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庐·文化‖杨仁恺——《虢国国夫人游春图》的初步剖析(之二)

《虢国国夫人游春图》的初步剖析

(二)


 

《虢国夫人游春图》

 关于这幅作品中的主人——虢国夫人的指认,已在本文中有所涉及, 表达了我个人的看法。长期以来美术界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分歧,不少同志过去在这一问题上发表过不同见解, 这是一件好事。但在分析这幅作品时必须涉及虢国夫人的指认问题, 作为对作品的理解。如果连主题人物还不清楚, 又怎么能谈得到对作品的分析呢?

根据不同的观点, 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画幅的最前一騎,跨三花马,化装成男装的是虢国夫人。理由是开元、天宝间贵妇人多喜着男装, 三花马是宫廷御厩的特有标志。再就是在画面上所处的位量,处于最前列。所以第一骑上的人物应是画中的主人。第二种则以为前面各骑是为后面主人开道而设的,主人应属于后三骑中的中间一骑,理由是骑三花马,年近中年,鞍上拥一幼女,左右两骑侍从,并非寻常人物可比。按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所骑的都是三花马。所谓三花马,指的是马的鬃毛.剪成三个花瓣,为御马独有的装饰之一。虽然如此,却不等于骑三花马的就一定是虢国夫人,请问前后两匹三花马,究竟哪一个是呢?所以,不能机械地看问题,否则就会自相矛盾。至于女着男装之风盛行于唐,究竟此风是从当时东南亚诸国和我国少数民族那里传播而来,由于生活习惯不同,特别是游牧民族骑术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妇女着男装本不足奇。四方辐凑的长安城,当时各种服饰五光十色,贵族仕女更是争奇斗艳、标新立异的带头人。但这种效法只能是偶然的效法,虢国夫人不可能用它作为常服,这是必然的。何况画家是不会把特殊情况作为典型来表现的。再说,画中男装共有三人,他们除在位置上有先后以外,其余看不出有什么差异,与其说最前一骑是虢国夫人——明明是开道的——倒不如说中间的一位从监还比较近似,可是,从监毕竟是从监,和女扮男装是截然有别的。

第二种说法之所以不能令人信服,在于安排的地方处于殿后部分,势成强弩之末,不是烘托了主人,而是违背了构图的一般法则。从人物的年龄和容貌上看,她已是中年,丰润不佳,与倾国的虢国夫人大相径庭。进一步说,一个举国瞩日的贵族女人,即使钟爱自己的女儿,在宫中抱抱玩玩尚可有之,出游时岂有抱携鞍上之理?特别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是违背历史的臆说。

我个人的意见属于第三种,前已说过,这里归纳在一起,除从构图的角度著眼之外,还考虑到人物的特殊的表现手法,最为重要的是画家在虢国夫人的脸上末施白粉,迵然不同于其他几个妇女,这是画家的精心安排,这样做,正与“淡扫娥眉朝至尊”的写实名句完全一致。如此看来,图画与文献不是偶然的吻合,而是有历史根据的,从而更增加了对这一判断的信心。

张萱是唐开元年间的大画家,京兆(西安)人,开元十一年(723)前后,和杨宁、杨升等同以擅长人物画驰誉当时,张氏尤工仕女、婴儿画。他所画的仕女,都是丰颐厚体的形象,开盛唐“曲眉丰颊”的新风格。线条的运用,则从周密中胎息出来,加以提炼,简劲而流动。赋色艳丽而不芜杂,鲜明而不单调。这些技法上的新成就,后来为周昉所继承,并进一步发展起来,一直到五代,流风余韵,影响至为深远。

張萱《捣练国》

张氏作品的取材问题,据现在所知,他一面从历史故实中去寻找题材,如以苏若兰织锦,回文诗为内容的《璇玑图》,以汉武帝陈皇后退居长门宫为内容的《长门怨图》等。其中《璇玑图》的构图,据《东图玄览》所记,采取了《洛神图》连环術接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面,他多方面描写了现实社会中贵族妇女游宴戏乐的生活,如《宫女图》、《太真教鹦鹉图》、《虢国夫人踏青图》、《虢国夫人夜游图》等等。但也有写妇女劳动生活的如《捣练国》、写下层妇女生活的《妓女图》。总之,张氏取材是广泛的,可惜他的作品流传到晩唐期间,已经为数不多。见于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裁,仅育《虢国夫人出游图》等5幅。再就是唐太和间,河阳从事李涿在长安保寿寺所发现,用地图和绢素所换得的《石桥图》。北宋徴宗赵佶锐意搜求古画,得张萱画47幅,要算是历史上罗致张画最高的纪录,靖康乱后,又经蒙古贵族入侵,宋内府收藏的艺术精华,大半毁于兵燹,无怪到了清初,一些收藏家有“张萱真迹流传绝少”之叹了。

今天我们在张氏1200年之后来从事他的作品的研究,无疑会遇到很大困难,张氏作品既不能得见,即与张氏同时或稍后的作品,也不易获得。这样,北宋人所临摹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就具有不下真迹一等的重大意义。一般说来,无论如何好的摹本,不可能百分之百同于原作。至于摹得差一点的,更不用说了。但当真本失传后,能得到造型、线条、色调俱臻上乘的摹本,对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绘画仍有极大的帮助。唐人张彦远说:“古时好拓画(摹本),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纵……故有非常好本,拓得之者,所宜宝之,既可希其真踪,又得留为证验。”从这个论点出发,我们认为《虢国夫人游春图》摹本,是符合“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纵”的条件的,它有“留为证验”的珍贵价值。《虢国夫人游春图》根据金章宗(完颜環)题签,定为宋徽宗摹张董之作,说是赵佶临摹,未必精确,至少可以说是在他的授意下,通过画院臣工的辛勤劳动所结出的硕果。摹写古人作品,因而保存艺术遗产,接引我国民族美术传统的源源流泻,历代画家都作出过不小的贡献,我们应当感谢他们。

1954年7月

节选自:《沐雨楼文集》之《虢国国夫人游春图》的初步剖析

云庐艺社编辑整理


-------杨仁恺------

  

  杨仁恺(1915年10月1日——2008年1月31日),号遗民,笔名易木,斋名沐雨楼,四川岳池人。享誉海内外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大师、书画大家、美术史家。曾任中国古代书画七人鉴定小组成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鲁迅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因其杰出贡献,授予了“人民鉴赏家”荣誉称号,被誉为“国眼”。杨仁恺先生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考鉴、拯救及中国文化世界的传播作出的卓越贡献,海内外影响深远。



相关章节:

云庐·文化‖杨仁恺——魏晋南北朝的书画艺术(一)

云庐·文化‖杨仁恺——关于《唐宋元集绘》几个问题的探讨

云庐·九友‖张继刚:诗韵九首

云庐·研究‖避难与行踪(石涛的心性与笔墨研究)

云庐·文化‖杨仁恺——对董其昌在我国绘画史上的评价

云庐·九友‖张继刚——乐府诗三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宋 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 张萱绘(宋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
虢国夫人游春图(点击放大)
《虢国夫人游春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