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开胯之虚领顶劲原意不是为了立身中正

束展是心意拳和形意拳的核心,一动一束展,是心意拳和形意拳产生内劲的不二法门。开胯是太极拳的核心,一动一开合,是太极拳产生和壮大内劲的主要功法,多盘拳架,久久为功,把我前文介绍的胸腰开合加入到你的拳架,练出宏大浑厚的太极劲就不是梦想,以后的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太极拳的动作如何以胸腰开合为基础来练。练过胸腰开合的拳架,你会发现所有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都环绕着开胯而展开,明开胯则明太极,弄懂开胯一切拳论拳彦就豁然开朗 ,你将不会为太极拳的一些概念或名词而困惑。

有网友质疑杨文笏先生的太极拳,有人说打拳象个毛毛虫乱扭,虚领顶劲都没有,都做不到立身中正。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陈振雷先生回忆陈昭奎关于练胸腰折叠时躯体的要求:“陈照奎老师把这种折叠劲称之谓“蛹动劲。”他常以蚕蛹,蛇、毛毛虫之类的虫蛇躯体节节贯串进退之状,来形容太极拳运动中人体胸腰运化之貌,而谓之曰“犹尤似蛇”。这是陈振雷先生的回忆文章中的文字。我在开胯系列一中是这样说的:“动作外形波浪式,内劲鼓荡,节节贯穿”,文字表述不同,表述的内容和实质是一样的。有陈振雷先生的这段文字,你就不难看出杨文笏先生拳中的胸腰开合是完全符合陈昭奎先生的要求的。蛹动劲的蛹动是腰胯开合的结果,是被动的,就像你手拿着软鞭舞动,你的手是主动的,软鞭是被动地随手而舞。不是象网上一些人演示的主动的把脊柱乱扭而腰胯根本没动,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有胸肩肘手或背肩肘手被动了,胸肩肘手或背肩肘手才能松,这是不用肌肉力的秘诀是松的秘诀,前提是你的腰要能“运” 。拳中主动和被动的问题陈中华先生用不动来表达,是十分准确的,陈中华先生论术的比较详细,我们有机会来说说陈中华先生和他的拳。拳论云:以腰运身,以身运手。就是腰胯主动,身和手被动的一种关系,太极拳要求的节节贯穿的整劲才会实现。

其次,关于立身中正的问题。虚领顶劲在太极拳中无疑十分重要,但虚领顶劲并非是为了立身中正,而是为了胸腰开合。上面顶劲拎牢,下面开胯松沉对拉拔长,才能把各个关节拉开。练武要抻经拔骨,好多门派都有要求,但真正怎么做才能抻经拔骨,好像没有人说明白过,我们的开胯不是为了抻经拔骨,但我们的开胯做到了抻经拔骨。抻经拔骨,现在你知道怎么回事了吧!所以说虚领顶劲原来不是为了立身中正而是为了开胯。

我们已经知道开胯后第五腰椎被向前向上的劲推动而向前向上,同理其他的每个脊椎也被推动而向前向上 ,使得脊柱随内劲而前倾使上身和胯部形成一个折角

太极拳开胯之虚领顶劲原意不是为了立身中正。开胯系列四

斜中整(折)

这种由开胯而形成的身体状态在杨式太极拳和吴式太极拳中称为斜中整,在陈式太极拳中被称为胸腰折叠中的折。前面一篇文章中讲到胸腰开合的合的时候,我们把各个脊椎的合称为堆叠在前面一个脊椎骨上,就像叠积木一样,这种合的时候脊椎的状态我们称为叠,(只要用“叠积木”的意,上身就会松)胸腰折叠就是这个意思,折叠是胸腰开合而呈现的一种身体状态,不是功法,也没有练胸腰折叠的功法,陈式太极拳只有练开胯的功法,明白了吗!虚领顶劲是为了开胯 不是为了立身中正。

开胯就象是陈式太极拳中的一个基因,在陈式太极拳中开时上身形态表现为折,杨式太极拳表现为斜中整。折和斜中整是开胯的基因表达 ,从生物学上证明了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的传承关系。杨式太极拳的后学们尊武当为祖应当感到羞愧。(杨式太极拳和武当的关系我在武当太极拳就是杨式太极拳一文中做了论述,并给出了确凿证据,大家不妨移步去看看这篇文章。)

本篇主要讨论一下条友的疑问,希望条友们有什么观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这样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文章中一起来相互讨论,相互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太极杂说61-61-62-63-64-65-66-67-68-69-70
陈式太极拳圆圈应注意的要点 2
转《忆陈照奎老师当年谈拳》
有了明师传授的体悟比傻练更重要
陈氏太极拳的发劲规律
打太极拳,精气神如何一步到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