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摄时调整色温高低的探讨
↑(1)这张图片我曾在66日发的《大雨后的紫竹院荷塘》一文中的最后那张图片。有博友说:好光影、好拍摄、好后期。有的说:最后一张没治了!还有说:有机会向老师请教这几张片子的后期。我都明确地回复: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只是改变了色温(白平稳),我将白平稳提高到10000,拍出来的图片就偏暖了。后期只是在明暗上调整了一下明暗影调。

每次发博,总有一些博友在留评时,有“欣赏、学习”的表示。我的回复基本上都是表示“互相学习,不必客气”,并说明“学习永远是相互的”,事实也是如此。我在访问博友的博客时,不仅能学到其他常识,就是在摄影方面也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学习的相互性,就是在我们俱乐部外出采风时,也是有所体现的。

今年五月,我们俱乐部赴天津采风,在海河边拍晚落时。由于海河两岸高层建筑较多,太阳在日落时的暖光尚未形成,就落在高层建筑后面了。拍摄出来的图片,并没有落日余晖时那样的暖调。当时在场的博友“姗姗”,说了一声:“老师,我把色温提高到8000K,拍出来的效果不错”,并回放了相机内的图片。果然,同样的景象,拍出来的效果暖多了。是啊,我马上联想起当年用彩色反转片拍摄时,用加“雷登85”(茶色滤色镜)的方法,拍摄早霞或黄昏,用以增加暖色调的情景。只是,用上了数码相机,这方面的技术,没有开发利用。经“姗姗”博友这一点,使我在运用相机功能方面,又多了一项。当时在场的博友,也都学会了。通过提高色温,增加暖色调,拍出来的效果确实增色(见图23)。

为了让在场的博友以及不在场的俱乐部成员,包括经常互访的博友们都能掌握这一技能,我今天比较系统地从理论到实践,并用图片对照的形式,来讲一讲“拍摄时调整色温高低的原理”,与大家作一次交流、探讨。

我们《人民画报》是一份以图片为主的杂志。当年我们采访拍摄图片时都使用彩色反转片,这种胶卷经冲洗后,直接获得的是正像。由于不必放大照片,可直接制版,因而在印刷制版方面,色彩损失少,图像清晰。

由于受光照条件的不同,彩色反转片有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两种,我们一般称为日光片、灯光片。所谓日光片就是适合在日光色温下拍摄,一般适应的色温范围在5200K6400K之间(见图4)。日光片的三原色感光层中,对红色的还原能力较强,正好弥补了日光下暖色光较弱的不足。而灯光片适应的色温范围在3200K左右(见图6),在灯光片的三原色感光层中,对蓝绿光的还原能力较强,正好弥补了灯光下蓝绿光较弱的不足。

由于没有后期放大照片、可调整色调的过程,因而使用反转片拍摄时对光照的色温、感光准确的要求便很高,不然色彩还原受影响。但在拍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譬如加渐变滤色镜、偏正镜以及其他滤色镜等,都能在拍摄时事先达到预期想达到的色调效果。本人在那时候采用加“雷登85”(茶色滤色镜)增加成片图案暖色调,或加蓝滤色镜,使白天情况下,拍成月夜的效果。

使用数码相机,运用调整色温的高低,来达到增加晨曦、夕阳时的暖色调,正是符合上述的原理。也就是说,在提高色温的情况下拍摄,数码相机在成像时,对红色光的还原增强,图片更呈暖色。反之,降低色温的拍摄,数码相机在成像时,对蓝色光还原能力增强,图片也就呈冷色调,仿佛在月夜下。

既然是探讨,欢迎大家提出不同观点,共同探讨,谢谢!

↑(2)这两张就是在天津海河拍摄的,左图色温为5200K,右图便是听了姗姗博友说后,将色温提高到8000K拍摄的。效果上是否有明显的不同?

↑(3)当时我又对着建筑物作了试验,左图色温为5200K,右图的色温提高到了8000K。很明显,右图上的建筑感觉是在夕阳暖色光照射下,涂了一层金黄色。

↑(4)这是柯达公司生产的日光型彩色反转片,“Daylight”便是指日光片。

↑(5)胶卷使用说明上明确指出,Daylight的情况下,不必用滤色镜;色温在3400K3200K时都要使用(no.80Bno.80A)蓝色滤色镜。

↑(6)这是富士公司生产的灯光型彩色反转片,“TUNGSTEN”指的是灯光片。

↑(7)胶卷的使用说明上明确告知,需在钨丝灯下使用,适应色温在3100K,不必使用滤色镜调整。只有在日光下使用时,需要使用(no.86B)茶色滤色镜调色。

↑(8)这是本人在1983年在采访南水北调东线考察时,在使用日光性反转片,加用“雷登85”(茶色滤色镜),拍摄的南四湖晚落。

↑(9)这是1982年在采访珠江连载——桂江支流时,在阳朔兴坪拍摄的漓江落日。也是加了“雷登85”(茶色滤色镜)。

↑(10)这是与图9同一地点,也是用日光片拍摄时,加用蓝色滤色镜,使白天成了月夜效果。拍摄时间早于图9约一两个小时。

↑(11)这是1982年在采访珠江连载——浔江支流时,在桂平西山拍摄日出时,加和不加“雷登85”(茶色滤色镜),拍摄后的不同效果对比图。

↑(12)此图就是本文(图1)的对比图。这是拍相机色温调在5200K时拍摄的。

↑(13)此后,我在拍摄早霞、晚霞时,均特意用不同色温的情况下,拍摄了对比图。这是66日用5200K拍摄的紫竹院大街的落日图。

↑(14)这是用10000K拍摄的紫竹院大街的落日图。

↑(15)这是66日黄昏时,用5200K拍摄的紫竹院大街车流。

↑(16)这是用10000K拍摄的紫竹院大街车流。

           ↑(17)这是612日用5200K拍摄的玉渊潭晚霞图。

           ↑(18)这是用10000K拍摄的玉渊潭晚霞图。

↑(19)这是612日用5200K拍摄的玉渊潭晚霞图。

↑(20)这是用10000K拍摄的玉渊潭晚霞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极致影像的三个规则 最佳色温设置
【佳友微课堂】心民老师胶片摄影使用什么胶片?
谈文物考古摄影中彩色反转片的偏色因素及其应注意的问题pdf
滤色镜相关知识
胶卷的选择 好文分享
佳能EOS相机闪光摄影-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