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Alex Webb更复杂

继续聊街拍。

这次,说说“复杂构图”。

你一定会说Alex Webb,嗯,没错,如同布列松之于“决定性瞬间”,“复杂构图”正是贴在Alex Webb——这位马格南彩色摄影大师身上的一个强力标签,根本绕不过去的。

问题是,干吗要绕呢?

就像每每我在朋友圈分享照片,总有人会以说不上是赞叹还是惋惜的语气说:“你真是深受韦伯影响呀。”我真不知道该以被赞“像”韦伯为荣,还是以貌似效了韦伯之颦或被他“毒害”为臊了。

受影响是必然的,试问哪个街拍爱好者没受过大师影响呢?

只是,未必有多“深”(这一点我心里太有数了),也许旁人只看到了我一面,或者,只愿意看到我一面,而对其他所有我顺由内心而自然表达的东西不以为然罢了。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在我不可谓不多的街拍所得,以及不可谓不勤的随笔码字中,与“复杂构图”相关的却不突出。也许有意识的,我已经是在“排斥”过往较为明显的“韦伯”风了,更随性随意、更不拘多变成了我2018年的基调。我喜欢Alex Webb,但同时也喜欢Saul Leiter、Fred Herzog、Peter Marlow、Martin Parr、SergioLarrain,我曾不止一次讲过,我没啥风格,若有,我的风格就是看心情。

随心而动,随心而变,不正是我街拍的初衷吗?我的个性不以某种所谓风格而展现,我的个性就是自由。

干嘛固化自己?我想,也许整个2018年,我都是在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吧。

然后,当我几乎要“忘记”Alex Webb时,阳光同学连发两篇有关“复杂构图”的文章勾起了我的兴致(或者说是,记忆?)。一篇是《构图分割的概念与案例》,另一篇是《AlexWebb:复杂构图语言思辨》,很用心的整理和分析,给我颇多启发(有兴趣的可以去他微信号“阳光徕卡俱乐部”看看)。说来也巧,2018年底我千聊“首秀”,就是受阳光激发和指点,这里表示感谢。

其实,就在那次千聊分享中,我曾专门讲过“复杂构图”(前面也说了,讲街拍,怎么能绕过Alex Webb和他的“复杂构图”呢?)。备课期间,梳理2018年照片,我发现,可归类到“复杂构图”的居然如此之多!

突然就若有所悟。

我以为已“淡忘”的,原来从未离开。

我以为我可以不“复杂”,原来,我甚至,比复杂还“复杂”。

什么是影响?就是当你以为早已看透进而看淡,以为已伸缩自如风轻云淡了,你所走出的每一条新路,都还有他的影子。

那是渗透到骨子里的一种潜移默化和延承接续。

大师的牛逼就在于此。

说起Alex Webb,对玩摄影特别是纪实或街拍的来说,几乎家喻户晓,虽然他不如布列松、罗伯特·弗兰克那么举足轻重,但在马格南一票相对“新生代”的大师里也算独树一帜的。

Alex Webb因魔幻彩色和“复杂构图”而出名,他的作品辨识度很高,属于典型的“一花一世界”——你不必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传统纪实摄影特别是报道摄影,若不加文字解说,往往你会不知所云或引歧义),单只从他慧眼所见妙手所得的那些画面本身,就能解读到太多东西:错综复杂,光怪陆离,乱却有序,俨然是对这世界瞬息万变不可“理喻”的绝佳定格——没错,就是那绝对到根本无法摆拍或模仿的唯一瞬间(我不说决定性瞬间)。

一张张的“一花一世界”,不必连缀,自然独立,这也形成Alex Webb另一风格:他所有的摄影书,都不是在讲故事,或者绕着大弯子试图给你一个所谓答案,而是一堆问题紧跟着一堆问题,你无论从头翻到尾,还是从尾看到头,再或者中间挑着看,每每展现在你眼前的,那些“复杂构图”,都会是令你目眩神迷、百思不解却又欲罢不能的问题。

