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笠翁对韵全文逐句解释(精解)
userphoto

2023.10.06 贵州

关注

笠翁对韵上卷

笠翁对韵一东句解版

其一

天对地,雨对风[1]。大陆对长空[2]。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3]。雷隐隐,雾朦朦[4]。日下对天中[5]。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6]。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7]。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8]。

句解

1、天对地,雨对风:“天”“地”经常作为相对的词语并提,“天圆地方”“天神地祇”“呼天抢地”等等。“风”“雨”都是跟气候有关的名词,皆是自然景象,二词在汉语里经常并提,“风雨同舟”“暴风骤雨”“和风细雨”等等。从格律上看,“天”与“地”、“雨”与“风”平仄相对。平仄是格律诗(即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写诗时通过声调的平仄变化可以达到一种音律上高低间杂、缓急交替的节奏美。古代汉语有平……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二冬句解版

其一

晨对午,夏对冬[1]。下饷对高舂[2]。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3]。垂钓客,荷锄翁[4]。仙鹤对神龙[5]。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6]。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7]。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8]。

句解

1、晨对午,夏对冬:平仄上,“晨”是平声,“午”是仄声;“夏”是仄声,“冬”是平声。语法上,都是时间名词相对。

2、下饷对高舂:下饷,《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收工吃饭”,如唐戴叔伦《女耕田行》“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有的版本作“下晌”,下午的意思,误。高舂,《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日影西斜近黄昏时”,《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平仄……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三江句解版

其一

奇对偶,只对双[1]。大海对长江[2]。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缸[3]。朱漆槛,碧纱窗[4]。舞调对歌腔[5]。兴刘推马武,谏夏著龙逄[6]。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7]。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8]。

句解

1、奇(jī)对偶,只对双:奇,单数的意思。只,繁体作“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鸟一枚也,从又持隹”;许慎还说“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今天写作双)”,二者后来引申为单与双的对立。晋代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的“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以本来双宿双飞的林中鸟忽然有一天变得形单影只,来比喻自己失去妻子后孤独凄凉的心情。平仄上,“奇”“双”是平声,“偶”“只”是仄声。“只(隻)”……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四支句解版

其一

泉对石,干对支[1]。吹竹对弹丝[2]。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3]。五色笔,十香词[4]。泼墨对传卮[5]。神奇韩幹画,雄浑李陵诗[6]。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7]。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8]。

句解

1、泉对石,干(gàn)对支:干,繁体作“幹”,树干,引申为主干的意思。支,支流、分支、树枝古代皆作“支”,故有的版本也作“枝”。平仄上,“泉”“支”是平声,“石”“干”是仄声。石,《广韵》“常隻切”,入声。语法上,两组都是名词相对。

2、吹竹对弹丝:“竹”“丝”涉及古代的“八音”。八音是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的乐器。丝,指弦乐器,……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五微句解版

其一

贤对圣,是对非[1]。觉奥对参微[2]。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3]。鸡晓唱,雉朝飞[4]。红瘦对绿肥[5]。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6]。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7]。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8]。

句解

1、贤对圣,是对非:“贤”“圣”语义相类:贤,贤能,也可以用来指贤人;圣,聪明睿智,也可以用来指圣人。“是”“非”语义相反,一表正确、肯定,一表错误、否定。平仄上,“贤”“非”是平声,“圣”“是”是仄声。语法上,“贤”“圣”都是形容词,也可以用来作名词。“是”“非”是形容词相对。

2、觉奥对参微:觉奥,领悟深奥之理。参微,探究微妙之处。平仄上,“觉奥”是仄仄,“参微”是平平。“觉……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六鱼句解版

其一

羹对饭,柳对榆[1]。短袖对长裾[2]。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3]。周有若,汉相如[4]。王屋对匡庐[5]。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6]。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7]。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8]。

句解

1、羹(gēng)对饭,柳对榆:羹,用肉类或菜蔬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这个例子说明早期的“羹”也称为“肉”,一般指带汁的肉。平仄上,“羹”是平,“饭”是仄;“柳”是仄,“榆”是平。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名词。

2、短袖对长裾(jū):裾,衣服的前后襟,亦泛指衣服的前后部分。平仄上……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七虞句解版

