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庵:毛姆喜剧作家
2015年9月11日 08:14 阅读 45582

    一般说来,毛姆应该归在有绅士风度,幽默和作品吸引人、读来有趣的那类作家之列。这首先因为他巧于构思,会讲故事;另外,也与他在小说中常常表现出的态度有关。毛姆的主要作品几乎都译到中国来了,译过来的我也几乎都读过,好像除了《月亮和六便士》里的恩特里克兰德和《刀锋》里的拉里(有论家指出,分别是以高更和维特根斯坦为原型)外,他笔下的人物都处在作者的某种俯视之下。毛姆并不认为他们是英雄或有可能成为英雄,他们在他眼里多少有些可笑亦复可怜。他们度过了各式各样的人生,其实只不过是白费力气而已。所以虽然毛姆的小说让人感到轻松,甚至可以作为消遣的读物,那原因却在于他卸却了意义和价值加在人生之上的重负;这一重负卸却之后,“人生不过如此”,——然而如果再多问一句的话,那个“如此”是什么呢。毛姆的小说除了轻松和消遣,也未必不让我们再去想一想。他的确说过:“文学是一种艺术。它不是哲学,不是科学,不是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它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是给人享受的。”(《漫谈美国文学》)而我们也可以说,文学的确是文学,但是一切文学最终都是哲学。文学或许不应该表现为哲学,但是文学不可能不表现哲学。毛姆的小说除了有一些好故事,一些活生生的人物,以及经常见到的那种异国情调外,也还有他自己的一个总的意思。他写的虽然是一个个人,但是对他来说他们代表了他眼里整个的人类。轻松和消遣都只是表面浅浅的亮色,幽默就不无深意了,幽默底下其实还有些黑暗。我觉得,《人生的枷锁》里的一段话最可以概括毛姆的总的意思:

       “菲利普想起了有关东罗马帝国国王的故事。那国王迫切希望了解人类的历史。一天,一位哲人给他送来了五百卷书籍,可国王朝政缠身,日理万机,无暇披卷破帙,便责成哲人将书带回,加以压缩综合。转眼过了二十年,哲人回来时,那部书籍经压缩只剩了五十卷,可此时,国王年近古稀,已无力啃这些伤脑筋的古籍了,便再次责成哲人将书缩短。转眼又过了二十年,老态龙钟、白发苍苍的哲人来到国王跟前,手里拿着一本写着国王孜孜寻求的知识的书,但是,国王此时已是奄奄一息,行将就木,即使就这么一本书,他也没有时间阅读了。这时候,哲人把人类历史归结为一行字,写好后呈上,上面写道:人降生世上,便受苦受难,最后双目一闭,离世而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

       毛姆所有作品的基调就定在这里。就一种人生哲学而言,他当然并没有多大创获(我们也不应该这样去要求他或者别的作家),只是用了一副实际上是古已有之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这副眼光,我觉得不妨说是喜剧的;而与之对立的一副眼光,则可以说是悲剧的。记得鲁迅有两句特别有名的话:“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关于悲剧和喜剧人们说过那么多,却让他道着其中的真谛。悲剧和喜剧从根本上讲不是对人生的现象而是对人生的本质的认识。“毁灭”与“撕破”,这些还只是表现而已;在鲁迅的话里有更深的一层意思,即根据对于人生本质的认识来区分,悲剧是以“人生”“有价值”为前提,喜剧是以“人生”“无价值”为前提。人生本是一个东西,悲剧和喜剧都是对它的看法。悲剧是正的,喜剧是负的;悲剧是向上的,喜剧是向下的;悲剧最终张扬人生的价值,喜剧最终消解人生的价值。回过头去再看毛姆,他不过是文学史上一系列喜剧作家中的一个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睿智人生:莎士比亚的人生智慧总汇(四)
外国文学常识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他们不再去爱
毛姆《人性的枷锁》:欲破人生的枷锁,必先承受其重负
不读文学,可能会失去好奇心
经典语录 201304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