他只负责提出问题,并以此告诉你,这世界有多奇妙多复杂多不可思议。

你却如饮甘露,继而叹为观止并血脉喷张。

这正是Alex Webb的聪慧之处。

他为什么如此聪慧?这就要说起我最佩服他的另一点了,作为艺术世家出身、主修历史文学的哈佛高材生,Alex Webb在毕业时却毅然选择了摄影这行当,绝对属于阳光大道你不走、“误入歧途”行险招的那种,问题是,他成功了!我想,也许正是他深厚的文史哲及艺术功底,才为他日后在马格南开创新风奠定了基础吧。

所以,Alex Webb给我的另一个启示,就是让我坚定了除做好本职工作赚钱养家之外,对阅读、写作、摄影等爱好“齐头并进”的决心和信心。

艺术有相通,功夫在诗外。

有用无用并不重要,喜欢与否才是关键。

关于Alex Webb和“复杂构图”,前人解读不少,无论是从理论教条还是招数技巧,网上一搜一大堆,这里不再赘述。

我觉得无论旁人如何解读,也许都不如大师亲述更说明问题。

就街头摄影和“复杂构图”,Alex Webb曾有非常坦率的表达:“我拍摄层次复杂的照片,是因为随着我的年纪增长,我所经历的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难以捉摸。这也许反应了我的生活,身为丈夫、孩子的父亲,失去双亲,身为一个摄影师,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的世界里没有任何所谓简单的方法,没有简单的答案,而是充满了复杂及难以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会拍那些复杂的照片?是因为这世界原本就复杂。

我突然想到另一句话,我们走了很远,却发现渐已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风马牛不相及?哦不,我觉得,异曲同工。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习惯了一方面深陷“复杂”社会不可自拔,另一方面又憧憬能有一个简单而清朗的“世外桃源”供我们安置内心,问题是,我们很难同时抵达两个彼岸,所以,要么一直别扭着,要么学着妥协平衡并顺应天命,而最终,真的就不再能“看见”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了(事实上是因“逃避”而不想再见,毕竟,只聚焦并关注目之所及的一点点要比理解全貌容易许多,这大概也是一种眼不见心不烦吧)。

世界原本是这样的吗?我想,也许,只是我们习惯了忽略而已。

问题是,从复杂中脱身并视而不见,一方面并不代表你就能简单处事,另一方面,你却必然地蒙受了一种不小的“损失”,毕竟,世界之美,不是因其人为的近乎一厢情愿的简单,而恰是因其复杂。

看不见复杂之美,并丧失了洞察复杂之美的能力,何其不幸?

而Alex Webb却恰恰是敏锐地观察并捕捉到了这个世界的复杂之美。

“我在拉丁美洲的作品深受拉美魔幻现实小说的影响,读完这些文学作品,它们在我身上沉淀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观察世界的方式。”他说。

搜索“度娘”,关于魔幻现实主义是这么解释的:“它是20世纪的一种绘画,这种绘画用现实主义(REALISM)的精确来描绘物体,但是却悖论般地表现出一种由于对时空因素进行迥然不同的并置所致的奇异的效果。而作为一种文学现象,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于拉丁美洲,与其深厚而复杂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

读Alex Webb自述,再了解下看似与摄影无关却异曲同工的绘画和文学的渊源背景,对于AlexWebb照片中强烈的魔幻现实主义意味——那种复杂之美,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是一种在承认世界复杂的前提下,进而发现其复杂,并以一种抽象方式去表现其复杂的视觉艺术,这种表现既是一种还原(世界原本复杂),更是一种创造(你要能发现并提取出其中的层次性、韵律感、多元化、和谐性和深邃与神奇)。你会被它吸引,会因它不可轻易洞透的延伸感和扩展性而痴迷,它会引领你去“无中生有”,复杂之美,耐人寻味。