其一

红对白,有对无[1]。布谷对提壶[2]。毛锥对羽扇,天阙对皇都[3]。谢蝴蝶,郑鹧鸪[4]。蹈海对归湖[5]。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6]。麦饭豆糜终创汉,莼羹鲈脍竟归吴[7]。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8]。

句解

1、红对白,有对无:红、白,两个都是颜色词,常用来借指桃花、梨花,唐韩愈《寒食日出游》“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又用来借指人事上的喜事和丧事,俗称红白喜事。二者常常用于表示对立的意义。平仄上,“红”和“无”都是平;“白”和“有”都是仄。白,《广韵》“傍陌切”,入声。语法上,“红”“白”是颜色名词相对,“有”“无”是动词相对。

2、布谷对提壶:布谷,鸟名,又名“勃姑”“拨……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八齐句解版

其一

鸾对凤,犬对鸡[1]。塞北对关西[2]。长生对益智,老幼对旄倪[3]。颁竹策,剪桐圭[4]。剥枣对蒸藜[5]。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6]。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鹩权借一枝栖[7]。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於陵仲子,辟纑织屦赖贤妻[8]。

句解

1、鸾对凤,犬对鸡: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犬,狗。平仄上,“鸾”“鸡”是平声,“凤”“犬”是仄声。语法上,“鸾”“凤”“犬”“鸡”都是指称动物的名词:“鸾”“凤”都是传说中的神鸟名,“犬”“鸡”都是家畜名。

2、塞北对关西:塞北,又称塞外,过去一般指外长城以北。关西,汉唐等时代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塞北与关西,在文学里皆有粗犷、豪迈的风格。如有人评价苏轼的词:“学士词,须……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九佳句解版

其一

门对户,陌对街[1]。枝叶对根荄[2]。斗鸡对挥麈,凤髻对鸾钗[3]。登楚岫,渡秦淮[4]。子犯对夫差[5]。石鼎龙头缩,银筝雁翅排[6]。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7]。莫辨名伦,死矣野哉悲季路;不由径窦,生乎愚也有高柴[8]。

句解

1、门对户,陌对街:门、户是同义词,古代双扇为门,单扇为户。陌,田间小路,如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街,两边有房屋的较宽阔的路。平仄上,“门”“户”是平和仄,“陌”“街”是仄和平。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名词。

2、枝叶对根荄(gāi):荄,草根。平仄上,“枝叶”是平仄,“根荄”是平平。语法上,“枝”“叶”都是树上的构成部分,“根”“荄”都是根的意思,两个词语都是名……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灰句解版

其一

春对夏,喜对哀[1]。大手对长才[2]。风清对月朗,地辟对天开[3]。游阆苑,醉蓬莱[4]。七政对三台[5]。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6]。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7]。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8]。

句解

1、春对夏,喜对哀:平仄上,“春”“哀”是平声,“夏”“喜”是仄声。语法上,“春”“夏”都是季节名词,“喜”“哀”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

2、大手对长才:大手,就是高手,指工于文辞的名家。长才,优异的才能。平仄上,“大手”是仄仄,“长才”是平平。语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结构。

3、风清对月朗,地辟对天开:地辟,“辟”古写作“闢”,有动词“打开”和形容词“开阔”两个意义,其动词意义和……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一真句解版

其一

莲对菊,凤对麟[1]。浊富对清贫[2]。渔庄对蠏舍,松盖对花茵[3]。萝月叟,葛天民[4]。国宝对家珍[5]。草迎金埒马,花醉玉楼人[6]。巢燕三春尝唤友,塞鸿八月始来宾[7]。古往今来,谁见泰山曾作砺;天长地久,人传沧海几扬尘[8]。

句解

1、莲对菊,凤对麟:平仄上,“莲”“麟”都是平声,“菊”“凤”都是仄声。菊,《广韵》“居六切”,入声。语法上,“莲”“菊”都是花卉名词,“凤”“麟”都是动物名词。

2、浊富对清贫:浊富,指不义而富,与“清贫”相对。清贫,生活清寒贫苦。《文苑英华》引唐姚崇《冰壶诫》“与其浊富,宁比清贫”,意思大概等同《论语》中孔子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平仄上,“浊富”是仄仄,“清贫”是……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二文句解版

