疗患者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在14岁以下者21例,14~18岁者9例,18岁以上者5例。病程在1个月内者32例,超过个月者3例。就诊前曾经中西药治疗者15例,其中中药用疏风清热、凉血止血、化瘀及益气之品,西药用激素、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抗组胺药、复方路丁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等,经治疗疗效或不显着,或暂时缓解,但停药即复发如初。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其中皮肤型19例、腹型10例、关节型2例、肾型4例。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用桂枝汤加丹参治疗,除个别病例酌情加味外,其余均用全方。基本方:桂枝、生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各6g,丹参15g。以上为10岁左右药量,临证时依年龄增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至紫斑完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再继续给予3~5剂,以资巩固。治疗结果:33例痊愈(紫癜消退,症状消失,尿红细胞转阴),平均服药3剂,紫癜即大部分消退或完全消退,发热腹痛等症状消失,再予3~5剂巩固治疗而告愈;2例好转(紫癜、腹痛等症状消失,仍见镜下血尿,病情仍有反复),均系成年人,为紫癜性肾炎,发病时间超过2个月。总有效率100%。

2.胡凤兰用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各8g,荆芥、防风、川芎、炙甘草各6g,三七粉2g,黄芪9g,生姜5片,大枣5枚)治疗下肢过敏性紫癜,服药6剂而愈。

3.张培元用本方加丹参、赤芍,治疗1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服药3剂后,紫癜全退,精神转佳,继以八珍汤善后调理而愈。

4.史存娥等治疗1例患病2年的顽固性过敏性紫癜者,其症遇冷加重,下半身为甚,久用强的松、六味地黄丸及凉血止血药均未见效,改用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6g,鸡血藤12g,白芍12g,生姜3片,大枣5枚,茜草15,紫草15g,丹参9g茯苓60g,白茅根60g.1剂症减,9剂病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病案举例】

1.某女,11岁。1992年5月6日初诊。双小腿皮肤瘀点紫斑半月余,伴腹痛、发热、尿少、纳呆、口淡乏味。曾服凉血止血,益气化瘀中药10余剂,收效甚微,后予地塞米松、复方丹参注射液等静脉滴注,症状缓解,但停药后即复发如初。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10.5×109/L,嗜酸性粒细胞0.10,血小板180×10/L,出凝血时间各2分钟,尿常规正常,符合腹型过敏性紫癜之诊断。辨证为营卫不和,血溢肌肤。治以调和营卫,疏调脉络。处方: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各6g,丹参15g.3剂。

二诊:小腿紫癜基本消退,小便增多,腹痛消失,原方再予5剂以巩固之。后经随访,已痊愈未再复发。

2.苏某,男,10岁。1993年6月3日入院。入院时双下肢和躯干出现针尖大小的鲜红色瘀点,踝外有几块片状的瘀斑,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血红蛋白130g/L,白细胞7.1×109/L,中性0.70,淋巴0.30,出血时间2分钟,凝血时间3分钟,血小板11×10/L。辨证为热入营血,营卫失调。治以清热凉血,调和营卫。处方:桂枝9g,白芍15g,白茅根30g,甘草6g。水煎200ml,日服3次,清开灵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3日,紫癜消退,6日痊愈出院。

3.王某,女,14岁。1年前因患重感冒,继而下肢伸侧出现对称性瘀血斑块,形态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丘疹型或融合成片,有时形成血泡、伴有低热及胃肠道和关节症状。反复发作1年余、并随感冒而加重。曾去北京、沈阳等大医院诊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西医用抗组胺类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虽能暂时缓解,却不能根除,中医用解毒凉血等传统治法治疗,效果亦不佳,以致缠绵难愈,痛苦不堪。血液检查:白细胞数稍多,血小板计数正常,出凝血时间正常,尿液化验有红细胞、蛋白及管型。查体有典型的紫癜伴有荨麻疹,关节肿痛,微有发热恶寒,舌质红,舌苔白,脉浮虚数。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辨证为外感风寒,营卫失和,气血失调。治以解表祛邪,调和营卫。处方:桂枝汤原方原量,连服3剂,遂遍身微微汗出,热退疹消,关节肿痛顿减,继用此法再进4剂,1周后诸症悉除。因患者病久体弱,且表证已除,故改用补气理血方药以善其后,并嘱其调节寒温以防感冒,多食营养食物以补体虚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本例患者,从西医学角度认为,系继发于重感冒,由病毒细菌感染,毛细血管发生变态反应,致使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高,血浆及有形成分渗透到皮下、黏膜或组织中所引起。从中医学角度认为,是外感风寒之邪客于肌肤,营卫受阻,进而由表里,邪气内搏,伤及血络,营血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并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证候。其病因病机总属外感风寒,卫表不固,营卫失和,且正不胜邪,病程缠绵,营血虚弱,气血失调。本病例虽属里证,却兼有发热恶寒、皮肤瘙痒疼痛、荨麻疹等表证,故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扶正祛邪,使邪从汗解汗血同源、脏腑互为表里、故在里之邪也可随汗透出肌表而解。

2.     黄某,女,10岁,学生。1989年2月25日诊患者两下肢及臀部瘀斑,两膝以下尤甚,腹痛时剧时缓,二便尚正常,面色萎黄,舌质淡边有瘀紫,苔薄白、脉弦细略数该患者病发于初春当时正处于阳气初升,阴寒未出,阴阳交替的季节,而10岁左右儿童,发育尚未成熟,特别是平素体虚的儿童,其营卫不调、卫外不固,易招致外邪的侵袭且儿童生机旺盛,阳盛于阴感邪后易于热化热郁肌表、迫血妄行,溢于血络之外,留于皮肤而成瘀斑,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加活血化瘀之品以祛瘀生新再配益气固表之剂以防邪气再度侵入机体处方:桂枝、白芍各8g,荆芥、防风、川芎、炙甘草各6g,田三七末2g(冲服),黄芪15g,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服药3剂,其瘀斑消失大半,仅见散在瘀点,腹痛已除、守方再服5剂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果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
胡希恕柴胡桂枝汤合附子理中汤医案
第五百五十二篇: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验汇集
郝现军大夫读书笔记【11】
桂枝麻黄各半汤
当归四逆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