这很像音乐。普罗大众更喜欢流行歌曲甚至口水歌——张嘴即来,老少咸宜,毕竟,将复杂世界简单化、统一化、世俗化,符合最基础的大众心理,是“过日子”般的刚需。而对于“阳春白雪”样的古典音乐,往往让人云里雾里,曲高和寡也就很正常了。问题是,流行的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容易被接受也更易被厌弃,很难称之为艺术。反倒是貌似深奥却富想象的“复杂”旋律,更因其艺术之美而源远流长。

我不懂音乐,但就Alex Webb的摄影而言,他所讲的“因为世界是复杂的,所以我拍得复杂”显然只是表层意思,其潜台词,是我们不应忽略的一点:只有借助抽象去发现、表达和欣赏,复杂的世界才能呈现其美。

成就一花一世界的,不是花本身,而是看花之人,你若不见,花之世界并不为你而绽放。

到这里,关于Alex Webb就讲差不多了(事实上我也没讲他太多,毕竟,了解也不多,我只是讲我对他的感觉而已)。

接下来我该说自己了。

我对“复杂构图”的“情感”经历有几个阶段,总体上,呈现一种符合逻辑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刚接触到Alex Webb,我和许多痴迷街拍的摄影爱好者一样,惊叹,痴迷,崇拜,喜爱之情无以言表。当然,这也和之前很长时间里我为形式还是内容孰优孰劣谁主谁次而纠结有关,Alex Webb给我开了一扇窗:“形式主义”有何不好?什么形式为内容服务,什么纪实摄影就该承担真实记录及社会批判之责任,都是扯淡,尊重自己,顺由好奇心驱使,走上街头去拍就好,这世界的复杂和美妙足够你“享用”了。

初级阶段没多久,也许是审美疲劳,也许是效仿者太多,我开始对包括Alex Webb在内一众的“复杂构图”起腻,觉得无非是抖机灵玩技巧而已(其实,也还是内心存有对摄影在内容与形式关系“对抗”方面的纠结)。尽管我的街拍已经很明显有其“痕迹”,但我却对别人评价我像韦伯而纠结甚至略带反感。其实,类此感觉的不乏其人,更有甚者,大肆批评“韦伯风”,大有不把Alex Webb批到一无是处就显不出自己多懂摄影的架势,当然,对这样的绝对化我也是不感冒的。

再后来,许是越来越“自信”了,也越来越坚定自己“自由主义”的街拍路线,并对各类所谓风格更能接受并兼容并蓄了(尤其是与Alex Webb“大相径庭”的一些,比如Saul Leiter、MartinParr、Sergio Larrain等),对Alex Webb就不再“抵触”。神奇的是,一旦不先入为主或有所设防,我又好似找到了初恋的感觉,并对Alex Webb多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真的只是“形式主义”?还是说大众对“形式主义”的理解太过形式化而流于肤浅?

及至现在,我已经对各种争议不再有任何纠结,或许为尊重起见,我会对外界无论批评还是赞誉附和几句,但,仅此而已。Alex Webb曾被问到:“在这么长的摄影生涯中,你的构图方式有何变化?”他回答说:“自从我1979年开始拍摄彩色作品后的我构图方式就没太大变化了,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的作品在精神层面上变得更复杂。”在我看来,他所谓精神层面上的变化,其实就是针对之前曾被诟病的他的作品中缺乏的情感与内涵。事实上,Alex Webb的作品并非疏于情感或缺乏内涵,尤其是当你了解到他和身兼诗人与摄影师双重角色的妻子Rebecca由情投意合到深度合作的“事迹”之后,你就更能发现,Alex Webb的许多作品,在保持神秘和魔幻的同时,更多了许多抽象、诗意和浪漫的色彩,这不是情感和内涵是什么?

摄影艺术深不见底,街头摄影同样道理,而就Alex Webb和“复杂构图”来讲,谁又能说已经看透玩绝了呢?