其一

忧对喜,戚对欣[1]。二典对三坟[2]。佛经对仙语,夏耨对春耘[3]。烹早韭,剪春芹[4]。暮雨对朝云[5]。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6]。掌握灵符五岳箓,腰悬宝剑七星纹[7]。金锁未开,上相趋听宫漏永;珠帘乍卷,群僚仰对御炉熏[8]。

句解

1、忧对喜,戚对欣:戚,忧愁、悲哀。欣,快乐、喜欢。平仄上,“忧”“欣”是平声,“喜”“戚”是仄声。戚,《广韵》“仓历切”,入声。语法上,“忧”“喜”“戚”“欣”都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

2、二典对三坟:二典,《尚书》中《尧典》《舜典》的合称。三坟,《左传·昭公十二年》有“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三元句解版

其一

卑对长,季对昆[1]。永巷对长门[2]。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3]。杨子渡,谢公墩[4]。德重对年尊[5]。承乾对出震,习坎对重坤[6]。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7]。远水平沙,有客放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8]。

句解

1、卑对长(zhǎng),季对昆:季,兄弟姊妹排行最小的,《诗经·魏风·陟岵》“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毛传“季,少子也”。昆,兄,《诗经·王风·葛藟》“终远兄弟,谓他人昆”,毛传“昆,兄也”。平仄上,“卑”“昆”是平声,“长”“季”是仄声。语法上,“卑”“长”是表示地位低与高的形容词,“季”“昆”是表示兄弟排行的名词,皆相对。

2、永巷对长门:永巷,宫中长巷,《史记·吕太后……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四寒句解版

其一

家对国,治对安[1]。地主对天官[2]。坎男对离女,周诰对殷盘[3]。三三暖,九九寒[4]。杜撰对包弹[5]。古壁蛩声匝,闲亭鹤影单[6]。燕出帘边春寂寂,莺闻枕上漏珊珊[7]。池柳烟飘,日夕郎归青琐闼;砌花雨过,月明人倚玉栏杆[8]。

句解

1、家对国,治对安:“家”“国”在上古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治,太平,古代把太平盛世叫“治世”。安,安定。平仄上,“家”“安”是平声,“国”“治”是仄声。国,《广韵》“古或切”,入声。语法上,“家”“国”都是名词,“治”“安”是同义形容词。

2、地主对天官:地主,神名。《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韦昭注“乡,方也。天神地祇,四方神主,当征讨之”。天官,天上仙、神居官者……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五删句解版

其一

林对坞,岭对湾[1]。昼永对春闲[2]。谋深对望重,任大对投艰[3]。裾袅袅,佩珊珊[4]。守塞对当关[5]。密云千里合,新月一钩弯[6]。叔宝君臣皆纵逸,重华父母是嚚顽[7]。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8]。

句解

1、林对坞(wù),岭对湾:坞,指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村落,唐羊士谔《山阁闻笛》“临风玉管吹参差,山坞春深日又迟”;也指四面如屏的花木深处,或四面挡风的建筑物,如花坞、竹坞、船坞。岭,指高大的山脉,也指相连的山。湾,河水弯曲的地方。今本“湾”多作“峦”,然“峦”属十四寒,当从琅环阁藏本作“湾”为是。平仄上,“林”“湾”都是平声,“坞”“岭”皆为仄声。语法上,两组四个词语都是名词。

……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下卷

笠翁对韵一先句解版

其一

寒对暑,日对年[1]。蹴踘对秋千[2]。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轻烟[3]。歌宛转,貌婵娟[4]。雪赋对云笺[5]。荒芦栖宿雁,疏柳噪秋蝉[6]。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7]。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蘺骑马,接倒着杏花天[8]。

句解

1、寒对暑,日对年:平仄上,“寒”“年”读平声,“暑”“日”读仄声。语法上,“寒”“暑”是一对反义的形容词,“日”“年”都是时间名词。

2、蹴踘(cù jū)对秋千:蹴踘即蹴鞠,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运动,《后汉书·梁冀传》“性嗜酒,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李贤注引汉刘向《别录》“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蹋鞠,兵势也,所以讲武以知材也”。蹴,踏、踢的意……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二萧句解版

