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太极拳中的意念

  一、意念的本质和主要特点
  意念,是武术气功中的核心概念,亦是太极拳练习中的核心概念。太极大师王培生说过:“太极拳是一种意拳。”意念作为一种操作手段,存在于太极拳修持时每一过程。
  那什么叫意念呢?《灵枢·本神》曰:“心之所忆谓之意”,用现代的语言而言,意念是大脑的一种机能,通过语言、形象、动作等形式的反馈,构建、重组、优化,达到调和人体阴阳和激发人体潜能目的。意念具有多种属性,而最主要的三个特性便是主观性、客观性和能量性。
  (一)意念的主观性
  古人云:“心者,思之官也。”用现代的生理学知识来说,这里的“心”即指大脑。意念就是通过大脑发出指令,经思维的传导,信息的精递,达到影响和支配人体的“内动”和“外动”。一代太极大师武禹襄曾说:“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心为驱使,神为主帅”,阐述了练习太极拳时意念的重要性。意念具有鲜明的能动作用。练习太极拳时,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时时需要注意到自己的身法和每一动作,要以意念检查自身的身法是否到位,如果身法错误,就应该在行拳中及时纠正。《养生十三则阐微》(编者:《养生十三则阐微》清·闵小艮纂)中说:“存其虚心,而步步自达外,谓之调者。有不虚处,以意虚之;有不通处,以意通之;如有紧迫感,则以一意一松一散,其中气象自能疏畅……”。再次,意念具有不确定性、虚拟性和随意性。意念的对象,不受太多的客观限制,它既可以是人体的一部分,亦可是大千世界的一事物,还可以是自己虚拟出来高于现实的事物。只是根据自己的练功需要而选择。《入药镜》(编者:《入药镜》五代·崔希范撰)说得很明白:“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这些都说明了意念具有主观性的特点。
  (二)意念的客观性
  世传张三丰的太极拳理论曾说:“用意不用力,太极圆转,无使断绝。当得机得势,令对手其根自断。一招一式,务须节节贯串,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意念虽属意识范畴,摸不着、看不见,但它在内容上却又是客观的,它包括身外意念和身内意念。身外意念主要指意念实物,包括意念自己或别人的动作,也包括意念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及自己的某些愉快经历,意念领会某些事物的性能和词意,如“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行如风”等。身内意念包括意守丹田,意守命门、气海、关元、涌泉、足三里等要穴;意念经络,即大小周天;意守某些脏腑和局部、病灶;意守自己某些姿势和动作。“以意领形,形随意行”。“拳练万遍,其意自见”,说的就是在练习太极拳中,运用好意念,才能逐步领悟拳中的技击奥义。行拳时要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同时每一动作都要逐势逐动究其攻防实战之意,发劲时心静意专、沉着松净,才能放得远,“动短、劲长、意远”,运行合度,不多动、妄动,无过之、无不及。
  (三)意念具有能量性。太极拳大师李亦畲在《五字诀》中说:“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意念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它本身的产生、运作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信息即能量,因此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传统武术气功,意念发挥作用,就是对体内、体外两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进行能量交流、分化、重组、优化。意念的过程中的能量性,是通过“气”来体现的。有关科研实验证实,气是血液和体液在体内流动产生的一种具有磁电、光液、微粒流等物质能量,其中还含有一定的信息密码。从我们练习太极拳的某些体认也可知,有的人手掌或身体其它部位会出现了大、小、轻、重、热、凉、麻、痒等“八触”;有些人出现肠鸣、放屁、打嗳或身体某部位产生跳动,或在体表产生丝线样走动,或病灶处有隐痛,或某部分有触电感觉;有些人会产生头发竖起,脚趾、头顶突然针刺样疼痛,或在眼前出现各种颜色与光环等等。这些都是意念后产生作用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证实了意念的能量性。