对我来说,对街头摄影的欣赏、理解和实践,永远因未知而变化,也就永远都还会有下个阶段,这中间的种种好奇和期待,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铺垫这么多了,似乎还没说什么是“复杂构图”呢。

我这人很擅长讲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却不大喜欢轻易给某样东西下定义并做教条,那是理论家或批评家的事情。就“复杂构图”而言,与其说它是什么,不如先看看它不是什么吧。

简单来说,符合大众审美、传统规范和摄影理论的那些“约定俗成”,基本上都可以被排除在外。比如,那种你一眼就能看到图中焦点、红花绿叶一目了然的,那种大量留白并以单一元素构造“极简”的,那种主题鲜明直达胸臆的,或者很有视觉冲击和美学表现的,当然,更包括用黄金分割等构图“大法”打造出来“完美”画面的,以及杂乱无章只有复杂而无美感的,在我看来,都不属于“复杂构图”。

掌握一定的摄影“章法”,对初学者来说有价值也必要,起码会让人少走弯路快速入门,但若一直奉若金科,最终只会磨灭个性并固步自封。Alex Webb之所以很多人“看不懂”,甚至斥其为乱七八糟而不屑一顾,受传统教条“洗脑”是很大的原因。

其实,就算是“复杂构图”这四个字,也是对Alex Webb的误读。

首先Alex Webb所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构图方法,更是一种观看方式。其次,其所观察并领会到的也不仅仅是“复杂”,更是由复杂抽象而出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即便这种理解是以一堆设问而非解答来呈现的,由此见,“复杂”是思考,是理念。将这种近乎于哲学的独特的视觉探索称为“构图”,显然是太简单了,这与其前缀——复杂二字,多少有些违和。

不过,谁让大家都这么叫呢?连Alex Webb都没反对过。所以,我也就没必要在这种约定俗成上太过较真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复杂构图”?我给不出符合理论要求的答案,这里只拿电影来做个比方,可能更形象些。

我们都知道电影有蒙太奇,它代表着动态影像的剪接手法,摄影构图与此类似,只不过摄影借由构图所“剪接”的是静态图像而已。通常的摄影构图,可以类比一般电影的线性或单线叙事,无论顺序还是倒叙,都只有一条主线,主角配角也都非常明确。而“复杂构图”,更像是非线性或者叫多线叙事的电影,同时有多条线索并进,人物主次也很难分辨(或者也不必区分),但往往会在一个“出其不意”的交叉点汇聚,从而浑然一体并让人恍然大悟。相比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的电影复杂而紧凑,极富节奏感和跳跃性,更容易表现那种悬念迭生、“挖坑埋雷”却又抽丝剥茧的“烧脑”类主题,从这一点来讲,摄影之“复杂构图”简直与其一脉相承。如果说克里斯托弗·诺兰是非线性叙事的高手,那在我看来,Alex Webb就是摄影界的诺兰了。

能在Alex Webb的照片里看到我喜欢的《记忆碎片》、《致命魔术》以及《盗梦空间》的影子,你说是不是够魔幻现实的?

至此,我算是对“复杂构图”有了些感性的描述,那较真的恐怕会问了,别多废话了,说吧,有没有“攻略”?就是那种能直接拿来用的拍摄秘笈?

了解我的都知道,我这人向来不爱藏“私”,又没指着摄影赚钱,也就好人做到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就像我从不吝惜我的街拍分享那样)。

在我看来,所谓“复杂构图”,无非“84法则”——八个要点,四个步骤。

首先,当我们拿起相机,用取景框去捕捉“复杂构图”时要做的第一步,是“空间 · 切割”——没错,是两个词,空间,和切割(只不过这二者应该是同时进行的),空间是对象及结果,切割是方法和过程。你要利用一切看得到的具有“边界”效应的东西——框架、线条、色块、明暗,无论它是一扇窗户、一面镜子、一张桌椅、一部梯子、一颗脑袋,还是诸如棉花糖、足球、气球之类(这些东西有时也可作为多元对象而去填充各种空间,后面我会提到),去定义并构筑——即所谓切割出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这些空间是看似支离破碎且形状各异的,当然,很多时候也不是那么直观的,而只是一种延伸想象和抽象感觉。要建立新世界,往往最简单是先打碎旧世界,当传统的视觉习惯——单一性、完整性、主次性被你彻底打破,你就有了重构一切的可能。