其一

琴对笛,釜对瓢[1]。水怪对花妖[2]。秋声对春色,白缣对红绡[3]。臣五代,事三朝[4]。斗胆对弓腰[5]。醉客歌金缕,佳人吹紫箫[6]。风定落花闲不扫,霜余残叶湿难烧[7]。千载兴周,尚父一竿投渭水;百年霸越,钱王万弩射江潮[8]。

句解

1、琴对笛,釜(fǔ)对瓢:釜,古炊器,古有“瓦釜雷鸣”“破釜沉舟”等成语。平仄上,“琴”“瓢”是平声,“笛”“釜”是仄声。笛,《广韵》“徒历切”,入声。语法上,“琴”“笛”是乐器名词,“釜”“瓢”都是厨房用具名词。

2、水怪对花妖:水怪,水中的怪物,晋木华《海赋》“其垠则有天琛水怪,鲛人之室”。花妖,花的精怪。平仄上,“水怪”是仄仄,“花妖”是平平。语法上,两个词语都是定中结构……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三肴句解版

其一

诗对礼,卦对爻[1]。燕引对莺捎[2]。晨钟对暮鼓,野蔌对山肴[3]。雉方乳,鹊始巢[4]。猛虎对神獒[5]。疏星浮荇叶,皓月上松梢[6]。为邦自古推瑚琏,从政于今愧斗筲[7]。管鲍相知,能结忘形胶漆友;蔺廉有隙,终为刎颈死生交[8]。

句解

1、诗对礼,卦对爻:《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诗和礼,分别指《诗经》和“三礼”,也可泛指儒家经典,如《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卦,《周易》中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组成八卦(即经卦);八卦互相重叠,组成六十四卦;古代视占卜所得之卦判断吉凶。爻,《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分为阳爻和阴爻;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周易·系辞上》“爻者,……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四豪句解版

其一

茭对芡,荻对蒿[1]。山麓对江皋[2]。莺簧对蝶板,麦浪对松涛[3]。骐骥足,凤凰毛[4]。美誉对嘉褒[5]。文人窥蠹简,壮士学龙韬[6]。马援南征装薏苡,张骞西使进葡萄[7]。辩口悬河,万语千言常亹亹;词源倒峡,连篇累牍自滔滔[8]。

句解

1、茭(jiāo)对芡(qiàn),荻(dí)对蒿(hāo):茭,草名,茭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菰》“江南人呼菰为茭,以其根交结也”。芡,水草名。“茭”“芡”皆可食用。今本“芡”多作“茨”。茨(cí),指蒺藜,《诗经·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扫也”,毛传“茨,蒺藜也”。“茭”“芡”同类,且“茨”与“茭”皆为平声,失对,当从琅环阁藏本作“芡”为宜。荻,与芦同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五歌句解版

其一

微对巨,少对多[1]。直干对平柯[2]。蜂媒对蝶使,雨笠对烟蓑[3]。眉淡扫,面微酡[4]。妙舞对清歌[5]。轻衫裁夏葛,薄袂剪春罗[6]。将相兼行唐李靖,霸王杂用汉萧何[7]。月本阴精,岂有羿妻曾窃药;星为夜宿,虚传织女漫投梭[8]。

句解

1、微对巨,少对多:微,少、小的意思。巨,大的意思。平仄上,“微”“多”是平声,“巨”“少”是仄声。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形容词。

2、直干对平柯:直干,挺直的树干,常与“曲枝”“旁枝”相对,南朝梁丘迟《题琴材奉柳吴兴》“清心有素体,直干无曲枝”。平柯,指横平的树枝,明孙绪《寒鸦万点图二绝》“高树平柯满上林,夕阳未下昼阴阴”。“平”在这里是“横”的意思,故而与“直”语义相反;“干”……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六麻句解版

其一

清对浊,美对嘉[1]。鄙吝对矜夸[2]。花须对柳眼,屋角对檐牙[3]。志和宅,博望槎[4]。秋实对春华[5]。乾炉烹白雪,坤鼎炼丹砂[6]。深宵望冷沙场月,绝塞听残野戍笳[7]。满院松风,鱼声隐隐为僧舍;半窗花月,鹤影依依是道家[8]。

句解

1、清对浊,美对嘉:“清”“浊”是一对反义词,可以表示清水、浊水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品性的高低、还可以表示声音的清浊等等。“美”“嘉”都是好的意思,褒义词。平仄上,“清”“嘉”是平声,“浊”“美”是仄声。浊,《广韵》作“直角切”,入声。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形容词。

