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通全产业链 向新机制要活力—— 上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大联合”

  (记者邹海斌)农民“抱团”种养,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释放了农业发展活力。如今,上高县的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又走向了“大联合”,成立农民种养专业合作联社,把种植、养殖两大产业打通,打造从农田(栏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上高县现有6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但遇到了发展瓶颈:合作社规模偏小,管理滞后,缺少人才,融资困难,最主要的是局限于某一个产业环节,没有把产业链整合到一起。2013年,该县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整合资源,成立了江西绿万佳农民种养专业合作联社。据该联社理事长刘晓晖介绍,联社内的各个合作社是独立法人,各自不把债权债务带入联社,不需交管理费,也不用交利润,但共享联社平台的市场、技术和项目资源。目前,该联社有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联社+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大联合”格局。

  联社有针对性地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难题。上高是粮食主产区,秋收时,晒谷是个难题。绿万佳联社在县工业园区投资830万元,创办全市最大的稻谷烘干中心,一天可烘干360吨稻谷,为社员减少约10%的稻谷损失,解决了稻谷烘干的大难题。去年,该中心烘干稻谷2万余吨,利润100余万元,减收社员的稻谷烘干费6万余元。

  依托联社大平台,推动功能农业发展。2013年9月,苏州硒谷博士团队与绿万佳合作联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上高县发展功能农业。绿万佳联社创办了江西绿万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融资200万元,3年里开发了富硒大米、富硒菊花、富硒蛋、紫皮大蒜4个产品,去年营收1600余万元。

  随着龙头企业、服务公司融入,联社的服务项目更多了。以市场销售定产,圣牛米业准备卖什么米,种业公司就对接好水稻品种,由各合作社统耕统种,今年水稻种植全程社会化服务可达4万亩。联社还加快土地流转和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广,每年与种业公司至少合办10期水稻新品种种植培训,为各合作社和社员提供兽医、饲料、防疫等全产业链的优质服务。目前,联社富硒水稻订单2000吨,种植面积约5000亩,富硒菊花500多亩,富硒蛋每月3000枚,紫皮大蒜2000亩。

  联社坚持“产业融合,制度管理,利益凝聚”,向新的融合机制要活力。该联社开拓的市场,各合作社可参与进来并可得到利润的大头,联社只得小头。联社创办的经济实体所产生利润的20%,积累起来用于创办新的经济实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年国家对这个项目每个补贴100万,需要哪些条件才能申请?
合作社如何占领全产业链? ——淮安市优化农机服务促进农民增收的创新实践
为什么要大力提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我市6家合作联社入选省100佳
丰收的稻谷,将农民的希望染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