紧接着,你需要“堆叠 · 交错”——又是两个词,堆叠,和交错。被你切割成碎片的那些奇形怪状的空间,一定不能任由它乱七八糟的,毕竟,你要重构它们。问题是,摆在你面前的,是空间(碎片)的多维展开——有在同一个平面的,也有前景、中景、远景这样的立体透视,怎么办?把它们统统堆叠并压缩,即平面化!就像《三体》里歌者以“二向箔”把太阳系降维打击成一副画儿那样,你也可以把这个世界变成一张照片。只是千万小心,堆叠时要让“碎片”交错开来,即便是画中的太阳系,我们也要能分辨出太阳、地球、月球的身影,而不能简单说地球月亮被太阳挡住而看不到了(这是图省事的“流氓”说法),否则,你就失去了“空间切割”的意义。

第三步,是“多元 · 并置”。很简单,就是在业已成为一个平面的多个空间(就像不同形状的格子那样)里,去填充多元化的东西。什么叫多元?简单理解就是不同类型吧,有人,有动物,有东西,有图案,等等。并且,越是神秘的、令人费解的东西,越适合作为你的“填充物”,比如面具、气球、怪异的眼睛、奇怪的符号、夺目的色彩等。你要让这些东西尽可能平均分布并填满那些空间,并且尽可能地多样化(包括因远近层次而形成的大小差异)和富于动感(比如飞鸟、动作、空中的球等)。同时,因为在上一步你已经借“交错”而解决了遮挡的问题,那在以多元来填充时,就仿佛所有的东西都神奇地并置一起,和谐而妥帖。

最后还有一步,就是“呼应 · 对比”。只是让多元化的填充物并置一起还不够,那样只会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单调而呆板,只有让所有的元素彼此间建立起关系——无论是呼应关系(一致的动作,对视的眼神,符号图案的巧合,引导线等),还是对比关系(色彩冷暖,黑白明暗,远近大小,社会对立等),那些独立分割的人或物才能形成默契,你才会从中领略生动与鲜活,进而为此拍案叫绝。

这里稍作声明,以免有人抬杠。虽说是步骤,只是我为了理解上的方便而做的解析,并不代表真正拍摄时的所思所做。你要是问Alex Webb你是怎么拍出那些“复杂构图”的,他八成会说是好奇心驱使下的一种感觉,而不会告诉你一、二、三、四的,因为他也说不出来。要不人常说“旁观者清”,其实这个“清”并非真拎得清做得清,很多时候只是看得清说得清而已,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对Alex Webb这样的大师来说,不管你说其中包含多少分解动作,都只是一刹那的电光火石,只是一招致命而已。

好了,空间切割,堆叠交错,多元并置,呼应对比,借由这“84法则”,你将会像Alex Webb那样发现并创造出一个碎片化、平面化、多元化和关系化的复杂的图片世界,甚至,比他还要复杂。

当然,若再进一步,你还需要在整体的情感和意蕴上去探索,特别是在消解掉纪实摄影对真实性、社会性和批判性等意义设定之后,还能以一种极具后现代主义的方式去挑战世俗,甚至建立新的话语体系,你将以真正艺术的姿态登堂入室(很可惜,这种在西方社会早已司空见惯的“创新”,在国内摄影圈却屈指可数且不入主流)。