2、鄙吝对矜夸:鄙吝,形容心胸狭窄,也形容过分爱惜钱财。矜夸,夸耀。二者都是贬义词。平仄上,“鄙吝”是仄仄,“矜夸”是……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七阳句解版

其一

台对阁,沼对塘[1]。朝雨对夕阳[2]。游人对隐士,谢女对秋娘[3]。三寸舌,九回肠[4]。玉液对琼浆[5]。秦皇照胆镜,徐肇返魂香[6]。青萍夜啸芙蓉匣,黄卷时摊薜荔床[7]。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8]。

句解

1、台对阁,沼对塘:台,是一种高而上平的方形建筑物,主要用于眺望和观赏。阁,也是一种建筑物的名称,可以用来指楼阁,如《淮南子·主术训》“高台层榭,接屋连阁,非不丽也”。沼、塘,皆指水池。平仄上,“台”“塘”是平声,“阁”“沼”是仄声。阁,《广韵》“古落切”,入声。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名词。

2、朝雨对夕阳:朝雨,早晨的雨,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八庚句解版

其一

形对貌,色对声[1]。夏邑对周京[2]。江云对渭树,玉磬对银筝[3]。人老老,我卿卿[4]。晓燕对春莺[5]。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6]。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7]。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知兵[8]。

句解

1、形对貌,色对声:平仄上,“形”“声”是平声,“貌”“色”是仄声。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名词。

2、夏邑对周京:“夏”“周”是朝代名;“邑”“京”都有京城、国都的意思,也有城市的意思,是同义词。平仄上,“夏邑”是仄仄,“周京”是平平。语法上,二者都是名词性词语,且都是定中结构。

3、江云对渭树,玉磬对银筝:江云,长江上的云。渭树,渭水边的树。“江云”“渭树”常并提,如宋葛长庚……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九青句解版

其一

庚对甲,巳对丁[1]。魏阙对彤庭[2]。梅妻对鹤子,珠箔对银屏[3]。鸳浴沼,鹭飞汀[4]。鸿雁对鹡鸰[5]。人间寿者相,天上老人星[6]。八月好修攀桂斧,三春须系护花铃[7]。江阁秋登,一水净连天际碧;石栏晓倚,群山秀向雨余青[8]。

句解

1、庚对甲,巳对丁:两组词都是干支里的项,古人以“甲、丙、戊、庚、壬”和“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乙、丁、己、辛、癸”和“丑、卯、巳、未、酉、亥”相配,排列组合成六十组,用以纪年、月、日,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平仄上,“庚”“丁”是平声,“甲”“巳”是仄声。语法上,四个词语皆是名词。

2、魏阙(què)对彤庭:魏阙,古代宫门外两边的楼观,用来借指朝廷,《庄子·让王》“身在江海……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蒸句解版

其一

蘋对蓼,芡对菱[1]。雁弋对鱼罾[2]。齐纨对鲁缟,蜀锦对吴绫[3]。星渐没,日初升[4]。九聘对三征[5]。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6]。贤人视履循规矩,大匠挥斤按准绳[7]。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8]。

句解

1、蘋(pín)对蓼(liǎo),芡(qiàn)对菱:蘋,水草名,《诗经·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毛亨传“蘋,大蓱也”。蓼,水草名,《诗经·周颂·良耜》“以薅荼蓼”,毛亨传“蓼,水草也”。芡,水生植物名,种子称“芡实”,供食用或入药。芡,琅环阁藏本作“茨”,今本多作“芡”。茨,蒺藜,平声;芡,仄声。取“芡”更佳。菱,水草名,果实有硬壳,一般有角,俗称菱角。平仄上,“蘋”“菱”都是……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一尤句解版

其一

荣对辱,喜对忧[1]。缱绻对绸缪[2]。吴娃对越女,野马对沙鸥[3]。茶解渴,酒消愁[4]。白眼对苍头[5]。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6]。莘野耕夫闲举耜,磻溪渔父晚垂钩[7]。龙马游河,羲圣因图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畴[8]。

