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中国摄影师眼中的香港建筑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它在不大的面积下,把城市空间向垂直发展,不经意间造就最典型的钢筋水泥森林。然而香港也是世界上最具文艺气质,最有创新创造活力的地方,它的建筑历来都是建筑界、摄影界的宠儿。

棱镜这几年扛着相机,走进了香港不为人熟悉的另一面,拍摄了许多带着极具科幻时尚和线条美感的建筑结构摄影作品,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反乌托邦的城市里充满活力的创新绿洲。

科幻现代建筑 —— 香港理工大学

盗梦空间式的建筑,对称循环的构图,冷峻现代的调色,这就是香港理工大学的innovation centre。每一张照片仿佛都是一个递归的平行宇宙,一个科幻大片的场景,充满了创新、和自我探索精神,给人带来深深的沉浸感和联想空间。

这座由伊拉克著名女建筑师ZAHA HADID操刀设计,内外部均充满科幻感的建筑是香港理工大学创意设计、展览收藏、授课会议的公共区域,对游人完全自由的开放(这也充分体现了其自由创意理念)。建筑外观和内部的设计标志着理大的愿景和未来,是对传统礼制与秩序的颠覆,用设计师本人的话说“让学生购买灵感的地方”。

大楼内有大小各异的设计坞、工作室、会议厅,也在公共区域设计了许多非常便利舒适的角落。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设计师三三两两在此学习、设计、讨论、演讲。人们自由随意地坐窗边的咖啡台,透过大大玻璃欣赏阳光和美景,也可以在角落席地而坐抱着笔记本专注于自己的设计。

楼内有升降梯可直达每层也有电动扶梯上下,也有电动扶梯,还有最人工的台阶。无论哪种方式,你都可以欣赏到建筑内部的每一个角度,这里像极了柯布西耶的未来建筑。

未来城市是怎样的?是《蝙蝠侠》系列中的哥谭,是《黑客帝国》中的机械城,还是《黑豹》中的国家瓦坎达那样,亦或是《特警判官》那样的超级大楼,又或者是《银翼杀手》那样的立体分层于巨构建筑中?我们每一次关于未来城市的想象,是带着对现状的反思与拷问,还是充斥着焦虑和不安?

水泥森林里的创意绿洲——PMQ 元创方

香港给人印象往往是车水马龙的人行街道,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光影迷离的霓虹招牌,一座繁忙、现代、高耸的城市。而位于香港中环,被称为“香港创意新地标”的PMQ原创方,却是一处这座水泥森林里的独树一帜的文艺绿洲。元创方前身是19世纪设立的前香港中央书院,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就读, 后被香港特区政府纳入8个“保育中环”项目之一,成了今天的创意设计中心。

这里的潮人聚集地,这里是创意新地标,这里的建筑空间无不散发出文艺、潮酷的气息。例如这座6层的展示大楼,虽然也有电梯,但更多人愿意走楼梯感受每一个角落的艺术。站在楼梯间向上或向下望去,都会看到设计得非常规整的螺旋楼梯结构,楼梯用简洁的白墙面和深蓝色的铁栏杆搭配,让空间透露出一种复古又文艺气息。

除了垂直方向的设计感,如果站在楼梯间用水平的视角去看,又能发现其左右及其工整、对称的设计,仿佛时间的走廊一个通向未来,一个通向过去,而黑白灰三色搭配,充满了科技时尚感。

每个楼层的数字灯箱都嵌在金属扶手上,楼梯质感在光线的照射下格外有feel,绝对是一处拍摄工业风、LOFT风的好场地。

如果你在大厅广场抬头向上望去,你又会发现顶棚的设计又是充满了设计师的设计感,韵律感、工业风、金属质感和水泥混搭,不仅让采光十分通透,而且充满美感。

其走廊的设计也非常精巧,设计师在整面墙嵌入一个巨大的透明展示柜,把最新的工业设计品置入其中,上下左右对称,与宜家风格的极简搭配,让每个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在这个创意中心,连一面简单的墙都成了艺术品展示的载体,让人不得不赞叹创意中心的艺术氛围。

如果走过一间间设计工作室,那就更不用说了,每一个橱窗充满了艺术气息,都会让你由衷地佩服真不愧是做创意设计的,门面设计得都是这么潮酷又文艺,又引领着时尚潮流。

每个房间都有看头

简单的一面白墙,刷上大小错落有致的中英文,看起来是不是就像一张明信片?你能想象出这只是创意设计师简单装饰的一面墙吗?

同样的,室内一面水泥灰的墙面,设计师真的就挂上几张白底的明信片,用极简的装饰就让整面墙散发出文艺色彩,这种文艺和生机并不胡因会因为灰白的配色的削弱。

建筑结构的艺术品—— 香港艺术中心

“外观的结构性能全面和几何设计感是给人的第 1 印象” ——这是许多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对香港艺术中心共同的评价。作为香港艺术的集中地,它的建筑设计就已是艺术的展现。自1977年开馆至今,仍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香港艺术中心位于港湾道2号,是一栋16层的建筑,内有剧院、音乐演奏厅、排演室、一个复层的展览厅、餐厅、画室、会员俱乐部等,香港近年来也成长了一大批非常先锋的年轻艺术家,作为香港艺术的前沿地,这里汇集了许多优秀作品。

建筑师兼艺术家何弢善巧地以三角形为主题,把这主题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它的布局、结构及外型上。在中心内随处可见三角形元素,顶棚也是以结构性能的三角形组成,室内没有基柱,这就将一切繁琐工能何辅助应用架构在更简单且更稳定的三角形上,结构性能更面和几何设计感成为了这栋大厦给人最深的印象。

它的中央楼梯连接着不同的功能空间,当年它的中间还悬着如艺术品的冷气喉管。建筑师强烈的表达了现代主义「外型追随功能」的信念,它的美不是来自多余的装饰,而是它简洁,那不可缺少的功能上和机能上的美。香港艺术中心,至今仍是香港建筑上极优秀的作品。

来这里,可以消磨掉一整个下午的时光。当然,前提是你本身就是艺术爱好者。例如,精心设计黄色的楼梯扶手是香港艺术中心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标志,本身就可以让人驻足欣赏许久。

曾经有人说,香港建筑的文化体系是“西方+东方”,环境形态是“海+陆”,文化脉络是“传统+现代+英国体系”,景观层次是“国际式+地域性”,社会表层是多样性、国际性。今天棱镜还要补充一句“科技+创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楼梯惊喜大变身,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设计师做不到!
旅行 | 打卡文艺地标!用48小时,行走艺术中环
楼梯的创意设计(16P)
这么有创意的家居设计,是哪个设计师设计出来的!?
又一个让人疯狂的作品!这创意怎么想出来的?
鸟巢设计师新作!27000㎡,耗时10年建成香港新馆大楼,每块砖都是天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