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讨自己开心,是你必备的生存能力

文 | 梁文道 · 主播 | 艳坤

想悦己,你得先清楚谁是你自己

想悦己,你得先清楚谁是你自己

梁文道,男,汉族,1970年12月26日出生,人称“道长”,祖籍广东顺德,香港文化人、传媒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哲学系。


从1998年开始,梁文道就不断活跃于香港文化界、知识界,足迹范畴从大学讲师、文化从业人员、自由撰稿人、电视电台节目主持人、牛棚书院院长、中学校长、商业电台台长、电影创作人和剧评家、作家、书评家、食文化研究人、时事评论员、乐评家,到公共危机处理专员、环保权益维护者、香港爱护动物协会的动物保育大使和观察员、古迹研究员、文化推广研究学者、艾滋病权益维护义工等。2008年,梁文道皈依了南传佛教。



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也许你和我一样有过这种经验:


一件起初看来会让自己开心的事,最后却反而让自己痛苦。


比方现在大家都在热议ipad和iphone,假设我想我也可以拥有一件,必定会很快乐。


于是我高高兴兴地跑去排队购买。


结果排队时被人插队,踩到脚,日晒雨淋。终于轮到我了,却说卖完了。


我可能因此变得好生气,好愤怒,原本想要悦己的事,结果变成虐己。


我还认识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得很难过,总是记得十年前某某人欺骗他伤害他,或是某些童年阴影让他很不快乐。


其实他仇恨的那些人,有的说不定早就不在人间了,剩下的也早就不再来往,发生的事早都变成历史。


真正让这些事过不去的,其实是这个人自己放不下。这时这个“自己”,就变成封锁自己的牢笼。


他被关在那些难过的记忆里面,太在乎自己要求的正义没有获得,补偿没有实现。


他想用怨恨来补偿快乐,却离快乐越来越远。


你看,我们变得和追求快乐的目的背道而驰,往往是因为没搞清楚:


那个想要取悦的“自己”,究竟是谁?他是哪些部分构成?


或是糊里糊涂把父母、老师、朋友,甚至大众传媒告诉你的需要,不假思索的当成自己的需要;


或是固执地认为应该坚守一个理论上不应该改变的自我,把自己变成“自我”的囚徒。


所以我常觉得:放弃自己这个概念时,说不定会快乐很多,轻松得多。




和“自己”保持距离,才能找到你自己。


我们常常要透过别人这面镜子,才能了解自己。但既然是镜子,就有可能变形或扭曲。


这时,我们要靠自己敏锐感觉看清楚自己。


每当你觉得快乐或不快乐,满足或不满足时,你都清楚地跳出来看一下自己:


这时被刺激被满足的究竟是什么?我需要这样的满足吗?


人的确很难认清自己。


唯有常常问自己问题,离自己有点距离,你才能清楚看到那个状态下的自己是什么。


拿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来说吧。


上个月,我到北京工作。刚到第一天,正在准备第二天一场千人的盛大活动。


家人忽然来电话告诉我:我从上大学起养了17年的猫,小吉,忽然死了。


那一刻,我脑中一片空白,毫无意识的猛然站起来。


小吉像我的女儿一样,跟我很亲,从小就会爬到我的毯子上来睡,我一直看着他长大。


我连着好几天都摆脱不了那种空白,不可抑制的想象他最后倒在地上的那一刻。


他可能拼尽力气的发出最后的哀鸣?抑或疲惫已极的沉沉睡去?生命究竟是什么?


那具躺卧的躯体分明就有小吉的样子,但它比起之前还爬得起来的活物到底少了些什么,或者多了什么呢?


我很难过,就像失去一位亲人。


慢慢,我开始思考:我究竟在为什么难过?


也许我难过的只是从此失去某种习惯。比方:


我以后再也不能回到家的时候,用一种特有的声调呼唤她的名字,期待他的出现;


晚上睡觉时,也再不能期待她跳到我的枕头上,用它的小脑袋顶我的头;


没办法再在我的衣服上找到她的毛……


这些东西我知道以后不会再有了。


我发现,难过的其实并不是失去这个伴侣,而是失去了我自己身上的某种习惯。


为有什么事情你从此不会再做了而难过,就是一种很强烈的执着会让你不快乐。


快乐不快乐都是背后有一只手在推你。


我们常常会为失去的东西难过,但最好玩的是,东西还没到手,我们往往就已经开始担心会失去它。


其实你没得到的东西,本来就不是你的。失去的东西,也不是你的。


用佛语讲就是:”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就像我的猫它离开了,它就不再是我的了。


我未来会得到什么,它也还不是我的,我干嘛那么揪心他?


人最痛苦,好像都在为已失去和未得到纠结。




越不期待目的,越能得到意外惊喜。


我们常说:生有涯而知无涯。


于是常常有人要我开书单,希望能在有限时间里多读有用的书。


可我总觉得,读书到底有用没用,我没办法帮别人回答。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一些起初看来很没用的书,有时却会变得很有用,这个有用是超出你原先想象设定范围的。


我这辈子到现在,拥有的或者获得的最巧妙的想法,恰恰都来自读之前没想到它会给我带来这种用处的书。


我们总希望做的每件事、度过的每一刻都要有用。于是不再留时间散步了,不愿意坐在窗下发呆了。


换句话说,我们不闲了。


这样其实少了很多孕育灵感的机会,当我们失去这些机会,人就不太会有大变化,很难跳出原有的格局。


为什么?


你看“用”是什么意思?它就是你已设想好的目的。


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既定目标,你就没办法发现在这个目标范围外,更广阔的可能性是什么。


所以,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主播:艳坤,有签约主播。喜欢读书、旅游,个人公众号:snyk88(声暖夜空)原创作品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梁文道: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
梁文道:什么事都追求“有用”,你就无法拥有广阔的可能性
文化人嫌丢脸的事,他都干过!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2010告诉自己、学会这些
白色周四 | 梁文道《我执》: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