只是,你要做好永远“曲高和寡”的心理准备。

说实话,很多东西,解构要比创造容易得多。即便你像我一样能说出“84法则”,可不经实践,也未必能真正领会那“复杂之美”。

既然如此啰嗦了,我就不妨再添油加醋一下,把我在“复杂构图”实践当中的一些感悟讲一讲,是为tips。

第一,做空间切割时,切忌切割方式的单一,若像当年列强给非洲大陆划分疆界那样的横平竖直,真的就太生硬太low了。就像“复杂构图”字面意思,空间的切割方式也务求“复杂”并自然,直线、曲线、横的、斜的、不规则的、大的、小的,都用上,既然要展现世界之“神奇”,那就不能太凸显人工之“雕砌”。

第二,空间堆叠务必错位,而不能乱成一锅粥,那怎么才能错位?决定性瞬间!没错,Alex Webb绝对是布列松的传人,只不过布列松只是一个决定性瞬间,而Alex Webb则是多维空间决定性瞬间的叠加,二人区别除了黑白与彩色,也许只在于单纯与复杂、现代与后现代而已。

第三,尽可能地让构图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说,画面要有向外延伸和接续的可能。你看Alex Webb的摄影作品,许多都是边缘生出个胳膊大腿,或者半个脑袋一双眼睛,实际上是要让空间切割适用到取景框外,让画面中的世界与外部进行交互,让你由此感受到更多的气息,无论它是芳香,还是焦灼,但都是更具想象空间的世界。

也许还有第四、第五,等等,一时想不起来,就先到这里吧。

总之,像猜灯谜,大白话或一下子就猜中了便很无趣,费脑子,却自有其规律,让你能循序渐进,体验挑战的乐趣,无论成败,都是好的。

最后我还要说一下,“复杂构图”真的能学会吗?

先说坏消息吧。我想,即便我把秘笈透露给你,你也未必能学会。道理很简单,正如前面我讲,所谓“复杂构图”,与其说是一种拍摄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观看方式和思维习惯,这和一个人的阅历及性格有关。对于一个固守本份、不够开放或抵触变化的人来说,就算你是老法师,把什么都分析得底透,也未必能有“复杂”的悟性,就像无数人在解读森山大道并极尽模仿,到头来无非是东施效颦或无病呻吟。

当然,也有好消息,那就是你未必要学这个。毕竟,喜欢诺兰电影的不算多数,对Alex Webb不以为然或不乏鄙夷的也大有人在。“复杂构图”有其局限,形式强过内容、技巧胜过思想不用过多辩解,如果你想更好地讲故事,想洞见人性,想揭示社会,你需要的不是“一花一世界”,而是“万木方成林”。其实,连Alex Webb本人也承认这一点,否则,他也不会说,他与夫人Rebecca合作的项目,要比自己单独的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你必须认清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没有必要为别人而改变你的本性。我们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我们会成为不同的摄影师、不同的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凭直觉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以那种方式去拍摄让你着迷的项目。”

就让我以Alex Webb的上述独白作为本文的尾声吧。

做好自己,世界自然因你而美丽。

按惯例,文字打前锋,图片做殿后,码字是虚,有图才实。前面插图都是Alex Webb的大师作品,后面这50张,是我拍的上海,也许不敢与大师比品质,但至少从复杂度——琳琅满目光怪陆离来讲,魔都不输于任何国际都市。要说吧有一点我可能比Alex Webb强些,他曾在访谈中提到,尽管纽约是他长期生活的地方,但他却很少拍摄纽约,他宁可将热情投入到更陌生新鲜的异域他国。我却不同,身在上海,我从未倦怠对魔都的好奇与拍摄,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复杂还是简单?街拍之城市几何

姜纬说,像郑知渊一样去思考









2018年末,我在千聊上做了三期的街拍系列分享,若有兴趣,可在千聊上搜索“我的街拍摄影之道”,密码是“sunny”,免费的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什么是摄影的重点?强调主题的10个技巧
2022安徽编导统考模块二影评真题【《八佰》空间角度分析】写作框架(仅供参考)
看完它你将成为摄影高手:5.摄影构图:4.空间感
世界飞快转动,摄影只是匆匆一瞥:塞尔吉奥·拉莱的摄影美学
【纪实摄影】新纪实摄影《家园》
负空间构图摄影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