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胜湖

    得胜湖位于兴化城东6公里,方圆20平方公里。南北两侧分别镶嵌着滚滚东去的车路河和白涂河,湖东口、芦洲、戴家舍、湖西口和王横、湖北庄等几个较大的村庄,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星散在湖的四周。
    得胜湖古名率头湖,又称缩头湖,由于干旱年份湖面水位下降,原先湖面伸出的部分变成陆地而消失,故曰缩头。直至南宋建炎四年(1130)七月,相传担任通泰镇抚使的抗金英雄岳飞由楚州(今淮安楚州区)奔赴兴化,驻军于缩头湖南芦洲,并在湖中操练水军。为此,岳飞所住芦洲西侧的水荡为旗杆荡。清代兴化著名诗人王熹儒赋诗:“海滨曾驻鄂王营,如今湖水留其名。”
    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兴化渔民张荣与孟威、贾虎、郑握在梁山义军首领宋江遇害后,组织义军余部抗击金兵,并辗转进入兴化境内缩头湖(即得胜湖),安营扎寨,自称“水浒寨”。当他们得知金兵即将从占据的泰州侵犯兴化时,便在湖中打下了数以千计的暗桩,布成水中“八卦阵”,然后设计将金兵引入湖中。由于缩头湖地区河港湖汊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加上湖面芦苇丛生,水中暗桩密布,金兵如同进入迷宫,处处被动挨打。 这一仗,张荣不但击退金兵主帅挞赖(完颜昌,金穆宗之子),杀死、溺死驸马胡芦巴等数千人,而且还活捉了挞赖的胞弟破辣叔等5000多人,缴获大小船只和战略物资无数,沉重地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抗金战争的重大胜利,将金兵赶出了江淮地区。此战在《宋史》中称为“缩头湖之战”,又称“得胜湖大捷”。战后,兴化民众和有识之士将缩头湖改名为“得胜湖”。张荣也因此被朝廷委任为泰州知州,并总摄兴化县事。张荣等义士后来成为施耐庵创作小说《水浒传》中的“阮氏三雄”和浪里白条张顺等水上英雄的原型而流芳百世。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兴化草堰闸人张士诚在界牌头十五里庙中举起反元大旗,率领盐工起义,沿着水路进军戴家窑、兴化城,同时,“结寨得胜湖”,粉碎了元淮西行省平章政事福寿率领的几千官兵的围剿,取得了胜利。接着又在湖中训练水师,积极备战。同年五月,张士诚率领义军在得胜湖与纳速刺丁率领的大批元军激战。第二年,义军又与元军统帅董抟霄激战,鲜血染红了得胜湖。
    由于得胜湖在古代曾发生过许多英雄悲壮、可歌可泣的反抗强暴、抵御侵略的正义之战,引得兴化历代前贤先哲及广大有识之士、市民的敬仰。每逢金秋季节,人们便成群结队乘船而来,以观赏湖水、秋月为名,凭吊、祭扫抗金、反元英雄将士,激励后来者继承英雄们的伟大业绩。“昭阳十二景”之“胜湖秋月”即由此而得名。
    明洪熙元年(1425年),兴化籍进士(后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即相当于副宰相)高谷,在游览观赏得胜湖湖光月色美景时,即兴赋诗曰:“小湖摇碧接孤城,月色澄秋分外明……”。清雍正七年(1729年),“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感叹人生遭遇,融入“胜湖秋月”景区的神韵,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道情十首》。其中第一首中的“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传神地描绘了得胜湖的旖旎风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经学家任大椿先生对“胜湖秋月”美景情有独钟。生前曾多次凭吊得胜湖,并赋诗讴歌,其《得胜湖怀古》堪称名篇:“湖阔草根白,客泪洒天表。大厦已不支,胜败勿复较。月照将军心,松风挟秋到。平湖不听天,气候皆自造。低星避弱水。查竞寒上草。”诗中对岳飞、张荣、张士诚的抗金反元的英雄壮举发出无限的赞叹!
    令人遗憾的是,得胜湖美景如今已不复存在,一块块围垦而成的大小鱼塘,取代了原先一望无际的天然湿地,我们期盼“胜湖秋月”终成记忆中黯淡的凭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奠祭口——茅山会船的历史见证(发表于《板桥》文博研究专刊)
2018国家“非遗”茅山会船视频、美图大全——欢迎提供
缩头湖之战:梁山好汉的抗金实录
历史上真正的梁山好汉 一战歼灭5000金兵 被施耐庵写进《水浒传》!
岳飞在泰州兴化的抗金故事
梁山好汉死后梁山泊被谁占据了?带你看一个真实的梁山泊后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