句解

1、荣对辱,喜对忧:“荣”“辱”这对概念是指地位的高低、名誉的好坏;“喜”“忧”这对概念说的是情绪上的相对。两对都是反义词。平仄上,“荣”“忧”是平声,“辱”“喜”是仄声。语法上,“荣”“辱”是形容词,“喜”“忧”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

2、缱绻(qiǎn quǎn)对绸缪(móu):缱绻,纠缠萦绕、固结不解,《诗经·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引申为缠绵,形容感情深厚,宋王安石《……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二侵句解版

其一

歌对曲,啸对吟[1]。往古对来今[2]。山头对水面,远浦对遥岑[3]。勤三上,惜寸阴[4]。茂树对平林[5]。卞和三献玉,杨震四知金[6]。青皇风暖催芳草,白帝城高急暮砧[7]。绣虎雕龙,才子窗前挥彩笔;描鸾刺凤,佳人帘下度金针[8]。

句解

1、歌对曲,啸对吟:啸,撮口吹出声音,《诗经·召南·江有汜》“不我过,其啸也歌”,郑玄笺“啸,蹙口而出声”。吟,吟咏,诵读。“歌”“曲”是同义词;“啸”“吟”皆指从嘴里发出声音,语义也相类,只是方式有所不同。平仄上,“歌”“吟”是平声,“曲”“啸”是仄声。语法上,第一组是名词,第二组是动词。

2、往古对来今:往古,从前、过去。来今,今天、当下。《鹖冠子·世兵》:“往古来今,事孰无……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三覃句解版

其一

宫对阙,座对龛[1]。水北对天南[2]。蜃楼对蚁郡,伟论对高谈[3]。遴杞梓,树楩楠[4]。得一对函三[5]。八宝珊瑚枕,双珠玳瑁簪[6]。萧王待士心惟赤,卢相欺君面独蓝[7]。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8]。

句解

1、宫对阙(què),座对龛(kān):宫,本是对房屋、居所的通称,秦汉以后指帝王所居的房子。阙,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座,座位,坐具。龛,供奉神佛或神主的石室或小阁子。平仄上,“宫”“龛”是平声,“阙”“座”是仄声。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名词。

2、水北对天南:天南,过去指岭南,泛指南方,唐白居易《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四盐句解版

其一

宽对猛,冷对炎[1]。清直对尊严[2]。云头对雨脚,鹤发对龙髯[3]。风台谏,肃堂廉[4]。保泰对鸣谦[5]。五湖归范蠡,三径隐陶潜[6]。一剑成功堪佩印,百钱满挂便垂帘[7]。浊酒停杯,容我半酣愁际饮;好花傍座,看他微笑悟时拈[8]。

句解

1、宽对猛,冷对炎:宽,宽厚、宽缓、宽松。猛,严厉的意思。“宽”“猛”语义相反,《左传·昭公二十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炎,是热的意思。“冷”“炎”也是反义词。第一组往往用来形容态度,后一组多用来形容温度。平仄上,“宽”“炎”是平声,“猛”“冷”是仄声。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形容词。

2、清直对尊严:清直,清廉正直,《旧唐书·职官志》“其吏在官公廉正己,清直守节者,必……

查看详情

笠翁对韵十五咸句解版

其一

栽对植,薙对芟[1]。二伯对三监[2]。朝臣对国老,职事对官衔[3]。鹿麌麌,兔毚毚[4]。启牍对开缄[5]。绿杨莺睍睆,红杏燕呢喃[6]。半篱白酒娱陶令,一枕黄粱度吕岩[7]。九夏炎飙,长日风亭留客骑;三冬寒冽,漫天雪浪驻征帆[8]。

句解

1、栽对植,薙(tì)对芟(shān):栽、植,都是种植的意思;薙、芟,都有“除草”“删除”的意思,《旧唐书·李元谅传》“芟林薙草,斩荆榛”。两组都是同义词。平仄上,“栽”“芟”是平声,“植”“薙”是仄声。植,《广韵》“常职切”,入声。语法上,两组都是动词。

2、二伯对三监:二伯,《礼记·王制》曰“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郑玄注“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查看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格律入门
宋词入门
词韵简编
七言律诗的写作常识(2)
[平水韵常用字词平仄]关于古代《平水韵部》中平仄两读的常见字
古汉语通论(三十二)曲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