  二、意念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
  (一)太极拳的基本拳型定势,包括陈、杨、吴、武、孙等多家太极拳,都是历代先贤仿效大自然的事物,运用相应的形象思维,结合实战或健身需要而形成的,都是意念想象的产物,比如“揽雀尾”、“白鹤亮翅”、“白蛇吐信”、“打虎势”、“抱虎归山”等等。
  习练者通过意念活动制造出具体的物象拳型定势。在走架子过程中要时时处处用意念暗示自己,每个动作都合乎正确的身法。每个动作都是意念引导,意从心中生,我意向何处,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也直对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各条身法必须一一求对,结合起来,只有一个身法,一处不合,全身都会出毛病。以意念调控身法,是太极拳意的基础,又是太极拳永久的话题,即使拳技臻于化境,仍然不能离开此题。只是更熟练,更自然,不期然而然。正是因为“意气君来骨肉臣”,意念主动性地融入拳架、拳功、拳道上,太极拳才别开生面,体现出一种修为和道性。
  (二)太极拳中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意念导引下进行的。
  太极拳的用意不是一个简单的目的和指令,而是在动作的整个过程中都要由意念领着躯体进行。比如起势,不仅仅是想着两手举起,而是在一开始或未动之前就要用意念领着两手,似乎逐渐排开某种无形的阻力而举,或者在某种无形的推力作用下而下落。劲力大小、方向、快慢的转变,是靠一种意念的听觉而转换的。又比如,太极拳最重视虚实的转换,手与足上下配合虚实的变化,手足的进退也必须注意虚实转换,身体重心的变换也是身体各部位虚实的转换。要做到这点,就必然意念先行。拳谱上讲:“进退须有转换,往返须有折叠”,要“欲上先下,欲左先右”。从而达到虚实转换“内动不令人知”的目的,因敌变化示神奇。如果躯干四肢用力行动,那是绝对不能掩入耳目的,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以转换之法全以意念行,正如前辈大师武禹襄所言:“凡此皆是意,不在外边。”这种以意念变虚实是太极拳用意的一个重要体现。
  总之,太极拳中所有经、论、歌、诀的诸般要点,都离不开意念的正确导引。比如太极拳练习中“提顶、敛臀、吊裆、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塌腰、松胯、沉气”这十个要领和“松、沉、柔、匀、圆、稳、正、实、灵、健”这十个准则,都只有通过正确的意念才能实现。而“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内外相合、相随贯串、连绵不断、粘连黏随、用意不用力、探动静快慢之机、寻柔中寓刚之妙、感天人合一之道、运超然物外之虚神……”等等,也都是先贤对如何正确进行意念导引的描述,是对意念在练习太极拳中发挥的核心作用作了清楚的阐述。
  (三)意念在太极拳技击中发挥核心作用。
  技击性是太极拳的本质属性。意念则在其中发挥着最核心的作用。比如,太极拳技击之精髓就是“以意化劲”,就是用意念的转移化掉对方的劲力。只有达到了此境界,才算学会了太极技击。以意化劲,在双方对抗中,对方攻击到我身何处,何处要动,动的要快速灵活,无论对方怎么动,绝不能抵抗,我总是顺着对方来力的方向走,不使对方得到反作用力。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用意念来化劲。比如,对方打我肩,我意用肘;对方打到肘,我意又回到肩;再打到肩时,我意转到腰或膝,或足脚都可以,这样循环无端的变化,即叫用意念来化劲。一般没有经过太极拳训练的人,对于外力打击,必然条件反射地作出反应。如遇对方从高处打来,必用手臂架抵,如遇对方用力推来,立即还手抵抗对顶。这种见招打招、见势打势的攻防手法属于先天自然之能。太极拳则是用意识的训练,克服那种先天的“条件反射”,不顶不架,用特有的引进落空手法与对方竞技格斗,化引拿发。太极拳的以意念化掉力最为神奇。《拳谱》云:“人刚我柔谓之走”,即无论对方进攻的力大力小,都把它看作“刚”,绝不要抵抗,而要柔化沾连,以意念化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关于太极拳的用意问题 作者:关振军
第812期:破译太极拳调心的奥秘
太极拳如何实现“意”的修炼
怎样进行意识训练
习练太极拳,意念不能丢!
谈太极拳的意念、双重和呼吸——名家讲堂赵幼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