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交流的技巧 (2)| 医学人文

 


(接前文)?

三、坦诚与沟通——可以认为只有坦诚才能沟通,沟通必须坦诚《福冈宣言》指出,“缺乏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坦诚当然是一种态度,询问病史,交代病情,解释诊治,征求意见,协商方案,我们都应是坦诚的。坦诚是坦白的、真诚的,但也是交流的、艺术的。譬如常规的术前谈话,谈得不好,把伤口感染裂开到严重出血、脏器损伤、麻醉意外,死在台上,悉数交代,过分夸大,“问题都摆了,后果都说了”。但病家却步,拒绝手术,“望风而逃”。这里有医生的观念问题,也有表达艺术问题。我们当然要讲述病情与危害,手术如何做,想要解决、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效果与后果如何,可能遭遇的的风险与相应准备的对策,都要交代清楚,也要树立信心。著名小儿外科专家张金哲院士说“术前谈话与其说是说服病家接受手术,不如说请他们审核你的决定是否符合逻辑”。?

四、肯定与澄清——医生与病人对于疾病或病症的看法和认识是不一样的,患者是按照其生活和自身体验看待病症问题或功能障碍,而医生则是按疾病规律和诊治程序去认识和处理的。?

所以,一方面我们不可以完全用各种数据和结果去解释患者的病症和“生活体验”;一方面我们又要科学的、客观的肯定患者诉说和要求的确实性和可行性,澄清其认识的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和不可行性,甚至偏颇和错误。?

理解病人的要求,体察病人的感受,不等于完全按病人的意愿和要求下诊断、开处方,这和购物、旅游等不同。把医疗作为“消费”是可笑的。?

这涉及医学的两大原则:一是科学原则,就是针对病情——疾病的生理病理、治疗方法、技术路线等。一是人文原则,就是针对人情(不是通常所说的简单人情)——病人的心理、意愿、生活质量以及个人与家人的需求。这两者应相行不悖,而医生的巧妙处理乃为医学之真谛。?

美国医生C.R.Conti曾经开具了“怎样做一个好医生”的“处方”,共25条,其中即有“一个好医生应从所有渠道尽可能获得最多的资料,如患者、家属和记录”又有“一个好医生应对听到的患者的某些病史进行质疑”以及“一个好医生应是一个教育家,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

(未完待续)?

原载于《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年第6期??


— End —

摘自《医道》,图文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人文】交流的技巧 ——郎景和
医生视医学为纯科学是危险的
口腔医患沟通技巧(珍藏版)
医生“四句话说死病人”
就医攻略·话语篇|会表达的病人有糖吃
医生“四句话说死病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